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用制度创新巩固靖难成果

一、创设内阁,影响后世五百年

无论推翻一个旧朝廷,还是建设一个新政权,光靠领袖折腾是不行的,得需要手下无数人的鼎力支持。都说二十一世纪最珍贵的是人才,十五世纪又何尝不是呢?有所不同的是,今天的很多老板说要重用人才,不过是嘴上说说,转个身就忘了,而朱棣却落到了实处。

别的不说,对待建文降臣和自己的北平老臣,朱棣并没有采取双重标准,对事不对人,这一点就太难能宝贵了。

朱棣对于选拔人才,很有自己的心得,他说:

“人君进一人退一人,皆不可苟,必须厌服众心。若进一人而天下知其善,则谁不为善?若退一人而天下知其恶,则谁敢为恶?无善而进,是出私爱;无恶而退,是出私恶,徇私而行,将何以服天下?”

朱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一项了不起的制度,深深打上了朱棣的烙印。

科举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也为后来西方文官制度大力借鉴,但还有一个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制度,事实上也是中国最先采用和完善的。

这就是内阁制度。

朱棣二十一岁那年,朱元璋一手策划和导演了胡惟庸案,一气儿屠杀了两万多人,顺便把宰相职位也取消了。老皇帝告诫子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秦,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真的是杀气腾腾,用心良苦啊。

在以后的十八年中,朱元璋这位曾经的和尚与乞丐,把国家元首与政府首府一担挑,日理万机,披星戴月,忙得日常生活都受到严重干扰,许多妃子都月经失调了。在身边人的建议下,朱元璋设立了“殿阁大学士”的职位,帮助自己批读诏书,处理政务。办公的地点是三殿,即文华殿、武英殿及华盖殿,和两阁,即文渊阁和东阁。朱元璋是何等聪明的君主,本身工作热情又高,对别人的戒备心理又重,还特别看不起读书人,如此一来,这些大学士最多是相当于政务秘书,做点抄抄写写的工作,大事小事还得由老朱一手包办。

朱元璋死后,皇孙朱允炆继承了皇位,他当然没有皇爷爷的治国能力,身边必须有一群得力助手。朱允炆既需要人帮忙,又不能违反先皇的规定,只能采取一些变通之法。他颁布圣旨,把各部尚书由从二品提到从一品,这样他们的就有了更多的决定权。

朱允炆没有立丞相,但齐泰和黄子澄所做的工作,事实上就类似于以前的二把手,只不过是没有名号,也不拿那份工资罢了。朱允炆把朝政放给了齐黄之后,自己则和方孝孺一起研究更重大的决策,比如要不要恢复井田制、如何恢复,等等。(真是悠闲,不想想朱棣都要打到南京了)

等到朱棣在南京称帝时,朝廷可用之人本来就少,而且很多老家伙虽说被迫归顺,但依旧心系前朝,对朱棣只是表面上客气,内心不满情绪严重。而朱棣也很清楚稳定压倒一切的必要性,对于归顺的建文朝官员,他并没有做出重大调整,原来的尚书还是尚书,原来的侍郎还是侍郎,但这并不等于说,他就要维持现状了。

朱棣知道,想要把朝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指望这些老家伙肯定不行,必须破格提拔年轻人,打造一支完全服从自己的,年轻有操守的干部队伍。

建文四年七月,朱棣刚占领南京城,皇帝的位子还没坐热。在清洗建文余党、维护京城秩序之时,还不忘颁布一道重要圣旨。而这个决策也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以后五百年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棣指示说,因为翰林院人员缺乏,要挑选一批有真才实学、并且年富力强的学者,充任翰林。当时被荣幸选上的有数十人,而在其中,朱棣又特别挑选了七人,为他们在皇宫内的文渊阁安排了办公室。

六部九卿高官的上班地点,都在皇宫以外。除非上朝,这些人平时轻易见不到皇帝,也没有同万岁爷直接联系的通道。但文渊阁就在皇宫里面,位于午门的东南角,属于内务府管理的地盘,因此设在这里的办公场所,就又多了一个名称——内阁。被有幸选中的七人,当然就成了内阁大学士。

当然,朱棣的这个举措,肯定是有历史继承性的,正因为朱元璋搞了殿阁大学士,朱允炆事实上恢复了宰相制,在前两人的基础上,朱棣根据自己的切实需要,采取了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

相比老朱时的那些抄写员,如今的这些大学士,可是要参与政务的,甚至要参与到重大问题的决策中来,他们的前程,理论上说是非常光明的。

在欣喜之余,这七个年轻人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能够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做的事情是有开创性的;他们没有想到,一个新时代就此开始。此后的五百余年时间里,在明清两代,内阁都是朝廷重要的中枢机关,从中走出了许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重要人物。

历史不会忘记这七人的名字,他们是解缙、黄淮、胡俨、胡广、杨子荣、杨士奇和金幼孜。其中,年龄最大的胡严不过四十三岁,最小的杨荣只有三十二岁,借用一下当代的通俗说法,他们都是那个年代的六零后和七零后。(朱棣本人就是六零后)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朱棣在位二十二年里,只选用了这么七个大学士。胡俨在永乐三年调任国子监祭酒,其他人都在内阁做了多年,除了解缙和黄淮之外,其他四人甚至一直做到了去世为止。

杨子荣、杨士奇与后来进入内阁的杨溥一道,更是组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三杨内阁,在朱棣死后的洪熙、宣德以至正统早期,他们一直得到了皇帝的极大尊重,事实上掌握了国家核心权力,为大明中后期出现的政治大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没有三杨,就不可能出现张居正这样的人物。

什么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棣给那些只会嘴上喊口号讲段子,转过身使劲安插自己大侄子小舅子的同行,好好地上了一课。

必须指出的是,七人之中,没有一个是朱棣从北平带过来的亲信,事实上,他们都在朱允炆那里领过工资,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有对主子不忠的变节行为。常言说,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今天能背叛建文,难道明天就不会出卖永乐吗?

可朱棣似乎并不担心。

七人之中,杨子荣是福建建安人,黄淮是浙江永嘉人,其他五人全部来自江西。大明的首届内阁,可以把江西话当成工作语言了。其中杨士奇是泰和人,金幼孜是新干人,剩下的三人,则又是真正的同乡。

他们都来自吉安府吉水县,这是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爱国诗人文天详的故乡,是人才辈出、人文荟萃的一方热土。“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水”,一点也不夸张。

而这七人之中,自然也需要一个领袖人物,这个位置要别人心服,自己必须有过硬的才学,超高的人气。幸运的是,这个大明历史上第一个首辅,还真称得上才华横溢。

此人是谁啊?

二、人才辈出,都能为朝廷所用

在明朝初年,刘基与宋濂当然是无可争议的文坛领袖,他们之后,方孝孺也有过短暂的辉煌,可当老方因自己的倔强走上不归路时,另一个人及时填补了这个空白。

他就是解缙。

毛泽东主席最喜欢引用的一个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作者正是解缙。也正是这个对子,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可见这个解首辅虽说才气过人,身上倒有几分三国名士杨修的影子。

解缙出生于洪武二年(1369),字大绅。缙绅就是官员的雅称,可见解缙的父母,给孩子起名时,就抱着很大期望,万般皆下品,唯有科举高。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当上大官。这就是他们为孩子设计的人生路线。

而解缙也没有让父母失望,坚定不移地把备战科举作为年轻时代的唯一追求。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仅二十岁的解缙,就凭极为优异的成绩高中进士。他的面前,似乎铺好了一条金光大道,只等着他吹着口哨走过去,拥抱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

不过,当时的大明王朝,却可以说处于一片血雨腥风之中。朱元璋自从马皇后去世之后,既失去了精神寄托,又没有了倾诉对象,于是就似乎喜欢玩上了杀人游戏——不是用打扑克玩,是真的杀。即使贵为开国元勋、国之栋梁,朱元璋早上叫你爱卿辛苦,下午就能叫你人头落地。洪武朝的大臣,个个顺从得令人发指,生怕因为一份奏章,一句实话,甚至一个眼神,就永远看不到第二天的日出。他们没事就祷告,盼着朱元璋早点住到孝陵里去,太子朱标早日上台,让自己也能过上几天舒坦日子。

但刚刚进入官场的解缙,肯定是书读太多,把脑子读得不好使用了,居然一本正经地向朱元璋上了一篇《太平十策》,将自己书呆子的个性和纸上谈兵的命门暴露得一清二楚。这事让同行们知道了,大家都打心眼里高兴:自己仕途上少了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京城棺材店又能多一份订单了。

可惜,这帮人高兴得太早,朱元璋收到上书之后,不但没有杀解缙,还将他好好夸奖了一通,鼓励朝中大臣向这个年轻人学习。

朱元璋甚至还破格接见了这个不怕死的小吏,并亲切地对他说:“我和你义则君臣,恩犹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此,年纪轻轻的解缙名声雀起。有了皇帝的撑腰,做起事情来更是没有禁忌。甚至在朱元璋诛杀开国第一重臣李善长之时,他也自作聪明地为这位老丞相辩护。

洪武二十四年(1391),解缙的好日子结束了,朱元璋罢了他的官,据说还丢给了他一句话:“十年之后再起用你。”

解缙虽说有几分迂腐,但也不是真傻,不会真等十年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一死,他立即返回京城,四处活动。建文四年(1402),解缙担任了翰林待诏。当朱棣的铁骑踏平南京之后,解缙与许多在京的文官做出了同样的明智选择——归顺。

解缙的才学修为,当世无人能比,而他的思路敏捷,反应灵活,和当年的曹植杨修相比,也一点也不逊色。

传颂最广的一个段子,是一次朱棣宴请众文臣,席间大家喝得正High,皇上存心找茬,莫名其妙地就突然发难,说自己后宫突然有喜(这是胡说,他早就没生育能力了),让群臣赋诗。在坐诸位大眼瞪小眼,谦让一番之后,这活就推给了解缙。

解缙才不怕他呢,张嘴就来:

君王昨夜降金龙。

皇帝的孩子,当然是龙的传人了,但朱棣诚心要刁难这位才子:“我生的可是个公主。”

解缙眉头一皱,马上就想出下句了:

化作嫦娥下九重。

过渡得很自然嘛,一个“化”字,简直有画龙点睛之妙。

朱棣可不甘心让解缙占了上风,继续瞎编,反正自己生不出来了:“哎,可惜啊,刚刚出生,小公主就夭折了。”

在大家的一片叹息声中,朱棣做痛苦状看着解缙,实际上是想让你呤得痛苦,你小子说得不好冒犯了公主,我还能给你安个罪名。

哪里想到,解缙继续口吐莲花:

料是人间留不住。

朱棣继续乱编:“我已经下令,将尸体扔到后花园的池塘里去了。”昏,哪有这么对待亲生女儿的。为了难住解缙,也不能这么损自己吧,好歹是一国皇帝。

满朝的高官面面相觑,唯有朱棣乐呵呵地坐在桌前,捧着一杯酒慢慢欣赏,话说到这份上了,你姓解的恐怕是无解了吧。

谁知道,不一会朱棣的脸色就不那么洒脱了,曹植还需要七步成诗,解缙根本就不用思考,脱口而出:

翻身跳入水晶宫。

朱棣这时候,肯定恨得牙痒痒的,但也抓住不住什么把柄,人家避讳工作做得很到位,丝毫没有犯戒。

解缙的提升如同坐直升飞机一般迅速,永乐二年(1404),他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也就是大明内阁的首任首辅。朱棣对解缙的满腹经纶非常欣赏,对他忠于职守的认真劲头更是无比佩服。这位皇帝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不过,所谓他人既地狱,皇上的如此表态,如果传到别的大臣耳朵里,得到的恐怕多半不会是什么心悦诚服,而是心怀不满。

而进入内阁的其他几个人,也都有相当辉煌的履历。特别是杨子荣和杨士奇。

杨子荣虽说年轻,却有着不俗的表现,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准备登基的那一天,他冒着生命危险拦住了这位四皇子的坐骑,提醒朱棣应该先祭拜孝陵,给朱元璋打个招呼。在整个过程中,杨子荣表现得非常沉稳,不亢不卑,既没有刻意做戏突显自己,也不会令对方难堪下不来台,让朱棣印象深刻。从此,这个年轻人也踏上了升官的快车道。

就算让杨子荣穿越到五百年后智取威虎山,相信他也能很漂亮地完成任务。

洪武四年(1371),杨子荣出生于建安一个小吏家庭。他从小学习刻苦,在科举路上却栽了多次跟头。直到建文二年(1400)才考中进士,这时的他,已经是三十岁的大龄青年了。没想到位皇宫外的一幕,让朱棣印象深刻,再加上别人的推荐,皇上把三十二岁的杨子荣召入首任内阁,并为他赐名杨荣。这位新晋大学士惊喜地发现,自己原来还是七人中年龄最小的。

年轻就是优势,年龄就是资本,他有理由开心。而朱棣因为杨荣的特殊才华,愈发对他刮目相看。

杨荣入阁不久,一天夜里,朱棣突然收到加急探报,说蒙古军队突然入侵宁夏,他火速赶到内阁,想召集七位大学士商议。可除了值班的杨荣,其他人都联系不上。(没有电话和手机的年月办事太不方便)朱棣向杨荣出示了公文,想听听他的高见。谁知道小杨一张嘴,就差点把皇上惹毛了。

杨荣说:“没事的,皇上您别回去睡觉吧。”朱棣看着小杨轻松的表情,心想,这孙子难道是在笑话我的紧张情绪吗?于是立即要求他解释原因,而杨荣当然是不慌不忙,侃侃而谈。

朱棣真的回去睡觉了,不过还没睡到天明,又被加急探报吵醒,朱棣一听汇报,乐了。

宁夏之围已解。朱棣长叹一声:“怎么就猜得这么准呢?”

那一晚,杨荣到底讲了些什么?

杨荣说:“陛下,宁夏那地方我熟悉。城防坚固,士兵都是骁勇善战的好手,根本不害怕蒙古人。这份奏报的日期,离现在已经有十来天,现在宁夏之围已经解除了。”

杨荣的判断力,令朱棣印象深刻,此后,这位皇帝的五次北征,都要把杨荣带在身边,随时帮他出谋划策。

比解缙大五岁的杨士奇,其经历更加传奇。他出生在至元二十六年(1366),正是明末天下大乱之时,父母亲带着襁褓中的他四处逃难,两岁的时候,父亲杨美就去世了。

转眼到了新社会,洪武四年,母亲嫁给了罗性,这是一位很有才华、也很严厉的名士。按当地的规矩,杨士奇从此改姓罗。

但两年后的一天,罗性突然把杨士奇叫了过去,要求他恢复杨姓,可把小士奇吓坏了。

他回想起这些天豪自己做过的事情,越想越害怕,继父这是要把自己从家里赶出吗?

原来不久之前,罗家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祖典礼,各项礼仪极为严肃和庄重。小小的士奇看在眼里,不由得想起了死去的父亲。

可罗家祠堂怎么可能有他爹的灵位,于是,这个八岁的小孩子,就用捡来的土块做成牌位,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毕恭毕敬地下跪磕头,祭拜自己的生父。

小士奇非常专注,根本没注意到就在不远处,一双眼睛正盯着他。

这个人正是罗性,小士奇的举动,不仅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更让他感到非常郁闷——自己的几个儿子,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与志气。

罗性相信,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于是主动提出要他恢复杨姓,当然也不会把他赶出家门,而是用心培养,让他博览群书。

杨士奇的面前,似乎筑起了一条金光大道,科举殿堂的大门,正等着他去敲开。然而,他却一直没有机会参加乡试,甚至连个秀才都没当成。这又是为什么呢?

就在杨士奇恢复本姓的第二年,罗性不知道卷入了什么政治斗争,就被降职贬官,发配到了遥远的地方,从此没有能力照顾这对母子。但小士奇却一直没有丢下书本,小小年级的他,似乎也相信“知识就是力量”。

成年之后的杨士奇,先后担任过私塾师和县衙训导,但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官场,他显得很不得志。难道,继父的预测要落空了吗?

不过,正所谓天道酬勤,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建文元年,因为要编纂《太祖实录》,需要从民间选拔人才。杨士奇以扎实的学养,居然被破格录取,进入了翰林院工作。在编校工作中,他因为表现出色,居然得到了总撰官方孝孺的欣赏,被提拔为副总裁。但杨士奇不久之后的选择,却老方万万没想到的。

朱棣占领南京、当上皇帝之后,杨士奇没有像方孝孺等人那么执着(yu fu),很快就投降了。皇上没把他当外人,还让他去东宫,教大胖子朱高炽学习。杨士奇以自己的扎实学问和不凡口才,很快取得了太子的信任,而他自己,从此也成了一名坚定的太子党。

苦难是人生财富吗?相信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但杨士奇却从过往的不幸遭遇中受益良多,并造就了他的心思缜密与人情练达。论智商论才气,他当然远远不如解缙,但拼情商拼城府,解缙在他面前完全就是个小学生。

内阁成员的官职只是五品,相当于地方上的一个知府,和尚书、侍郎差了很多级别,但这并不重要。这些官场中的年轻人,原本连上朝资格都没有,皇上的模样都很难知道,现在却能天天和万岁爷一道商讨国家大事。

谁和皇帝走得更近,谁就更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信任。这也是朱棣的权力平衡之术;级别高的,想见到我不容易,级别低的,可以天天找到我。你们之间争权夺利,最后都得求着我。

徐皇后是朱棣最好的精神依靠,也是他的好帮手。在朱棣确定内阁人选之后,徐皇后向丈夫提出,自己想在宫中设宴,招待这几位大学士的夫人。朝廷官员的妻子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命妇。以往只有三品以上员的夫人,才有资格入宫拜见皇后,现在徐皇后破例招待她们,这些人自然非常感激;而她们的情绪,又不可能不影响自己的丈夫。也迫使他们更加积极热情地为朝廷出力。

朱棣一手建立的内阁制,在以后的五百余年时间里,深刻地影响了明清两朝的历史走向。首任内阁的七名成员都是年轻的低级官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成员的年龄越来越大,级别也越来越高,到了朱棣的孙子宣宗朱瞻基执政时期,能入阁的大学士,至少都是六部侍郎,甚至是尚书,有些还有太师头衔,被尊称为阁老。

唯一不变的,就是内阁成员一定得有翰林院的经历,就像今天的大学教授,必须得有博士学位一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阁成员的职业水准和职业素养,类似纪纲陈瑛这样的投机分子,就算再能蒙骗皇帝,也混不到内阁里去。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于谦、王阳明这样的精英人物,就是因为没有点翰林的经历,终生与内阁无缘。

内阁成为权力中枢,对皇帝是个很大解放。朱元璋的子孙们,根本不用象洪武大帝那样事事亲历亲为,也不会出多少纰漏。嘉靖和万历爷孙俩,是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前两名,同时也是不上朝日子最多的头两位。很多官员入朝工作十来年,甚至都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但由于内阁高效的工作,朝政也处理得有模有样,并没有出什么太大的乱子。

这样一来,朱元璋穷尽一生所开创的绝对皇权,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削弱。老朱死后不到一百年,内阁就发展成为了帝国的权力中枢,没有大学士的配合,皇帝的很多措施就无法实行;没有内阁的点头,皇帝甚至连紫禁城都出不去。康熙乾隆随意下江南打架泡妞的风流轶事,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们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有明三百年,甚至出现了两个从社会最底层一路打拼上来,位极人臣的首辅,一位是严嵩,另一位则是张居正。

内阁制度不仅把皇帝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让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氛围。受益于掌权文官的宽松管制政策,文学、戏剧、出版事业等都得到了蓬勃发展,而清军入关和清朝建立,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内阁依旧存在,但权力受到了极大限制,后来设立的军机处反而有更多实权。

三、让读书人能看到希望,令新政权更有希望

耕读传家,是中国农业社会的光荣传统,耕作保证了中国人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而读书则为炎黄子孙提供了高尚的精神追求,对个人而言,读书固然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对其亲人来说,读书则可以光大门楣,甚至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而对一个国家来讲,领导者的知识储备与眼光见识,决定了这个政权的走向与命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哲理很多老粗当然无法理解,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最好的载体,唯有爱书之人方能真切领悟。朱棣虽然读书不多,但别人想骗他并不容易。

朱棣不光创设了内阁制度,还迅速恢复和发展和科举。

有人说,科举是中国在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从可以改变无数普通人的一生命运,甚至改变社会阶层的意义上来说,它比那器物上的四大发明,可能更加伟大。科举让所有的参加者,无论民族、种族、家庭门第、社会背景,相貌差别、身材高低……都要经过同一种程序的选拔,者要迎接现一种标准的挑战,而且,也必须由同一种规则来判定胜负,决定高下。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世祖大业元年(605)。杨广鉴于陇右门阀势力的强大,希望能在平民之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国家管理队伍之中。唐朝建立之后,当然也继承了这种制度。但事实上,因为民间教育不发达,真正能在科举之中脱颖而出的寒门之后非常稀少,很多人根本就不愿读书,能够中试者,多为世家子弟。

到了文化教育非常发达的北宋,朝政昌明,并且打破了门第限制,科举兴盛一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考试与今天的高考、考研一样,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不过是三年一次,三年才能有一回。乡试由各地方在秋天举行,称“秋试”,又叫“秋闱”,其优胜者称为举人,取得第二年会试的资格,次年二月,各地乡试的优胜者,将集中在首都开封进行会试,称为“春试”或“春闱”,优胜者分为三甲,一甲的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他人则授进士。

元朝也曾经一度实行过科举,考试办法基本上照搬宋朝,但蒙古、色目、汉和南人分开录取,类似今天按户籍参加高考。这对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汉人和南人来说,当然很不公平,但有总比没有好。而且,科举一直坚持到了至正二十六年(1366)。

朱元璋建政之后,立即责令恢复科举,基本上沿用宋制,并在洪武三年(1370年)八月进行了首次乡试。永乐朝的多数官员,均是在洪武、建文期间,通过科举进入官员序列的。

尽管这个竞争规则本身也有不少问题,但拥有规则,显然要好过无序竞争。再不公平的规则,也比没有规则来得公正一点。而规则本身,也可以不断完善。

科举考试的竞争极为残酷,其概率之低,不会比今天中彩票的难度低多少。能从中脱颖而出者,除了需要长年的埋头苦读之外,也绝对需要或多或少的运气。但是,科举至少给上百万读书人,提供了不用参与造反,就能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有人甚至大胆设想,如果黄巢和洪秀全这两个考试能力低下的是非精能中个秀才,他们就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闹事了。

明代的科举与只有进士科一门,规定子午卯酉年秋季,在各地省城进行乡试,取得秀才资历的人方能参加。考试于八月初九开始,每三天一场,共有三场。初场考《经》义两道及《四书》义一道,二场考试论一道,三场考策论一道。乡试的优胜者被称为举人,就拥有了参加次年二月在京城进行会试的资格。

朱棣占领南京的壬午年,本来是举行乡试的年份,但让靖难给耽误了。朱棣被迫在永乐元年,下令各地举行乡试,接着于永乐二年,在南京举行会试和殿试。同时,朝廷下令,继续维持丑、辰、未、戌年会试的传统,也就是说,永乐三年,马上又再进行一轮乡试。大明的考生算是有福了。

永乐二年的会试,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按照传统,一般会试只录取二百来人,但这一次,朱棣一口气录了四百七十二人,显然,他是充分考虑到靖难战争对人才的破坏作用。朱棣还下令,挑选其中最出色的二十八人,直接进入翰林院读书,重点培养。这些人于是有了个很牛的称谓——二十八宿。

内阁学士的地位越来越高,非翰林不能入内阁,而要想进入翰林院,自然要在会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主考官员的垂青。

科举最大的优点,也是其诱人之处,就是选拔制度的公正,所有的考生面对的是同样的考题,接受的是同样的规则,更让人称道的是,科举固然对考生资格有种种限制,但却没有年龄要求。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能够想像五六十岁的老人去参加高考吗,而在六百年前,这根本不叫事。没有一个读书人,会因为年龄而被剥夺考试资格,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就算是六部尚书的儿子,也没有优先录取的特权。当然,这些高干子弟可能通过捐官进入仕途,但只能在外围部门做一些闲职,而且还往往会被人看不起。这和隋唐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范进中举的典故,总是会得到中国人的嘲笑,但这是虚构的故事。在十六世纪初期,有个叫张璁的读书人,却用自己的经历,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也为科举的公正增加了一个注脚。

弘治十二年(1499),二十六岁的张璁首次参加会试,从此屡败屡战,或者叫屡战屡败也行,反正他一起考到正德十五年(1520)。

此时,张璁已经到了抱孙子的年龄,坐在考场上,周围大都是比他小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可这一次,他偏偏还考中了,并从此拥有了公务员资格,开始在礼部打杂。

没有后台,没有关系,没有人脉,而且年龄一大把,谁会要他?规则要他。

因为试卷是要全部誊抄的,主考官只能根据考生的文章来定夺。所有考生遵循的是同一个规则,只认考卷,不管其他。

活在今天的我们,还有资格嘲笑人家吗?可笑的往往正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相信世界上有公平竞争,就认为这样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出现;如果我们以为灰色交易天经地义,就认为自己的祖先也和今人一样鸡贼势利。如果我们对历史没有最基本限度的尊敬,就会以为过去两千年的传统社会真的是不堪入目。

事实上并非如此。

各位如果知道张璁七年之后的岗位,恐怕就更不淡定了。五十四岁时,他居然坐上了大明首辅的宝座。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璁的事例固然太极端了一点,但足以证明,真正有才华的读书人,在大明被埋设的可能性,真的远远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大。

相信再有想像力的编剧,也不敢编出这样的故事,可这偏偏是事实,被无数人诟病的科举制,反而最大可能地保护和发掘了人才。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以及嘉靖时期的首辅严嵩,都出生于标准的屌丝家庭,似乎种一辈子地就是他们唯一正确的出路,进城打工也只配当农民工。但抱歉,他俩偏偏位极人臣,并且是大明首辅中名气最大的两个。

没有科举制度,没有这种制度的(相对)公正性,两个送不起礼的屌丝,恐怕连个秀才都当不上吧。

至于被后世严重诟病的八股取仕,也和朱棣没有多大关系。这种制度是在朱元璋时期就实行的,朱棣不过是遵守祖制而已。

而且,八股取仕并非一无是处。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格式,尽量避免因为主老官的好恶而形成的印象分差异,反而更能体现出考试的公正。一个连八股文都写不好,连乡试都过不了关的人,基本上可以说算不上人才。这样的人,如果愣要说自己聪明过人,那不是骗子又能是什么呢?如果偏要让考得差的人升得高,那才是可耻、可笑、可恶的事情。

朱棣自己没多少文化,可他并不像父亲一样看低读书人,当然,鉴于自己刚刚上台,政权并不稳固,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他还会有什么大动作呢?

四、 恢复锦衣卫,非为重走父皇之路

朱棣对朝廷机构的变动,不仅仅是创设内阁。他还恢复了朱元璋后期取消的锦衣卫,并在制度上予以正式确立。

纵观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史,皇帝为了排除异己,监视百官,通常都会建立忠于自己的特务谍报机构。而这些组织,往往都会有太监的身影参与其中。汉武帝设立“绣衣直指”,又称绣衣御史,负责搜集情报。三国时,曹魏设立“校事”,监察百官与吏民。北魏则设立有,“候官”来监视文武官员。武则天时期,为铲除异己,特别是打击李氏诸王及其支持者,特设了“内卫”。唐肃宗时的掌权太监李辅国,秘密组织了间谋机构“察事”,两宋时期,则有以太监为负责人的皇城司,直属皇帝领导。

但是,要数名气最大的特务机构,无疑非常明朝的锦衣卫莫属,一来明朝距离今天更近,影视作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来,锦衣卫确实组织更为严密,行事更为“专业”,因而破坏作用,往往也会更大一些。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为了更好地监督和管理朝中大臣,撤掉了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建立锦衣卫。锦衣卫的全称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是由拱卫司发展而来。起初不过是皇家的仪仗队和侍卫队,但后来的权力越来越大。

锦衣卫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

一是接受皇帝的直接领导,绝对听命于君主,刑部尚书也管不了他们。如此一来,朝中大臣只有被锦衣卫修理折磨的义务,没有管理或弹劾他们的可能。

二是有司法权。可以进行侦察、逮捕和审判,有点类似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组织。锦衣卫从不对老百姓下手,只盯朝廷官员。虽然三法司——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有自己的监狱,但锦衣卫的监狱无疑是最特殊也最恐怖的,有个很拉风的专属名称——诏狱。里面关的,大都是皇帝亲自下诏捉拿的要犯。一个健康的人,一旦被抓进诏狱,注定是生不如死,只求速死。能活着出来的,肯定就有本钱吹牛了。

不过朱元璋时代,锦衣卫只存在了五年就被解散了。朱棣上台之后,下令恢复锦衣卫,并在南北两京分别都建立了镇抚司。

南京的南镇抚司,主要职责不过是仪仗与工匠;而设在北京的北镇抚司,管的可就是刑法与诏狱了,让朝廷官员谈虎色变的锦衣卫,通常指的就是北镇抚司。

在政权还很不稳定,反对势力相当强大之时,朱棣恢复锦衣卫,显然是希望它能成为自己维持统治的好帮手。

锦衣卫的一把手称为指挥使,是正三品,其下还有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和镇抚使等高级职员。而首任指挥使,就是非常受朱棣欣赏,同时和朱高煦又有特殊交情的纪纲。

永乐朝初建,朝廷内外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而纪纲也是毫不含糊,屡次在大江南北掀起打击风潮,把很多对朱棣不满的人进行严厉惩处。在南北二京,许多官员提起纪纲的名字,真有谈虎色变的味道。除了纪纲,锦衣卫还有两个指挥,分别是刘江和袁刚。因为名字的发音比较接近,他们三人就被老百姓敬畏地称为“三纲。”这三位爷,可比三头猛虎吓人多了。如果他们抓住了谁的把柄,那不把你整个半死,那纲字就得倒着写。

当然,朱棣无意于恐怖统治,在掌权初期重用纪纲,有些“乱世用重典”的意味。随着政权的巩固,他对锦衣卫的行为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约束,甚至规定,除非谋反大逆,审覆无异,否则罪犯在刑讯以取口供之前,都有五次覆奏之权 。到了永乐十四年(1416),朱棣对纪纲一党进行了清洗,曾经威风一时的纪纲被处以凌迟之刑,全家男女老小发配戍边。

不过终明一朝,锦衣卫都一直存在,甚至成为了这个王朝的一张名片。

锦衣卫的高官,可以和朝廷大员一样着蟒服,而中下级军官则穿着醒目的飞鱼服,腰跨锋利的绣春刀,神出鬼没,遍地开花。堪称大明二百多年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锦衣卫的成员都是正常人,但为什么人们总是把他们和太监联系在一起呢。

因为太监往往是他们的领导。而且到了后来,东厂建立之后,锦衣卫往往要接受东厂的指挥。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朱棣上台之后,各方面的布局与建设有条不紊,很快就稳定住了局势。那么,不按牌理出牌的他,还会有什么大动作呢? l4VfU+cBpDp4UABbj/FwRjv4pP2NcTGBI3fVVc31T9SO2IXO+3EMv9EMqI3pVN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