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梦境中一般,窗外再次出现了猫头鹰信使的影子。只不过在看过这封信后,容闳有的不是喜,而是惊。
信是一位熟人写来的,其身份为湘军大帅曾国藩的幕僚。在信中,这位熟人言道,曾国藩听说了容闳的大名,很想见上一面,他因此受命来信相邀。
容闳在拜访天京时已了解到,太平军的真正强敌并非清廷八旗军,而是来自湖南的湘军,其统帅即曾国藩。
容闳接到这封信时,湘军在军事上已完全压倒太平军,天京正处于日暮途穷、岌岌可危的形势之中。
作为强军统帅怎么会想要见区区一个小商人呢?更何况,写信的那位“熟人”谈不上真的很熟,只不过认识而已。一别经年,突然寄来这么一封信,究竟是好意还是另有缘由,着实令人无法揣度。
“别是因为我去过天京,便断定我是太平军的奸细,从而来个‘秋后’算账,以信为诱饵,把我骗去杀掉吧?”
湘军战阵。
想到这里,容闳不由心惊肉跳,回信一封:“新茶刚上市,生意都来不及做,等过些日子一定上门拜见。”
想引我上钩,没门!
两个月后,“熟人”再次来信,意思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上次是一封,这次是两封,还附了另外一个熟人的信。
这个熟,是真正的熟,足以让容闳放心的熟。
容闳留学海外,所有学科里最怕的是数学,不管怎么下功夫,总是不及格,所以他对精通数学的人特别佩服。
新添的这个熟人叫李善兰,天生的数学头脑,九岁能翻阅《九章算术》,十四岁能读懂《几何原本》,成年后翻译“微积分”。那些让容闳头疼不已的算术题,在对方看来只是小儿科。
如果李善兰不算人才,还有谁是人才呢?
这样的人才也做了曾国藩的幕僚。另外据李善兰说,他认识的两个机械专家,如今也在曾府效力。
李善兰告诉容闳,曾国藩此番相邀的确没有其他意思,就是礼贤下士,希望你弃商从政,以完成一番宏愿。
容闳放心了,同时隐隐然有了一种恍惚之感。
他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跟着洋人做秘书,那时他就想通过这一渠道认识大清重臣。只是一晃好些年过去了,别说重臣,连个小臣都结交不上,自己的理想之舟一再搁浅。如今这位是真正有实力的重臣,而且不需要卖力巴结,对方就上门来请了,有了他的帮助,理想的实现应该不那么难了吧。
想到这里容闳喜不自胜。
到他启程前往安庆拜谒曾国藩之前,曾国藩共托人来信三次,如果不是知道容闳确定前往,恐怕还会继续来信。
到了安庆,容闳才发现这里人才众多,除了李善兰等数学家、机械专家外,还有其他精通天文、地理、时政、法律等各个领域的高手,总数达三四百人之多。
这一年,湘军主帅五十岁,刚刚被授予两江总督之职,做他的幕僚,不见得薪水比其他地方高,但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才呢?
有人说是因为事功。曾国藩将湖南民兵打造成了一支异常骁勇的正规军,几年之内,使得势力蔓延于长江两岸的太平军顾此失彼,范围越缩越小,最终沦于失败。
更有人说是道德。这时的曾国藩,达到了他个人权势和声望的顶点,其影响遍及沿江各省,所保举官员,清廷无一不准,几如全国听命于其一人。但他从不滥用职权,在个人品行上几无污点,因此被称为道德完人。
那个时代,即使是容闳、李善兰这样自视甚高的社会精英,也把曾国藩奉为泰山北斗一样的偶像。能给自己的偶像做助手、当参谋,没有人不愿意。
此时此刻,假使愿意回溯,容闳会联想到另外一位总督,那个令他十分讨厌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曾、叶之间似乎是不能相比的,一个如雷贯耳,一个声名狼藉,但他们其实又是可以相比的,二者甚至带有一定的延续性。事实上,叶名琛曾是清政府出类拔萃的能臣,如无意外,他的“事功”足以夸耀于世。
曾国藩在他所处的时代,获得了近乎完美的社会评价。
容闳看到的是残酷的杀伐,但叶名琛看到的却是广州城外汹汹而来的“洪兵”。
在容闳归国的 1854 年,太平军在广东策划了洪兵起义。洪兵,即洪门造反军的意思,其基干为洪门,即广东天地会成员,因以头戴红巾或腰缠红带为标志,所以又称红巾军。
红巾军没有稳定的纲领,如果有的话,就一个字:抢。它对底层贫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数月之间,参加洪兵的人数多达几十万。随着红潮席卷而来,别说广东富户,就连普通百姓也难逃劫数,乃至“破金裂衣”、家破人亡。
叶名琛据守广州,拥有正规军不过一万五千人,四面围城的洪兵主力则多达二十万。在形势最为危机的时刻,这位进士出身的文官亲自坐镇城北高楼,组织兵勇殊死抵抗。
太平军将士,从武器配备来看,属于精锐部队。
洪兵势众,但他们缺乏太平军那样的作战意志和严格的军纪,只要从精神上予以打击,对方必败无疑。
在洪兵起义达到高潮期间,叶名琛亲自勾决犯人,有时一天杀洪兵达千人,这才有了容闳所看到的那触目惊心的景象。
毫无疑问,这种镇压手段非常残忍,但在乱世,效果又十分明显——半年过去,叶名琛不仅守住了广州城,而且还将残余洪兵逐出了广东。
清末史料记载,除了一些基本的天地会成员,大部分洪兵都是临时加入,很多人是看到别人抢东西也跟着抢,最后便形成了一股乱流。
叶名琛不是为杀而杀,他是要杀给其他人看,想让闹事者看到后再也不敢跟着洪兵起事。像容闳这样见过血腥镇压场面后反而萌生加入太平军念头的人,终究是极少数。
总结“成功秘诀”,其实就是曾国藩说过的一句话:“用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曾国藩也是用这种办法稳住了湖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