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方法5
拒绝拖延症【两分钟起跑法】

① 将计时器设定为两分钟

② 开始计时,同时立刻开始学习

③ 无论做到哪里,只要计时结束就立即停止学习

停止作业后,用两秒时间从下列三个项中选择一项。

·继续学习同一内容,无限制时间。

·开始学习其他内容,再计时两分钟。

·停止学习,开始休息。

两分钟起跑法的具体步骤

“开始”为何如此之难?

两分钟起跑法看上去有些微不足道,操作起来更是简单至极,但效果却十分显著。

对那些想要成事的人来说,“开始做”是最必不可少且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步。 只要我们能够比别人更早开始(在截止日期前留出较长的时间),就能够更快地取得成果。

“开始”的作用,要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

首先,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后,就可以校正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在开始做事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经常会存在偏差,有时会想得过于复杂,有时又会想得过于简单。

一旦我们将事物想得过于复杂,就会变得有些畏首畏尾。只有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时,他才会有开始行动的意愿(产生动机)。一旦我们觉得一件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失去动力,选择继续拖延。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不断拖延的过程中,我们就会错失对自己的看法进行修正的机会。与此同时,人越是想要逃离恐惧与不安,大脑就越会将恐惧与不安不断放大。也就是说,我们越是想要逃避一件事,对这件事的恐惧感就会变得越强。拖延和恐惧会助长彼此的气势,形成恶性循环。

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需要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一项任务,那就算现在拖延了,以后也必须补回来。本来就已经很难完成的目标,还会变得难上加难。原本需要用三个月完成的目标,变成需要在两个月内完成,时间安排变得越发紧迫,心理压力也就更大了。

反之,如果我们将事物想得过于简单,其实也会出现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优哉游哉地心想“只要我开始做,很快就做完了”,然后将任务扔在一旁,结果到了截止日期前变得焦头烂额。就结果来看,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人产生拖延心态,最终引发同样的失败。

一旦开始做,就很难轻易放弃

刚才我所说的两种情况,都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来应对,那就是:只要决定做某事,就立刻开始着手去做,哪怕只做一点点。

这“一点点”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估算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还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做这件事的意义。

即使有的任务看上去很难完成,只要我们着手去做,就会渐渐懂得如何将其分解。在反复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纯粹接触效应 也能够缓解我们的畏惧心理。

两分钟起跑法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马上开始做,只做一点点”的方法。

两分钟十分短暂,无论是碰上多么艰难的任务,多么复杂的课题,两分钟的时间只够让我们触及皮毛。这种简单的目标可以将我们从压迫感中解放出来,更加轻松地去着手解决问题。

“开始”还有另一种作用,那就是让任务的状态从“未开始”变为“未完成”。

迈出从无到有的第一步很难,而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后,想要中途放弃也很难。

当任务被中断处于未完成状态时,即使是没有外界诱因的刺激,人们也会想要将其完成。这种现象叫作“ 奥夫相基娜效应 ”(ovsiankina effect)

通俗心理学的文献,经常会将该效应与蔡加尼克效应 (比起已完成的事情,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事情)混淆。事实上,奥夫相基娜是一名出生于俄罗斯赤塔的心理学家,曾经和蔡加尼克一起共事。

有的作家习惯写到中途(比如一段话写到一半)就停笔休息,让自己第二天更有动力开始工作(例如海明威)。这也是奥夫相基娜效应的一种应用。

延伸阅读

布卢玛·蔡加尼克

(1901—1988)

出生于立陶宛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母语是俄语。她是俄罗斯首批进入大学深造的女性之一,在柏林大学接受了库尔特·勒温的指导,与玛利亚·奥夫相基娜、塔玛拉·丹博共同组成研究组。其研究内容是关于未完成工作对记忆造成的影响(蔡加尼克效应)。1927年她在柏林大学取得学位后,1931年移居莫斯科,进入高级神经活动研究所工作,成为利维·维果茨基的助手,并将他介绍给了库尔特·勒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维埃联邦攻占了立陶宛,以间谍罪逮捕了她的丈夫。之后由于反犹太主义的盛行,她也失去了工作,1957年又以研究室长的身份回到了职场。她是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的创立者之一。 hX+1QGyvB8IWPCxUzSRXEmZrJuQo5Nko4IB9Gj9k0FyNiOoYXAQTvzZ0X7uiri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