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存在于人体的所有部位,过多的脂肪是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身体内的脂肪增多后,不仅影响形象,更容易带来活动不便、容易疲劳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健康。
人体主要通过甘油三酯的形式去使用和储存脂肪,人们常说的在运动中燃烧的脂肪是指从甘油三酯中划分出来的脂肪酸。
许多食物中都含有饱和脂肪酸,例如奶酪、红肉等。饱和脂肪酸通常在室温条件下呈固态。
生活中一些病症,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肥胖、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产生都与摄入过量饱和脂肪酸有关。
若在大量摄入饱和脂肪酸的同时又缺乏锻炼的话,我们的身体很容易遭到损害。
反式脂肪酸即拥有特殊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酸。
天然反式脂肪酸一般存在于牛肉、羊肉和乳制品当中。人工反式脂肪酸多存在于蛋糕、饼干、炸薯片等各种零食之中。食用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提高心脏病的发病概率。
生活中有很多人,看上去身材匀称,甚至偏瘦,但却可能患有“脂肪肝”。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些人身体中多余的脂肪集中储存于腹部、臀部和腿部,从外观上看就是偏胖的。而有一部分人身体中多余的脂肪会沉积在内脏组织中,例如肝、胃等,通常这种隐性的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相关研究表明,人体中过量的脂肪会引起雌性激素和炎性因子剧增,从而引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一个人外形的胖瘦来判断他是否健康。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不断通过饮食控制以及有氧运动来落实自己的减肥计划。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受到腹部脂肪问题的困扰。即便是在健身方面做得很好的运动员,其臀部和腹部也留有一定的脂肪,这是不可避免的。
人们常说“大腹便便”,这是因为腹部是非常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这是由腹部的位置和功能所决定的。首先,腹部位于身体的中心,更是身体的重心位置,需要一定的重量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其次,腹部包裹着人体的大部分内脏,而内脏又包裹着脂肪(内脏脂肪的存在是为了维持内脏的正常机能)。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内脏脂肪也会增多,并包裹在腹部内,使腹部显得更大。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腹部的活动量很少,久坐使腹部一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血液流通不够顺畅,这也是导致腹部肥胖的原因之一。
我们摄入的脂肪主要有两个来源,即动物与植物。动物脂肪指来自动物体内的脂肪,以及动物乳制品中所含的脂肪(如牛奶、羊奶中的脂肪),植物脂肪是从植物果实内提取的。
高脂肪的食物主要有坚果类食物、动物的皮和肉,以及一些油炸食品等。低脂肪的食物主要有水果和蔬菜等。
生活中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同样也会导致腹部脂肪的堆积。很多健身人士容易对碳水化合物产生错误的认识:人们在增肌过程中摄入了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导致吸收了过多的热量。多余的热量不能被消耗,就会从糖原转为脂肪,堆积起来。
对于上班族而言,脂肪堆积的情况则更为常见。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上班族基本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锻炼,更没有时间严格管理自己的饮食。
有的上班族的一日三餐基本上由泡面、面包、饼干和高油高热的外卖构成,长久以来,身体就会堆积大量脂肪并难以消耗。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人会发现,自己年轻的时候很瘦,一到中年就开始发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中肌肉的含量以及基础代谢水平都会逐渐下降,并且中国人普遍有着高碳水和高热量的饮食习惯。这样一来,大肚腩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