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由6个主要视角构成,它们是生物视角、认知视角、行为视角、全人视角、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每个视角都发展出了有关心智和行为的全新概念。
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这些历史人物塑造了现代心理学的雏形。他们不仅对意识和疯狂行为做出了思考,而且还发现情绪能够扭曲思维,认为人们的感知只是对外部世界的解读。即使在今天,人们可能依然认同许多这些古老的猜测,而现代心理学也是如此。
但古希腊人在奠定心理学基础方面只占得一席之地。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亚洲和非洲社会也在发展自己的心理学思想。在亚洲,瑜伽的追随者和佛教信徒在探索意识的奥妙,他们试图通过冥想来控制意识。与此同时,在非洲,人们用精神信仰对人格和精神障碍提出了其他解释(Berry et al.,1992)。然而,西方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着曲折的发展道路,对它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古希腊的传统,以及后来的天主教会。
教会在影响心理学研究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呢?比如,在中世纪,教会极力压制人们对人类本性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类对“欲望世界”的兴趣。中世纪的基督徒认为,人类的心理和灵魂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上帝的心理一样——是凡人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改变这种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点殊为不易。之后的几百年中,历经了一系列激进的新观点的冲击,中世纪的思维定式才被打破,并且奠定了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基础——为我们带来了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
现代心理学由6个主要视角构成,它们是生物视角、认知视角、行为视角、全人视角、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每个视角都发展出了有关心智和行为的全新概念。
当我们探讨这些视角时,你会看到每个视角都为人类行为提供了自己独特的解释。综合起来,它们构成了心理学的多元视角,每一个视角都成了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为了帮助你了解这些视角是多么有用,我们将把每一个视角运用到一个令许多学生苦恼的问题上:拖延症。让我们先从生物视角开始吧。
1.3 解释生物视角。
1.4 描述科学心理学和现代认知视角的发展史。
1.5 总结在20世纪出现的心理学视角。
1.6 将心理学视角应用于自己的行为。
解释生物视角。
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René Descartes)提出了第一个激进新概念,即身心二元论,这一概念首次且最终引出了现代心理学。笛卡儿提出这一观点的天才之处在于,它使教会不再限制科学家对心理的科学研究,同时也允许其对人类的感觉和行为进行研究,因为它们都建立在神经系统的物理活动的基础之上。他的观点与当时生物学界一些令人振奋的新发现非常吻合,科学家刚刚研究出动物的感觉器官如何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和肌肉反应。这类发现和笛卡儿的身心分离的观点结合在一起,让科学家得以证明,引发感觉和简单反射行为的是生物过程,而非神秘的精神力量。
在400年后,笛卡儿的革命性视角为 现代生物视角 (biological perspective)奠定了基础。不过,现代生物心理学家不再受中世纪教会的限制,他们重新把心理和身体联系起来(尽管他们把灵魂的问题留给了宗教),现在他们把心理看作大脑的产物。
心理学中的生物视角试图从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中寻找人类行为的起因。神经科学和进化心理学都是生物视角的分支。
按照目前的这种观点,我们的人格、偏好、行为模式和能力都源于我们的身体结构。因此,生物心理学家往往从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基因中寻找我们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拖延问题可能是源于某种大脑化学物质的作用(Liu et al.,2004),可能具有遗传性。虽然生物心理学家并不否认关于心理和行为的其他视角的价值,但他们却旨在尽可能多地了解心理过程的身体基础。
和你想象的一样,生物视角在医学和生物科学中有着牢固的根基。新兴的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综合了生物心理学、生物学、神经学和其他对大脑运作机制感兴趣的学科。感谢计算机及脑成像技术的惊人发展,神经科学已经成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在该领域的成果中,神经科学家已经知晓特定部位的损伤会如何破坏特定的能力,比如,语言能力、社交技能或记忆力。神经科学和脑影像还揭示了隐秘的睡眠与梦境世界、药物对大脑的影响,以及其他的意识状态。
生物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变体萌芽于大约150年前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所提出的观点。 进化心理学 (evolutionary psychology)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源于遗传倾向,近年遗传学研究成果的激增也极大地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从进化的观点来看,在我们最根深蒂固的行为下的基因结构,是由几千年前我们祖先所面临的生存条件造就的。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环境的力量像剪刀一样修剪了人类的谱系,让那些具有最适应环境的心理和身体特质的个体生存并繁衍。达尔文将这一过程称为 自然选择 (natural selection)。通过这一过程,物种的生理特征会向那些提供了竞争优势的生理特征进化。我们人类先进的语言系统,一想到配偶的不忠就会感到的嫉妒,以及在发生冲突时倾向于和家人结盟,都提高了我们生存、繁衍和延续血统的能力,而这些只不过是进化心理学视角的几个例子。
然而,进化心理学的一些拥护者提出了一些极具争议性的说法。在他们看来,即使是最恶劣的人类行为,如战争、强奸和杀婴,也可能是从曾经帮助人类适应和生存的生物倾向中生长出来的(Buss,2008)。进化心理学也对某些性别差异提出了生物学解释,比如,为什么男性通常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性伴侣。
进化心理学的目的是通过弄清楚早期人类的行为是如何具备适应性(有利于生存)来解释行为。知道了这一点,你能想出一个对于拖延问题的进化心理学角度的解释吗?换句话说,拖延有没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帮助早期人类生存和/或繁衍?
描述科学心理学和现代认知视角的发展史。
另一个影响早期心理科学的激进观点来自化学领域,化学家们在发现化学元素的性质模式后提出了著名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提出立刻使得元素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
德国科学家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顺带一提,他是第一个自称为“心理学家”的人)想知道,能否像元素周期表简化化学一样来简化人的心理。或许他能发现意识体验“元素”!尽管冯特没有实现构建心理元素周期表的梦想,但他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观点:
科学当中用来客观地测量和研究自然界的方法,比如,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心理与身体。
“当你一看到光,请立刻按下按钮。”当冯特教授准备记录光刺激和学生反应之间的反应时间的时候,他可能这样说过。1879年,在位于莱比锡大学(University of Leipzig)的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中,这样简单而具体的实验极为常见。在那里,冯特和他的学生还进行了其他一些研究,他们运用一种叫作 内省 (introspection)的技术,让受过训练的志愿者描述他们对各种刺激的感觉和情绪反应。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冯特和他的学生们提出的意识的基本“元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情绪、思维、学习和语言(见图1-2)。他们断言,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过程的不同组合构成的。
冯特的学生爱德华·布拉德福德·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把对意识元素的探索带到了美国,铁钦纳开始把它称为 结构主义 (structuralism)。铁钦纳创造的术语非常恰当,因为像冯特一样,他的目标也是要揭示出最基本的心理“结构”或成分(Fancher,1979)。因此,尽管冯特从未使用过这个术语,但他被认为是结构主义之父。
从一开始,冯特和铁钦纳就成了众矢之的。反对意见的矛头直指内省法,认为它过于主观。批评者们问,我们到底如何判断人对其思想与感情的描述的准确性呢?
不过冯特和铁钦纳还是笑到了最后。即使心理学家有时认为他们两个人的观点很古怪,如今相关研究却依然离不开旧的结构主义方法的更新版本。此外,我们想,如果冯特和铁钦纳今天还活着,他们还会有另一个值得开心的理由:如今每一本心理学导论的章节标题里都有这个他们首次确定并探索的主题——也包括本书。在这个“试一试”的环节里亲身体验一下内省吧。
图1-2 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注:元素周期表启发了威廉·冯特,促使他思考如何将人类心理分解成类似的基本元素框架。
图1-3A中的立方体会捉弄你的眼睛,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会捉弄你的大脑。盯着这个立方体看一会儿,你看它的视角会突然改变。有时你好像是从右上角看它(见图1-3B),但过一会儿又好像你从左下角看它(见图1-3C)。
图1-3 内克尔立方体的不同视角
注:持续注视图1-3A。过了一会儿,它似乎改变了我们的视角?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现象呢?
第一次你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才能看出立方体的变化。但是一旦你发现视角可以变化,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变换视角,变换成哪种视角似乎是随机的。试着把这个立方体给几个朋友看看,问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是否和你一样也看到了变换的视角?
这一现象并不是由心理学家发现的。这是一位瑞士地理学家路易·内克尔(Louis Necker)在约200年前在显微镜下观察立方体水晶时首次发现的。尽管起源于此,神奇的内克尔立方体仍阐明了与心理学学习相关的两个重点。
1. 内克尔立方体很好地阐释了冯特和他的学生最早创造的内省法。你会发现,我们唯一能够证明内克尔立方体在我们的大脑中改变了角度的方法就是:让人们看着立方体,报告他们看到了什么。那么为什么这对心理学很重要呢?只有最顽固的行为主义者才会否认看着立方体的人在精神层面发生了什么。事实上,内克尔立方体证明了我们会给感觉添加意义,这一过程被称为 知觉 。
2. 内克尔立方体可以用来隐喻心理学的多元视角。就像观察立方体的正确方法不止一个,心理学中也不存在能给我们关于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全部“真相”的单一视角。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充分理解心理学,我们必须在多个视角之间来回变换。
在20世纪早期,德国是孕育心理学兴趣和研究的温床。一个著名的理论家团体反对结构主义者强调意识元素的看法,这群人认为意识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感官体验,并认为我们的体验不能被简化为一组离散的元素。这些后来以 格式塔心理学家 (gestalt psychologists)闻名的人,当时专注于意识经验的整体,而不是各部分的总和,并且试图理解我们是如何构造“知觉整体”的(见图1-4,顺便一提,格式塔在德语中是“整体”或“结构”的意思)。比如,我们如何从线条、形状、颜色和纹理中形成对一张脸的感知?
图1-4 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多于部分之和
注:你看到了什么?尽管这些线条没有完全相连,但我们的大脑在不知不觉间填补了空白,所以大多数人都能看到一只熊。这说明了格式塔封闭原则,以及格式塔理论家的信念,即意识经验的整体不仅仅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
冯特的另一个最激烈的批评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他认为结构主义的方法过于狭隘(詹姆斯还说它很无聊——这让他和冯特之间原本就很紧张的关系雪上加霜)。詹姆斯认为,心理学应该包括意识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它的结构。詹姆斯的心理学派 因此被称为 机能主义 (functionalism)(Fancher,1979)。
詹姆斯和他的追随者发现查尔斯·达尔文的想法远比冯特的思想有趣。和达尔文一样,詹姆斯也对情绪以及情绪与身体和行为的关系有很浓厚的兴趣(不像冯特的理论体系那样只把情绪视作意识的一个元素)。他也喜欢达尔文对于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强调。詹姆斯因此提出,心理学应该解释人们如何适应或无法适应实验室之外的现实世界的情况。
后来,机能主义者成为第一批 应用心理学家 (applied psychologists)——研究如何运用心理学来改善人类生活。詹姆斯本人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宗教心理学和教学方面著有大量作品。他也是第一位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美国教授(Fancher,1979)。他的追随者约翰·杜威(John Dewey)发起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强调从 做 中学,而不是仅仅听课和死记硬背。
内省法是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的共识。但讽刺的是,它们的一致观点也是它们最大的弱点:内省法是主观的,导致他们的心理学派很容易被批评为不是真正的科学。解决这个问题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通过不同学科的专家合作,最终形成了现代 认知视角 。
计算机成了心智的新隐喻,其发展势不可当地将心理学推向了新的综合:现代 认知视角 (cognitive perspective)。基于结构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的传统,这一视角也强调认知和心理活动,如知觉、理解、预期、信念和记忆。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对个人经历的知觉和理解的独特的认知模式的结果。
与前人相比,今日的认知视角拥有更客观的观察方法。这要感谢脑成像技术的惊人进步,使科学家能够观测各种心理过程中的大脑活动。例如,对记忆的运作方式感兴趣的认知心理学家已经确定了某些与常见记忆障碍相关的大脑模式——并且发现了增强记忆力的方法。认知心理学这个领域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很多经常干扰理性思维的思维偏差。
认知心理学家会如何解释拖延?你是怎么想的?
首先,他们认为,拖延者通常会低估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这说明了预期在我们行为模式中的作用。此外,如果拖延者只记得他们曾经拖延过却依然按时完成了项目的经历,却忘记了错过截止期限的经历,他们可能是 证实性偏差 的受害者。最后,把事情拖延到最后一分钟的人可能不会把自己的行为解读为问题——也许他们相信在压力下才能把工作做得最好。通过这些途径,认知心理学解释了影响拖延和其他人类行为的内在思维过程。
总结在20世纪出现的心理学视角。
到了20世纪,心理学领域才开始真正成长。早期的认知理论家,如冯特和詹姆斯,为新的观点铺平了道路,如行为视角,新的观点旨在利用科学原理研究心理学。不要忘记,格式塔学派同样打开了从更整体的视角(如发展视角、全人视角)进一步研究人类行为的大门。20世纪中叶,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文化和我们的情境环境在影响我们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下面让我们更详细地考察这4个视角。
20世纪初,一个特别激进和活跃的群体出现了,他们被称为行为主义者,这些人因几乎与所有人的意见相左而声名鹊起。他们最著名的观点是,心智根本不应该是心理学的一部分!行为主义运动的早期领导人约翰·华生(John Watson)认为,真正的客观的心理学只应该研究可观察到的事件:来自环境的物理刺激和生物体的外显反应。华生说, 行为主义 (behaviorism)是研究行为和影响行为的可测量的环境条件的科学。
行为主义者为什么反对将心理过程——比如内省——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可行领域 ?另一位有影响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 F.斯金纳(B.F. Skinner)提出,具有诱惑性的概念“心智”把心理学引入了死循环,这可能是对行为主义观点的最好说明了。他认为,心智是一个非常主观,甚至无法被证明存在的东西(Skinner,1990)(想一想,你能证明自己有心智吗)。斯金纳还揶揄道:“一个由来已久的关键错误是相信我们做出行为时的感受是我们行为的原因。”(Skinner,1989)因此,对于行为主义者来说,一个人的思想或情绪是无关紧要的——只有行为才能被可靠地观察和测量。因此,行为学家们会将无害的白色老鼠和突然发出的巨大声响匹配在一起,观察小孩是否会开始躲避白鼠,而不是研究“恐惧”这一情绪。重要的是,行为主义者反对对外在行为(如躲避)的内在表征(如恐惧)做出任何主观推测。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行为主义激进派的新观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仅限于可观察的行为和影响行为的环境刺激。
行为视角 (behavioral perspective)关注我们的行为是如何被其结果所改变的,比如,当一个孩子因为说“谢谢”而受到表扬,或者一个成年人因良好的工作表现而获得加薪。行为主义者为我们深入理解影响人类学习的各种环境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还为我们提供了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的有效策略(Alferink,2005;Roediger,2004)。
你认为关注奖励与惩罚的行为主义者会怎样解释拖延?
思考一下,推迟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能带来什么好处:你可以花时间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做那些可怕的工作,你可以立即得到满足。然后,当你在最后一刻解决问题时,若你在这种紧要关头成功搞定了它,胜利的喜悦会是你的奖励!拖延这种行为很难改变也就不足为奇了。幸运的是,行为主义者也提供了一些克服这种令人烦恼的行为模式的有效策略。
描述一个令你烦恼的行为得到奖励的场景。列出一个可作为替代的、更理想的行为,以及一个你为了改善行为而给自己的奖励。
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从 发展视角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来看,心理变化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哪个更重要呢?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生物心理学家强调先天遗传,而行为主义者则强调后天教养。发展心理学是两股力量交互的地方。
定义发展视角的重要思想如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人会以可预测的方式变化。
换句话说,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思想和行为会有所不同。生理层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人的发展,比如,成长期、青春期以及更年期。心理层面,发展包括语言的习得、逻辑思维以及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承担不同的角色。发展心理学家可能不会为一个拖延的青少年感到惊讶。相反,他们可能会把拖延看作那个年龄的正常行为,因为青少年还在学习如何兼顾多种责任,如何准确估计完成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同时还要应对自己身体和社交世界的变化。
过去,发展心理学的大部分研究都聚焦于儿童——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变化得很快且可以预测。然而,当我们发现发展过程贯穿我们人生始终时,发展心理学家就开始增加了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研究。
为人父母者都知道“可怕的两岁”,这是一个情绪爆发更频繁的年龄。发展心理学家解释说,孩子在这个年龄时,其独立的意愿增强,但其大脑有效处理挫折的能力却有限,二者叠加就自然形成了这样的结果。
这个少年正在做对他的年龄而言正常的冒险行为。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在我们的青少年时期,我们大脑的理性部分还没发展出控制冲动的能力,这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经常冒险。
谁能否认人们彼此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呢? 社会文化视角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将社会影响的观点安置在了舞台中央。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心理学家探索了喜欢、爱、偏见、攻击、服从和从众的心理之谜。此外,许多人对这些社会过程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感兴趣。
本书作者之一,菲利普·津巴多博士是一位研究“情境的力量”在控制人类行为中的作用的社会心理学家。
文化 (culture)是人类语言、信仰、习俗、价值观和传统的复杂融合体,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不仅可以在比较不同大洲的人时看到文化的作用,也可以在比较诸如美国圣地亚哥的加利福尼亚-墨西哥文化和明尼苏达州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中的人时看到文化的作用。早期心理学对文化的忽视,部分是由于科学心理学源自欧洲和北美洲,那里的大多数心理学家都生活和工作在相似的文化条件下(Lonner & Malpass,1994;Segall et al.,1998)。今天,这一视角已被拓宽:在全世界50万名心理学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美国生活和工作,而在非欧洲和北美洲的国家中,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与日俱增(Pawlik & d’Ydewalle,1996;Rosenzweig,1992,1999)。尽管如此,我们的许多心理学知识依然带有欧美特色。 跨文化心理学家 (cross-cultural psychologists)承认存在这一偏差,开始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即重新审视跨越文化和种族界线的心理学“定理”(Cole,2006)。
当然,社会文化观点的支持者并不否认遗传、学习甚至无意识过程的作用。反倒是他们给心理学带来了一个强大的附加概念:情境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 人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时会胜过所有其他影响行为的因素 。比如,某些文化非常强调按时完成任务,这反过来会影响该文化中个体的行为(如拖延)。
写出一个最近发生的、情境或文化因素干扰你及时关注项目的例子。
20世纪初,维也纳的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他的追随者对冯特和结构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发展出一种治疗精神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另一个激进的观点:
人格和精神障碍主要源于意识之外的无意识的心理过程。
虽然弗洛伊德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我们无法察觉到某些心理过程的人,但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都没有考虑过无意识过程支配人格且导致精神障碍的可能。此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旨在解释完整的人,而不像其他心理学流派那样,仅解释某些组成部分(如注意、知觉、记忆、行为或情绪)。他的目标是用一个宏大的理论来解释思想和行为的各个方面。
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 psychology) 弗洛伊德可能是一位难以相处的导师,这使他的许多追随者与他分道扬镳,去发展他们各自的理论。我们使用的精神动力这个术语既包括弗洛伊德的观点,也包括基于他的观点诞生的其他新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弗洛伊德的观点是, 心理 (psyche),尤其是无意识心理,是 人格能量 (dynamics)的蓄水池。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这种能量是我们的动力。
心理动力学方法的首个也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然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的体系被称为 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这一体系最初被设想为治疗精神障碍的医疗技术,它强调对梦境、口误(也就是所谓的“弗洛伊德口误”)的分析,强调一种被称为自由联想的技术,以收集被意识压抑的无意识冲突和“不被认可的”欲望的线索。比如,精神分析师可能会把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行为——比如拖延——解释为对失败的无意识恐惧。
和弗洛伊德一样,大多数精神分析师都是精神病学专业的,并且是接受过弗洛伊德方法高级培训的医生。但是,有志于对完整的人进行解释的不止精神分析从业者,还有两个学派也对全面了解人格感兴趣,它们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 和 特质与气质心理学 。这里,我们把这三个心理学派均归类于 全人视角 (whole-person perspectives)
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中“恶”的力量,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却选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他们的全新观点强调人类天性中积极的一面,包括人类能力、成长和潜能。
这幅漫画展示了弗洛伊德口误,说明我们试图隐藏的想法或感受有时会不小心脱口而出。这样,我们的潜意识就暴露了。
在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和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等人本主义者的领导下,他们提出了一个人性模型,认为人类具有成长和向善的先天需求,并强调人们可以自由行使意志,做出影响他们生活和成长的选择(Kendler,2005)。
人本主义者认为,自我概念和自尊对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而思想、情绪和行为最终会影响你的潜能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拖延可能是由低自尊驱动的——或者相反,如果拖延者相信他可以比实际完成工作的速度更快,那就是由过高的自尊驱动的。无论是哪种驱动方式,行为都可以追溯到人对自己的信念。与心理动力学一样,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对咨询和心理治疗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特质与气质心理学(trait andtemperamentpsychology) 古希腊人预言了许多现代思想,他们提出人格由4种体液支配: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根据占主导地位的体液的不同,人的性格可能是乐观的(多血质主导),迟缓谨慎的(黏液质主导),忧郁的(抑郁质主导),或易怒且有攻击性的(胆汁质主导)。
当然,我们现在不再买古希腊人的类型学的账。但他们的人格特质理念在今天的特质与气质心理学中仍然具有活力。这个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源自个人持久的特征和内在的倾向性,也就是特质和气质。
你可能听说过内向和外向这样的特质,它们似乎成了人性的基本特征。其他特质心理学家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身上发现的其他特征,包括焦虑感或幸福感、对新体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一些心理学家还提出,我们在一个更基础的层面上存在差异,这个层面叫作 气质 ,它被认为可以用来解释新生儿(包括成年人)的不同性情。
特质与气质心理学家可能会从一个人尽责性的程度来解释拖延症。举例来说,一个尽责性高的人——换句话说,对待承诺非常认真的人——就不太可能拖延。而习惯拖延的人,即使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他们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压力,也不会担心被贴上尽责性低、性格懒散的标签(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不会有特别大的压力)。应当说,这些性格特点至少有一部分是天生的,它们在不同时间、情境下具有相对稳定性。
将心理学视角应用于自己的行为。
综合起来,这6个视角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人类行为都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我们在拖延的例子中看到的,多个视角都可以被合理地应用于任一行为——很少出现单一视角就能充分解释行为的情况。(然而,我们必须补充一点,解释某种行为不代表为它的正当性辩护。反之,这可以为克服有问题的行为提供线索,或者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在几乎所有情况下,我们都需要运用多个视角来全面理解人类行为的原因。综合起来,它们构成了心理学的多元视角,每一个视角都将成为你理解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就像木匠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是建造房屋所必需的一样,当你解读人类行为时,这里的每一个视角都是一种独特且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将6个心理学视角应用于生活中令你感兴趣的行为,你会在解读人的行为起因方面变得更有经验、更准确。
请思考其中的某个问题,或者你自己提出新的问题。你能用4个以上的心理学视角来解释这种行为吗?如果可以,说明你已经开始理解心理学多元视角的重要性了。
指出一个令你困惑的行为,可以是你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请用两个以上的心理学视角来解释这一行为。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近几十年来,生物、认知和发展视角在心理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曾经彼此冲突的视角越来越多地开始建立联系且形成合力: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认知行为主义者”或“进化发展心理学家”等新的、奇怪的混合心理学家。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心理学流派都渴望与神经科学建立联系,神经科学正快速成为心理学领域的支柱之一。
我们还希望你能注意到女性心理学家和少数族裔心理学家占比的明显变化。少数族裔——尤其是亚裔、非裔和拉丁裔——心理学家的人数正在增加,在新增的心理学博士中,他们的占比为25%左右(APA Center for Workforce Studies,2010)。更为惊人的事实是女性成了心理学界的多数群体。《美国科学家名人录》( American Men of Science )(这个名字没有讽刺的意思)上的数据显示,1906年,美国心理学家中的女性占比只有12%。1921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0%。今天,在每年新增的心理学博士中,女性的比例超过2/3(Cynkar,2007b;Kohout,2001)。尽管心理学领域的女性比例一直比其他科学领域中高,但性别偏见还是会阻碍其职业发展(Furumoto & Scarborough,1986)。例如,美国心理学的先驱之一G.斯坦利·霍尔(G. Stanley Hall)就曾断言,学术工作会损害女性的健康,甚至会使她们的生殖器官衰退。事实上,早在1905年,美国心理学会就选出了其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玛丽·惠顿·卡尔金斯(Mary Whiton Calkins)。表1-1列出了在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女性。
跨文化心理学家,如在肯尼亚的这位研究人员,为检验心理学知识的效度提供了重要数据。
表1-1 女性对心理学的贡献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