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面对死亡:对于生命结束的理解

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每个物种,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这种生存下去的意愿作为自我防卫的基础,让我们在与同一物种或是其他物种的竞争中得以立足。而那些缺乏生存意志的,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不再继续繁衍。只有那些拥有强烈生存愿望的个体,才能在进化历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潜意识表现出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怕死。怕死的生物,最终也难逃死亡的魔爪?或者说怕死这个名词有误导性,它只意味着生物对于生活终结的恐惧。这看上去像在咬文嚼字,但其实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确实是一件特别令人不快的事情,它通常伴随着无助感,时常还伴有剧烈的疼痛。本能竭力避免我们走上这么一段不归路。如果死亡临近,本能会告诉物种应该做些什么。在这种受到威胁的时刻(并且只有在这种时刻),本能才会拼尽全力。为什么只在这种紧要关头才会拼尽全力呢?因为要用尽全力必须跨过一个相当高的“门槛”,这种能量超越身体极限,对健康损害极大。

但是在生命受到死亡威胁的情况下,这些都不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人类的潜能可以提高30%(最新研究显示,这种潜能的激发就像兴奋剂之于运动员,通过药物来突破体能上限)。遇到致命的危险时,储备的能量都会被激发出来。本能在这种情况下的表达就是:害怕死亡。

死亡则意味着身体机能的停止。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不再参与竞争,或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些特定生物的兴趣对象。在这种个体都已经不存在的情况下,求生本能也就不存在了。虽说死亡意义重大,但这个意义并不适用于个体的死亡。我们的大脑似乎不喜欢一直思考死亡的意义,因为这要消耗能量(或由此产生的精神麻痹),只会削弱个体生存奋斗的愿望。

大脑是如何阻止我们纠结于死亡这类问题的?前不久由人类——思想最为复杂的物种,解开了这个秘密。两位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内森·德瓦尔(Nathan De Wall)和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对一些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为什么不会持续地害怕死亡。他们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讨论死亡,另一组则想着牙痛。然后他们让所有的被测人员做同样的填空题。相对于牙痛组的消极答案,讨论死亡的一组填写的内容更积极向上。由此得出结论:大脑会用积极想法抹平我们关于死亡的想法,以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有时候想想自己牙疼,还是可以制止我们把罪恶的小手伸向甜点的,所以我们还是要提醒自己“保命”重要。

死亡好像仅仅与自己相关。但近亲的死亡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死去的个体本身了。尤其是那些以族群形式生活的物种,某个家庭成员的死亡会严重影响其他成员的生活。当妈妈、爸爸或是父母都死亡时,对孩子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在人类社会中,孤儿虽然会有一定的心理创伤,但依旧可以由亲戚或是孤儿院抚养长大。但在动物中,这种代养方案只存在于极个别的物种当中。因此,亲代的死亡对于动物幼崽来说是致命的。而如果失去了幼崽,动物妈妈们也会陷入极大的情感波动里。一只领导着鹿群的雌鹿会在失去幼崽后退出领导地位,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却有这么一个事实:明知首领处在丧子的悲伤中,族群中的其他成员却不为所动。并且很快,就会有新的雌鹿及其幼崽接替首领的位子。换成是您,您是否愿意接受一位失去了心智的女士领导呢?

失去幼崽的动物妈妈们必须明白,它们的孩子已经死了。否则,它们会一直陪在尸体旁边,久久不会离去。如果动物父母一直坚持要陪在幼崽的尸体旁,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一方面,这对族群延续毫无益处;另一方面,尸体会引来捕食者。动物妈妈们可能要用几天来消化幼崽死亡这一事实,然后才会从尸体旁离开,恢复正常的生活。

这种对于死亡的反应,实质上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当族群中的一员死去,对剩下的成员来说,危险就在附近游荡。不论是瘟疫还是捕食者,都需要引起重视,不然自己就会成为死神的下一个猎物。有证据表明,动物能感受到自己同类的死亡,并为此感到恐惧。直至今日,这一发现还延伸出一个古老(但又可耻)的用处:射杀一只秃鼻乌鸦,把它吊在田里来警告它的同伴不要偷吃粮食。农民们用这种方法保卫自己的庄稼。事实上,这种野蛮的方法在短期内确实是管用的。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丛鸦——与我们本地乌鸦有些许亲缘关系,在族群中的个体死后会聚集在一起。它们通常会在尸体旁徘徊一到两天,并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由此看来,很多动物对于生命的结束都有一定的理解,包括自己以及家庭成员的死亡。

对于人类来说,与死亡密不可分的就是悲伤。悲伤给我们造成的影响,外在表现为沮丧、失去生活方向以及混乱的生活方式,而内在则表现为血液中相应的压力激素水平的升高。悲伤是人对死亡本能的反应,动物们也有着类似的反应,在宠物身上(尤其是狗)最为直观。我们常常听说,主人去世后,宠物(尤其是狗)会绝食。一生只有一个伴侣的灰雁,当伴侣死后,另一只灰雁则独自生活,并有抑郁的表现。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兹指出,灰雁“结婚”的时间越长,当一只死去后,剩下的一只选择独处的时间就越长。已经是“老夫老妻”的灰雁夫妇如有一只不幸死亡,那么剩下的一只就会孤独终老,不再找伴。渡鸦也是如此。 aHLJMfLtNztjjEybUMNeViUMckpDp/Z8s0CjpfhF9aMbPt9Us4US7svvAQgNdo6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