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肥胖者最常见的脾虚痰湿体质

满打满算,我做减肥医生不到十年。在这段时间里,我接触了无数的减肥者,光是我亲自接诊的就有数万人。

粗略统计,在这数万人中,70%以上的人都属于脾虚痰湿体质,尤其是女性。这可能与我的工作地点在珠三角有关,珠三角属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在这里,痰湿体质者较内陆地区更为多见。不过在从外省前来求医的数千名肥胖者中,也有大量的脾虚痰湿体质者。

我的临床统计结果与山东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类似,他们统计了一万多名门诊患者的资料,结论是在普通人群中,脾虚痰湿体质是最常见的一种体质。

什么是脾虚痰湿体质呢?

顾名思义,这个体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脾虚和痰湿,这两者往往同时出现。根据中医的理论,脾主运化,具有把水液和谷物等饮食化为精微之物,促进它们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脾虚就是指脾的总体功能减弱,其中包括脾的运化功能。

运化功能减弱意味着脾对水液和谷物等饮食的处理能力减弱,容易导致这两者的积聚和分布失调,从而形成痰湿;而脾脏天性喜燥恶湿,痰湿又会伤害脾脏,所以痰湿会加重脾虚,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中医认为脂肪属于有形之痰湿,所以脾虚痰湿体质是特别容易出现在肥胖者身上的一种体质。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脾虚痰湿体质?

脾虚痰湿的人容易出现以下这些身体反应:脾气虚弱,痰湿内蕴,食少,腹胀,便溏,身体虚胖,四肢困重,疲乏嗜睡,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等。

这个说法比较玄妙,归纳一下,我认为脾虚痰湿体质的人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懒。 脾虚的人,气的支撑能力弱。常言道,人活一口气,当气不足以支撑人去做想做的事时,人就会变得懒惰。懒惰一方面体现在主观上的懒惰,即不愿意运动,甚至不愿意说话,总觉得少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客观上的懒惰,也就是感觉肢体沉重,如同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果冻中,做任何动作都非常费劲。

2.肿。 痰湿重的人,身体的代谢出现了问题,所以非常容易水肿,整个人是虚浮肿胀的,容易演变成虚胖,即使是不胖的人,看上去也并不结实,因为身上的肉和皮肤是松垮的。如果让他们把舌头伸出来,可以看到他们的舌体胖大,有明显的齿印。

3.倦。 湿性易使阳气受损,阻碍阳气运行,因此湿气重的人,会出现疲倦、乏力、嗜睡等症状,整个人软软的,没有神气。

4.胀。 脾的运化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胃口不佳、腹胀等,也就是现代医学常说的消化不良。

5.腻。 湿气重的人容易大便黏腻不爽,好像拉不干净,且排泄物容易粘在马桶上,更有甚者,稍微吃点油腻的东西,就会拉肚子,面部和头发特别容易变得油腻,舌苔也显得特别厚腻。

现在脾虚痰湿体质的人特别多,这跟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有关系。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过晚进食,以及食用过多煎炸食物、油腻食物、甜食、生冷食物,都容易导致脾胃虚弱,造成脾虚痰湿体质。

在中医的观念里,安静的内收的属于阴,躁动的外现的属于阳,所以肌肉属阳,脂肪属阴。脾虚痰湿体质造成的懒、肿、倦、胀、腻,都属于阴的表现,这些都会加重脂肪的囤积,因此这种体质的人要想减肥,就必须改善脾虚痰湿的体质。

改善方法主要有以下6点:

1.少吃生痰食物

生痰食物主要是指煎炸食物、油腻食物、生冷食物和甜食。油腻食物和煎炸食物自带痰湿属性,过度食用会加重体内痰湿,尤其是很多外卖食物,制作者常常会通过增加食用油来掩盖食材的劣质,这种食物更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增加;过度食用生冷食物会破坏脾胃阳气,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内生痰湿;很多甜食口感甜腻、入口即化,脾虚的人往往不能吸收这种快速转化的糖分,从而导致痰湿加重。因此在减肥的过程中,这些食物是需要尽量避免的。

2.坚持泡脚

有一种说法是,脚是人的第二个心脏。姑且不讨论其科学性,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药足浴向来是中医治病养生的重要手段。规律地泡脚,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安神助眠,也可以散寒祛湿,往泡脚的水中加入活血通络、散寒祛湿的药材,如当归、生姜、花椒、独活等,功效加倍。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将中药煮沸20分钟左右,这样药性才能充分发挥,而在煮沸的过程中,高温可以将中药因储存不良、时间较久等所滋生的细菌杀灭。

考虑到煮中药的过程确实给大家增添了一些麻烦,我跟一些工厂合作,将中药提取后,与浴盐及一些润肤的材料一起制作成了泡脚药丸。这样,一方面,由于药丸体积小,便于携带;另一方面,药丸中的中药经过了提取,更容易在温水下释放药性,而药丸中高浓度的盐也防止了细菌滋生。

3.低GI饮食

GI较低的食物,被消化和转变成糖分的速度相对更慢,食用这种食物,脾胃有足够的时间去逐步实现运化,不会在短时间内给脾胃造成负担,更不会造成痰湿。

我们通常不建议减肥者吃大量的白米粥、白米饭、包子、面条、炒粉、馒头等,而是建议大家吃玉米、山药、番薯、杂粮饭等粗粮,对于脾胃比较虚的人而言可能不太容易适应,这就需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饮食中粗粮的比例,比如,一开始只在早餐时吃粗粮,后来逐步过渡到中餐和晚餐时也吃粗粮,或者煮杂粮饭的时候,只放1/3的粗粮和大米一起煮。另外,把粗粮稍微放凉一点吃,它的GI值会更低。

很多人认为脾胃不好的人不应该吃粗粮,其实要知道有些人之所以脾胃差,正是因为平时细粮吃得太多,脾胃缺乏足够的锻炼,所以逐步增加粗粮在饮食中的比例,反而有利于脾胃健康。

4.健脾养胃

对于脾胃功能非常弱的人来说,想要单纯地通过饮食去增强脾胃功能,难度大,而且速度慢,我个人的建议是适当使用一些健脾胃、化痰湿的食疗配方,以排出湿气。

在这里我就推荐几个简单的配方。

首先要向大家推荐的是陈皮薏仁冬瓜汤。这款汤的主要食材有:陈皮5克,茯苓15克,薏仁30克,冬瓜(洗净,不去皮)250克,烹制时只要将这些食材进行简单的炖煮就好。这款汤,胜在清淡而且饱腹,餐前喝一碗,充饥又瘦身。陈皮有理气化湿的作用,能够帮助脾胃运化消食,减轻腹胀;茯苓和薏仁能够健脾,一起使用,祛湿效果大大增强;冬瓜是家常蔬菜,它的好处是能够消水肿去湿气,让大家不要去皮,是因为冬瓜皮的祛湿效果更好,而且冬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餐前喝上一碗,能够提供很强的饱腹感,帮助大家减少一些食量。

除了陈皮薏仁冬瓜汤,还有一款在两广地区和闽南地区很常见的汤品——四神汤,也是健脾养胃的好选择。四神汤里的莲子、山药、茯苓、芡实,都是家常食材,平均搭配好煲成汤,健脾效果显著。考虑到有些药材商为了药材的外观好看会用硫黄熏制药材,我专门挑选了无硫的四神汤汤料,放在我的淘宝店铺(店名:根号324)里,供大家选择。

此外,大家平时也可以在工作的间隙喝一点苓薏豆皮茶之类的祛湿茶,如果选择食用中成药,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祛湿消滞颗粒等,都有不错的健脾祛湿之效。

5.适当运动

运动是强健脾胃的好方法之一。中医认为,脾主肌肉,主四肢。脾的功能影响到四肢肌肉的功能,适当活动四肢肌肉,也可以反作用于脾,反向增强脾的气(功能)。因此适当运动,可以健脾补气。一定要适当,因为过度的运动可能会适得其反,中医称为动则气耗。

另外,运动出汗可以祛湿。适当的运动,流出的汗水可以带走身体内的湿气。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出太多汗,因为汗多伤身。中医有一句话叫作气随津脱,就是说人体的正气会随着津液(汗液)脱出身体之外,因此不可令自己大汗淋漓。还有一句话叫作汗出当风易受风邪,出汗以后一定要注意防风,不要让风邪寒邪趁机侵犯人体,引起一些风寒性的疾病。

6.让脾胃休息

对于脾胃功能不佳的人,过多的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让脾胃功能进一步减弱。所以,除了建议大家在三餐之外以饮水为主,尽量不要进食,这样能够给脾胃足够的休息时间。

另外,目前国际上流行轻断食,即每周有1~2天只吃很少量的食物,热量在400~500千卡。这也是一种减轻脾胃负担的做法,可以参考。但是一定要注意,这种轻断食的做法一定要规律执行,比如每周固定在周三和周六进行轻断食,这样,脾胃能更加适应这种节奏,避免了随意轻断食破坏脾胃功能。不可以将轻断食作为暴食后的挽救手段,这样会让脾胃处于饥饱失常的状态,很伤害脾胃。 ztdJkxEzSPESE8Zbk16Q1x+8Tqhv8+P5+yVAj4wHp7I+ot3hs8lTXHmwjQ+tmh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