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幸福人生、健全人格,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依恋

当人类想追求幸福的人生时,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的依恋 所谓依恋,指的是人与人缔结紧密关系的能力。 人格的基础也借此定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依恋形式,不只是人际关系和感情生活,连工作方式及人生态度都深受不同的依恋形式影响。

拥有稳定依恋形式的人,无论在人际关系还是工作上,都会表现出强韧的适应力;他们不但与人相处起来顺利,还能与他人建立起深厚的信任,长年下来,更可获得丰美的果实。这样的人,面对任何人都能坚定表达自己的主张,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孤立;遇到困难时,他们懂得如何求助,也知道如何巧妙地保护自己;他们很少因压力而忧郁,容易被人接受,也乐意接受别人,因此易于掌握成功的机会,并毫不费力地把握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后天形成的依恋,影响力甚至会超过遗传基因

过去,依恋的问题多半被视为儿童问题,尤其容易出现在那些成长于特殊或悲惨家庭环境中的儿童身上。不过,近年来除了用于探讨一般的儿童问题外,依恋也开始被当作成人问题来思考。不只如此,依恋问题已确定和如今造成社会问题的各种困难及障碍有关。

举例来说,依恋问题不只是引发忧郁症、焦虑症、酒精使用障碍(酒精成瘾)、药物使用障碍(药物依赖)、赌博成瘾、边缘性人格障碍及暴食症等的危险因子,也被视为导致离婚与家庭破碎、虐待与忽略、逃避结婚生子、拒绝融入社会、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等问题的重要因子,进而开始受到重视。

此外,近来经常被提起的“发展障碍”一词,已知除了会发生在儿童身上外,也有不少发生在成人身上的案例。依恋障碍与这种发展问题的成因有相当大的关联,实际上,也有很多依恋障碍被诊断为发展障碍的例子。

我长年接触人格障碍与发展障碍患者的治疗工作,经常感觉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年轻患者的养育环境。愈难处理的案例,愈是与依恋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一点也使症状趋于复杂,更难治疗。

如果把依恋看成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及人格形成的基础,其实就一点也不难想象了吧。 不管在哪种依恋形式下成长,都会造成长达一生的影响,依恋的影响力似乎更胜于与生俱来的基因。就这层意义来说,依恋形式堪称“第二基因”。

对于人格障碍及发展障碍已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再加上依恋形式的观点,想必更能深刻理解与人格及发展障碍相关的问题,也更能看清楚,曾经面临的困难究竟从何而来。

不过,依恋问题并非少数特定族群的问题。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依恋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总是在意别人的想法?为什么总是没有勇气表现自己?为什么无法从内心享受人与人的交流?为什么即使压抑自己也要配合别人?为什么总是冷眼旁观,对什么事都无法认真?为什么对遭到拒绝和受伤害特别敏感?为什么明明知道没有好处还是要逞强?

从依恋障碍入手,许多人生难题会迎刃而解

依恋的稳定性与依恋的形式,不只影响了人际关系以及人们的亲密关系,更与每个人的生存之道、人生兴趣、恋爱及育儿方式、抗压性也脱不了干系,甚至和一生的健康状态有关。依恋在潜意识中支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动。我们常常困惑不解:明明可以选择其他生活方式,为什么偏偏要这样生活呢?只要理解一个人的依恋形式,想来这个问题就能水落石出了。

该怎么做才能让人生更顺利?该怎么做才能让生活更丰饶?该怎么做才能正向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该怎么做才能更接近幸福?

重新认识自己并有了自觉之后,我们就不难察觉,从根本上影响这些问题的正是依恋状态。解决之道则是看自己能否克服过往不当依恋所造成的伤害,以及今后是否能拥有稳定的依恋关系,能修复多少不稳定的部分。

本书想告诉大家:我们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需要什么,能做什么,有哪些提示可以参考。

此外,对于正在医疗、福利及教育领域协助处理各种问题个案的专家,他们在帮助人格障碍及发展障碍的患者时,我希望本书能为他们在容易忽略的地方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观点。

为了改善并妥善处理人格障碍及复杂化的发展障碍,必须从依恋的观点入手。 即使在已认定为忧郁症、焦虑症或依赖症等过往疾患概念的状态下,愈是难以用一般治疗法改善的案例,愈是和依恋问题息息相关。 就某种意义而言,若你至今所做的努力都无法顺利发挥治疗功能,或许正因忽略了依恋因素的缘故。

事实上,继续往下阅读本书你就会发现,许多无法以过往疾患概念解释,难以理解且治疗困难的状况,只要从依恋障碍的方向寻找原因,往往可以得到解答。从依恋的观点出发,可以更立体、更有深度地掌握问题所在,从中获得帮助病患真正痊愈的重要提示。 OQP5O8MBgWYmy8BYZWKiWrJhs+x3dLOazRPCrsz8S9bdpfhtv5KSCJ3LUdjNi68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