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

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在晚年提出过“大国学”的概念。季羡林先生讲,国学绝不仅仅是汉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成就,更不仅仅是儒家的文化传统或者文化成就。国学的范围应该更大,它最起码应该包括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向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学习的结果。

同时,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所以,大国学还包括除汉族以外,其他五十五个民族的文化成就。其中,佛教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为大家讲述佛的故事和佛的文化。

可能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在今天讲“佛”呢?“佛”这个课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想用最简单的办法给大家做个介绍。

我们都知道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宗教。就我们中国而言,除了影响力比较大的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外,还在一定的时间、地域和人群内流行过其他一些宗教。这些宗教没有能够像五大宗教特别是佛教那样,在中国产生过时间如此之长、范围如此之广、信奉人数如此之多的影响和作用。

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大宗教,在最近几十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佛教逐渐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比如在美洲、欧洲,甚至在非洲。所以,佛教毫无疑问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宗教。佛教曾经对人类文化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依然在为人类文化做着贡献。在未来,它一定还会对人类文化做出它的贡献。

佛教和其他宗教有很多相通点。但是也许有人会问,佛教和其他宗教相比,它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呢?它最大的特点或者说不同到底在哪里呢?毫无疑问,佛教有它自己的特点。

佛教几乎没有排他性,它的包容性非常强,而且历史上有些学者,包括现代也有学者,甚至认为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概念来界定佛教。

我们可以看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佛教更像是一种教育,一种入世的社会教育。佛教提倡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佛教及其文化不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世外桃源,它不消极,不逃避。佛教入世于这个社会,它的核心表现为智慧、清净、圆满、庄严、真诚、大爱、平等、慈悲,等等。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推动社会的道德文明,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推动大众、家庭、社会净土化。

另外,佛教也是净化心灵的教育,它提倡破迷开悟,去除掉人们的愚痴无明、业障习气、颠倒邪见,洗涤人的心灵。所以佛教也是心灵的教育,还是生活的教育。佛教不离世间法。

具体地说,佛教本来就在生活当中。它告诉我们,色身是四大假合,本来就是无常。所以我们在因果规律的作用下,得此人生,来到世间。今世,你从何处来?来世,你往何处去?这个取决于个人的觉或者迷。你是有觉悟,还是有痴迷,是由个人所造成的因果业力来决定的。换句话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以,佛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教育。在今天,中国正在快速地现代化,我们的社会飞速地发展。正因为佛教及其文化有四大功能,它的价值就能够得到特别彰显,我把它总结为——

第一,佛教具有超地域的凝聚功能。它能够突破各种地域的局限,把大家凝聚起来。第二,佛教具有超专业的教育功能。现代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的专业领域之间很难交流,但是佛教文化能够突破专业的阻隔,提供一种普世的、大家都需要的教育。第三,佛教在现代社会具有抚慰功能。现代人经常有各种烦恼,好多烦恼是莫名的,说不清、道不明,就是它好像无法像过去那样简单而明确地归在哪一类里面。佛教文化在这个问题上,能够提供很多启示。它能够发挥抚慰功能,抚慰我们的身心。第四,它还有超界别的社会功能。

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打算为大家讲述佛、佛教和佛教文化的故事。先讲述佛教的创始人佛陀的生平故事。我们知道,佛教的说教色彩不是那么强烈。佛教里边有很多故事,大部分都非常生动。我还会讲述佛陀在世的时候和他涅槃以后不久的那个历史阶段里提出的、确立的、弘扬的一些学说和道理,或者也叫佛法。

讲完这些,如果因缘仍在,那么我们接着再讲。希望我在后面六十讲的篇幅里,能够用尽量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佛和佛教文化丰富的历史内涵,讲述它精彩的历史轨迹。感谢大家的陪伴和阅读。 wN0GpqvBvpA0CA5ZS7mfhPxBN7YME8TL8YaBTVOfuJwE0CnyvjLpU5tT5VBNDCw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