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苏北的一个贫寒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母亲反复向我交代3条为人处世的原则:“第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万事都要靠自己;第三,要给别人创造价值。”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母亲的话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大学毕业以后,我从苏北来到上海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做物流公司的配送工人。在随后的一年里,我先后做过仓库管理员、夜班拣货主管和项目主管。之后,我又陆续进入了多家不同的民营公司,其中也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职责范围从配送货物演变为管理和公司经营。从一名物流公司的配送工人到跨国公司的高管,再到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从负责底层操作到管理公司核心,我走的每一步都在挑战和突破自己的边界。我深深感受到每一次的转变为自身带来的变化,不同的企业文化给自身带来的冲击。正是这些不同的经历,让我习惯了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在过往19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亲身经历了互联网对商业的重塑,同时也深刻感知到一些企业在发展中的“冰火两重天”。亲身经历和调研咨询帮助我发现了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些普遍问题。第一,许多企业经营者处于焦虑状态,企业转型升级是最令人头痛的问题;第二,在企业“活下去”的压力下,部分企业经营者出现了病急乱投医的情况;第三,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多存在认知差异;第四,“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普遍存在;第五,战略与运营“两张皮”。对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贡献自己所能真正帮助企业找到破局的方法。我脑海中也一直萦绕着几个问题:第一,如何才能真正让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建立共同的认知?第二,如何才能找到一套理论真正结合实际的体系以帮助企业建立共同理念,同时获得正确的方法论和实践路径?第三,从什么领域切入是最合适的?第四,如何将当前形势和数字化结合?经过反复斟酌,从供应链切入并结合企业战略总结而成的一套落地体系才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有3个:第一,中国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因此供应链的管理、提升会是驱动企业成长的第三引擎;第二,一些企业长期对供应链存在认知误区,没有真正挖掘出供应链应有的价值;第三,在新冠疫情和“双碳”目标的影响下,企业自身的供应链升级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从开始构思的时候,我就定义了本书要遵循的几项原则。第一,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虽然我有在不同企业工作的经历和在不同岗位历练的经验,但仍然需要认真研究战略和供应链的前沿理论,同时需要研究文化、历史、哲学相关内容,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力争书中的观点是经得起推敲的,是可以落地并与时俱进的。第二,必须要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供应链操作管理层面的内容往往只能解决点和面的问题,只有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立体地解决企业的问题。第三,必须要系统化。要让读者能够很清晰地把握思维脉络,理解思维理念、方法论和落地方法。第四,简单。不堆砌专业术语,力求简单明了。针对以上原则,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花大量的时间参阅了超过10本专业教科书,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业报告,深度阅读了《资治通鉴》《传习录》等文史哲书籍,采访了超过10位企业高管,同时先后修改了10余次全书的思维逻辑框架。
本书中关于战略供应链思维的理论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是我认为能够与企业经营者产生共鸣的最重要的部分。同时,对于问题的观察和分析除了采用经营者视角,也会有其他不同的视角,如一线操作人员、中基层管理人员、供应链高管、销售高管等。这也就定义了本书的读者范围不局限于经营者和供应链专业人员。我希望本书所讲的内容能够成为企业战略和供应链结合的一个典范,也能够真正帮助企业管理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检索文献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本英文著作Supply Chain Strategy and Financial Metrics: The Supply Chain Triangle of Service, Cost and Cash,可以翻译为《供应链战略和财务绩效:服务、成本与现金的供应链三角》。这本书的作者是布拉姆教授,他是比利时弗拉瑞克商学院的客座教授,也是欧洲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曾经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做过访问学者。他通过大量实证和研究充分论证得出的供应链三角理论,与我在本书中总结的战略供应链思维的内容有相似之处。我们进行了几次深入的沟通,并相约未来由我担任他这本书的中文译者。在此之前,我没有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总结,而布拉姆教授则是在欧洲市场结合企业案例做了大量实证研究,他的成功使我对自己提出的战略供应链思维又增加了几分信心。
本书的写作过程让我本人收益极大,既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全面梳理的过程,也是对自我内心进行审视的过程。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