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流行起来了,母亲的角色被认为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其他人都被排除在外,包括父亲。弗洛伊德认为,兄弟姐妹更像是一种威胁,而不是一种资产。许多国家的父母都深受他的理论影响,更想知道兄弟姐妹是否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不过,在当时来讲,研究人员一直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答案。接下来的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显示,随着兄弟姐妹的成长,他们的个性和人际关系的发展的确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多数的研究调查都是在美国进行的,结果表明,很多兄弟姐妹的关系都很差。因为统计研究的方法刚刚出现并开始盛行,所以当时还没有开始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当这些“小怪物”进入家庭时,人们没有办法知道他们爬进哥哥或者姐姐的床上是否有好处。例如,许多孩子因为争抢玩具而不愿与人分享,这样导致彼此的相处都很痛苦。但是同时,他们有时会有共同的担忧,比如当他们的父母喝酒或者回家晚了,毫无疑问,他们彼此会分享更大的价值。许多孩子说他们宁愿成为独生子女,因为他们的兄弟姐妹太难相处了。但是,当他们的父母在工作,或者宁愿自己玩那些没完没了的电子设备的时候,他们是否还会觉得在一个空房子里独自发呆是更好的呢?
研究表明,兄弟姐妹的相互影响是复杂的,比如,互相贬低的孩子会侵蚀彼此的自尊。根据2003年《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上的一篇文章,积极的兄弟姐妹关系可以避免某些童年创伤的负面影响,比如父母离异和虐待儿童。
年幼的孩子通过观察以及与他们的哥哥或者姐姐的互动中会学到很多。由于兄弟姐妹的榜样作用,较年幼的孩子往往更早地完成了基本生活能力的训练。萨尔瓦内思(Salvanes,2005)发表在哈佛大学《经济学季刊》的一项研究却提到:“我们通常会认为,年幼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益于他们的哥哥姐姐,而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同样也能在教弟弟妹妹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他的研究结论恰好与“提高学术成就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指导别人”的发现是一致的,因为同伴导师通常会同时理解和巩固他们所教的知识。
研究结论表明,在教授重要的社交技巧方面,兄弟姐妹实际上可能比父母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通过学习与兄弟姐妹分享和轮流规则,孩子们掌握了与同学和其他同龄人保持良好关系所需要的人际交往技巧。与父母相比,兄弟姐妹在体贴和尊重他人方面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榜样。这是因为孩子们对错误行为的容忍度较低,而且比成年人更容易产生良好的结果。成年人通常会让步,特别是在一个固执的孩子乞求、哄骗和抱怨时做出相应的让步,而孩子彼此之间则不会。
不管兄弟姐妹相处得好不好,他们都是在见证彼此的成长过程及其表现,他们是历史的目击者,并提供了与过去的重要联系,这有助于孩子们认知自己,并与兄弟姐妹保持联系。
兄弟姐妹之间也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许多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些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负面情绪较多或倾向于强制性格的兄弟姐妹互动会导致很多问题行为。帕特森(Patterson)和班克(Bank)在《兄弟姐妹关系:他们的原因和后果》(Sibling Rela-tionships:Their Causes and Consequences)中提到,如果父母不能监督他们的孩子,不能通过制定纪律或者建立规则来控制攻击性的互动,不能加强他们彼此间的积极尝试,那么,大部分兄弟姐妹会变得越来越争强好斗和反社会。在幼儿时期,许多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他们在小学阶段的问题行为和表现出较差的社会关系。根据班克(Bank)和布拉斯顿(Burraston)(2001)发表在《社区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上的一项研究,在小学阶段,兄弟姐妹之间消极的交流与青春期的反社会行为和青少年的犯罪活动有相关性。因此,父母需要负起责任来确保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