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入云龙”朱星南行正道

王者档案 :朱星南,男,中国戏剧学会演剧队演员,后去延安。

朱星南是济南业余剧团的社长。该剧社于1937年年初成立于济南,由济南的话剧爱好者组成,演出进步戏剧。其成员有徐舜、齐衡、井淼、丁尼、崔超、崔梦湘、崔小萍、刘兆兴,以及韩悠韩、姜㻡、姜瑢、张东江、刘鑫等。曾公演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等剧目。全国掀起抗日高潮后,该社即排演宣传抗日的戏剧在济南“进德会”演出。朱星南在上海和赵曼娜一起演过戏,关系很熟。同年9月,该剧社与中国戏剧学会建立联系,朱星南带该社部分人员去徐州,在云龙山下,入伙“中剧”救亡演剧队。在西安,由于“中剧”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眼看风雨飘摇,朱星南等就加入了陕西省党部的大风剧社,陆陆续续走了不少人。

朱星南

1938年4月,春暖花开。一天,大风剧社的朱星南来找戴涯:“老戴,你看‘西战团’的演出从中没悟到啥吗?有让你们借鉴的地方吗?”

戴涯用一种开玩笑的口气说:“你们?你才离开几天,就成为你们‘中剧’了?”

朱星南:“老戴,不开玩笑,西北战地服务团在西安的演出票价四角、六角,都赚了钱,说明西安的市场大有可为。再看看咱们,两角、四角还卖不出去,为啥?导演、演员不如人家吗?我认为都不是,‘西战团’从演出剧目和内容形式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戴涯点点头:“对,不能老是《夜光杯》那几出戏,要有新玩意儿,也要有新形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朱星南说:“只要有好东西,依托城市,坚持巡演,职业剧团是可以办下去的!”

当时,为了淡化西北战地服务团在西安的影响,陕西省党部下属的大风剧社筹备排演了凌鹤的《黑地狱》。

链接:《黑地狱》的故事背景是天津海河浮尸的真实事件,但作者没有正面展示这一事件的血腥惨烈,而是虚构了日租界洋行一个暗无天日的烟窟地下室和一群苟活的虫豸似的奴隶,这里不仅有洪二爷、石富财那样的最底层烟民,还有一个特殊群体——托庇于租界并受日本特务调遣的青帮分子马国材、萧汉江,显然他们全都是殖民地民族特有的畸形物。

虽然朱星南也参加了演出,但对于国民党宣传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抵制,种种行为,都看在眼里,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已经打算投奔西北战地服务团了。

7月12日,西北战地服务团在易俗社第三次举行公演,也是告别演出。在节目形式上又进行了改进,更贴近当地人的看戏喜好。演出两部戏曲,一部是京剧《忠烈图》,导演请当地的京剧票友裴东黎,角儿是“西战团”的副团长张可。另一部是秦腔《烈妇殉国》,导演是易俗社社长高培支,角儿是“西战团”女演员夏革非。夏革非,女,陕西西安人。1935年入西安女子中学,1936年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2月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二期学习时投入陕北苏区时期的戏剧运动。因主演过廖承志导演的话剧《回春之曲》《平步登天》而闻名延安。卢沟桥事变后,首批加入西北战地服务团,在丁玲创作的话剧《重逢》中饰女主角白兰。随团去西安国统区做抗日宣传,主演过话剧《突击》。

张可

“西战团”的演出还是大小结合,其间,还穿插演出小戏《双拾金》、大鼓、快板和歌咏。并且在《西北文化日报》《西京平报》和《西京日报》上做了广告,影响很大。

“西战团”的第三次公演获得了成功,轰动了西安,民众交口称赞。他们的演出也给当地的文艺团体做出了榜样。

“西战团”在7月22日离开西安,前往延安。良禽择木而栖,朱星南就跟着“西战团”走了。

1938年7月至1944年5月,朱星南在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西安、延安、晋察冀边区)任演出委员会主任。1954年以后,调任中央戏剧学院苏联专家表演训练班班主任,后为导演系主任。 IQ2itWSpzbVrVYVEOn1sOUVF+XY6gOPv2W+BnMEp+HI2EBgvoySufov+rI3giW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