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 压力与威胁下,活跃的依恋行为是一种健康的自我保护

孩子从安全堡垒中得到充分的安全感之后,就算逐渐远离安全堡垒也不至于太过不安,进而专心投入探索行为——也就是工作与社会生活之中。这时安全堡垒成为了孩子的紧急避难场所。当孩子知道只要自己需要就能从中获得援助时——这样的安全感使然,即使依恋对象不必随时在身边也没关系。

然而,一旦发生特殊情况,令孩子感到焦虑与紧张,依恋行为就会活跃起来。这是一种健全状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依恋行为有各种模式。有人像幼儿一样希望待在依恋对象身边,进行实际的肢体接触等;也有人借由回想依恋对象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从精神层面来达成依恋的目的。

在犹太人遭纳粹严重迫害的时代,被关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等地方的人们,必须想尽办法保持精神上的平衡。此时,在心中回忆所爱的人就成为拯救他们精神状态的重要方式。

维克多·弗兰克 (Viktor Emil Frankl)在《夜与雾》一书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为了挺过残酷的迫害,弗兰克不断在脑海中想象妻子在这种情况下会对他说的话,仿佛妻子就在身边轻声鼓励自己一般,借此勇敢地活了下来。

面对压力与威胁时,依恋行为系统(脑内负责依恋行为的机制)会受到刺激,进一步诱发依恋行为。每个人被诱发的方式不同,甚至可说有极大的差异,从中可以清楚看出各种依恋形式的特性。

拥有稳定依恋模式的人,面对压力或威胁时,依恋行为系统受到适度的刺激,适度地增加依恋行为,借此舒缓压力,维持内心平静稳定。

不过,有些人即使感受到压力或威胁,从他们身上仍几乎看不出依恋行为。这是一种“依恋行为系统的钝化”。人在形成依恋行为系统时,若发现“压抑依恋行为反而有助于生存”,便会刻意抑制依恋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主动寻求依恋,却总是无法获得回应或遭到拒绝,人便会自然而然转向消极的依恋机制。

另一方面,也有人在面对压力与威胁时,会诱发出过度的依恋行为。这类情况是依恋行为系统受到过度刺激,只要稍微离开依恋对象,甚至只是感觉依恋对象可能远离,就会感到强烈不安,为了将依恋对象留在自己身边而大吵大闹。同样,会出现这种结果,也是在孩子形成依恋行为系统时期,发现采取这种过度活性化策略能够带来安全感,因此养成这样的行为模式。举例来说,当孩子发现养育者对自己的关心减少时,只要大吵大闹,就能重新获得关切;如此一来,便容易养成上述的行为模式。

还有另外一种更复杂的反应。面临压力与威胁时,有人会采取乍看之下与心意相违的依恋行为。比方说,明明希望对方待在身边,却故意拒绝或攻击对方,甚至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过度活性化的依恋行为。依恋问题愈严重的案例,愈容易出现这种矛盾反应,这往往来自童年时想要求助又担心得不到响应,害怕受到伤害的焦虑与愤怒。 czyMaMqftf7sdUh5qylFbFhxkFSZXi+z3c7mLX1W6YAM7iMQnoJmeN7f+nNQct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