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健康管理医师在社会上有效执业,国家有必要构建健康管理医师制度。本章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了构建健康管理医师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健康是推动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增进福祉的重要资源,维护促进人民健康是建设小康社会、保障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6/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从6.8‰下降到6.1‰。”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之间健康待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尽管“十三五”以来我国医改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国人的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
首先,我国大部分劳动力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中国人民的健康储备缺乏,健康准备不足。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15%属于健康,15%属于非健康,70%属于亚健康,亚健康人数超过9亿。而其中70%左右都是知识分子。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对全国16个省、直辖市辖区内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平均亚健康率是64.00%,其中北京是75.31%,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经济发达地区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亚健康人群是慢性疾病患者的储备军,如果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状况不能及时改善,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无疑会给我国经济、社会乃至民族的发展埋下隐患。
其次,我国进入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化、老龄化交织发展的时代,疾病经济负担不断增加。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基本完成了疾病谱的转变,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病。目前看来,在城市地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是脑血管疾病,第二位是恶性肿瘤,第三位是心血管疾病。在农村地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二位是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1999年,国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已经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近20年,身患数病、带病生存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导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随之产生更多的医疗消费和更高的成本浪费。
最后,由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我国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严重损害了人民健康。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失触目惊心,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7%,预计2020年我国将为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约占届时GDP的13%。2014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研究院与能源基金会在北京联合发布《煤炭环境外部成本核算及内部化方案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煤炭环境外部成本巨大,其中大气污染造成人体健康损失和矿区职工健康损失最大,这两项健康损失共计超3000亿元人民币,占总环境外部成本的55%。
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需要提高,尤其是亚健康、亚临床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亟待改善。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健康管理是提高全民健康状况的最佳选择。最理想的工作方式就是建立一个行业或者职业,具有全面的生命健康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实现全过程、全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最理想的,是不现实的。退而求其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相对满足居民健康需要,融医学、预防保健、健康促进、管理等知识与技能为一体,且在经济上可为社会负担的职业或行业,至少能够在市场竞争中集中精力把亚健康、亚临床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做好。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观点,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本研究提出设置健康管理执业医师资格,构建健康管理医师制度,就是为了培养“治未病”和“治欲病”的医生,通过制度规则的力量促使其利用自身健康管理和医学技能,重点服务亚健康、亚临床和慢性疾病患者,预防和控制疾病发展,以应对我国亚健康蔓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井喷的健康难题,从而达到改善人民健康状况,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建设健康中国的目的。
中国健康管理起步晚、服务单一、急需融合和提升。现阶段,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供给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供给总量小。我国大健康产业主要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为主,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比重最小。截至2017年年末,各级各类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虽超过万家,健康管理(体检)量约5亿人次,但不能和超过80亿人次的门诊量(2016年为79亿人次)相提并论。第二,供给内容单一。按服务属性可把健康管理服务分为医学服务和非医学服务;其中医学服务,又可分为基本医学服务和非基本医学服务。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体检与评估、慢性病风险筛查与干预、慢性病康复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心理咨询、健康监测与医学物联网等服务。健康管理非医学服务主要包括养生保健、运动健身、生活美容与按摩、营养指导、健康旅游、养老与健康照护等服务。目前,我国95%以上的健康管理服务仍以健康体检为主,缺少其他类型和其他环节的健康管理服务。
究其原因,还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主导了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由于具备设备、技术、专家及品牌优势,医疗服务机构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现阶段,中国90%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为公立医疗机构设置的(包括军队医疗机构办的),仅10%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为民营或社会资本办的独立或连锁健康管理或体检机构。健康体检的优质客户资源被公立医院占有,民营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处于劣势,即使走连锁经营之路与投入大量资本运作,短时间内也很难有大的发展。服务承担者或提供者仍以临床医护人员、医技人员为主。新兴职业健康管理师不具备医疗资质,难以获得民众信赖和市场认可,无法动摇医护人员垄断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的局面。即使是民办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也倾向于聘请医护人员作为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或团队管理者。
然而,由医疗服务机构和医护人员主导提供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绝非长久之计。虽然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在实施路径上有部分重合,但两者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评价标准、盈利机制等各方面大有不同。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通过采用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简言之,健康管理服务是以促进健康为目的,以医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主要手段,以客体参与为必要条件的,连续、长期、个性化的特色医学服务。与一次、被动、按项目收费的医疗服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没有任何政治外力的影响下,由以“疾病治疗”为服务价值导向的医疗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主导健康管理服务的供给是高成本且低效率的。
此外,我国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一直十分短缺,医护人员时间紧、任务重,基本没有精力主动学习健康管理技术和创新健康管理服务供给;坐堂行医的历史文化、“按项目收费”的盈利机制,亦使健康管理提供方无动力深入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最终导致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没有创新,一直停留在健康体检这一环节。然而体检只是健康管理服务的第一步,如果不能提供检后跟踪干预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业整体都将陷入没有出路的泥沼。
我们应该调整和改变由临床医护人员主导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供给的局面,从供给侧的改革出发,加快培育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提供体系,创新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
健康管理整合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技术优势,其技术特性决定了服务提供者不仅要掌握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诊治与护理方法,还要掌握消除健康危险因素、维护和促进个体及群体健康的理念、技术与方法,应是既会“治已病”又会“治未病”的医学人才;综合、主动、连续的服务特征又要求服务提供者既要具有领导、组织、协调群众,督促个人自我健康管理的管理能力,又要具备健康信息挖掘与探索的科研素质。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人员主要有医疗人员(医生、护士)、医学技术人员(检验、影像等)、药剂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然而,无论是谁都不足以完全胜任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由此,提出健康管理医师的概念。
专业的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增加设置健康管理医师执业资格,构建健康管理医师制度,有助于增加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供给,有助于加快健康管理医学学科发展,有助于创新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与形式,倒逼健康管理行业形成专业化、差异化、职业化、制度化的供给体系。
目前国内有108所高校响应国家政策开设了健康服务与管理方向,大多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招生,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位。由于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制度和职业培训体系尚未规范完善,学生处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尴尬状态。健康服务与管理方向学生在医学技能、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与公共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几无差异,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即使通过了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也难以应付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他方向的毕业生去向一样,健康服务与管理方向毕业生大多在保险公司、医药公司就职,部分毕业生于体检机构、健康管理咨询公司从事着带有销售性质的健康服务,流动性较大,待遇不稳定。就业无保障,成为健康服务与管理方向学生以及学生所在高校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事实上,在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方向学生半数以上非第一志愿报考该专业,尤其是医学院校学生,内心更愿意从事医学相关职业,并为之付出努力。设置健康管理医师制度,打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健康管理医学专业之间的融合通道,有助于提高健康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扩展学生就业渠道,既能增强职业尊严感,又能促进人才流动,赋予行业活力与生机。设置健康管理医师制度,有助于从职业资格创新的角度解决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培训体系提供了全新思考路径,更是确保健康中国战略切实落地的重要举措。
2005年1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425号文件《关于同意将医疗救护员等2个新职业纳入卫生厅行业特有职业范围的函》将健康管理师列为卫生行业特有职业(工种)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成为健康管理师的国家职业资格唯一认证单位。国家对于健康管理的职业定位逐渐明晰,将其划归到卫生行业。
根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健康管理师是指从事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助理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属于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相较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医师长于提供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更加强调医学技能和准入门槛。随着健康管理职业培训体系的完善和专业人才细分,不排除设置健康管理医师执业资格的可能性。
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条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第九条规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保健专业的中专生尚且可以有执业医师资格,推而广之,健康管理医师也有设置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从医师资格制度来看,我国结合国情,对中医、西医、民族医学,以及乡村医生设置了不同的资格准入条件,并逐渐放开多点执业,将医师执业地点修改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省级或者县级行政区划”,具有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特点,但仍存在一些政策规定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例如:我国医师有西医师、中医师、少数民族传统医师和中西医结合医师,但是并不包含,跟随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而设立的许多非传统医学的特殊医学专业,比如健康管理、医学心理、医学美容等。这些专业与执业考试所规定的报考类别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报考,无法取得行医资格。我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紧缺,随着时代的发展,交叉型、复合型的医学专业和医学人才将不断涌现,国家政府必然会对现有医师资格政策做出调整,这为建立健康管理医师资格制度设置了可能性。
医学院校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一般开设专业基础类、专业核心课程、人文社科类三大类课程,旨在培养掌握健康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现代健康理念与健康管理特长,掌握健康服务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专业基础课程多由基础医学类课程和公共管理类组成,基础医学类课程包括中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医疗保险、中医临床概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卫生经济等;公共管理类则包括组织行为学、社会工作理论等。专业核心课程多以健康法规、健康管理概论、健康信息管理、健康教育等健康管理类课程构成。人文社科类课程差别不大,包括人际关系、管理文秘等课程。虽然各个院校教学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差异导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产生较大的区别,但只要是医学院校,都会开设基础医学类课程。基础医学类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掌握医学技能,成为健康管理医师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也决定了设置健康管理医师执业资格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