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身份证信息(下):出生和民族

我们接着来完成佛陀的这张身份证。身份证上一共是五栏:姓名、性别、民族、出生、住址。上一讲,我们帮佛陀填好了其中的三栏:姓名,悉达多·乔达摩;性别,男;住址,我们把它改成佛陀的国别、籍贯,印度和尼泊尔交界处的迦毗罗卫城。

现在身份证还有两栏信息需要我们去填,一个是佛陀的出生日期,一个是佛陀的民族。先讲佛陀的出生日期。相比佛陀涅槃的时间来讲,佛经中对他出生日期的描述并不算多。这个也很好理解。

佛陀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婴儿,一个出生在高贵家族中的小孩。而当他涅槃的时候,已经是天人的导师,是佛教的创立者。当然他的涅槃时间留在记载中就会比较多,这个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我们在填写这一栏的时候,只能用倒推法。因为我们知道佛陀在这个世界上活到了八十岁,这是没有争议的,所有的记载都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只要掌握了佛陀涅槃的年份,然后倒推八十年,不就可以确定佛陀出生的年份了吗?但这事情,可没有我刚才讲的那么简单。

佛陀涅槃究竟在哪一年,问题不是缺少记载,而是记载太多,并且彼此相差极大。根据学者的统计,关于佛陀涅槃的时间,大约有六十种说法,仅在藏传佛教里就有十四种说法。其中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在南传佛教,也就是巴利语系的佛教当中,主张佛陀涅槃的年份是公元前544年,或者公元前543年。

第二种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主张,佛陀涅槃的年份是公元前961年。第三种说法,在中国的内地,换句话说就是在汉地,有公元前1027年的说法。第四种说法,其实是第四类说法,欧美和日本的学者提出过各种各样的佛陀涅槃年份,比如公元前486年、公元前483年、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70年等。

真是众说纷纭,而且前后相差将近七百年。按照南传上座部通行的佛教纪年,是以公元前544年为佛陀涅槃的年份。因此,在1956年的时候,曾经举行过盛大的纪念活动,纪念佛陀涅槃两千五百周年。按照这个推算,往前推八十年,那么佛陀的出生年份就是公元前624年。

但是在中国内地,有一种奇妙无比的计算方法。这个方法历史悠久,叫众圣点记。众圣点记是什么意思呢?

佛教有一种特别的制度,这个制度产生于印度。印度有雨季,雨季的时候,地上淌着水,各种小虫子都出来了,小生命很多。所以那个时候佛教徒最好不要出行,自然条件也不便于出行。出行的话,也不知道水里有多少个小生命,一脚踩下去,可能无意中导致杀生的大罪过,所以就必须安居,叫雨安居。就是在雨季要安安定定地住下来。

佛教徒在某个固定的地方,聚在一起安居三个月以后,要举行一个仪式——诵戒。大家济济一堂,聚在一起背诵戒律,来检查安居的三个月里边是不是遵守戒律,有没有违反戒律。完了以后,这些佛教徒就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除了自我检讨以外,也可以批评别人。举行完这个仪式,他们还要背诵戒本。完了就要在这个戒本上点一点,来进行纪念,意为又经过一次安居了。这种制度在佛陀涅槃的第一年就开始实行了。

根据《善见律毗婆沙》的记载,南齐永明七年,也就是公元489年,到那年一共累计点了975点。这样就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了,975减去489,等于公元前486年。

所以,汉传佛教认为,根据众圣点记,佛陀涅槃在公元前486年,这还和阿育王的纪年完全符合。

公元4—5世纪,斯里兰卡出现了一部重要的佛书,叫《岛史》。根据这部佛书记载,孔雀王朝的一代名王阿育王灌顶登基的时间,是在佛陀涅槃以后218年。印度现代历史学家经过仔细认真的考证,将阿育王登基的年份定在公元前269年左右。这个年份往前推218年,也就是公元前486年。这个记载非常有意思,是比较明确的。现在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越来越趋向于接受公元前483年之说。而公元前486年和公元前483年只相差短短三年。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这三年的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现在印度的历史学家,则一般也接受中国汉地的众圣点记的纪年,将佛陀涅槃之年定在公元前486年。

如此就很清楚了,佛陀的诞生之年可以定在公元前566年。身份证上出生日期这一栏,我们可以填上公元前566年。

这个年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佛陀所处的年代,正是人类文化史、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轴心时代。因为在这个年代,一批天才成群结队而来。大家看,佛陀诞生于公元前566年,而拜火教或者说祆教的创始人琐罗亚斯德诞生于公元前628年,苏格拉底诞生于公元前469年。

佛陀身份证上出生日期这一栏解决了,我们再来看看佛陀的民族。在古代印度,乔达摩一般属于婆罗门的种姓,而释迦属于刹帝利种姓。在佛经中记载下了佛陀的自述。

释迦族的祖先也是一个王,地位很崇高,他为了让宠妃的儿子继承王位,放逐了四个年长的儿子。这四兄弟就流亡到雪山底下的一个湖泊旁边,住在名叫萨迦的释迦树林里。为了保持种姓的纯洁,他们和自己的姐妹结为配偶,这种情况也是常见于古代记载的,今天当然不可以。这四兄弟,住在释迦树林里,又和释迦族姐妹结为配偶,因此他们得名释迦族。

在巴利文的经典当中,佛陀曾经向一个很有名的国王频毗娑罗讲述自己的出生,就讲到,在喜马拉雅山的山麓,有一个乡村的部族,繁荣富强,属于憍萨罗国。“部族名为太阳,我出生的家族名叫释迦。”由于部族名为太阳,所以佛陀还有一个常用的称号(他有很多称号),叫“太阳的亲属”。印度古代史的传说中,将帝王的谱系分为太阳族和月亮族,而释迦的祖先属于太阳族。根据佛经的记载,佛陀的民族这一栏,我们可以填为释迦族。

根据佛经,佛陀的家谱可以往前推很多代。佛经讲,释迦族的元祖叫“众所许王”,大家都非常认可的王,一直相传到大善身王。这位大善身王是佛陀的七世祖,再传下来,传到佛陀的祖父,是迦毗罗卫国国主——师子颊王。

师子颊王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四个儿子,一个叫净饭大王,一个叫白饭王,一个叫甘露饭王,一个叫斛饭王;女儿叫甘露。而其中的净饭大王,就是佛陀悉达多·乔达摩的父亲。佛经记载,佛陀有三位叔父,一位姑妈,一位亲兄弟,六位堂兄弟。从记载中还可以看出,佛陀在出家前是有儿子的,叫罗睺罗。这个儿子后来也出家了,但是,这绝不等于说佛陀的血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传承。因为佛陀还有好多堂兄弟,尽管有些堂兄弟后来也出家了,但是他这个族姓,或者他的血脉依然有留存。佛陀母系的血脉,在佛经当中也有比较明确的记载。

我们为什么那么有把握地说,佛陀的血脉依然在世间传承呢?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时候,很多国家前来修建永久性的或者临时性的场馆,以展示自己国家最值得骄傲的物产或者文化传统,等等。尼泊尔馆的修造者,就是释迦家族。换句话说,释迦家族至今还生活在尼泊尔,而他们都以自己是释迦牟尼的族人,当然也是释迦牟尼的后代,而倍感骄傲。

我们不能展开非常详细地叙说,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将佛陀的身份证信息填写完毕。姓名:悉达多·乔达摩;性别:男;民族:释迦族;出生于公元前566年,涅槃于公元前486年;国别(或者说籍贯):迦毗罗卫国(地处今印度和尼泊尔交界处)。

这就是佛陀最基本的身份信息。 YEN+boa0x5z/zd50mvDn6gY6gHCTxRjMsj73xJorVL1fkHhPxJ5JWo2eoOGnc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