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早的官方药典:《唐本草》

药典历史悠久,在古代文明中就已经出现,3000年前的古埃及就有类似的医学文献,很多人把公元77年前后希腊医生迪奥斯科里季斯(Dioscorides)的《药物学》一书(记载了约600种生药)视为最早的药典。

《神农本草经》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药典。而我国官方出版的最早药典《唐本草》就吸收借鉴了《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是唐朝时期修订的各类方剂的官方参考书,全书共54卷,收集药物800余种。657年,苏敬(599—674)上书唐高宗李治(628—683),认为南朝陶弘景所编写的《本草集注》错误太多,请求修订。于是李治任命长孙无忌(?—659)、李勣(594—669)领衔,苏敬等22人共同编修新本草。长孙无忌是文官之首,李勣则是武将之首,这个配备不可谓不重视,但是,这恰恰说明当时的医学研究缺乏足够的独立性。

没有意外,类似的官修本草没能流传下去。到了明朝,李时珍(1518—1593)又历尽艰辛编著了《本草纲目》。这也说明医学在儒学当道时,只能利用很少的社会资源,医学研究只能靠医师自身一系的积累。

唐朝的雕版印刷对于佛教(佛经)的推广起到了很大帮助,可对医学知识的传播作用有限。民间有需求,但知识的传播却需要花费资源,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没有相应的教育机构主持,或者资本的助推,知识传播的需求无法被满足。

我国早在西周就出现了太学。后来孔子(前551—前479)普及了私学,并形成了崇古抑今、尚中庸、重实用的儒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但各家有医者,有辩士,有学者,还有向宗教发展的倾向,但就是没有形成正式的教育、研究机构,包括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墨家也没有。稷下学宫其实也是官学。汉朝时再次成立太学作为最高学府,但医学仍不在其研究范围内。最著名的太学生刘秀(前5—57)建立了东汉,并把太学继续发扬光大,一度太学生达到三万余人。但儒学的地位被确立,法家的策略被采用,类似西汉盐铁论之类的大型政策探讨,已经没有存在空间了。

中国的科学进步只能靠一些有想法的官员和灵巧聪慧的工匠、艺人。宋朝以后,私人书院大行其道,但与国子监一样,依旧与医学等科研没有关系。 NnYTroLjoo9v46ak+jWrFTzzWxZQ9d7FBHc7AS8A1kkDXHMc9+kYEknfIJIq/w0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