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 四种依恋模式:安全型、矛盾型、逃避型、紊乱型

前面提到了几种影响依恋的要素(依恋是否能顺利发挥安全堡垒机能,面对压力与威胁时表现出何种依恋行为等),根据这些要素,可以将孩子的依恋模式分为四种。理解这四种模式,将有助于理解成人的依恋形式。

人们经常使用前述学者爱因斯沃斯开发的一种陌生情境测验,来检视儿童的依恋模式。这种测验借由把儿童与母亲分开一段时间,再让双方相聚的情境设定来观察儿童的反应,并区别出不同的依恋类型。

爱因斯沃斯首先将儿童的依恋形式分为安全型、反抗/矛盾型与逃避型三种,之后梅因与所罗门(Main & Solomon)又增加了紊乱型,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孩子的依恋模式分为这四种类型。除了安全型以外的其他三种模式又统称为不安全型。

安全型的儿童在与母亲分离时,虽然会表现出哭泣等不安反应,但反应不至于过度。当母亲重新现身时也能坦然表现喜悦,主动拥抱母亲。约有60%的儿童表现出这种模式的依恋。因为作为安全堡垒的母亲充分发挥了机能,安全型的儿童在感到压力时也能做出适度的依恋行为。

逃避型的儿童在与母亲分离时几乎没有反应,即使与母亲再次相见,除了排斥目光接触之外,也不会主动拥抱母亲。因为逃避型的儿童没有安全堡垒,是即使感受到压力也不会采取依恋行为的类型。约有15%〜20%的儿童属于这种类型。

从自小在孤儿院等福利机构长大的孩子身上,经常可看到典型的逃避型依恋。有时,从缺乏父母关爱或照顾,被放任成长的孩子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类型的依恋。逃避型的孩子年龄稍长后,很容易叛逆或出现攻击性。

反抗/矛盾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出大哭大叫等激动的不安反应;然而当母亲再次出现时,却又对母亲的拥抱做出抵抗或排斥的反应。不过,只要一待在母亲身边就不愿意再度分开。这是因为母亲作为安全堡垒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引起孩子过度的依恋行为。约有10%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

通常这种类型的孩子的父母时而关爱孩子,时而漠不关心,也有不少父母过度神经质或是管教太过严厉。反抗/矛盾型的孩子在年龄稍长后,罹患焦虑症的概率很大,也容易遭到霸凌。

紊乱型的行为中掺杂了逃避型与反抗型的表现,特征是没有固定连贯的行为模式。有时孩子毫无反应,有时又会激烈哭泣或强烈愤怒。此外,这种类型的孩子也会出现蜷曲身体,看似恐惧父母攻击的反应,或是相反地突然攻击父母。

不少紊乱型的孩子经常遭到虐待,或者拥有精神状态极度不稳定的父母。原本应该安全的堡垒反而成为危险的地方,致使孩子陷入混乱。因为无法预测父母的行动,孩子的行为也变得紊乱失序。紊乱型的孩子将来也容易发展出边缘性人格障碍。 sJPFxHTVVBvor1slXrZuwHNC8+jZUZ76JdXQXvxgFVruaD4FFoqv5FjkJSK9jT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