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柳暗花明

容闳每到一地,就不辞劳苦地拜访当地人家,细数出洋留学的种种好处,可他往往苦口婆心劝说了一天,还抵不住一句谣言的力量。

有一回,本来已经有几个人被说动了,准备带孩子来报考。不知从哪里传出一个谣言,说洋人可野蛮了,他们会活剥孩子们的皮,再把狗皮接到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

家长们一听,立即将容闳拒之门外:“太可怕了,哪有像你这么祸害人的,亏我们对你一片真心。”

容闳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决定去广东香山老家碰碰运气。

其他地方的人对洋人既恨又怕,香山人则不同。澳门原先就是香山属地,两边串门,时常能见到洋人。在他们眼中,“红毛人”除了高鼻子、蓝眼睛,说话听不懂外,跟自己并无不同,没什么好怕的。

不怕就好。容闳往那里一站,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打比方。

“我的兄长都读了国内私塾,只有我一个人漂洋过海,可是大家都能看到,我现在也在朝廷做官了,可见出洋留学也是走‘洋科举’‘洋翰林’的路,绝不是什么坏事。你们送子弟留学,费用由国家全包,学成归国后还可以授予官职和分配工作,未来成就定然不低。”

除了现身说法,容闳还找到了一条捷径,那就是发动亲友团的力量。

只要知道谁家有人与洋务圈子搭界,就想方设法把对方请过来,进行一番说服工作。

这些人跟洋人打过交道,他们的观念自然不一样,因此一回来就竭力鼓吹,有的甚至吹得天花乱坠。比如这是捧一辈子金饭碗啦,前景绝不比在国内考举人中状元差啦,等等。

于是,很多思想开明的家长咬咬牙,把自家幼小的孩子送来参加入学考试。

这就造成了留学幼童的一个很奇特现象,即以广东学生居多,而广东香山籍学童又占到一半。

首批留美幼童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

不是容闳故意要徇私,实在是迫不得已。

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幼童大部分并非来自贫寒之家,家长肯送子出洋留学,是出于对子女未来前途的考量。为此,他们愿意忍受十五年不得一见的痛苦,也愿意面对“各安天命”的各种不测和风险。

之所以被称为幼童,说明这批孩子的年龄都很小,最大的不超过十六岁,最小的只有九岁、十岁。如今突然要离开父母,漂洋过海去一个吉凶难料的国度,而且一去经年,可想而知,分别时的场面多么哀伤。 Qz8XPKopWfN/pJoorrmUyuH2LJSBhmjR62HWhc3asMAFGmm9C6XvaOa56+QTNl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