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春秋战国的音乐

当提到音乐时,首先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个扣人心弦的音符,还是跌宕起伏的音阶?现代人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音乐方面的娱乐比比皆是,音乐类型包括摇滚乐、古典乐、流行音乐等;乐器有小提琴、吉他、古筝、钢琴等;人们不仅能去KTV唱歌联欢,也能在手机上联网唱歌。作为一个现代人,想起这一点还真是挺幸福的,可以享受到各种美妙的音乐。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听到美妙的乐声吗?又会看到哪些乐器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春秋战国时期,来探寻一下古代音乐的魅力。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内容正向满足娱乐的需求转变,各个学派对待音乐的看法也都各持己见,而这些音乐思想也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墨家主张“非乐”,也就是说禁止音乐,反对从事音乐活动。墨家以简朴、勤俭节约而闻名。墨家的创始人墨翟认为音乐既浪费钱财,又不能解决人民的生存忧患。他认为,大钟、鸣鼓、琴瑟、笙竽的声音虽然能给人美感,使人快乐,但它的存在不利于治理国家。农民和妇人听了音乐,肯定就无法专心从事农业劳动,也无法安心地纺织劳作了;士大夫听了音乐,一定会影响处理事务的精力和才智;王公大人听了音乐,一定不能专心处理政务,判决案子。总之,墨翟单纯强调政治和生产,完全否认了音乐的有益之处。幸运的是,他的思想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不然我们今天也许就没有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可以听了。

道家的音乐思想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家关于音乐主要的思想是“大音希声”,是指最美的声音是没有声音。从表面上看,这种说法似乎对音乐的美持否定态度,其实正好相反,道家比其他任何学派都更重视音乐。大音希声强调的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是一种非认识性的审美规律。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荀子的理论也对当时的音乐教育和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深刻影响。

孔子把音乐作为六艺中的一部分。所谓六艺是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所说的“乐”不仅仅指单纯的音乐,还包括礼乐制度在内的整个国家音乐体系。孔子认为,音乐可以启迪心智,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品德。这种音乐思想促使他提出“乐教”的主张,也就是在对人民的教育中渗透音乐教育。孔子的音乐思想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他提出的教育不分等级的思想,打破了贵族垄断音乐教育的局面,使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音乐教育,接触到音乐。

荀子的音乐理论是最为系统、全面的。他在音乐教学中阐述和教授的是“雅颂之声”,这种音乐教育思想以道德为核心,丰富了当时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后世音乐教育的发展。在这些音乐思想的指导下,一些音乐和乐器应运而生了。

首先说古筝。一提到古筝,就能想到名曲《高山流水》。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个典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高山流水》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它产生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有“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秦青,还有悲歌击筑的高渐离等,而俞伯牙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古琴大师。他的技法十分高超,而且他本人也志趣高雅。荀子曾评价他:“伯牙弹起古筝来,连马匹都不再吃饲料,仰起头静静地倾听他的音乐。”《高山流水》就是俞伯牙的代表作,它的著名不仅由于其乐曲好听,最主要的是其背后的故事。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外出游玩,中途突然下起了小雨,于是他就到江边躲雨。他在躲雨的时候看到雨水碰撞江面的美景,顿时产生了弹琴的冲动,于是索性就在岸边弹奏起来。这时樵夫钟子期走了过来,听到俞伯牙的动听乐曲,赞叹道:“你弹得真是太好了,就像巍峨挺拔的高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俞伯牙又不急不慢地弹了一曲,心中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赞道:“真是妙极了,这琴声激荡得就像从我面前流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俞伯牙大吃一惊,把古筝推到一旁,站起身,不停地施礼道歉:“我真是太失敬了!石头里藏着美玉,如果以貌取人,那不就辜负了天下的贤士吗?”俞伯牙主动提出,要和钟子期结为异姓兄弟,并约好第二年中秋时再到这个地方见面。到了第二年,俞伯牙按照约定,准时来到上次的那个地方,等了很久也见不到钟子期,后来才知道,钟子期早就在几个月前因病去世。俞伯牙悲痛欲绝,大哭一场,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对着他的坟墓抚琴一首,以示吊唁。弹奏完悲伤的乐曲之后,俞伯牙心想,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知音,他还能向谁弹琴呢?于是,他用力一摔,把古筝摔得粉碎。这就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说完了古筝,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钟鼓。《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就有关于演奏钟鼓的记载:“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意思是说:“美丽娴静的淑女啊,我要为你击打出欢快的钟鼓声,让你开心。”钟鼓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盛行的音乐了,钟鼓分为钟和鼓。钟是指编钟,一种打击类乐器,音色非常优美,和谐动听。编钟兴起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鼎盛阶段,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编钟是用青铜铸成的,由各种大小不同的扁圆钟组成。人们将这些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分别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当人们使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时,钟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鼓也是一种打击类乐器,一般在圆筒形的鼓身一侧或两侧蒙上一层拉紧的膜,直接用手敲打就能发出声音,也可以选择使用鼓杵敲击出声。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一定有了些新的认识吧。这一时期各个学派不同的音乐思想以及这些乐器无一不让人们感到震撼!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到超乎人们的想象。 am/HgkiHSA/60LzHgCJzAKbi/35eHsD2oUL6XRZFucF4AdIJrjg+fas53P1IFf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