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孩子5岁以前,都是依恋形成的敏感期

养育环境的问题有各种类型,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父母的缺席。依恋障碍最早即是从对战争孤儿的研究中发现,由此可见一斑。第1章也曾提过,依恋的形成过程中有个关键期,若在这一时期失去母亲,将很容易引发严重的依恋障碍。

依恋形成的关键期是出生后6个月到1岁半之间。最近的研究指出,孩子刚出生的前半年内,依恋已经开始形成,一般认为在这初期阶段与母亲分离,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社会性发展。

换句话说, 如果不在1岁半之前建立起与养育者之间的依恋联系,要形成稳定的依恋就会比较困难。

然而,就算过了这段时期还是不能放心。这个时期只是依恋形成的关键期,在接下来的阶段,还会再经历一次关键期。尤其是两三岁左右,孩子最容易产生母子分离焦虑,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被强制与母亲分离,依恋关系受到伤害,分离焦虑仍会留下强烈的影响。就结论来说,在5岁以前都该视为敏感阶段。

整体而言,在依恋尚未完全形成的阶段与母亲分离过的人,容易因为缺乏依恋而出现“去依恋”的倾向。孩子若在母子分离焦虑最严重的两三岁左右失去母亲,容易因遭到抛弃而产生强烈的焦虑及抑郁。

虽然度过这段敏感时期后,失去依恋对象对孩子的影响会逐渐降低,然而当时所受的伤害仍会以各种形式对人生产生影响。曾因依恋关系受伤的人,再次失去依恋对象时,这种伤害将会造成更强烈的影响,并且使其长期处于不稳定依恋状态。

案例2:与血亲无缘的川端康成

作家川端康成不到两岁时失去当医生的父亲,不到一年后又失去了母亲。他的父母都死于肺结核。母亲过世时川端才两岁半,成长过程中几乎对父母没有任何印象。

可是,即使他的记忆中没有自己1岁半至两岁前那个依然健康的母亲的印象,他仍然很可能已经完成了与母亲间的依恋联系的建立。或许正因如此,失去母亲的悲伤才会如此强烈。大概连川端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只是他一生都无法摆脱这种莫名的哀伤与寂寞。

川端身体虚弱,食量又小,在上小学之前“甚至无法好好吃完一碗饭”。入学之后他经常请假,并且常常受到同龄人欺负。这或许和先天体质也有关系,然而更可以说是失去母亲所带来的依恋障碍,在成长过程中对他造成的影响。

川端此后的人生依然与血亲无缘。7岁时,他又失去了一心一意照顾他的祖母。少年川端在担心衰老的祖父也撒手人寰的念头中度日。每当他去拜访朋友而晚回家时,也总是担心已经看不见东西的祖父会发生什么意外。

据说少年川端最喜欢爬上院子里的厚皮香树,在树上看书。身边什么都没有,仿佛远离了现实世界。对他来说,似乎只有书中世界才是安全的避难场所。

在他15岁的时候,祖父也辞世了。这时的他写下了《十六岁的日记》,以冷静的笔触淡然描写祖父日渐衰弱的模样。这般文字由一个刚满15岁的少年写来,不禁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笔下不带一丝情感。文章里没有感情流动,只有冷静客观的事实描述,完全符合逃避型依恋的特征。

无论父母多么疼爱孩子,给予孩子多少爱护,当他们因死亡而缺席时,困惑的孩子一定会不知所措。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去世,孩子甚至不会记得父母曾经为他做过什么。

案例3:关键期失去母亲的K君

同样是失去父母,离别的时期不同,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在关键期失去父母,最容易受到严重的影响。即使是兄弟姐妹,因为与父母离别的时期不同,对成长后的影响也会不一样。

K君的母亲在他刚满1岁时抛夫弃子回到娘家。当时K君还没断奶,身体成长甚至因此暂停了好一段时间。父亲必须工作,只好将K君和大他两岁的哥哥送到托儿所。哥哥很快地适应了托儿所,K君却始终无法习惯,晚上回家也整夜哭个不停,甚至得吸着父亲没有奶水的乳头才能入睡。

两人分别到了3岁和5岁的时候,哥哥无论如何都想见母亲一面,父亲允许后,两兄弟便踏上了遥远的旅途。然而见到母亲时,K君却对母亲毫无印象,显得相当生疏。

看到儿子们不畏路途遥远来见自己,母亲深受感动,决定回到丈夫身边。来年,哥哥上小学前母亲回家了。哥哥欣喜若狂,K君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位母亲,露出不知所措的模样。

此后,兄弟俩的成长也一直形成鲜明对比。哥哥个性活泼,社交能力强,也从不避讳对母亲撒娇。相比之下,K君总是无精打采,没什么朋友,一直对母亲很客气,无法坦然与母亲相处。

不过,即使是非常年幼时便与母亲生离死别的孩子,只要能从后来代替母亲的养育者身上获得充分的爱,就能减轻别离造成的影响。相反,有不少案例显示,遭到后来养育者的过度保护,或是受到多名养育者干涉,也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要取代母亲的角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案例4:典型依恋障碍者——卢梭

以《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名著为人所熟知,影响后世深远的思想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就是个从幼年时期到成人之后都表现出典型依恋障碍特征与症状的案例。

卢梭生于瑞士日内瓦,父亲是钟表师,母亲是牧师的女儿,卢梭是两人第二个儿子。但是,母亲在卢梭出生后不久过世,照顾卢梭的是父亲与未婚的姑姑。父亲非常溺爱亡妻留下的这个儿子,卢梭自己也曾说过:“我年幼时受到的珍爱,恐怕就连王子也比不上。”(《忏悔录》)

卢梭虽然是个活泼的孩子,但成长过程中却不断做出偏激的行为。比方说偷东西、说谎、恶作剧等。以儿童的恶作剧标准来看,他的行径已经称得上是脱离常轨,如在食物里偷偷小便等,并从中获得不为人知的乐趣。说谎与过火的恶作剧,都是有依恋障碍的孩子身上经常可见的典型问题行为。

尽管在溺爱中成长,失去的母爱还是难以弥补。不只如此,卢梭的父亲在对儿子提起亡妻时,甚至还会像个孩子般哭着对卢梭说:“我需要安慰!把你的母亲还给我!”(《忏悔录》)。可以说,卢梭从小便怀着这种与生俱来的罪恶感。 EgrOfSVgOYNQdKtp/AkX/WnQqSR7X91E6r8DK1CQeKsZ2VZr9BVePRNijt3wqw7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