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青霉素发酵法的进步

除了优化发酵工艺外,还需要提高菌株的产率。在这一点上,美国也全力发动国家力量和全球运输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带回土壤样本,并从中国重庆、英国开普敦等地的样本中也筛选到了较好的菌株。战争结束时,北方实验室已经收集了8万种真菌、2万种细菌。

北方实验室的肯尼思·布赖恩·雷珀(Kenneth Bryan Raper,1908—1987,是真菌学家查尔斯·汤姆的学生和长期合作者)把NRRL-1951发往全国进行突变优化

图片来源:https://sciweb.nybg.org/science2/libr/finding_guide/images/raper.jpg

施贵宝医药研究所呈交了一个株系(NRRL-1249),其产量较弗莱明的原始株更高,最先被确定为工业化生产株。但是该菌株适用于表面培养法,无法通过深层发酵法进行培养。北方实验室发现了一株NRRL-832,可以进行深层发酵。接着,北方实验室在当地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样本收集。1943年7月,当地一名家庭主妇提交了一个样本,从中筛选得到NRRL-1951株,效价80~100单位每毫升。后来世界上大部分制药企业的青霉菌就来源于这个菌株。媒体还据此写出了一个“玛丽霉菌”(Moldy Mary)的故事。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冷泉港实验室、卡内基实验室等,先后对NRRL-1951株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促使其基因突变,得到了更优的NRRL-1951-B25菌株,效价约500单位每毫升。“二战”结束时,威斯康星大学又得到了Q-176菌株,效价为800~1000单位每毫升。

默克公司除了聘请希特利指导外,还请教了一位科研牛人——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教授塞尔曼·威克斯曼(Selman Waksman,1888—1973)。双方在1939年就签订了全面的合作协议,由默克公司资助威克斯曼,系统地研究土壤微生物,从中分离出抗细菌的物质,并转化为新药。双方彼时合作密切。于是当默克公司提出请求,威克斯曼便派出了学生哈罗德·博伊德·伍德拉夫(Harold Boyd Woodruf,1917—2017),他刚在威克斯曼实验室发现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

伍德拉夫与希特利合作改进工艺。半年后,伍德拉夫毕业(1942),就留在默克公司工作。他的师兄杰克逊·W. 福斯特(Jackson W. Foster,?—1966,1939年从威克斯曼实验室毕业后加入斯坦福大学)也在这一时期加入了默克公司,担任发酵工艺部门负责人。1943年,他们合作为默克公司申报了两项发酵技术专利。后来威克斯曼的学生艾伯特·沙兹(Albert Schatz,1920—2005)发现链霉素,也按照协议转让给了默克公司(在威克斯曼的请求下,协议有改动)。而链霉素的生产工艺也是发酵法,就由伍德拉夫负责。福斯特此时去了得克萨斯大学任教,并把青霉素技术传到了日本。

福斯特、弗莱明与伍德拉夫(从左至右)在美国默克公司

图片来源:https://www.herodote.net/_image/fleming.jpg

1943年,默克公司新建成的青霉素车间共生产了42亿个单位的青霉素,但仍然远远不够。在青霉素生产中,产量最大、表现最优秀的当数辉瑞公司。

辉瑞公司负责这一项目的是已经担任研究主管的凯恩(Kane)。最初,他带领研究人员,使用浅烧瓶和平底锅来进行浅表培养试验,当然效果极差,因为发生严重的污染问题,最终只得到了24毫克(40 000单位)的青霉素。

但是,此时的凯恩对于青霉菌及发酵工艺完全了然于胸了。当时,全国药企都在采用表面培养法,但产量不容乐观。到1943年6月,只有200人接受了青霉素的治疗。

这时,北方实验室开发了向搅拌发酵罐中输入无菌空气,以及控制发酵液pH值的技术,使深层发酵法得以完善。

凯恩当即大胆建议,立刻改为深层发酵法。深层发酵还需要为发酵罐设计新的冷却系统,并开发新的混合技术来有效地搅拌。于是辉瑞公司拿出300万美元,于1943年9月收购了一个制冰厂,将其改造为深罐发酵车间。制冰厂中原有的制冷设备可以根据需要改造后应用。

辉瑞公司与巴杰工业设计公司合作,在该公司工程师玛格丽特·哈钦森·鲁索(Margaret Hutchinson Rousseau,1910—2000,美国第一个化学工程女博士,之前优化了橡胶合成工艺)的主持下,在工厂里设置了14个7500加仑 的发酵罐。这个新式工厂采用了玉米浆发酵液和新发现的产量最高的菌种。

因为青霉素需要空气来生长,在深罐中给发酵混合物充气是一个问题。以玉米浆为培养基时,无菌空气注入混合液,会产生严重泡沫。施贵宝公司通过引入单蓖麻油酸甘油酯作为消泡剂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旦发酵完成,回收也很困难。由于青霉素的不稳定性和热敏性,在纯化过程中会损失多达三分之二的青霉素。当时的青霉素成品为黄色无定形粉末,还需要冷藏储存,提取也是在低温下进行的。礼来公司的工程师们采取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最终将青霉素纯化成稳定、无菌和可用的形式。

结合了以上这么多的技术,辉瑞公司的新工厂在4个月内快速建成,并于1944年3月开始投入使用。辉瑞公司独家的深罐发酵法(deep-tank fermentation)取得了成功,产量比预期高出5倍。4个月后,辉瑞公司的产量就占到了全国的一半。

1943年7月,施贵宝公司的奥斯卡·保罗·温特施泰纳(Oskar Paul Wintersteiner,1898—1971,之前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等首次得到青霉素G钾盐结晶,并发现青霉素中含有硫原子,这不但提高了产量,而且为后来的青霉素合成提供了基础。离心机、逆流萃取器也相继应用在青霉素生产工艺上,使青霉素发酵液回收效率提高至98%。

而辉瑞公司的新方法奏效,各药厂很快跟进。辉瑞公司继续扩大其深罐发酵技术,采用2.5万加仑的巨大发酵罐进行生产。青霉素产量有了极为惊人的提高。为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而准备的青霉素中,90%是由辉瑞公司生产的。因此辉瑞公司也荣获了一个“E”字徽章,表示优异(excellence)。

1944年,美国生产了16 600亿单位青霉素,而辉瑞公司生产了其中的1250亿单位,排在世界第一位。当时英国的总产量只有美国的四十分之一。到1945年,美国的青霉素产量更是扩大4倍,达到了6.8万亿单位。很快,每10万单位青霉素的价格从20美元降至20美分,并放开管制提供给民用。20世纪50年代,辉瑞公司又成功开发了四环素等抗生素,巩固了自己的制药巨头地位。

辉瑞公司的生产工艺很快被推广。美国默克公司也采用深罐发酵法,产量很快达到了6400多亿个单位。1933年时仅有35人的美国默克医疗研究院(Merck Institute for Therapeutic Research)也发展为战后拥有500多名研究人员的大型研究机构,为战后现代化制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H. K.马尔福德(H. K. Mulford)公司在“一战”中为美军提供战马的免疫疫苗,并于1925年仿制出白喉抗毒素。1929年,该公司并入位于费城的“沙东公司”(Sharpe and Dohme,Inc.),其成立于1845年。1953年,美国默克公司收购了它,成为默沙东公司(MSD),提高了美国默克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市场地位,也使得默克公司在战后进入疫苗行业。

到1945年,战争的另一方,跟踪研究青霉素的德国采用浅表发酵法,每月仅生产30克青霉素,只够治疗50名左右病人。 PB9ULwqdJgj0RX6FIeoYg6QDWUjbBv9sYypqPJO6NSG03UPHTrj3VMtdQzDiAhU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