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4章:找个徒弟

刘老娘一听,立马不乐意了,“你这个没良心的,如今家里这个光景,你就要抛下我们老的小的,自个儿带着你老婆媳妇去吃香的喝辣的?人在做天在看,老二,你这样忘恩负义会被雷劈。”

刘老二苦笑着看着刘老娘,“娘,我每月辛辛苦苦赚些铜钱,都买了米粮往家里送,可我媳妇女儿吃一口鸡蛋还要挨您的骂,是我没用啊。”

刘老大见收不了场,立马又站了出来,拍着李老二的肩膀道,“老二,娘就这脾气,咱们做晚辈自然得担待不是?娘待弟妹算好的,你看我家那口子,一天被骂个八回,可一声不敢吭。”

这隐隐约约的意思就是琴娘娇气了?琴娘冷哼,她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家里论心机,十个老二都不是老大的对手。

老二垂眉道,“大哥,我就琼姐儿一个,我自然把她放在心尖上,不舍得她受一丁点儿委屈。”

刘老大自然明白,只好在那和稀泥,劝了刘老二,又劝刘老娘。刘老娘见一向听话的大儿子也这样说自己,气的回房在屋里哭。

晚些的时候,刘老大才到刘老娘屋里,仔仔细细的给刘老娘说道这些事……

刘家穷,三亩地的出息还不如刘老二两三个月赚的铜钱,家里离不开刘老二……

刘老二没有儿子,将来不论怎样都要大房帮衬着,说句不好听的,百年之后刘老二的一切,不都是大郎的……

琴娘虽然脾气大,可是有一手好手艺,等大郎媳妇进门,就让琴娘教大郎媳妇手艺,以后刘家媳妇都能够赚钱……

琼姐儿多吃个鸡蛋无妨,迟早要嫁出去的,嫁得好以后还能帮衬家里……

总之说了许多话,才把刘老娘哄住,刘老娘为了大儿子和大孙子,也收了脾气,打定主意顾全大局,以后再不与二房母女为难。

刘大郎回家之后,在刘老娘和凌氏的精心照料下,没过多久,便恢复了精神。因犯过事,之前的差事也做不了了,刘大郎又不愿和父亲一样下地,便又把注意打到了刘老二身上。

之前刘大郎跟着刘老二学艺,不过半年便耐不住,自个儿不要学了。如今又巴巴的求了回来,刘老二就像吞了口苍蝇一样恶心。

“老二啊,我知道大郎之前不对,可如今不也是没法子了吗?你若是不伸把手,大郎可就毁了。”刘老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刘老二看着刘大郎叹息道,“大哥,不是我不帮他,之前他跟着我学手艺,我让他坐在屋子里磨锔钉,这可是咱们锔匠最基本的功夫,可他半盏茶的功夫都耐不住,还说我不教他本事。大哥,我就一个破手艺人,干的也都是些不入流的事……”

刘老大被躁的脸红,刘大郎眼高手低,看不上刘老二的本事,得罪了人,如今只能依靠着一家人的情分了。

“大郎不懂事,老二你看在我的份上,别往心里去。”刘老大低声乞求道。

“不瞒你说,大哥,锔匠累啊,我是真心实意的期望大郎能来帮我……”刘老二感慨道,“大郎,你可真能耐住这份辛苦?”他转头问道。

大郎一下子愣住了,他今年才十五岁,正是血气方刚坐不住的年纪,他之前跟着刘老二学了半年,可太知道其中的辛苦,这猛地被问,刘大郎立马露了怯意。

见刘大郎犹豫的模样,刘老二让刘老大带刘大郎回去,再好好的想一想。

回到家,刘老二又把刚才的话和琴娘说了一遍。

琴娘一边折衣服,一边感慨道,“按理说,你是该认真收个徒弟,帮你做些事,也不至于像如今这样累。咱们虽然缺钱,可你身子还是最重要的。”

刘老二锤着肩膀感慨道,“找个合心意的徒弟,哪有那么容易,年纪不能太大,静不下心,也不能太小,耐不住性子,要肯吃苦,而且这手艺,没个三五年的,做不出什么东西。”

“可总归是门手艺。”琴娘感慨道,“我倒是知道不少人家想把小子送来学。”

刘老二叹了口气,“这样才麻烦,你说我收刘家的,还是张家的?我收了六叔家的,那八叔家的怎么办?索性都不收的好。”

琴娘感慨道,“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刘老二喝着茶,忽然灵光一闪,拍着桌子道,“我有主意了。”

原来之前几次刘老二去邻村揽活,山路不好走,他背的东西又重,差点摔了,是村里头的余庆跟在他身后帮他撑着背篓,才让他稳住了身形。

一来二去,他对这余庆也多了几分好感,又见他可怜,偶尔也会带些吃的给他。

“若是余庆,那就没有那些担忧了。权当我们做善事,接济他。”刘老二感慨道,“再说,我是真喜欢这孩子,又懂事又老实啊。”

琴娘也叹息道,“他娘养他不容易,自然得早些懂事。”她看着熟睡得刘琼,只希望自家闺女永远快快乐乐,不需这般懂事。

就这样,余庆和大郎都成了刘老二的徒弟,大郎比之前老实了不少,看起来刘老大回去是真的收拾了他。也肯老老实实听话了,肯下功夫学手艺。

对于刘大郎的转变,刘老二自然是高兴的。便用心教起了两个徒弟,忙碌了不少。

刘大郎回家第二天,二妹就偷偷回家了,结果遇上刘老娘正在气头上,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二妹气的又跑了出去。二妹这次并没有去金花家,而是存了心思要去县上讨生活。结果一个女孩子走在路上,遇上了山匪,多亏遇上游历的几位书生带着奴仆路过,这才救了她一命。

经此一事,二妹知道了世道险恶,不敢再往外跑了。回家之后,被刘老娘和凌氏数落了一通,好歹安生了起来。

说起那几位书生,原是县里头长渡书院的学子,那日不过是结伴出游,听闻桐乡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便来此吟诗作赋,偷得浮生半日闲。谁知遇上这样的事情,着实扫兴。 vRlK8gL3uVQCHS2Lst8aGUCN9bSHZS1/dyCKVTQ6b2Hc+Y102LxMTpCnStrFlag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