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对母亲的依恋会贯穿人的一生

依恋联系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消失。依恋的另一项重要特性,就是这种半永久的持续性。 无论距离多远,时间相隔多久,紧密联结的依恋联系也能长久不变。这种依恋联系呈现出近乎悲切的纯粹,经常为人们带来许多感动。

孩提时代看过的卡通版《万里寻母》 中,主角少年马可想必在不少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找寻母亲,少年马可独自一人从意大利热那亚前往阿根廷。

这个故事之所以令人感动,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类似的体验。因为对依恋对象深深的眷恋,为了待在对方身边而展开行动。这样的行为,被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曾提出“依恋理论”)称为“依恋行为”。哭喊“妈妈”的行为是依恋行为,像马可这样的万里寻母也是依恋行为。

长大成人之后,虽然对母亲的依恋埋没于日常生活之中,依恋行为也受到压抑,但人们内心深处对母亲的依恋需求依然与幼年时期无异。斋藤茂吉的短歌集《赤光》中,收录了59首短歌,其中一首题为《逝去的母亲》。悲凄的短歌内容始于听闻母亲病危,为了见母亲一面而奔赴故乡山形县;到陪侍母亲床前照护,直到亲送临终,最后在火葬场捡拾母亲遗骨,面对失去母亲的故乡山河,难耐心中悲痛。

为了回东北,见母亲最后、最后一面,路途匆忙。

时日无多,侍母枕畔,远处田蛙鸣声,震天价响。

我的母亲啊,即将逝去的母亲,生下我,哺育我的母亲啊。

生于贫困家庭的茂吉,14岁时只身离开山形前往东京,受经营医院的斋藤家照顾,得以进入大学就读,学医后成为斋藤家养子。养父母在上,茂吉平常一定不好意思回老家探望母亲吧。长年压抑的思亲之情,在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时,如洪水溃堤般涌现。

茂吉的歌集处女作《赤光》出版后,《逝去的母亲》引起很大的反响。在此之前默默无闻的茂吉,也一跃而成为广受瞩目的歌人。

在《逝去的母亲》中最震撼人心的,是吟咏花了一天一夜将母亲火化后,自己从中捡拾遗骨的场景。

从灰烬之中,拾起母亲;在晨光之中,拾起母亲。

那份对母亲无尽的依恋之情与丧母之痛,在庄严的晨光中显得更加鲜明。

说到母亲的遗骨,作家远藤周作的妻子远藤顺子也在作品中提到,周作曾抱着母亲的遗骨出席音乐会,或将母亲遗骨带到轻井泽的别墅共度一晚等逸事。周作的母亲是当时罕见的女性小提琴家,以教授小提琴为业,拉扯两个儿子成人。和品学兼优的兄长相比,周作是个“吊车尾”(拖后腿)的小孩。然而,母亲总是会为他辩驳“这孩子也有他的优点”。与母亲坚定的依恋关系,一定也守护了周作充满苦难的一生。

相较于茂吉与周作对母亲的态度,织田信长对亡父的态度便截然不同。据说信长不但赤脚出席父亲的葬礼,还一边嚷着“去死吧”一边朝父亲的牌位撒香灰。

信长与父亲之间并非没有依恋关系,只是其中爱恨交织,可说是一种非常极端且矛盾的不安全依恋形式。这种情形,与接下来要叙述的“依恋伤害”有关。 huwydqgSvN+n7d2p3E9LT4IobnMMrR8nByVxRuIlD517N/cfA2d+ynI/Z47hsDQ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