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当上燕王

日子还在一天一天地过,不是每一天都开心,但总有一些事让人兴奋。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这是年幼的朱棣难以忘怀的一天。

当时朱元璋已经有了十个儿子,他决定把除已经封为太子的朱标外的皇子全部封王。

为了显示这次活动的严肃性,朱元璋举行了庄严的册封仪式。活动在明故宫的奉先殿举行,还颁布诏书,公示天下:

朕惟帝王天子,居嫡长者则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朕今有子十人,即位之初,已立长子标为皇太子,诸王之封,本待报赏功臣之后,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乃以四月七日,封子樉为秦王,棡为晋王,棣为燕王,为吴王(后改封为周王——作者注),桢为楚王,榑为齐王,梓为潭王,杞为赵王,檀为鲁王,从孙守谦为靖江王。皆授以册宝,置相傅官属及诸仪已有定制,于戏,奉天平乱,实为生民,法古建邦,用臻至治。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这一年朱棣只有十一岁。册封仪式极为隆重,参加典礼的只是年龄较大的五个皇子,对于当天的仪式,他们一点也不陌生,已经彩排过多次了——就怕出乱子,就怕不吉利。

册封仪式在明皇宫的主殿——奉先殿举行。当天,大殿内外被清扫得分外干净,铺上了红色地毯,挂上了彩灯,一派喜庆的气氛。遗憾的是,古人比较迷信,不让女人出席这类活动,当然也不会有礼仪小姐。

这么重要的仪式,当然得由当朝皇帝朱元璋亲自主持。他老人家身披龙袍,神态庄严,在奉先殿内的宝座上坐好,司辰官报告时辰已到,太子朱标当先,带着四个弟弟在殿外跪下,向朱元璋行跪拜大礼。

当册礼官把册宝交给他的时候,小朱棣的心情还是非常激动的。他知道,常遇春跟随父王征战多年,生前都封不上王,死后才追封了一个开平王,而自己,十一岁就有了王爵,还有了昔日的元大都作为封地,这是多么让人开心。

朱棣的册文是这么写的:

昔君天下者,必建屏翰,然居位受福,国于一方,并简在帝心。第四子棣,今命尔为燕王,永镇北平,岂易事哉!朕起农民,与群雄并驱,艰苦百端,志在奉天地,享神祇。张皇师旅,伐罪吊民,时刻弗怠,以成大业,今尔有国,当恪敬守礼,祀其宗社山川,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体朕训言,尚其慎之。

小小年纪当上燕王,朱棣应该感到相当满足才对,可是,在他们兄弟一遍遍地磕头时,却看到大哥朱标就站在朱元璋跟前,一遍遍地承受着弟弟们的礼数。小朱棣的心里,又感到了一丝丝悲凉。

仪式的冗长繁杂,也让朱棣不开心。他对这些繁文缛节非常痛恨,有那么多的场合要下跪,有那么多的前辈要磕头,当皇帝多威风啊,从来都是别人向他跪拜,有没有那么一天,自己也可以坐在宝座上,俯视跪在殿下的那帮老东西呢?

“凭什么我只能当个燕王,大哥一生下来,就是太子,就一定要当皇帝呢?”

如果你没有Iphone4,你就真的没有Iphone4;如果你不是乔布斯,你就真的不是乔布斯,如果你不是长子,你就真的继承不了皇位,这个现实,是不是让人太无奈?这个逻辑,是不是太让人悲愤了?

小朱棣当时还想不通,等他想明白的时候,他的少年时光就结束了。他其实不应该感到心理不平衡,比他更悲愤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朝中无数武将九死一生,多少文臣披肝沥胆,为大明的建立可以说是奉献了最美好的时光,但朱元璋登基都三年了,没有大规模地封赏功臣,却先封了九王,这个老暴君家天下的龌龊心理,可以说是暴露无疑。

为了安抚可能产生的不满情绪,朱元璋在封王之前,就在参拜太庙之后,在奉先殿和文华殿上摆宴请众臣。席间,朱元璋深情地说:

“各位爱卿,当初元朝失去了控制天下的能力,群雄并起,祖国的大好河山成为战场,人民的生命财产无法保证。我朱元璋虽然是一个淮右农民,但知道为民谋利,带领义军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上天也被我们感动,海内承平,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我朝的疆域如此辽阔,边界线如此漫长,一定要封藩建国,上可以保卫国家,下可以安定民心。现在我的几个犬子已经长大,到了他们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了!应该给他们封爵,让他们离开首都,去镇守边关,为国分忧,为民造福……”

朱元璋喝了一口酒,深情地看着大家:“我不是偏向我的孩子,不过是遵守了先王的制度,是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

说着,他用一双和蔼的眼睛,凝视着众大臣。

能跟朱元璋混的,都不可能是没有眼色的废物;能坐到这喝酒的,都是心眼比针眼还细的人精。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答,当然不会不懂规矩,不然,这帮兄弟喝的就不是美酒,而是毒酒了。

他们一致表示:“陛下您老人家封建诸王,保卫江山社稷,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大好事啊……”(心说:能怎么办呢,什么好事不都是你们家的!)

朱元璋也不客气,接茬说:“以前的君主封建自己的儿子当王,是为了保护黎民百姓,周武王实行封建,所以能开创八百年江山,秦朝搞郡县,两代就亡国了。汉晋以来都是这样。为了国家长治久安,需要皇子们为国家做出牺牲……”

真会说,有一天朱元璋把砍刀架在这些大臣脖子上时,也会说杀你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了。宴会一定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结束的。那真是——仪式没有不隆重的;气氛没有不热烈的;讲话没有不感人的;欢呼没有不真诚的……

直到半年以后,也许是在马皇后的劝说下,朱元璋才对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有所表示,但也只不过封了六个公,汤和、唐胜宗等二十八人则仅被封侯。进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进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封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常遇春由于早死,格外开恩,被追封为开平王,也就是说,非朱家后代,异姓活着是不能封王的!

更让读书人寒心的是,六公中只有李善长一个文臣,大明第一谋士刘基,为朱元璋贡献了许多锦囊妙计,但只被封为了诚意伯(三等爵位)。刘基的年俸二百四十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九位小王爷呢,说了别不服气——年俸五万石。刘基就算思想觉悟再高,心理素质再过硬,也会有巨大的失落感,没给气得吐血都算不错了。

这还不算完。洪武五年,朱元璋又设置了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个亲王府都设三卫,亲兵至少三千人,多的可达一万九千;并规定:“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也就是说,从朝廷派来的大将来到了地方上,也得听亲王们指挥。

可怜这些出生入死的功臣,级别比寸功未有的九个塞王差了好几个台阶,见了这些小朋友,还得跪倒磕头。这就是命啊,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老爸。当然,这帮人可能还没想到,更大的悲剧还在后头,向小朋友磕头仅仅是丢人,过不了多久,就要掉头,就要丢命了。

朱元璋仅仅强调了周朝分封带来的八百年江山,却不提周朝分封的除了周王的后代,还有很多功臣,功臣与王子的地位几乎是平起平坐的;只强调秦始皇不分封诸子,二世而亡的悲剧,却不提西晋分封造成了八王之乱,导致国家分崩离析的事实,西汉也有七国之乱、骨肉相残的教训。

朱棣能够登上皇位,根本不是朱元璋的本意。但恰恰是朱元璋的封藩政策,为朱棣的成功提供了可能。

如果让朱棣一直待在南京,他十有八九就一平庸的王爷。即使有浑身的本事,没有施展的舞台,没有自己的团队,他也只能在荣华富贵中虚度一生。

历史,充满了偶然,也充满了诡异。 J7xp60GzXcua0xiyT6ShFOvXmAxx0fiaVhN3Ml1BWvfE/jWZ38k4PIKHclIqzpu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