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发明者是一位荷兰籍程序员,名叫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他曾在荷兰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学会工作。1989年12月,范罗苏姆思考一个问题:该干点什么来度过长达一周的圣诞节假期呢?他思来想去,决定开发一种新的程序语言!它就是Python。当然,想在一周之内完成这么复杂的任务,确实不太可能,假期结束后,范罗苏姆继续为此努力,并在1991年以开源形式发布了Python的最初版本(Python 0.9.0)。2021年8月,Python语言3.10版本基本上开发完成,有成千上万名优秀的程序员参与了这个项目,为它做贡献。
趣闻 什么是开源?
“开源”是“开放源代码”的简称。对于常见的大部分软件,我们只有使用权,但是并不知道内部的程序代码是如何编写的——这种软件称为闭源软件。有些程序员写好软件之后,乐于公开源代码,既能让所有人都了解软件的运行原理,也能让更多的人和他合作,一起让软件变得更好用——这种软件就是开源软件。计算机领域得以飞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无数愿意投身开源活动的程序员。很多非常重要的软件、方法都是在开源活动中诞生的。
Python这个单词的原意是“大蟒蛇”,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不是因为范罗苏姆希望这门新语言会像大蟒蛇一样强壮、有力,而是因为他特别喜欢看一部名为《巨蟒剧团之飞翔的马戏团》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