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由论战引发的对公众考古的思考

我没有参与甚至没有过多关注这场网上论战,除了接受不了网络争鸣中非理性的氛围,还有讨论的话题不在同一层面的感觉。@盗墓中国的博主如果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而不是像网友推测的那样是一支营销团队(从名字到内容都极具“包装性”和流行元素)的话,那她只是一位《盗墓笔记》的拥趸、盗墓文学的爱好者而已。盗墓文学应该归为通俗文学,属于流行文化吧,所以讨论的话题很大程度上属于虚构作品和虚拟空间的范畴。

在我看来,如果认为@盗墓中国类的网络盗墓文学在“三观”上会大大影响其他网友公众,那恐怕就属“杞忧”了。在价值观多元甚至混乱的时代,这些都是不足为奇的。盗墓文学的受众更多的是奇闻逸事的猎奇者,而非真正的文物考古爱好者。在这里,“盗墓”只是一类吸引人眼球的题材而已,与违法的盗墓行为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多数读者也是持“我们又不去盗墓就图个消遣”、“我看的不是考古,看的是这千奇百怪的故事”、“别把小说当现实”的心态来消费这类作品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发“口水战”的原帖中,@盗墓中国用了“打着旗帜”“站在神坛上”之类的字样,迎合了网友对权威专家、“官方高端人士”、专业人员、学术性的某种不满情绪。她关于“学术要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就必须符合大众的口味”的标榜,是可以看作“他山之石”而引为镜鉴的。尽管这里所谓的“学术”是否即为学术(有网友就指斥其为“伪学术”),“符合大众的口味”和一味媚俗的关系都还可以讨论,但从中还是折射出了我们在公众考古上的某些差距。在论战中,“晦涩的文字,专业性那么强”是不少网友看我们考古人文字的共同感觉。

田野考古和研究的专业性、学科传统上的封闭性,导致我们这个日益引人关注的学科在与社会的沟通上存在着缺乏透明度、信息不对称、语言不易懂等问题。最大的问题,恐怕还是心态不开放。譬如考古与伦理这类话题,是西方公众考古的议题之一,但在我们国家也还没有展开充分的讨论。公众考古的真谛,应是公众能够深度地参与其中。这意味着所谓公众考古,不是专家学者们抱着“施舍”的心态做单向度的“指教”和灌输,而是与公众进行真正平等的对话。公众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当然要靠包括考古人的努力在内的对民族历史文化养分的发掘和汲取;与此同时,公众的思想成果何尝不应是考古学科发展的重要给养,甚至可以让我们反思为何而考古的学科路向问题。

真正做到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考古,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我对此次论战有较乐观的看法,放宽时间的视域,这样的讨论应有益于考古学科和公众双方走向成熟。作为愿意在这一领域做点实事的践行者,感觉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我自身而言,更倾向于少辩多做。

2012年12月21日
本文系《中国文物报》所刊《微言大义:考古与盗墓的微博大讨论》之文 Ta+19yOtjkANO2lUDxnVi+BW4rTaJGwnE3sKY3WiMXz7tHf1gvxGdN961rsUam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