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求询者文尼有一项颇具争议的“天赋”:他几乎可以在和任何人刚见面的几分钟内就把对方惹恼。他第一次来找我咨询时,我在候诊室跟他打招呼,他大声地讽刺道:“嘿,装修得不错嘛!这些破烂儿是在旧货市场淘的吧?宜家 的家具对你来说可能都太贵了。”如果不把自己的智慧用来“自绝于人民”,他其实是个才华横溢的脱口秀演员,但在他的简历上却看不出这一点。我见到文尼时,他33岁,已经在脱口秀舞台上表演了十几年,却始终只能混迹于小型俱乐部。
其实,文尼并非没有机会。他的经纪人竭尽全力为他在更大的俱乐部、脱口秀节目和情景喜剧中谋求一席之地。尽管这些机会竞争激烈,但文尼还是很有优势的,因为他非常有趣。但问题在于他不停地破坏经纪人的努力。有一次,经纪人安排他与一家在业内呼风唤雨的大型俱乐部的老板见面,他却没有出现,甚至也没有打电话去解释原因或者重新安排见面时间。这简直就是压垮经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威胁文尼,如果不来找我咨询就要解雇他。“所以我就决定来走个过场。”文尼狡黠地眨了眨眼。
我问文尼,那次为什么没有赴约。他找了一大堆借口,第一个就很滑稽。“我可不是能早起的人,”他委屈地抱怨道,“我的经纪人明明知道的。”
“如果这次见面对你的职业生涯很重要,就不能破例一次吗?”
文尼坚决地摇摇头:“我绝对不会踏上那台所谓的‘为了事业去做任何事’的‘疯狂跑步机’。那样的话,压力太大了。”
如果连早起都这般吃力,文尼的事业停滞不前也就不足为奇了。错失与大老板的见面只是他“自我破坏”的最新例证而已,另一次“滑铁卢”发生在一场他被经纪人安排参加的露天慈善募捐活动上。一开始他表现得很好,但他后来又讲了一堆冒犯别人的笑话,最后被观众嘘下了台。他似乎很享受把人惹怒这件事。还有一次,他的经纪人想尽办法让他获邀出席一场好莱坞宴会,在那儿他本有机会向给电视情景喜剧选角的人美言几句,结果他烂醉如泥、衣衫不整地出现,浑身散发着呕吐物的气味。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会搞砸自己的事业?”我问他。
“我没有搞砸任何事,我只是不想出卖自己。你在宴会上溜须献媚,看上去似乎无伤大雅,他们可能真的会帮你一把。但很快你就要重新审视你的笑料包袱,把最好玩的讽刺部分进行删减。最后,你就只能为了讨好观众、让自己显得有亲和力而讲一些平平无奇的笑话。”
如果“显得有亲和力”意味着需要准时出席聚会,那这正是文尼需要做到的,但他并不这么认为。
“我的工作要求我显得有趣,而不是讨好别人。如果你想要讨好型的表演者,那你找一个认为白面包抹蛋黄酱很美味的人就好了。我还可以贡献一只牛皮纸袋,让他带着这份美味去上班。”
文尼现场展示着他如何毁掉自己的事业,更糟糕的是,他相信自己这样做是出于美德。但我当场揭了他的老底。
“我觉得你已经想通了,你可以去跟你的经纪人说,没有他你也会过得很好,你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你也可以自行安排俱乐部的演出时间。”我把笔记本和笔扔到桌上,站了起来,“如果现在就结束咨询,我可以不收费。”
文尼瞪大了眼睛,说话开始有些结巴。“但……但是……我想我们可以……”他闭上眼睛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并不是不想有更好的发展。”
“那何妨实话实说,为什么一直把事情搞砸?”
文尼沉默了一小会儿,最后终于承认,他讨厌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比如面试、试镜,甚至只是给可能对他的事业有帮助的人打个电话。这些情形会让他感到处于弱势,容易受挫,所以他避之唯恐不及。
我问他,对别人有需求有什么不好。
“我讨厌这种事情!”他吼道。在几个问题之后,他终于坦陈了原因:“我天生就是个逗人开心的小丑,大声地表演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小时候,我经常在我父亲的客户身上试验新的笑料,他快被我搞疯了。”
“为什么?”
“他做特殊行业。”
“什么样的生意呢?”
“殡葬业。”
我忍不住笑了:“别这样,文尼,严肃点儿。”
“我很严肃。那时候,我每天都溜进休息室,在那些客户面前表演,每天晚上我都会挨一顿打。如果我崩溃大哭,父亲就会叫我‘小兔崽子’,然后打得更厉害。”他的双眼噙满泪水,“那真是一段噩梦。”
文尼为何避免处于容易受挫的境地,原因清楚了。对任何可能对他施加痛苦的人,他永远不想给他们任何机会,但他选择牺牲自己的事业,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你可能不一定会做出文尼那样的牺牲,但为了避免痛苦,人们从来都会选择放弃点儿什么。
如果我们一年之内只需要规避一两次痛苦,那不成问题。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规避痛苦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我们将自己隐藏在一堵看不见的墙后,不敢走出一步,因为我们觉得痛苦就在墙外。这个安全空间就是所谓的“舒适圈”。在极端情况下,人们躲在四面都是墙壁的家中,害怕走到外面的世界,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旷场恐惧症 患者的表现。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舒适圈不是一个物理空间,它是一种避免痛苦的生活方式。
文尼的舒适圈就是由让他感到安全的环境构成的:一个小俱乐部,里面有稳定的观众群;一小群高中时代的朋友,对他讲出的每一个笑料都会发笑;还有一个不管他提什么要求都永远不离不弃的女友。他尽量避免做任何自我暴露的事,比如为了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去试镜,结交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人,与一个有自己生活的女性交往。
你的舒适圈可能不像文尼这样明显,但你一定也有——我们都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舒适圈是什么样子的。(最好是闭着眼睛)做一做下面的练习:
选一件你讨厌的事,比如旅行、见新朋友、家庭聚会等。试想一下,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来避免做这些事?你想象中的模式就是你的藏身之处,就是你的舒适圈。感觉如何?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熟悉的地方,远离了外界可能带给你的伤痛。这个练习几乎重建了你的舒适圈,但还差最后一个要素。虽然很奇怪,但对我们而言,仅仅逃避痛苦是不够的——我们坚持认为痛苦应当被快乐取代。
于是,我们沉溺于一系列让人上瘾的活动中:上网、酗酒、看色情片,吃所谓的“安慰食物”,甚至疯狂地赌博和购物也都可能带来欢娱的情绪。这些行为都非常普遍,可以说,我们的整个文化导向便是在寻找舒适圈。
我们将这些行为融入了日常生活。比如,文尼每天晚上都和同样的朋友在一起消遣、吃比萨、玩电游。他说,在这段时间里,他就好像进入了平行宇宙,“周遭的世界似乎一下子就消失了”。
这个平行宇宙像是一次舒缓而愉悦的热水澡,在某个瞬间,你甚至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母亲的子宫。事实上,这类“热水澡”行为将会对你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你越是躲在“热水池”里,就越不愿意回到现实的“冷水池”中。
问问你自己,你有哪些“热水澡”行为。越是频繁地沉溺于这些行为当中,就越有可能用它们来创造舒适圈。现在,尝试做一做下面的练习:
感受自己沉溺在一种或者多种“热水澡”行为中,想象你感受到的愉悦将你带入了子宫一般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会如何影响你的目标感?
不管你的舒适圈由什么构成,你都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生活赋予了我们无数的可能性,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苦痛。如果不能忍受苦痛,你就不算真正地活着。有很多不同的例子:假如你害羞、不喜欢与人交往,那你就失去了集体意识带来的活力;如果你有创造力却不能承受批判,那你就无法向市场兜售你的创意;如果你是一位领导者,但做不到与他人正面交锋,那就没有人愿意跟着你干。
舒适圈本该使你的生活安全,但实际上它会将你的圈子变小。文尼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事业、友谊,甚至感情生活,都是人生原初可能性的缩影。
图2.1揭示了舒适圈的范围和待在舒适圈里所要付出的代价。大多数人就像图2.1中的小人儿一样被困在舒适圈中。要想利用生活赋予我们的无限可能,就要敢于冒险。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痛苦。如果无法熬过痛苦,我们就又会退回安全地带,就如图2.1中的箭头所示,虽然离开了舒适圈,但在接近痛苦时又折返了。最终,我们就会彻底放弃逃离舒适圈,最宝贵的梦想和抱负也就都丧失了。正如19世纪的医生、教师和作家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在《无声者》( The Voiceless )中所言:“哀口不能言,唯满腹歌声随身去。”
图2.1 舒适圈的范围和待在其中所要付出的代价
“满腹歌声未唱而去”未尝不是一种悲剧。更糟的是,我们就是“偷走”自己声音的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使自己缄口。即便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我们还是没有离开舒适圈。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都受困于一种典型的现代弊病:对即时满足的需要。舒适圈让我们当下感觉良好,谁还在乎未来才会出现的后果呢?但后果终将来临,还会带来最深的痛苦,那就是让你意识到你浪费了生命。
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我们受到的教育让我们期待甚至要求获得即时满足。同时,我们还有超凡的能力将这一弊端合理化。我们不承认自己是在逃避痛苦,而是告诉自己,这样做是美德的表现,就如文尼坚信他的做法是为了不“出卖”自己。最终,我们就会产生扭曲的世界观,使逃避变成一件正确的,甚至勇敢的、理想的事。自我欺骗——这才是最糟糕的情形,它会让改变更加不可能发生。
向文尼解释了这些之后,他开始理解了自己为何如此困顿,并且感觉稍微好一些了。谢过我后,他向门口走去。
“别着急!”我说,这让文尼吃了一惊,“我很高兴你感觉好点儿了,但如果我们止步于此,你就还困在舒适圈中没有走出来。你想不想承受后果?”
“如果你现在就能放我走,那可以啊。”文尼半开玩笑地回答。但他坐了回来。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生活会更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