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蔡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胡大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彭新良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于宇 马天琦 王婧琨 刘伟华 刘馨允 孙赫宏 杨丽 杨明泽 肖潇 吴英健 吴树贵 邱普 邹儒懿 陈晨 金宗凯 赵洁玉 胡勇 侯海云 袁超伦 夏振来 徐晓东 徐璐杨 董明 雷兵 蔡盛洁 潘新英
2021年,随着供应链创新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由过去的试点阶段进入全面的示范创建阶段,供应链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加快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不断提高,从业者对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的认识进一步深入,供应链的知识体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全面步入了快车道。
中国供应链的创新发展,是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工作分不开的。自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和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被列为国家“六稳”“六保”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2020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列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13处提到供应链,明确要求要“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为供应链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会议中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已经证实,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只有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
为增强供应链韧性、提升供应链自我修复能力,继2018年商务部等8部门共同启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评选出266家试点企业和55个试点城市以来,经过两年多的试点,2021年3月30日,商务部等8家单位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商流通函〔2021〕113号),要求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这项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增强我国重点行业供应链的控制力和保障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8家单位之一,共同参与对试点城市和企业进行评定验收,并评选出首批10个示范城市和94家示范企业。从2022年开始,8家单位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84号文件关于培育一批供应链全球领先企业的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吸收一批优秀企业和一些重要的城市进入供应链示范创建序列中,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编撰的供应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旨在通过整理和发布我国各产业链中最新的供应链理论研究成果与应用创新实践,引导行业企业实现服务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为构建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2021年的发展报告重点总结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示范的先进经验,从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深度剖析了2021年供应链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特点,并对今后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研判。
本报告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业内专家和供应链领域知名企业、资深人士的广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支持协会工作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行业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供应链的创新不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脚步不停。希望《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得到越来越多业界同仁的关心和帮助,让更多、更新、更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呈现在中国供应链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