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L指标的英文全称是“Bollinger Bands”,中文名称为布林线(带)或保利加通道,该指标由约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布林线不仅满足了交易者对自适应通道线的需求,而且还可以用来观察价格波动率的变化。它是一个很方便的技术分析工具,它同时具有趋势指标、动能指标、波动性指标的功能。
我们在进行技术分析时经常会听到通道线、轨道线和包络线这些词语,而这类指标可以统称为带状指标。布林线是投资者最喜欢的带状指标之一,它不仅可以作为新手的入门指标,而且也是很多专业交易者深入研究的一个指标。
布林线可以用于分析所有交易品种,包括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它也可以用于多种周期,例如短期的日线图、小时图,长期的周线图、月线图。
布林线回答了技术分析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定义价格的相对高位与低位?根据它的定义,处于上轨线附近的价格为相对高位,处于下轨线附近的价格为相对低位。布林线指标的形态和宽度为交易者建立交易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将布林线(及其衍生指标)与其他指标配合使用,例如VOL(成交量)、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KDJ(随机指标)、ADX(平均趋向指标)、II(Intraday Intensity,日内强度指标)等,能够进一步提高交易信号的成功率。
图1-1显示的是个股平安银行的日线图。可以看出,BOLL主要作为主图指标使用,它由三条指标线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上轨线(Upper Band,UB)、中轨线(Middle Band,MB)和下轨线(Lower Band,LB)。加载BOLL指标的方法很简单,例如在通达信股票软件中,在指标窗口中点击右键,然后通过“主图指标—选择主图指标”在指标列表中找到BOLL指标并点击“确定”。
图1-1 平安银行(000001)BOLL指标
我们在介绍MACD和KDJ指标时,已经对指标应用基础有过详细介绍,包括指标的分类(趋势指标、区间振荡指标),指标的形态(交叉、背离和钝化),指标的数值(高位、中位、低位、多空分界线)等。在本书中我们将主要针对BOLL和带状指标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中轨线=N日移动平均线
上轨线=中轨线+2倍标准差
下轨线=中轨线-2倍标准差
布林线指标的计算过程并不复杂,其中的中轨线为N日移动平均线,缺省参数为20,也就是20日均线(MA20);上轨线等于中轨线加上2倍的标准差,下轨线等于中轨线减去2倍的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周期与移动平均线相同,缺省参数为20。我们也可以将宽度倍数设置成参数,缺省值为2。
在股票软件中,BOLL指标有以下两种写法,前者通过分步计算得出标准差(下面公式中的VART3),后者比较简单,直接利用标准差函数STD(CLOSE,N)得出估算标准差,这两种写法会导致它们的计算结果产生一些微小差别。在输出指标线时,前者引用了前一日的指标值,并且以不同颜色显示了上升与下降的中轨线,而后者直接输出当日指标值。我们在本书中主要使用的是BOLL指标公式1。
为了比较BOLL两个指标公式得出的结果,我们将以上两个公式加载到个股平安银行上,并列出了连续几个交易日的指标值,如表1-1所示。
表1-1 平安银行(000001)BOLL指标的计算数值比较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在指标公式1下面列出的是当日计算数值,而不是指标输出值,它在指标图上通常会引用前一日的数值。例如,10月20日的三个指标值(18.75、20.12、17.38),在指标图上会显示为10月21日的指标值。
从列表中可以看出,两个公式得出的中轨线数值完全相同,这是因为使用了相同的简单移动平均函数(MA)。它们在计算标准差时使用了不同的算法,这导致标准差的计算结果出现了细微差异,因此上轨线和下轨线的数值也不相同。投资者在使用同一个指标时,需要注意在不同软件或不同公式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别。
有投资者可能会问,为什么要使用标准差来构造布林线指标呢?
这要从带状指标的历史说起,有些投资者可能使用过均线通道,通过将一条均线向上或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就可以形成均线通道。这是早期使用的固定宽度的带状指标,它的宽度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相应自动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手动设置通道宽度。
在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期权市场的约翰·布林格想到了使用标准差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并发明了布林线指标。标准差会随着价格波动的加剧而增大,并随着价格波动的平缓而减小。布林线的宽度(上轨与下轨之间的距离)会随着价格波动而自动调整,由此就形成了首个具有自适应性的带状指标(我们将会在第三章详细介绍带状指标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