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顺时养生

一、四季养生

人们的生活起居,要有一定的规律。如寝息失时,六淫为害,均能影响健康而病。起居规律就是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如能顺应四时气候的强度变化,锻炼身体,动静结合,可身健而不病。

《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即此之谓。《素问·上古天真论》在养身防病方面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充分说明,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是外因六淫的虚邪贼风、内因七情的情志嗜欲。如能安神静养,外邪不侵,则疾病不生。同时,该篇还指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故能寿敝天地……此其道生。”

1.春季

(1)春季气候的总体特征: 春季是指我国农历的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一、二、三月,它包括6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其气候特点是温暖潮湿。当春归大地之时,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万物复苏,带来了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一季节中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气候多变,降水增多。

(2)春季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俗语云:“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春季,无论是气候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发生变化。健康人能很快适应这些变化,而体弱多病者、老人及孩子的适应能力差,易导致各种不适。同时,春天乍暖还寒,是气候变化幅度最大、冷暖最不稳定且是多风的季节,暖风活动频繁,气压降低。医学气象学认为,这种气候变化易导致情绪波动。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忧郁症等疾病的患者,对这种天气变化更为敏感,易出现躁动、暴怒、吵闹等病态。

(3)春季养生保健的总体原则: 中医学认为,春天的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对此,春天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是扶助正气、调养肝气、防风除湿、生津清热。

(4)春季起居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人的生物钟一般都和日升日落相联,所以当进入春季,自然界万物复苏时,人们应该做到早睡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享受这美好的季节。春季也不要起得太早。起得太早,容易造成精神紧张,白天反而没有精神。有人认为起得越早越好,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此时的人体生物钟尚处于“休息状态”,容易造成生物钟的磨损;又因为此时人体的血压、体温、心跳、呼吸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还停留在“睡眠中”。天还未亮就跑到树林或公园里锻炼,这就错上加错了。此时太阳尚未升起,地面还聚集着较多的污浊空气,对人体很不利,这是其一。其二是绿色植物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很多。只有待太阳出来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后,才排出氧气。只有在这个时候,在树林中锻炼对人体才有益。其三,早起气温低,容易受到风寒突袭。古训的“闻鸡起舞”实不可取了,而应提倡“与日俱兴”。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春日里尽量不要熬夜,以免春困的产生和加重。

春季,走出户外,举目远眺,让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尽收眼底,给自己以视觉上的良好刺激,有利于春困的消除。

(5)着装: 春天阳气升发,气候变化较大,多出现乍暖还寒的情况。因此,春季穿着上既要宽松舒展,又要柔软保暖,以适应春季气候变化的特点。

“V”字形装穿着自由、轻便、舒适,其造型上大下紧,肩部宽度比正常男体宽出左右各2cm,形成落肩,式样潇洒动人,尤宜于春季时穿。

风衣造型线条流畅,衣领可敞可紧,腰可束可放,能抵御寒意,增添自如,适合在初春的早晚穿着,或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里穿着。

夹克衫的款式特点主要是腰腹部紧束,对襟用拉链连接,敞开能透气散热,拉上能防风保暖。初春时节的夹克衫可选用全棉细帆布、灯芯绒等作面料,春末可选用真丝来作面料。

春暖花开的日子,穿上休闲的运动装,感觉轻快、柔软、舒适、自由,其面料选择范围广泛,色彩鲜明、和谐,使人增添刚健、洒脱之美,使青年人强健,老年人显得年轻。

薄型挺括的西装是男士在春季最好的选择,西装套装与套裙也是女士们在春天必备的服装。当然,质地轻柔、色彩鲜艳、款式众多的薄型羊毛衫也是年轻人的较佳选择。

为了与春季自然美景相映,衣着的颜色宜偏淡、色泽明快。女性可选粉红、淡蓝或奶黄等颜色,给人一种淡雅素洁、朴素大方的感觉;而男性则可选择米黄、靛蓝等颜色。

2.夏季

(1)夏季气候的总体特征: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夏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阳气最旺、阴气最弱的时候,阳长阴消达到顶点。这个季节里日照时间长且强度大,昼长夜短,雨水充沛,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

与春天一样,古人将整个夏天也分为三个阶段:孟夏、仲夏和季夏。

农历四月,约阳历5月是孟夏,此时春天刚过,阳气越来越旺,植物生长比春天更茂盛。

农历五月,约阳历6月称为仲夏,又称毒月。仲夏包含夏至节气,夏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与冬至一样是自然界阴阳转折时期。我国古人认为,夏至这天的阳气达到一年中的顶点,阳极而阴生,从这天以后阴气渐升,阳气渐降,所以民间又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从现代天文学角度看,夏至这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从夏至这一天以后白昼渐短,夜晚渐长,两者是相符的。

季夏是夏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约阳历7月。此时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趋势逐渐向内凝集,植物开始结果。季夏之时,阳气仍较盛,加上湿气盛,湿热交蒸,所以季夏是一年中最闷热的时期。

从“生、长、化、收、藏”的角度来看,夏天主“长”,长夏主“化”。“长”和“化”是长养、变化的意思,夏天自然界万物生长达到顶峰,并开花结果,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最高峰。

夏季的气候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就是热和湿两个字。

(2)夏季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人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8℃。当气温达到或超过36℃时,易导致体内神经组织和内分泌组织的调节功能异常。夏季,由于气候等原因,极易引起情绪的波动。夏日高温易使人体生理活动和外界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不稳,神经反射变得迟钝,精神不振,注意力也不够集中。

(3)夏季养生保健的总体原则: 暑、湿为夏天主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为此,夏季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是补益气阴、健脾除湿、清热消暑、补养肺肾、冬病夏治。

(4)夏季起居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适当地减缓速度,而平静地、有计划地工作,可减少焦虑心境。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夏季一般是22:00~23:00就寝,早上5:30~6:30起床。一旦养成了定时就寝的习惯,就比较容易地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很快转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后有舒适惬意感。

炎热的夏季,还应为每天安排一定的休闲时间,听听音乐,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园、广场散步,以放松身心,这些都是有必要的。

夏天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夜间睡眠多有不足,人经过上午的劳作后,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因此,每天应安排短时间的午睡,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午睡时间一般以1小时为宜。午睡时间过久,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时间越长,越是感到疲倦,不利于醒后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甚至醒后有不舒服的感觉。

(5)着装: 为了不妨碍皮肤汗液蒸发,夏季衣服必须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和散湿性。棉布、丝绸、亚麻、人造丝吸湿性能强,散湿速度快,适合作夏季衣料。纯棉服装既柔软舒适,又经济实惠;真丝和麻质面料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另外,夏季服装还应具有透气性好而热吸收率小的特点。透气性取决于衣料的厚薄、织法和纤维的性质,如麻织物和真丝织物的透气性较好,穿这些质地的衣服感觉凉快。

夏装宜宽松舒适为好,不仅活动方便,而且通风透凉,有利于散热。夏季穿短衫、短裙、短裤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夏装还要考虑到鼓风作用。

女士穿喇叭裙、连衣裙,走动时能产生较好的鼓风作用,因而比穿瘦型裙更凉快。另外,夏装的开口部位(领、袖、裤腿、腰部)不宜过瘦,最好敞开些,这样有利于通风散热。需要提醒的是,爱穿露脐装、吊带装的女性,在出入有空调的场所时,应避免腹部和肩部受凉,以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和肩周炎等疾患。

夏季衣着的色调应以浅色和冷色为主,应素雅大方,避免过于强烈,以反射辐射热。比如,可选白、浅绿、淡黄、浅蓝等颜色作衣料。

3.秋季

(1)秋季气候的总体特征: 秋季,指我国农历七、八、九3个月。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通常日照、气温、湿度、降水量和风是秋季的主要气候因素。

(2)秋季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时有阴雨绵绵,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

秋季的气候变化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总的来说,秋季的气候对身体的健康有益,但也会对生理造成某些不良影响。此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低,易生病。另外,一些慢性病,在夏季因天热而缓解,秋季随气温降低便有加重趋势。还有些人在秋天表现出贪吃贪睡、精力难以集中、性格阴沉、情绪低落、睡眠易惊醒、白天易感疲乏、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喜食甜食者也增多。

秋风萧瑟,秋雨凄凉。在秋三月里,花木凋零草枯叶落,有些人对这些变化极为敏感,易导致触景生情,引起愁绪,产生凄凉、苦闷之感,诱发消极情绪、灰色心理。

(3)秋季养生保健的总体原则: 秋季的主气是“燥”。这时候人们常常会觉得口鼻干燥、渴饮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大便干结等。中医学认为,初秋之气,由于禀受了夏天炎热气候的余气,刚烈肃杀,称之为温燥;深秋之气,由于接近寒冷的冬天,寒意加深,则称为凉燥。秋季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有如下方面:清燥益气生津、滋阴润燥濡肠、补肺兼顾脾肾。

(4)秋季起居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常有“秋老虎”出现。但中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有人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病时间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这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而秋季适当早起,可减少或缩短小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的发病有一定意义。

另外,秋季早晚可适度运动如散步、快走,也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立秋之后,金风送爽,有些人为了贪图凉快,喜欢开窗而卧。然而,夏秋之交,湿热氤氲,也正是冷空气开始活动之时,稍有不慎,就易导致寒湿之邪侵袭人体,此时多有全身酸重、脘腹痞满、便溏、四肢无力、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所以,入秋天气转凉时切莫贪凉。入睡之前,一定要关窗闭户,以防寒湿之邪入侵。

睡眠时,头宜朝西卧。《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原因是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5)着装: “春捂秋冻,不得杂病”是民间传统的养生之说,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机体的耐寒能力,但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不能死搬教条,冻得适度才行。

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便使机体逐步适应凉爽的气候,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晚秋天气较凉,注意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避免过多出汗,使阴津耗伤,阳气外泄。但也不能冻得打寒战,这样不但不能增强抵抗力,反而会被冻出病来。

因此,“秋冻”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也为冬季做好了耐寒的准备。故《摄生要集》中说:“冬季棉衣稍宜晚着,仍渐渐加厚,不可顿温,此乃将息之妙矣。”

秋季服装款式以宽松为好,衣料以柔软下垂或棉衣料为好。穿薄而多层套装的,比穿厚而单层的衣服保暖性能更好,而最外层的衣服应选用轻而能容纳大量气体的衣料。

4.冬季

(1)冬季气候的总体特征: 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止于次年的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个节气。

冬天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多风。“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是我国古人对冬天的描述。冬天天寒地冻、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风呼啸、草木凋零、虫蛇蛰伏,是一年之中日照最短、气温最低、阴气最盛的时期。其中冬至这一天,即阳历12月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的辐射和日照时间达到全年最低点,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从冬至起,开始进九、数九,从冬至开始每9天为一九,分别计为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

冬至这一天,虽然白昼最短,太阳斜射最厉害,但因在冬至前的很长时间内,地面积聚的能量还在持续释放,所以冬至这一天还不是最冷的。冬至过后,虽然太阳位置逐渐北移,白天开始逐渐变长,但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少于散失的热量,入不敷出,所以气温继续下降,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再加上常有寒潮侵袭,冬至以后一个月左右的三九是全年最冷的时候。五九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到九九已是惊蛰前2~3天,天已温和,已是耕耘稼穑的农忙时节。

(2)冬季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人体生物钟随四季轮回作有序的变化,同时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冬季人体的一些生理指标在气象因素的刺激下,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血压、血清钙、免疫功能、代谢率等几方面。

(3)冬季养生保健的总体原则: 辨证进补,平调中和,补勿过偏,用药适度。

(4)冬季起居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在寒冷的冬季,应适当增加睡眠,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养精蓄锐。因此,不要扰动阳气,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功能。

早睡可养人体阳气,迟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而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因此,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准备。而且,冬季气候十分寒冷,在养生上要注意保暖避寒,这也要求人们尽量做到早睡晚起。正如《寿亲养老新书》中所说:“唯早眠晚起,以避霜威。”另外,在冷高压的影响下,冬天的早晨往往有气温逆增现象,即上层气温高,地表气温低,大气对流活动停止,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呼吸带,如过早起床外出,就会身受其害。

(5)着装: 冬季防寒保暖,须根据“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既耗阳气,又易感冒;衣着过多过厚,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

《保生要录》中说:“冬月棉衣莫令甚厚,寒则频添重数,如此则令人不骤寒骤热也。”就是说,使人体经常接受稍低于体表温度的冷刺激,可以增强对外界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

其实,穿衣要讲“衣服气候”,即指衣服里层与皮肤之间的温度保持在32℃~33℃,在皮肤周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以缓冲外界寒冷气候的侵袭,使人体维持恒定的温度。

二、节气养生

1.立春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即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忽冷忽暖,由于人体皮肤腠理逐渐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急于脱去棉服,尤其年老体弱者换装更宜慎重不可骤减。《备急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在睡眠方位上,立春时节,头部应朝着东方,睡前用热水洗脚;并用双手按摩双足尤其是涌泉穴,能使全身暖和、舒适,睡得熟。早晨醒来时,要先使意识清醒后,再微睁双眼,凝视屋顶、阳台,然后闭双目,将双手搓热,捂于双眼上,手心拱起防止压迫眼球,按照眉毛生长的方向做旋转按摩,至血气充盈之时,迅速打开双眼,这样能有效地祛除眼中的风火。

另外,我国古代养生术极其重视房事与节气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随四季节气的变化而控制性生活的频率。春季阳气渐渐强盛,正处于即将强于阴气的过渡时期。所以人在生理上开始出现性欲的萌动,但此节气中还是应当适度为好。适度的性生活会有助于阳气的发散、强壮,对人身体是有很大好处的。

2.立夏

每年公历5月5日左右是农历的立夏。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后,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可以达18℃左右,有时可达35℃以上高温。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晨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立夏之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起来,室外活动也开始增多,活动量也相对增大,加之夏季昼长夜短,所以要调适好作息时间,适应夏热的气候,顺应昼长的规律。居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如果太阳强的话,可以从上午9点至下午6点把门窗关好,并拉上浅色窗帘,使室内保持清凉的感觉。还有就是居室要加强消毒,防止痢疾、霍乱等病原菌的侵害。同时注意,午睡对保障身体健康、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午睡可预防冠心病,对预防心肌梗死也有积极作用。

另外,立夏之后,由于天气渐热,气温高,湿度大,平时可多食冷饮或绿豆汤之类的解暑食物以防止中暑。夫妻过性生活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透气。

3.立秋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在立秋之节气,起居方面应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之时,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异常。此节气中多增加些夜里的睡眠时间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凌晨5点起床,选择清幽之处,或河畔江边,或林荫大道,进行锻炼,很有益于身体健康。

本节气在精神调养上要注意内心应平和宁静,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容平之气。

4.立冬

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早在《吕氏春秋·十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清晰准确地标志了四季转换的过程。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为冬季。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其起居调养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功能。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极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学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太阳万物将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另外,居室中要勤开窗通风。通风可使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换室内的污浊空气,减少病菌的滋生。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人的正常需要量,可引起头痛、脉搏缓慢等,还有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因此,开窗很重要。不过应当只开朝南面的窗子,不能使居室中有穿堂风。

5.春分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在春分时节,暖湿气流活跃,冷空气活动也很频繁,因此,阴雨天气较多,将居室安排得舒适而有序对身心的健康很有益处。比如将客厅布置得温和舒畅,同室外的阴雨天气形成反差,又同风和日丽的天气相和谐;将卧室布置得温馨适意,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会给人一种温柔静谧的感觉;将书房布置得明亮温和,空气清新,但又不湿气太重,能给人以品味高雅的感觉;饭厅注重色彩搭配,会唤起人的食欲;将阳台布置成一个“小花园”,鲜花绚丽,清香四溢,空气清新,悦人心目,这种营造出来的小气候既可以解人疲劳,又能使人心安神怡。

春分时节,天地间阴阳交合,春天万物新生。人们可以晚点睡,早点起,逐渐开始晨练,最好的方法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定量用餐,以达阴阳互补。当然,还要顺应节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保持心情愉快,特别要防盛怒。

6.夏至

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心静自然凉”,说的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其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消除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电扇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7.秋分

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此时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9月22至24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繁露》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确切地说,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秋分之时,要注重天气早晚的冷热变化,适时地增添衣物,夜晚睡觉要盖好被褥。尤其胃病患者,要注意“秋冻”适度。

还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辛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总之,为了做好秋季的养生保健,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8.冬至

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此时太阳处于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的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到达最低点,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因此又称它为日短至。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与夏至一样是阴阳转折时期,阴极而生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意思是说,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白昼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

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它的由来和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古有记载:“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昼最短,夜最长也。”“日短”“日短至”之说,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从天文学角度说明了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明确指出: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早在汉代就曾把冬至作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国台湾则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比作过年一样重要。每逢“冬至节”家家户户搓汤圆,而且把冬至的汤圆分成红、白两种,按老辈人的说法: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冬至之备受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冬至时分,生命运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更应当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适当调理,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预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养生应注意如下内容。

静神少虑,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快乐的心态,心态平和,精神振奋,增添生活乐趣。

避免过度劳累,积劳成疾;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运动,有句谚语,“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节欲保精,欲不可纵。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严格而有规律地节制性生活,是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三、每日起居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适应自然规律是中医养生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天人相应,和谐统一。“天人相应”是道教的宇宙观,同时也是道教养生的重要思想基础。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最初由无形无质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元之气化生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阴阳交合感应而又化生天地间万物众生,此为造化之道。可见,人与自然万物皆归源于道。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人的行为应该仿效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而动,而不应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人与自然才能保持和谐与平衡。中医理论同样高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大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中医将人身视为一个整体,将人与自然界也视为一个整体,只要人身的小宇宙和自然的大宇宙同构相应,即达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境界时,人就有可能“长生久视”,颐养天年。

天人相应观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养生理论的哲学依据,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赖以生成的理论基础。《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在自然界中生活,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因此,人要与自然规律相适应,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目的。

2.子午觉

子午觉是指子时与午时都应该睡觉,子午觉的原则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有调查显示,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子午觉,睡不成完整子觉和睡不成完整午觉的人,分别占七成。而睡好子午觉,对人体健康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按照东方养生的观念,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所以《灵枢·大惑论》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23:00~1:00,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11:00~13:00,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如在这两个时间段熟睡对人身体有好处。尤其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子时也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此养肝的时间应该熟睡。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休息,可导致出现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午时“合阳”时间则要小寐,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有些中青年,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工作压力过大,且自己也不注意按时入睡,晚上夜生活过多,错过睡子午觉的时机,极易产生睡眠障碍,不利于体力和脑力恢复,长此以往,会让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提高睡好子午觉的认识,为自己的将来储蓄健康。

3.生物钟

自然界有四季昼夜变动节律,自然界的生物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就产生了与自然界变动节律同步的运动规律,生物体内主持自身运动节律的机制,就叫生物钟,也称生物节律。生物的自身运动节律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有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等不同,各种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到复杂的多细胞,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都表现有各种各样周期性的变化。生物自身运动节律是生物复杂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

据现代医学观察,目前已知人体约有几十种生物功能及生化指标都有着昼夜周期性变化。如人体正常体温在一日之间略有波动,清晨较低,午后较高;人体入睡安静时,膜电位之值通常很低,呈现内负外正,称“静息电位”,白天处于活动状态时,膜电位发生急剧变化,呈现内正外负,称“动作电位”;心搏频率以夜间睡眠时减慢,白天活动时加强等。

中医学认为昼夜阴阳周期性交替对人体阴阳消长有很大影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并且《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了“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人亦应之”的规律。昼夜节律除对人体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外,还对人体病理变化产生影响,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充分认识人体节律的规律性变化,是实施养生的重要前提。人体节律的规律性波动多种多样,且个体差异也很大,需要因时因人制宜,也以便进行更有效的养生措施。

4.十二时辰

(1)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 《灵枢·营卫生会》认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这里的“夜半”即指子时,也就是指晚上的11点到凌晨1点。意思是说子时为阴气最重的时刻,之后阴气渐衰,阳气渐长。阴主静,阳主动,与之相适应,人体此刻最需安静,我们此时最宜安然入睡。中医养生特别讲究睡“子时觉”,因为子时气血流注胆经,阳气开始生发,而睡眠就成了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阳气为生命之本,“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熬夜,就会将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消耗掉,这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机,从脏腑的角度来讲也是养人的胆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若胆气没有生发起来,就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生机养不住,整个人就会昏昏欲睡。因此,睡好子时觉,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2)丑时——1:00~3:00——肝经最旺: 丑时(凌晨1点到3点)气血流注肝经。肝主藏血,中医学认为“卧则血归于肝”,人体在此刻应进入深度睡眠当中,以利于肝血的代谢。如果此刻没有好好休息的话,肝血不能及时回流,就会导致代谢失常。肝血不能“推陈出新”,肝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肝病。

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对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与思维也是紧密相关的。肝气足,思维就会敏捷,反应也会更加灵敏;反之,就会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肝开窍于目”,视力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所以,无论是为了您的健康还是事业,丑时保证深度睡眠都是必不可少的。

(3)寅时——3:00~5:00——肺经最旺: 寅时也就是凌晨的3点至5点,此时肺经当令。肺为“相傅之官”,能朝百脉。寅时全身气血都流注肺经,我们身体的这位“相傅”此刻就担负起“均衡天下”的责任,对全身的气血重新进行分配,此刻肺是最忌打扰的。如果有器官在此刻特别活跃的话,肺就不得不多分配给它一些气血,这样就容易导致气血分布不均。对人体而言,这种现象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为了能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各器官都必须进入“休眠”状态。

我国一些传统的养生学家提倡寅时起床,认为这样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寅时肺经当令,需要对全身的气血重新进行分配,此时人体各器官只有进入“休眠”状态才能保证肺不受打扰地工作。所以,此时不仅要睡,而且要睡熟、睡好。

(4)卯时——5:00~7:00——大肠经最旺: 卯时轮到大肠经当令了。《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为了配合大肠经的工作,此时我们该“方便”了。每天起床后喝杯温开水,有冲洗肠胃、清理体内毒素、促进排便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卯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所以对于心血管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清晨起床后不要急于进行户外锻炼,这时可在床上练练“静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盘足坐法”,既可以提升体内阳气,又可以锻炼身体,其效果不亚于任何户外运动。

(5)辰时——7:00~9:00——胃经最旺: 辰时也就是早上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在值班。经过一夜的消耗,它早就饿坏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该及时给它补充营养。

辰时是气血流注胃经的时候。按照人体的自然规律,这时就应该吃早餐,以让胃经“有活干”。所以,辰时又被称为“食时”。古人这样命名就是想提醒我们,一到这个点,你就该吃早饭了。因为经过一晚的消耗,胃已经排空了。辰时气血正好流经此处,它必须“工作”,因此迫切地需要食物。所以此时进食,就是配合胃的工作,有很好的养胃效果。

为了脾胃的健康,早上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温热的。但温热的食物有多种,究竟应该吃些什么好呢?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清晨喝碗清淡的粥品是个不错的选择。喝粥不单单是为了填饱肚子,还可治病强身。清代有位医家就曾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中国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粥文化”。粥品之所以会如此受到国人的追捧,其养生功效是功不可没的。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先人早就意识到了。《医学入门》中就有“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的记载。可见,清晨来一碗粥,可以让人一整天都焕发神采。

其实喝粥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养胃”,因为它不但不会消耗胃气,而且能补益胃气。什么是胃气呢?中医泛指以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胃气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中医学就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述。曾有人将胃气比喻为“国家的饷道”,这个比喻十分贴切。若饷道断绝,就会人心涣散,军队溃败。而胃气一败,也会百药难施。人们就诊时经常会被问到食欲状况,就是因为医生想通过胃气的盛衰来辨别一个人的病情。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胃气衰则五脏六腑皆衰。粥品虽是百家之食,十分常见,但养胃强身的效果却是最好的。

(6)巳时——9:00~11:00——脾经最旺: 巳时,也就是上午9点到11点,这时轮到脾经值班了。我们说辰时应该吃早饭,而食物在经过胃的消化之后,还要运输到全身各处,以供养身体,这时脾就担负起了运输工作。

中医学认为,脾胃不分家,脾与胃,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这里将脾胃的功能比作仓廪,即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等物质以供养全身,因此脾胃又有“后天之本”之称。“内伤脾胃,则百病丛生”,所以想要健康,首先要做的就是养好脾胃。想要养脾,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脾主肌肉,通过锻炼肌肉,便可达到强壮脾胃的效果。锻炼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上午9点到11点之间脾经当令时进行锻炼,效果更好。

巳时是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段。

巳时脾经当令,此时锻炼便可借天时以养脾。平常做做“脚趾抓地”的动作,或用脚趾“抓”东西。别看这些动作小,但其健脾养胃的效果却是很明显的。按照中医理论,巳时正逢脾经当令。《素问·痿论》认为“脾主身之肌肉”,这与它的运化功能是分不开的。水谷精微和津液等物质在脾的运化作用下被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化生成气血以滋养肌肉,为身体的活动提供充分的能量。脾的功能正常,则肌肉发达丰满,壮实有力。如果运化无力,带不走水谷精微,就会造成脾虚或脾湿太重,甚至慢慢感到连吃饭都不香了。人上了年纪后之所以会出现肌肉松弛、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就是因为脾脏衰弱、运化无力。巳时气血正好流注脾经,此时脾经是最旺盛的。它吸收了胃传来的食物,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处。肌肉得到足够的营养就会“蠢蠢欲动”,这时我们就会产生“活动筋骨”的意愿。运动的过程中肌肉的能量得到了消耗,就会迫使脾输送更多的营养过来。

脾为中土,灌溉四方,生养万物。五脏六腑也会因此得到足够的滋养而强壮,疾病自然也就无立足之地了。可见,晨练具有“开关效应”,是打开人体能量的阀门。每天上午锻炼身体不仅令你筋骨强健,而且一天下来都会特别有精神。

(7)午时——11:00~13:00——心经最旺: 在古代的计时方法当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子时和午时,如古代的练子午功、睡子午觉,但因为子时正当半夜,我们一般都处于梦乡之中,所以相对来说,我们对午时会更为熟悉。午时,就是正午太阳走到天空正中的时候,又叫日中、日正、中午等。

午时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时辰,因为这一时段我们要进行两项最重要的生命活动,那就是吃午饭和睡午觉。饮食以养形(形体),睡眠以养神(心神),形神皆安,则体康身健,百病不侵。同时,午饭和午睡也是在为我们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储备能量,养精蓄锐。

午时,阴长阳消,午睡让过旺的心火顺利地消减下去。

《灵枢·大惑论》有言:“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阴阳交替之时是养生的关键时期,此时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安静地休息一会儿,让身体进行自我调整,协调脏腑关系,恢复元气。

西方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一天有两个最佳的睡眠高峰时段,一个是凌晨的1点左右,一个是下午的1点左右。只有顺应人体的这种“生物钟”睡眠,人才会觉得精力充沛,神清气爽。但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分钟到1小时为佳。中医讲“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法于阴阳、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要顺应天地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生活起居,以“顺其自然”。而晚上的子时和中午的午时正是天地阴阳的一个转换点,是“合阴”“合阳”,阴阳交会、水火交泰之时,人体也必须注重这个转接点进行休息调养,让身体顺应天地的气机变化。所以古人把睡“子午觉”叫作“盗天地之生机”,这是最高明、最科学的养生智慧。

(8)未时——13:00~15:00——小肠经最旺: 午时要养心经,未时要养小肠经。养心经的最好方法是午睡、静坐,而养小肠经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时给它补足营养,保证它的气血供应,为我们的膀胱经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

(9)申时——15:00~17:00——膀胱经最旺: 对我们来说,每天有两段时间最为宝贵,一个是朝阳初升之时,一个是夕阳西下之际,这两段时间人的精力最为旺盛,思维敏捷,四肢灵活,既是工作学习的良辰吉时,也是活动身体的绝佳时机。可以说,一个人的身体好不好,精气神足不足,主要就看这两个时间的表现。如果从15点到17点的申时这段时间你“人困马乏”,筋疲力尽,那就赶快出去活动活动,振奋精神,提升阳气。

申时人体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新陈代谢,这段时间是身体的一个代谢高峰。因为此时是由膀胱经“当班”,而膀胱是人体日常的主要废物排泄通道。如果这时候能多喝点水冲一冲身体的这个“下水管道”,那就能有效预防管道生锈、拥堵等麻烦事儿的发生。这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泻下法。当然,泻下法的主要应用还是在于促进大便排泄方面,因为大肠是人体第一大废物输出通道,人体的很多病邪和废物都是从此排出。

(10)酉时——17:00~19:00——肾经最旺: 太阳落山鸡回笼,预示着开始进入一天中的“秋冬季节”,秋冬季节就是收获贮藏的季节。而傍晚的酉时又是气血流注肾经的时段,所以此时是人体贮藏精华、调养肾脏的最佳时机。

申时膀胱排毒,酉时肾脏藏精,有排有收,有进有出,排收正常,进出有序,则健康常在,生命无忧!

练功也要讲时机,酉时练逍遥步让老人肾气足,助长寿。锻炼时长可以随其自然,但锻炼时机就不能“随其自然”了。因为锻炼身体、修炼功法就像我们的工作学习一样,也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在气血比较足、精神比较好的时候进行。所以,健身练功选择最佳的时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中国人做事儿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只有三者都具备了,事情才最容易成功。健身练功也是一样,最好也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来练。那一天中什么时间锻炼最符合这个条件呢?总体上来说,有两个时段,一个是上午11点(午时)以前,一个是下午的3点到7点,也就是从申时到酉时这两个时辰,4个小时。此时可以充分调动肾之精气,练精化气,练气化精,以求实现精满、血盈、气足、神旺的目的。

(11)戌时——19:00~21:00——心包经最旺: 按照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到了一天的黄昏时分,应该是已经回家休息了,这才符合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生命法则。因为古人认为,戌时是“阴气正盛,阳气将尽”的时段,属于调养生息的最佳时机。

晚上7点到9点对应的时辰为戌时,是经络气血流注心包经的时候。心包经是心包所属的经络,而心包是心脏的“保镖”。《灵枢·邪客》中讲:“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这里的包络,就是指心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心是君主之官,邪不能犯,外邪侵袭于心的时候,首先会侵犯心包,有心包护驾。如果邪侵心包之后治疗不及时、不得当,导致其继续深入,伤及心脏,那就是很严重的心脏疾病,这个人就非常危险了。

戌时补土,饭后休息半小时最能呵护胃气。戌时是护心的良机,也是养胃的妙时,因为心火生胃土,所以善养心者,脾胃功能亦不会差。

(12)亥时——21:00~23:00——三焦经最旺: 亥时是一天中的美丽时候,天地归于安静,人可以酣畅地释放激情,然后进入甜美的梦乡;亥时也是一天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阴气极旺将衰,阳气已尽将生,而此时也是人结束一天的生活,开始孕育新的生命周期的时刻。所以,亥时养生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一是男欢女爱,但这并非“常规动作”,偶尔为之即可,以节欲保精,益肾护身;二是进入梦乡,安身定神,养阴育阳,休养生息,此乃每日必行之举,违则伤身损体。

睡觉是天下第一大补,亥时入睡最能养阴。中医讲,动养阳(动则生阳),静养阴(静则生阴),也就是说,养阳气的最好办法是活动,而养阴的最佳途径则是安静地休息。怎样才能做到安静地休息呢?最佳的办法,而且是养阴效果最好的,那就莫过于夜晚的睡眠了。现今社会中,人们在工作、生活上有那么多的烦心事儿,又有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的五花八门的信息诱惑,要想真正让自己安静下来是很不容易的。这样睡眠就成了最能让我们安静修养的办法,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因为睡眠是身体的一种本能,你身体疲劳了就会犯困,这样就不得不睡。我们的身体是充满智慧的,其实它的目的就是提醒你该休养生息了,需要养阴了,不能光知道用(阳),而不知道养(阴)。

起居养生包括中医养生的方方面面。如果从与日常生活起居更为密切的养生实践看,起居养生至少包括作息养生、居室养生、睡眠养生、房中养生、四时养生、穿着养生、体质养生、排浊养生和沐浴养生等,这些养生方法就在我们身边,方法简便,在家里就可以做。正如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说:“人欲抵御早衰,尽终天年,应从小入手,苟能注重摄养,可收防微杜渐之功。”起居养生,就是从家庭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我们身边的平常事入手,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入手,做好养生保健活动,防微杜渐,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附:起居养生健身十六宜

面宜多搓。两手揉面,可使面部血液通畅,面色红润有光泽。

发宜多梳。用十指或梳子梳头发,可以使头脑清醒,疲劳消除。

睛宜常运。闭目,双眼球左旋右转各4遍,闭目片刻,睁开眼睛,可清肝明目。常做眼保健操也有同样的作用。

耳宜常拧。用两手掩耳,低头仰头各5~7次,能使头脑清静,去除杂念,并能除头晕之疾。

齿宜常叩。每日清晨睡醒之时,叩齿36次,能使牙齿坚固。

口宜常闭。每日经常闭口调息,舌舔上腭,呼吸均匀和缓,能使气体通畅,津液自生。

津宜常咽。平时口中有津液(唾液),应随时咽下,可健脾胃,帮助消化。

肛宜常提。随鼻吸气,经常做提肛动作,稍停,即缓慢呼气。常做有益健康防病。

心宜常静。经常保持头脑清静,无杂念,谓之神养。

神宜舒畅。经常保持神态安宁,情绪舒畅,不过度思虑,无烦恼忧愁,保持乐观开朗情绪,可少生七情之患,使身心健康。

背宜常暖。背部为肾脉之所居,是太阳膀胱经之所舍。感受风寒,多从背部开始。背部保持温暖,可以预防感冒,固肾强腰。

腹宜常揉。食饭之后,可常用手抚摩腹部,以助消化,治疗腹胀及便秘。

胸宜常摩。常用手擦摩胸部,可宽胸理气,增强心肺功能。

囊宜常裹。用双手紧抚外肾(阴囊),闭口调息,可养肾气,固肾壮腰。

言语宜少。多言耗气,缄默养人气,故言不宜多。

皮肤宜常干浴。两手搓热,常擦周身皮肤,状若沐浴,可使周身气血通畅,舒筋活血。 8/cZ8NMLBvh2RsKW7xuHYBHwKHIfzbrJI7QRelq/ZKrBdfG2ghBQo39peqRLyr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