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6岁。2009年9月10日初诊。
主诉:患腹泻1年,久治未愈。患者体型中等而偏胖壮,腹部按之充实而有抵力(中医腹诊按压时根据腹肌的紧张度,分为松软、中等抵力,紧张压痛,所谓抵力即抵抗力,后文中有抵力同此意),但无压痛,身高165cm,体重80kg。
患者一年前曾在某学校食堂打工,由于饮食饥饱失节,寒暖不调,加之进食油腻冷滑之物,以致发生腹泻,迭经医治(无非FPA及次仓片等西药),服之即效,但停药后又复作如故。如此反复发作直至来诊。
刻下:一进冷食即泻(患者为一热性体质,肤白唇红,讲话洪亮有力,虽一日之中连泻数次不等,但其体重并未因之而稍减,平素偏又嗜饮凉茶等),自觉腹中急迫,泻下稀溏如水,但饮食睡眠很好。
患者虽知余之中药很能“治病”,但总是惧怕中药“太苦”,且煎煮麻烦,此次来诊实属无奈,并要求处方令其速愈。
处方: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2g,生甘草6g,半夏10g,厚朴10g,茯苓30g,苏梗10g,苍术10g,猪苓15g,泽泻20g,栀子10g,肉桂6g,干姜6g,红枣15g,3剂。
9月26日二诊:患者特来告知,药后泻止,大便成形日一次,停药至今,未见复发。
(1)此患者素来健康无疾,体格颇佳,奈何饮食不节,饥饱无常以致腹泻,病程虽久,但缘于一直未经正确治疗,实非深沉之疾。
腹泻之病,察今之西医诊疗,急性腹泻多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等调理肠道;慢性腹泻则多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一般用匹维溴铵、洛哌丁胺等药治疗,效果平平,停药容易复发。如肠镜检查后发现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起来就颇费周折。我临床常见一些急性腹泻患者,西药用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治疗1~2周仍不见效,如果发现大便酸臭、腹痛里急后重者,用中药黄连的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片,往往1~2日痊愈。其实这种腹泻是有肠道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而现在的西医生遇到这种病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引发矫枉过正反而不用抗生素,一味地用蒙脱石固涩大便,用双歧杆菌调整肠道菌群,孰不知一味黄连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热性感染性腹泻及上消化道感染的呕吐,胃肠道内有炎症充血渗出,不抗炎、抗渗出,一味固涩,怎么能建功?双歧杆菌也不应滥用,应该是长期慢性腹泻,引发肠道菌群紊乱,有益菌减少的时候方可用之调理,此时急症,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用双歧杆菌有头上安头之嫌,一瓶盐酸小檗碱片100片只需5~6元人民币,可以治疗5~8人,每人花费不到2元人民币。
但本案患者属于慢性腹泻,是由于饮食寒热不节,引起肠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即西医所谓的肠易激综合征,类似中医的“肠郁”。这种疾病因为神经功能紊乱引发肠道的收缩舒张节律失常,有时便秘有时腹泻,用黄煌老师治肠易激综合征之效方八味解郁汤为的对之方,合五苓散则有利小便而实大便之功效,实质是调整水分的出路,让肠道多余的水分从小便排出,减少肠道的水肿;再加栀子,实查其体质有郁热之征;加干姜有兴奋肠道吸收功能之意。如此配伍兼顾体质与病症,果获速效。八味解郁汤实则由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组成,可以调理一横一纵之气机,临床应用极广,前已述及,此处不再赘述。这种治疗方法包含了中医疗法的智慧,就是人体有自我修复功能,我们就用药物帮助机体,恢复自身的节律,调整水分的排泄比例,进而改善肠道的内环境,那么这种腹泻就会自愈。
然其一年之疾欲3剂而永不再作,我实也未敢其必,故仍需再观察一段时间方可做出论断。方中栀子之选,如今思之,如果换作黄芩可能更为切当。因为栀子会使大便溏,而黄芩能燥湿抗炎抗渗出,能解决腹泻问题,如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等。
(2)我们常常讲治病求本,然而“本”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本”就是患者的体质状态。很多时候临床医者包括笔者在内,总是不知不觉地陷入对抗性治疗的泥潭,就比如本例患者其表现为腹泻,那么无论是西医还是一些中医在大脑中马上闪现出的治法大多是——止泻!然而临床事实告诉我们,这种简单的、单线性的、对抗性的治疗思维是彻头彻尾的西医治疗理念!中医所讲究的其实是顺势疗法。什么是顺势疗法呢?就是顺应人体本身的生理需求而采取的治疗方法。如本例患者的腹泻,其实是由于胃肠功能失调所致,而胃肠功能失调属于中医“气机紊乱”的病变范畴,因此在治疗时就要调整“气机”郁结,从而达到调整胃肠功能使其恢复生理常态的目的;同时由于气机失调导致水液代谢功能紊乱,故合用调节水液代谢的专方——五苓散与八味解郁汤发挥协同作用。另外尚有一种情况,乃是由于肠道内有所积滞,机体为了排除这个积滞所以才会使肠蠕动增强而出现腹泻或大便次频,此时医者处治时,正确的选择是帮助机体排除积滞,而不是一味地想着去止泻。笔者在武汉坐诊时曾治疗一位年轻女孩,罹患腹泻久治不愈,其父慕名携其来诊,见患者肤白体壮,唇红腹硬,便前腹痛,便后觉松,但大便每有不畅之感,再观前医所处方药数纸,不过健脾止泻之类,遂果断予以大柴胡汤加黄连——其实就是合方三黄泻心汤,当时有侍诊同道曾对该处方产生疑惑,笔者即耐心告知其中原委,患者闻之亦颇觉有理,药服1周,病情竟然好转半强,遂用原方续服,未及一月而得以完全康复。如果不明白此中道理者可能会觉得这样处理会有些离经叛道,因为按照常规思维,本来已经久泻不愈,竟然再予攻下,殊不知我们的先辈早就有“通因通用”之训,更且有“热结旁流”之教,我们作为后学也只不过是亦步亦趋罢了。这其实就是顺势疗法的具体运用,是很平常的道理,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腹泻患者都可以用这种思维,说来说去,还是要回到一个老且弥新的话题,那就是“体质状态”,只有体质强壮,并且其客观体征(舌、脉、腹诊)和整体状态分析足够支持,才能使用如此思路和方法予以处理,正所谓“富强之国方可以振威武”。如果是面黄肌瘦、两腮无肉或素来体质虚弱,或是年龄偏长甚至老迈龙钟,且其脉、腹均属无力,又少气懒言等一派弱象者,当然不可用如此简单粗暴的大刀阔斧疗法,而是需要平正稳健之方药予以针对性的调养结合方为上策,正所谓“衰蔽之日不可以穷民力”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