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论述涉及的学问领域之广,作品的影响力之大,在当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南怀瑾先生的作品,素来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特色,但是毕竟体量宏富,万象森罗,已正式出版的中文简体版作品超过五十种,总字数近千万,且以分门别类的专著为主,因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阅读的门槛和压力还是有的。

我们策划这套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种更轻松、关联性更强的阅读体验,也希望有更多新的读者通过这套书走近南怀瑾先生,走近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为每一本书设定了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一方面对应着南怀瑾先生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板块,另一方面对应着与读者的关联性。每一本书一般由几个章节构成,每一章聚焦全书主题的一个方面,由几篇文章构成。每篇文章由标题引领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叙述,大部分文章篇幅在三千字左右。每篇文章素材的选择,遵循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三个原则。我们力求让每一篇读起来都是“散文”的体验,体量轻小,易于阅读和归纳理解,而篇章之间又组成更大的叙述和主题,让读者有层层渐进、步步深入的体会。

具体到《正道的谋略》这一册,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做人成事策略的话题,侧重于传统谋略智慧对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启示。以儒家精神来看,即是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才路径;从道家思想切入,则是关于“立身与事功”“出世与入世”“内圣与外王”“阴谋与阳谋”“王道与霸道”,乃至“领导学”“帝王学”“纵横术”等内容。我们整理南怀瑾先生的著述,综合儒道两家的内容,将本书分为七个单元,分别讲解“原则与目标”“规律与手段”“道德与利益”“言行与举止”“先学做下属”“再学做领导”“用人”七大板块内容,统称为《正道的谋略》。

如此划分、命名,有如下几点原因。

其一,在选材上,本书收录的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南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孔孟思想虽然伟大,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全部。事实上,道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等学派,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历史。兼收并蓄,杂用百家,才是面对一切现实问题的正道。

其二,从源头看,儒道两家本是同根同源。本书的七个单元,向读者呈现了道家打造的成才之路,它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相通之处,但更偏实用。南师认为,每当中国进入混乱变动时期,真正出来力挽狂澜、功成名就而又能全身而退的,大多是道家人物。道家学说的精髓在于既能入世也能出世,它真正平衡了进退显隐的矛盾,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活用道家的人,不会成为百无一用、空谈理想的书呆子,也不会失去入世成事的动力。

其三,道家思想素来被误认为是阴谋的鼻祖。一说到老庄,人们就联想到谋略,进而联想到阴险圆滑、工于心计、惯用权谋。在南师看来,这种观念错误得很严重。阴阳是一体两面,本无善恶。无论阴谋阳谋,都要活用。道家主张用谋略要以诚恳之心为大原则,而不提倡专以阴谋害人,实则是教人遇事不可勉强用事,要懂得顺势而为。

其四,每一代人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而做人成事的规律、原则是相通的。儒道思想虽诞生于古代,书中的事例也多为史事,但对当代读者同样有极大帮助。如前四章可以启发年轻人做好职业与人生的规划,切合时代的需要;五、六两章为年轻人工作、创业、带团队、与人协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第七章随处可见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才的选拔、培养与考核的智慧。凡此种种,读者皆可灵活运用。

南怀瑾先生讲述古代典籍的一大特色就是经史合参、知行合一,博杂的学问、义理的阐述,每每以历代史实、自身经验,以及他对人生、社会普遍规律的洞见为注解。在南怀瑾先生的讲述中,古代典籍不再是遥远过时的陈旧文句和了不相关的生硬理论,而成为我们可学可用的智慧启迪。

本书所收的文章,有的来自南怀瑾先生著作中的完整篇章,我们只在原文基础上精简行文、重分段落、重拟标题等。有的文章是从多部作品中摘选、衔接而成,以便用一篇文章较完整地讨论一个话题,为了前后衔接得当,个别语句的顺序、措辞有调整。每一篇文章之后,注明了所选素材的出处。

此书能够出版,承蒙南怀瑾先生嫡孙暨法定继承人温州南品仁先生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的信任与支持,特此致谢!

北京磨铁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怀瑾系列作品编辑部 kOFnJGtX7lcZOVJ5fNxAYEZmK4THNS9E2JNed6Mjd7IJdiARcy3i1PFXHi6BFfp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