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望平老师,是我极敬重的女考古学家。在屈指可数的中国女考古学家群体中,她绝对是佼佼者,公认的考古界才女。她的思想和文笔,即便在以男性学者为主体的整个圈子里也罕有其匹。想想最合适的形容词只能是两个字——大气。
与邵师接触很早,是因为有山东的因缘。记得初次见面是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在山东大学读本科期间,去曲阜参观实习的时候。邵老师在孔庙给我们看他们山东队正在整理的兖州王因的东西。
印象中当时的她就是一工农打扮的中年妇女,一身工作服,肤色黑黑的,典型考古女性的形象。数年后去北京看她时,则几乎不敢认了:头发很有型地烫着,皮肤白晳,配着茶色镜片的眼镜,加上得体的服饰——又整个是一大都市知识女性的形象了。也许,这就是作为城乡“两栖类动物”的考古人的生动写照吧。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邵师又是我培养指导小组的成员,因此有更多的机会向她请益。我对邵师的唯一回报,是给她当了一回“老师”,指导她使用电脑,从开关机到在Word上码字。
印象最深的是这位特殊学生的较真儿。本来电脑的操作大多就是傻瓜程序,你只要知道拉哪个菜单、按什么键即可。但每一步我都要给邵师讲清楚“所以然”,这是她的要求。邵师笑侃这是作为学者的老年学生的特点。想来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仍颇显年轻的邵师自称是“已逾古稀的老媪”,一贯低调的她能将自己多年的成果梳理出来奉献给学界,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幸事。现在邵师这本自选集,都是她自己录入电脑的。作为“启蒙老师”,我还真有点成就感呢!
但国内学者,尤其是不在其位的老年学者出版自己的文集,殊为不易。我曾帮助也是我博士培养指导小组成员的赵芝荃先生出版了《赵芝荃考古文集》,知道其中的甘苦。现在邵先生正在申请相关的出版基金,推荐意见本轮不到我做晚辈的来写。恩师徐苹芳先生已慨允推荐,但由于前几日先生出差,催要又急,负责此事的李新伟博士建议由我给邵师写,只好硬着头皮“滥竽充数”了。
晚辈有晚辈的视角。给邵师写这个推荐意见,又是一次回顾与学习前辈的机会。愿意将我对邵师及其研究结晶的管见,与诸君分享。更盼着这部文集早日面世,特强力荐之。
邵望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女考古学家,在学界以思路清晰、视野宏阔、论理深刻、文笔优美著称。《邵望平史学·考古学文选》精选其代表作三十余篇,可以看作是她五十余年考古学研究历程的一个缩影与总结。《文集》名除“考古学”外还冠以“史学”,昭示了作者学术视域的广度,以及在考古学研究上升华到的高度。这与一般学者就考古论考古的研究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邵望平夫妇长年从事海岱地区考古,专著《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即是其心血之作,受到学界的普遍好评。作为资深学者,丰富的田野考古实践,对文献的系统梳理,以及活跃的理论与方法论思考,使邵望平先生具备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她在对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深入分析中,在对考古学区系类型、中国文明起源、早期中国文明特征、礼制的形成与早期发展等课题的探究中,逐渐形成了鲜明而成熟的史观。作者又以此指导自己的研究实践,长于把具体的研究对象置于宏观的历史框架中去把握,因而对中国文明形成史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可以说,作者的研究,在史学理论的建构、考古学及与历史学的整合研究的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作者形成了自己鲜明而成熟的史观,所以在具体研究上新论迭出。以本文集收录的论文为例,作者在对中国文明多源一统的发展道路的研究中,认为《禹贡》九州、秦王朝置郡等都是以先秦实际存在的历史人文区系类型为依据的;“进贡”与“赏赐”是三代王朝文明形成、发展的主渠道;以礼治国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因;考古与文献的整合是先秦族群史研究的必由之路。这些论点都极具创新意识,同时又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她在早期研究实践中所做的跨学科的整合探索,对于今天方兴未艾的多学科合作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鉴于上述,我愿意向贵基金郑重推荐邵望平先生的这本文集。
2009 年 11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