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老年咳喘案
——莫为浮云遮望眼,见微知著挽败局

患者,男性,62岁,体型中等偏胖。2011年7月18日初诊。

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多年,同时服用多种降压、降糖药物,指标控制尚可。自诉去年夏天因淋暴雨衣服湿透后出现发热咳嗽,就近经西医输液治疗一周后,发热退而咳喘大作。此后迭经中、西医诊治至今,效果不佳。

日前至某名医处,用中、西药合用无功,无奈只好用激素,孰知用后哮喘虽然暂时获缓但血压、血糖均突升,经人介绍来求余诊。

刻诊:鼻塞时流清涕,咯痰清稀不爽,咽痒咳嗽呈阵发性,剧咳后即喘鸣不已,动则尤甚,夜间明显加重,每晚几乎都无法安枕。咳则汗出量多,汗出后怕风冷。口干不渴,饮食及二便尚可。面部及双下肢有轻度浮肿。体温37.5℃,听诊双肺布满哮鸣音。舌苔干厚而舌暗,脉浮数按之无力。

处方:小青龙汤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生麻黄9g,桂枝10g,白芍10g,生半夏15g,干姜10g,细辛9g,五味子12g(打),制附片6g,射干15g,炙僵蚕12g,蝉蜕12g,紫菀12g,黄芩24g,炙马兜铃9g,龙胆草9g。5剂。

7月24日二诊:上方服后,体温正常,咳、喘均大减,夜能安寐,对疗效殊感满意。效不更方,继服原方7剂。

7月31日三诊:咳喘几失,但觉不敢活动,否则气喘,舌干口苦,痰虽稀但咯之依然不爽,按其心下有明显压痛。

处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炒苏子、炒葶苈子,5剂。

8月2日四诊:服上药后感觉效果不佳,因上超市购物受凉后咳喘又大作。予首诊处方5剂。

8月9日五诊:上药服后仍然无效,咳、喘颇剧,面部及下肢之浮肿明显加重,食欲亦下降明显,舌、脉仍如前,汗出因咳喘甚而量多,诊脉时即觉粘手。思之:用药方向正确,何以服后无功?忖度再三。

处方:小青龙汤加味。

生麻黄6g,桂枝12g,肉桂10g,干姜15g,细辛15g,五味子15g(打),生半夏15g,制附片15g,白芍15g,炒甘草10g,茯苓20g,射干12g,炙僵蚕12g,蝉蜕12g,炒白果仁12g(打)。

8月13日六诊:药后咳止喘定,食欲亦已恢复,面部及下肢浮肿亦近消失。效方不更,仍予原方7剂,继观。

【体悟】

(1)首诊方中所加用的炙马兜铃、黄芩、龙胆草3味药是学习了裘沛然先生的经验。每见裘老治疗咳嗽、哮喘的医案当中用此三味,协同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味功效卓著,对于痰稠难咯、久咳不已之证每收佳效。

此患者咯痰清稀而夹带泡沫如唾,当属寒饮无疑,但其质黏难咯甚至阵咳不已却是其诱发哮喘之主要原因,析之欲平其喘必止其咳,而欲止其咳则必使其咳痰爽利,用麻黄、细辛、干姜、桂枝等以辛热化饮,反佐以黄芩、胆草是取其寒凝之处必有伏阳之义,且如此寒温并用,更有相反相激以成其功之深意。这也正是裘老学习《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所总结出来的“反、激、逆、从”四个用药技巧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顽固的病情,用后颇有柳暗花明之感,这其中的道理亦值得我辈仔细揣摩。

(2)临床经验告诫我们:临证处理实际问题必须时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机体失去平衡乃至疾病发生,为医者当然要据证而补偏救弊,然而矫枉不能过正,还要随时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予以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良。而我在第二次处方时一见收效就囿于效不更方的常规思维,没有及时调整思路,忽略了病情因为药物的作用而呈现动态的变化。患者的初诊体征中痰稠难咯有化热之象,这正印证了“寒凝之处必有伏阳”之说,但是因为持续的药物作用,热象已经似有若无,此时阳虚饮逆(阳虚是指机体功能下降,饮逆则是由于功能低下后导致体内水液代谢无法正常运行从而潴留、蕴蓄,反过来干扰和阻碍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的矛盾逐渐凸显。而我当时思维僵化,没有能够见微知著,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以致让患者白白服了5剂无效的中药,而且由于三诊、四诊中持续用寒凉之药,导致“寒者愈寒”之过失。五诊中,患者浮肿加重,加上胃口下降,明显伤及阳气,所谓的阳气就是机体的动力动能下降,这从侧面提示我所用的寒药已经矫枉过正了,于是毅然去掉方中的苦寒之品,加入肉桂、茯苓,含有桂苓五味甘草汤及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之意,这正吻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理。临床中每每有寒饮化热,医者常寒热互用给予化解,此时当不忽于细,必谨于微,详加诊查,观其寒热之增减,随诊治之,方能丝丝入扣,随手而愈。

五诊中可圈可点之处是加入了白果,配合僵蚕、蝉蜕、射干等味,这是学习山西高建忠先生的经验。读他的《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一书,每见其于治疗咳、喘方中加此数味,亦屡获佳绩。他在书中记载曾治一急性夜作的哮喘患者,以三拗汤原方(小剂量)加此四味,一剂而获喘平咳止之功,继加姜、辛、味善后。此案可谓极尽四两拨千斤之能事者。哮喘的发作多是因为支气管的痉挛,同时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堵塞气道以致呼吸艰难,而僵蚕、蝉蜕当有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射干与白果则有消痰利水之功,可见,此虽是经验用药,但与哮喘机理吻合,故有增效之功。高先生的经验我读后印象颇深,而今借用果然不负所望,亦足可见高先生书中所记皆为临床实录,可师可法而弥足珍贵。此亦证明仲师当年所谓博采众长是多么重要!不读书借鉴则临证无以提高,而不临证又将置所读之书于无用之地,于此又可见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3)三诊时转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当病情反复时,转方接方原无可非议,且患者体型中等稍胖,有糖尿病病史,用大柴胡汤的依据是“按之心下满痛”,用药思路是用大柴胡汤减轻腹内压,进而改善胸腔压力以此来缓解哮喘之窘迫症,并且大柴胡汤有清除肠道垃圾之功用,西医学表明,肠道垃圾堆积也是哮喘过敏反应之重要诱因,用大柴胡汤治喘在中医疗法中也是颇为有效之套路。桂枝茯苓丸是根据疾病谱用药,同时着眼于调整气血水的思路,期许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来增效;加石膏降低代谢,加葶苈子、苏子有化痰止咳喘之意。然而,此时患者之主要矛盾并不在于肠道问题引发哮喘之迁延不愈,而仍然是外寒内饮,分泌物堵塞气道,并且过用寒药后导致无效甚至病情再次出现反复,病情也由轻转重。这说明,医者在每次诊查中都要谨慎从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犯经验主义,想当然地按套路出牌。当然《伤寒论》中也有两可之间的试验性治疗,比如《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想来那个年代物质基础不足,故对于病情处于两可之间一时看不清楚时,仲景就先按虚证治疗,如果效果不佳再转方小柴胡汤。此例患者据其服药后的反应来看,当为久用寒凉而对苦寒药味有些敏感或其素体阳气不足之故,这从后来再纯用刚燥之剂而重新获效可以得到反证,而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医之一道,至深至难。假如患者因此而对医者丧失信心、不再来复诊的话,那么这个案例就会以失败而告终了! PB8MzIkglPmK8CsBG6bbVvEvHyDUPyp5XfbqacD1Eb6885WkCIVG8UOxrLnkTI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