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 身份证信息(上):姓名和籍贯

看完标题,很多朋友一定会觉得奇怪:搞什么鬼?佛陀哪里有身份证?

别忙,我建议大家不妨先把自己的身份证拿出来看一看,我们可以看到上面都是自己的最基本的信息,比如: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这么几项,旁边有一张照片。

佛陀那个年代当然没有照片,所以咱们把照片先撇开不谈,反正我们脑海当中都有佛的各种各样的形象。当然,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当中,佛的形象是有所区别的,不过这个不要紧。

我们先来看看另外几项,马上就会发现,我们往往自以为很熟悉的事情,其实还挺陌生,扛不住问。

假设我们要为佛陀去办一张身份证,那么首先就得填写第一栏:姓名。佛陀的姓名是什么呢?很多朋友也许脱口而出:不就是佛陀吗?当然不是。因为佛陀的梵文叫Buddha,意思是觉悟了的人,是佛陀成了正等觉以后,成了佛以后,大家对他的尊称,称他为觉悟者,用句大白话讲,就是一个彻彻底底、把什么都想明白了的人。所以明显这是个尊称。在我们汉语佛典当中还有一个称呼叫“佛”,也是佛陀的意思,当然也不是名字。

如果我在这里岔开一下,问大家一个问题:佛和佛陀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很多朋友肯定会先愣个两三秒钟,然后回答我:佛嘛,就是佛陀的缩略,咱们省掉了一个字,简称为佛。还有些朋友会讲:佛陀就是佛的拉长,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在佛后面加了个陀字。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在汉译佛经当中,“佛”这个词出现的时间比“佛陀”要早,这正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最早的佛教传播,是从印度次大陆经过中亚,再绕道经过今天中国的新疆,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传进汉地的。

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了各种各样的方言区,所以梵文的Buddha,在某种方言中变成了一个单音节的词,可见早期佛经是间接传播进来的,而不是直接从印度来的,它经过了中亚很多信奉佛教的民族。所以“佛”这个词出现得比较早。而到了后来,汉地和印度有了直接的交往,才出现了直接从梵文翻译过来的“佛陀”这个词。无论如何,佛陀肯定不是名字,不能填在姓名这一栏里。

可能有的朋友会讲,咱们不是说释迦牟尼吗?把释迦牟尼填在姓名这一栏,肯定没错,这就是佛的名字。也错了。为什么?释迦牟尼,它的意思是什么?前面的“释迦”是部落的名字,佛陀出生的那个部落叫释迦族。“牟尼”是什么意思?圣人,了不起的人。释迦牟尼,它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很显然,这也是一个大家对佛陀表示崇敬、表示赞叹的尊称,也不是佛陀的姓名。

那么佛陀的姓名到底是什么呢?最通行的说法是这样的:佛陀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就是佛陀的名,它的意思可以翻译成“吉财”,就是很吉祥的财富。这个名字是不错,但是可能后来有人觉得这也太俗气了,用在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圣人的名字当中,不太好,所以就选择了另外一种译法,叫“义成”。这显然就合适多了,一辈子都能成就道义,做真正有意义的事。大概是悉达多成佛以后,大家觉得一般的“义成”还不够,就再加强一点,成了“一切义成”。

那么他的姓呢?前面我们不是讲叫乔达摩吗?这个姓的意思是“最好的牛”。我们知道在印度,牛的地位很高。今天很多朋友去印度旅游,可以看到很多牛在马路上非常悠闲地散步,累了以后就地躺倒休息,经过的车辆和行人一般都避着它,不会去踢它一脚、赶它一下,因为牛在印度很神圣。那么“乔达摩”,当然是一种美称,但是针对乔达摩这个姓氏大家还有很多看法。

很多人认为这是佛所属氏族的名字。氏族的上面是部落,佛陀的那个部落叫释迦部落,下面的氏族叫乔达摩。于是直接把乔达摩看作是佛陀的姓,恐怕不一定对。因为在这方面有个很有力的质疑:历史上记载了佛陀姨妈的姓名。因为氏族一般都是外婚制,也就是本氏族的人是不能通婚的,而佛陀姨妈的姓名却表明他们不是外婚,这就不对了。

此外,乔达摩是一个婆罗门氏族的名字,而佛陀是刹帝利种姓。所以有的学者就提出,乔达摩是按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习惯,从古代的印度圣典《梨俱吠陀》里借用的。这个意见是季羡林先生提出的。其实古时候,绝大多数人未必有姓氏。现在有很多民族也并没有姓氏,中国古代大部分人也没有姓氏。所以最稳妥的说法是,一般认为佛陀的名字叫悉达多,姓如果有的话,很有可能叫乔达摩,这个说法大概是不错的。

性别这一栏,不用考虑,我们填“男”。住址这一栏,佛陀是云游四方,居无定所的,所以我们把这一栏可以改成佛陀的出生地,或者说籍贯在哪里。佛陀是哪里人呢?这又是一个问题。由于佛教诞生于印度,并且从印度传播出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所以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佛陀是印度人。其实不然。

在佛陀的那个时代以及此后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印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处于有很多国家各自独立或者半独立的状态。印度北部就有十六个各自独立的国家,号称“十六大国”,其实也没多大地盘。此外,还有四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小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当然是西方的名词,它表示的是并非君主独裁的王国,而释迦就是四小国之一。

不过,历史上,基本上不称佛陀的故国为释迦国,而是用它的都城的名字,也就是我们很多亲近佛教的朋友非常熟悉的迦毗罗卫,来称呼这个小国。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大概只相当于今天中国的一个乡,还不能是一个特别大的乡,或者相当于城市的一个中等大小的区。

这个不奇怪,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很多小国,其实也就那么大。佛经里一般就称这个国家为迦毗罗卫国,这是佛陀的籍贯。它是受十六大国之一的憍萨罗控制的一个国家,所以只是半独立的。它上面有个宗主国——憍萨罗。而巧就巧在,就这么巴掌大的一个地方,它却地跨今天的印度和尼泊尔两个国家。今天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地说,佛陀的诞生地,或者说他的籍贯,是在今天尼泊尔境内的某个地方。

根据考古发现,佛陀的诞生地就在今天尼泊尔泰来地区叫剃罗拉柯提的一个地方。现在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了,距离印度北方邦巴斯提县的比普拉瓦只有十多公里,离印度非常近,但是它属于尼泊尔。后来在比普拉瓦,又有重要的考古发现,陆续发掘出一些石质的舍利盒和一些刻有佛教用语的印章。

所以有人认为比普拉瓦这个地方是迦毗罗卫城的旧址。这就开始有争论了,因为这个地方在印度境内。目前对这个争议咱们也无从去判断。按照一般传统的说法,我们还是认为佛陀是尼泊尔人,可以把他的籍贯看成是在尼泊尔的剃罗拉柯提这个地方。这些都有考古发现佐证,这就很可靠了,而且非常难得。

佛陀涅槃二百多年后,古代印度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国王,对佛教的传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他就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现在浙江宁波还有阿育王寺,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寺庙。阿育王为了纪念或者标明佛陀的诞生地,曾经在那个地方立了一根柱子,唐玄奘西行取经到达印度,对此曾经有过记载。

《大唐西域记》卷六,就讲到过这根石柱子,并且讲到柱子旁边还有座塔,塔里边有如来的遗身舍利。今天塔已经倒塌了,我们看不到了,但是这根石柱还在,就在玄奘记载的那个地方。从年代上讲,这就好比是咱们中国先秦时代的遗物了,非常古老和珍贵。更重要的是,玄奘提到的如来遗身舍利,后来也有考古发现。

1898年,有一位考古学家在比普拉瓦发掘佛塔,就发现了舍利坛,上面有非常古老的铭文,说这就是释迦族供奉祭祀的佛陀遗骨。这些舍利,后来有一部分转让给了虔诚信佛的泰国国王,另外一部分供奉在日本名古屋的一所寺庙里。而装这个舍利的舍利坛,收藏在印度加尔各答博物馆。这个考古发现,证明了玄奘记载的可靠性。

中国西行求法的这些高僧,为了解佛教的历史和印度的古代史,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载。玄奘的记载非常准确,这就是一个例子。你看他到了这个地方,说这个阿育王建了一座塔,旁边有根石柱,塔里边有佛陀的舍利。咱们今天去看,塔倒了、没了,石柱还在。然后就在石柱旁边进行考古发掘,果然发现了舍利坛。玄奘还记录了那烂陀寺——印度非常重要的一个佛教大学。后来的考古学家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基本上是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当作一本手册来用,按照它进行了非常准确的发掘。所以这些高僧留下的资料非常宝贵。

至此,身份证里有三栏,我们现在都可以填好了。

第一栏,姓名:悉达多·乔达摩,或者叫乔达摩·悉达多。区别只是姓在前还是名在前的问题了。

第二栏,性别:男。

第三栏,他的国别,或者说他的籍贯是在印度和尼泊尔交界处的某个地方。有一种说法在尼泊尔境内,近年来也有一种说法在印度境内。也就是说有的人认为佛陀是尼泊尔人,有的人认为佛陀是印度人,这就引起了争论。但是根据古代的记载,我们还是倾向于认为佛陀的诞生地在尼泊尔境内。

那么身份证的另外几栏呢?比如民族这一栏,出生年月这一栏呢?毫无疑问,我们也应该替佛陀填上,而这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 9fHPB2L1xcbw3R9nCp0S07wYTipUdzbp9+1KYdz+t6U3lXBhQS/bDTNCU1gnVE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