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影子与记忆

每个人都有过比恒河沙数还多的影子。在流动的时间里,变化的光线下,移动的表面上,影子消失和出现,拉长和缩短,永不休止地把血肉之躯转化为透明的平面。它们没有过去和将来,仅属于此时此刻。它们没有实体,总附于造就它们的环境和身体,但又转瞬消失,不留踪迹。

影子不是第二自我,不能从人体切下作为储存对象,像村上春树想象的那样。我们可以同样谈论记忆——真实的记忆也无法从人身割下,保存和收藏。一个人的生活含有和影子一般多的瞬间经验,它们随时发生和消失,永远属于当下,因此没有时间性。它们仅属于自身存在的时刻,只与此时此地的身体和环境相关。它们与知觉和思想同步发生,但不具备反观的能力。

以文字重现这些瞬间犹如以线条勾画逝去的影子,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把瞬间连接成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更有自欺欺人之嫌,因为对往昔的复述只能是重构,而重构必然是当下的行为,投下的是当下的影子。写下来的记忆不再是记忆,它已经变成符号,附在纸上,存在电脑里,被固定和物化。就像影子被刻在石头上,不再移动,不再消失,不再透明。回忆录中的“我”是他或她的代称,越真实越成为记忆的墓碑。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人不画影子——唯一的例外是(传)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首段,但那里描绘的是苏轼的诗句而非画家的感知。中国人太聪明了,从来就懂得绘画不能复制业已消逝的东西。

在我知道的作家中,木心对撰写回忆录有着特殊的警觉。当被问到是否有计划进行这类写作的时候,他说:“我也在等待那一天。我必须等到能把自己当作另一个人的那一刻,等到自我消散的时候。”我对此的解释是,对木心来说,回忆录必须超越具体的个人存在,因而才能获得文学艺术的“第二层意义”(见本书《木心的记忆》)。但他的话并非是应治百病的药方,而是证明回忆录不可能是记忆的简单复述。

这也是本书的出发点,但其写作自然修正了木心的立场:我们不再等待,不再等到把自己当作另一个人的一刻。之所以不需要等待,是因为不必把“记忆写作”——此处的一个造词——等同于回忆录。回忆录已是一个文学体裁或类型,记忆写作则源于突破这个体裁和类型的欲望。作为具有创造性的经验重构,它同时激起追忆和想象,以现下的我召唤出过去的我,在复述之中提炼出叙事、形象、线条和色彩。它呈现给读者的既不是往昔本身,也不是小说式的全然虚构。有的记忆写作可能与现实贴得很紧,有如对事件的复述,但不以此为目的;有的则以诗意情怀捕捉难以复制的感觉,如一缕气味、一段旋律引起的悸动;有的更融合历史研究和观念思考,因此模糊了与学术写作的界限。这种种对类型的背离,对更为自由和开放的记忆写作的追求是本书的主旨,我因此不叫它“回忆录”,而把它称为“与记忆有关”。

巫鸿
2021年6月于芝加哥 STTbDkfCcVltt++gO+6zWq6xymO8oaS6formTYV29g8lCE9sMQX0SM8+Gt5Mu0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