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章
发汗用药之探讨

(胡老手稿)

欲明确发汗方剂之良否,须对发汗用药规律做个首要探讨。若要透视说明这个问题,还须从汗的源头谈起。众所周知,人体的津液来自水谷,化生于胃,普遍灌溉着人体的各部,人体的各个器官均依赖它而维持其生命力。对此,又常称之为精气。健康人的出汗,即此精气经过人体的利用后,所排出的废物,亦可谓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如尿液与呼出的气。但人体患病后,病在表时的自汗与服药所发出的汗,则往往不是废物,而是精气。

1.病在表时,则邪气与精气交争于体表肌肤、骨肉,即精气欲以汗出的作用,将邪气驱除于体外,此时的自汗或发汗,均属精气可知。

2.若汗出后不复热,汗出为精气遂其所欲,不复热为邪气已因汗而解。此乃精胜而邪祛,则病自愈。

3.若汗出后而复热,汗出为精气泄于外,复热为邪气留于内。此乃邪胜而精祛,则病未已。若更见脉躁急、狂言、不能食等恶候,即为阴阳交之死证。精为阳,邪为阴。精反外泄,邪反内留,阴阳交易其位,故谓阴阳交。以往注家多误,谓其寿可立而倾也,即为指此。

4.精气化生于胃,与邪气交争于外的固然是精气,然而助长精气于内的则是胃气。故精胜者当能食,精祛者则不能食。

5.精与邪交争的胜祛,既然取决于汗出之后。故如有表证,未取得汗出之时,则精气与邪气正在相持甚明。

基于以上的讨论,则发汗用药,应该注意的事项,亦显而可见。

1.表证既属于精气与邪气交争的证情表现,势必应该助精以逐邪,故用药必不可有损于精气。

2.表证时的汗出既为精气,应该懂得珍惜精气才是,故用药发汗不得太过,太过必伤人之阳气。仲景谓:“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208)“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211)

3.精气化生于胃,不能食则精无俾,故用药发汗必须照顾到胃气。仲景嘱:“服已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12)

不过以上三者只是发汗用药的一般法则,以下进一步就仲景用药的实例,具体讨论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水煎服。

服后食热稀粥少许,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

仲景以此方主治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太阳病。汗出后而犹发热,虽不似前阴阳交之证情危重,然亦精祛之属可知,脉象缓弱即为甚应。以病犹在表,势须汗解。但已祛之精,即再汗之,又何能祛邪?因此再用甘温,食之以粥,于精气化生之源头处而振兴之。桂枝、生姜固然辛散,唯其各具降逆之性,升发作用不强,并又伍以芍药之寒苦,发表更较无力,只借热粥温覆以取微汗,精气充溢于肌腠,邪无所宅、自随汗出。仲景谓之“解肌”,大旨可见。

麻黄汤方: 炙麻黄三钱,桂枝二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水煎服。

表证无汗,精气充实于表,只是不得汗出,邪不得去,因此以麻黄轻开腠理,而使其通达汗出。气不旁达,势必冲逆,故佐以桂枝、杏仁降其冲逆,复用甘草固其根本,益其汗源,攻而不伤其正气,真是第一良方。

表证变化虽多,其区别可概括为有汗与无汗两大类型,桂枝汤与麻黄汤即此二类型的全治主方。温者(温热病)可伍以生石膏,如白虎桂枝汤、麻杏石甘汤等;寒者(少阴病),可伍以细辛、附子,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合病则用合方,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此即仲景治表发汗之概要,法至平易,理亦昭然。后世反谓难用,真乃怪事。 bvtU8z5uj3jEAXpUiRL9EtvtBN5x7bJKf6lps1iD+WYt3d6CppcMW86d0PTOxT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