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宦官群体的由来

关于魏忠贤,关于阉党,早已有历史定论。网络上近年有些试图翻案之论,其实多为浮议,是经不起史籍记载验证的。

魏忠贤的发迹,对于研究晚明制度的结构弊病,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张居正之后,他也是一个曾经左右晚明命运的政治人物。

诚然,他是一个典型的恶人,然恶人之为恶,也须有他的道行。对这类人要是剖析透了,对善良的人们来说,也有提高警觉的作用。

特别是剖析一个出身无赖的小人物,是如何攀缘而上,最后竟能登上高位、左右大局,就更有意义了。

他是用什么伎俩讨得上司喜欢的?是用什么利器撬开权力大门的?是用什么招数避开灭顶之灾的?是用什么权术逐个消灭对手的?——仔细研究,或许可以提高我们识别恶人、遏制恶势力的本领。

关于魏忠贤,后人有个附会,叫作“八千女鬼”。

这是一个拆字法的字谜。

关于“八千女鬼”,早年民间有各种传说。相传,诸葛亮在军中,曾于闲暇时,写过一本奇书叫《马前课》,专门预测天下大事。这“课”,乃占卜之义。“马前课”就是在马前起一卦。书中有一句,预言了蜀国未来的命运,说是“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看过《出师表》的人都知道,第一句里的“无力回天,鞠躬尽瘁”是讲他自己,后面的“八千女鬼”,就是我说的这个字谜。“八、千、女、鬼”,合起来是个“魏”字——他早就知道,蜀汉终究要被魏国给灭掉。

还有一个传说,明初刘伯温的《烧饼歌》里面也有一句,是“八千女鬼乱朝纲”。《烧饼歌》讲的也是预言,载于中国传统历书《通胜》之中。说的是洪武元年(1368)某一日清早,朱元璋正在内殿吃烧饼,见刘伯温进来,便想测试一下这老头儿的智慧。他把烧饼扣在碗里,问刘老头:“先生心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刘伯温掐指一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朱元璋大惊,心想老儿确实有两下子,于是放下架子,虚心请教大明未来的国运如何。刘伯温当仁不让,信口开河。老皇帝问一句,他答一句,所答皆七字诀,出口成章,并且后来无不应验,其中就有一句是“谁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这个,说的就是天启年间魏忠贤乱政的事。

这两个传说,当然都是流言,估计都是野史里文人的附会。

市井浮言,我们就不提了。天启年间的种种事,还是从魏忠贤谈起比较清晰。

魏忠贤本名魏四,肃宁人。肃宁,明代属北直隶河间府,是京师之南、太行山东麓的一个穷县。他家所在的村子,在肃宁县西北,潴龙河畔。那时候,整个河间府地势都很低洼,十年九涝,年年歉收,穷得连皇帝都知道(据当代专家考证,此地贫瘠是因为水利年久失修,土地盐碱化严重)。只有这肃宁西北,老天开眼,给保留了一块“宜梨之地”,就是这地方特别适合种梨,出产的鸭梨个大、皮薄、汁多,从宋朝时候起就成为贡品。明朝从永乐年间开始,也开始向宫中进贡这里的梨。

大概因为魏忠贤是恶人吧,魏氏老家的村子叫什么名儿,正史里均不载,倒是小说里曾提及,有写作“梨树村”的,有写作“魏家庄”的,都只能存疑。

这魏四,就生长在这么一个地方,用北方土话讲,这出身是“满脑袋高粱花子”,一辈子刨土的命。可就是这个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的魏四,并没有屈从于命运。他天资聪明,机警狡诈,能言善辩,估计一天农活都没干过,从小就不务正业,四处游荡,后来又爱好赌博嫖娼、吹拉弹唱、骑马射箭,是个十足的无赖。

这家伙聪明是聪明,但赌博上偏偏又是个臭手,欠了一屁股债。家中生计无着,闹到老婆改嫁,女儿卖给人当童养媳。史书上载,他最后被追债的恶少逼迫羞辱,愤而自宫,也就是自己把自己给阉了,找个机会,进宫当了宦官。

他进宫的时候,是万历十七年(1589)。整个万历年间,太监都是不大得势的,他一开始干的,大概也就是扫地、倒马桶一类的活儿,在宫中默默无闻三十余年。就在泰昌帝驾崩、天启帝即位这个历史关口,昔日的魏四时来运转,被皇帝赐名忠贤,开始步步登高。七年之间,位极人臣。生杀予夺全出于他一人之手,公卿竞相奔走其门,以至民间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帝。

据《酌中志》记载,当时魏忠贤出行,所到之地,家家都要焚香跪迎,路两旁插上杨柳、花朵,士大夫遮道拜伏,直呼“九千岁”。他的仪仗随从冠盖如云,个个鲜衣怒马,浩荡疾驰如闪电,马蹄杂沓如雷鸣,一路驰过,烟尘蔽天。

如要远行,那阵仗就更大。出行之前,京师须戒严数日,繁华闹市空无一人。出行时,魏忠贤本人坐八抬大轿在前,亲信坐四抬大轿紧随,后面是千名禁军簇拥,密如虫蚁,疾趋而行。护卫士兵们边跑边发射鸣镝(响箭),呼啸穿空。十多支鼓乐队随行演奏,高歌猛进。夏天有专车载运冰块,冬季有专程运送炭火,其场面之盛,逾越帝王!

由此看来,这个大宦官,与晚明政治局势走向的关系,与晚明国运衰落的关系,与天启年间畸形政治的关系,都很值得研究。

在我国古代的皇权制度下,到了明朝,官员的准入、晋升制度已经很严密。也就是说,官员的来历都很清楚。不识字的人,别想通过科举一途做官;没有进士文凭的人,别想做到顶级高官;没有老爹的立功,就没办法靠“荫子”的恩赏得官;一贫如洗的人,那就连捐官(花钱买官)的路都堵死了。

像魏四这样的条件,想通过正常路径做到位极人臣的份儿上,那是想也别想。他只有靠阉了自己,才有做大官的可能。

因此,有必要先了解宦官这个群体的来龙去脉。

宦官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个七七八八,这里就不多说了,免得有污视听。反正基本条件是男人,但经过手术,“命根儿”没有了,成了面光无须、嗓音尖细的“阉人”。具备这个条件之后,经过挑选进了皇宫,成为伺候皇帝和后宫女人的御用人员,这就是宦官。

那么,宦官的来源,如何解决?途径有四:一是在战争中掳掠的敌方适龄男童,二是因犯罪而被籍没的官员家属,三是宫中太监回自己家乡去招徕,四是自己主动阉割入宫。最后这一条,也分两种人,一种是希图就此富贵上进的,一种是贫困潦倒纯粹想找碗饭吃的。当然,也不是阉了就一定进得了宫,也需要候选。等人家选中了,才能引入。

一般对宦官怎么称呼呢?看电视剧里,好像都叫“公公”。其实这里面学问大了。有人统计过,中国历代关于宦官的官方与民间称谓,竟有好几十种,这在古代职官的称谓中,几乎绝无仅有。看得出,古人在这方面充满了幽默感。

归类来说,以生理特点来称呼宦官的,有阉人、奄人、腐人、腐夫、刑余、刑臣、刑隶、刑人。

以他们的工作性质来称呼的,有宦者、宦官。

由于宦官掌管的是皇宫内苑事务,所以又称宫人、内宰、内小臣、阁人、寺人。

以他们常任的一些职位来称呼宦官的,有司宫、阍寺、黄门、内常侍、中常侍、内监、少监、宫监、太监。

以服饰来指代宦官的,则称作貂珰、内珰、珰。

也有以宦官所处的环境来称呼他们的,因皇帝住的地方叫作内廷、禁中,所以也称宦官为中官、中涓、内臣、内侍、内宫、内竖。

还有,要是宦官被皇帝派出宫去,专差办事,那就称为中使;因为宦官受皇帝宠信而骤然富贵的,被称为中贵。

而朝官们对宦官也有蔑称,比方熏余、凶竖、阉竖、宦竖等等,总之没有一个是好听的。

至于一般人对他们的尊称,则比较简单,干脆利索,就叫爷或公公。

中国的宦官,最早出自何时呢?据说商代就有,到了周代渐成制度。《周礼》上称他们为阉、竖、寺,这都还不是贬义,指的是“看门的”(所以“阉”从“门”字旁),或是“伺候人的”(寺就是“侍”)。

那么皇帝老爷子要宦官来干什么呢?最早就是看门,干收发室的活儿,监视出入的各色人等。“阉”“竖”“黄门令”的叫法,都是来自此职务(“黄门”就是皇宫之门)。后来,宦官又负担起传达命令、伺候起居之职。到西周的时候,不仅王室有宦官,贵族家也有,相当于一般的家臣。再后来,才逐渐变为仅仅皇宫和藩王府邸中才有了,成了皇家的专用人员。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秦和西汉的宦官,虽然多数是阉人,但也起用一部分士人,统称“涓人”。只是从东汉时开始,宦官才全部用阉人,不再掺杂其他士人。

至于用阉人当宦官的原因,一般是说统治者怕正常人在后宫服侍,容易秽乱宫廷,保不住皇族的血统纯正。还有一说是,皇帝考虑宦官没有家庭,不易谋私,可以做到尽忠竭力。依我看,后面一条原因,恐怕才是统治者真正看重的。因为在他们眼里,奴才靠得住,能臣都不大保险。

由于宦官与君主亲近,所以往往容易得宠,进而插手政治。如果这样,其身份就不只是伺候人的了。从春秋战国时代起,齐国的竖刁、宋国的伊戾,就开始参与国政。到秦末的赵高,则出任中丞相,其权势可以总揽朝政,甚至能主持皇帝的废立。他的“指鹿为马”故事,到今天也是尽人皆知。

宦官集团从汉代起,就不断祸乱朝政。在中国历史上,以汉末、唐末的宦官为祸最烈。汉家天下,就是由一场宦官政变“十常侍之乱”给闹垮的。而唐后期更甚,宦官甚至能废立皇帝。

等到魏忠贤阉了自己,混进宫里的时候,情况已略有不同。宦官在明朝,才被普遍称为“太监”。原因是,明代在宫中,设置了由宦官所统领的二十四衙门,各设了一名掌印太监。太监原本指的是明代宫中的上层宦官,但此后,这一称呼逐渐泛化,变成了对宦官带有尊敬色彩的通称。

明朝的宦官,气焰已经略逊于汉、唐,基本不可能操控皇帝废立了,但是也很有特色,为害一点儿也不比前代小。

明代的宦官不仅机构庞杂,而且人也多,到明末,人数已达十万以上,堪称空前绝后。虽然朱老皇帝在开国后,对宦官约束甚严,于洪武十七年(1384)铸铁牌,上有铭文:“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于宫门中,以为警示。又敕令各部院,不得与内廷太监移文往来。

但由于朱老皇帝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导致皇帝的政务负担太重,他本人和他的后代皇帝,又不得不起用宦官来分担政务。结果使得宦官干政合法化、制度化、长期化,比如,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握有“批红”权(即用朱笔代皇帝批奏章);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势,高于内阁首辅;司礼监提督东厂太监,则掌握了最高侦察权。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太监群体正式成为了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且占据的都是近水楼台,故而权势熏天,很容易压倒外廷大臣。

以此来说,明朝也是宦官的一个黄金时代,如果机会好的话,就很有可能在这个时代大露一手,千古留名。

看来,魏忠贤对自己下手的这一刀,是下对了!

但是进了宫,又赶上了好时代,并不等于就一定能飞黄腾达。魏忠贤最先干的是“小火者”,即宫中杂役。须知,在宦官群体里,也不全都是官儿,其下层是劳役人员,只不过是御用的罢了,做的都是倒马桶、扫院子一类的杂活儿。

这个差事,离“内监”的金字塔顶,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明朝在此之前,也有两个宦官的权势名气,足可与发迹后的魏忠贤相比,一个是英宗时代的王振,一个是武宗时代的刘瑾。但是,那两位公公都识字,且学问都不错。

王振,年轻的时候就是个儒生,饱读诗书,可惜八股文不过关,屡试不第,最后连秀才文凭都拿不到。后来到某县任教官,教学子读书,依旧困顿潦倒,九年间默默无闻。因对身世感到不平,一怒之下,触犯了律法,被判充军。恰逢明成祖想招一批有学问的阉人,来教宫内妇女识字。王振就看准时机,毅然自宫,进了紫禁城。

这人一开始就有野心,不甘心当妇女扫盲教员,后来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宣宗的时候,皇帝要提高宦官队伍素质,在宫内设宦官学校“内书堂”,王振有幸成为学员之一。因他以前的基础就好,很快便脱颖而出,宫中都尊称他为“王先生”。宣宗欣赏王振的文采,任命他为东宫“局郎”(太子宫中,太监设有六个局,局郎为下级宦官),陪侍太子朱祁镇读书,深受信赖。

后来太子朱祁镇继位,成为英宗皇帝,王振也由此得以擅权,闹出了好大的动静,不少王侯公卿都称他为“翁父”。正统十四年(1449),王振心血来潮,诱导英宗亲征西部蒙古的瓦剌,闹得五十万明朝大军全军覆没,让堂堂英宗皇帝当了战俘。国之巨耻,莫过于此。战场上,愤怒至极的护卫将军樊忠,当场就一铁锤,砸烂了王振的脑壳。

正德年间,又出了另一位著名的大太监刘瑾。他原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来净身入宫,遂改姓刘。刘瑾也是自幼读书识字,心机极深。进宫后,碰巧侍奉太子朱厚照,大受宠信。朱厚照继位后,为武宗皇帝,刘瑾因此得以数次升迁,最终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统领内廷。

他专擅朝政,动静也是闹得好大,奏章都可以晚上拿回家去自己批,时人称他为“立皇帝”,称武宗为“坐皇帝”。刘瑾后来栽倒,被判凌迟之时,从他家中抄出的金银珠宝价值相当于全国三年的财政收入。2001 年的《亚洲华尔街日报》,将刘瑾列入过去一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五十人名单,不仅留名于后世,而且扬名国际。

上面这两个人的发迹,除了他们富于心机之外,还得有三个条件:有文化,有野心,跟对了人。

这三个条件,魏忠贤一个也不具备。他没上过一天学,进宫当宦官,不过是为了躲债,谋碗饭吃。进了宫后,辛辛苦苦三十年,到最后跟的人也不大对,跟了一个在移宫案中倒了霉的李选侍。

那么,他是怎么在泰昌元年(1620 年下半年)新皇帝暴死之后,摇身一变,乌鸦成了凤凰的?他是怎么在蹉跎多年之后,一脚踏上了时运快船的?他是怎么在天启元年“众正盈朝”的不利条件下,稳扎稳打,最终赢了一回大满贯的?

看来,所谓正奇之道、顺逆之理、福祸之机,都是皇权之下深不可测的套路啊! 1xSFXGSIKOaNHUI3xy3COfTr2LW/wW/vvVtgJNwphDzrV5gNXtHaqh/SXz3gokY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