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清末学风的“趋新趋旧”说起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曾醉心于西方哲学和美学的研究,他所写的《红楼梦评论》,在文艺批评史上,是以西方哲学和美学观念剖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第一次尝试。然而,他后来竟完全放弃“文哲之学”,转而将毕生精力付诸中国古代文物制度的考证。就他而言,这不过是个人治学生涯中的转变,但以时代观之,其中却含有特殊的意义。清末学风的这种“趋新趋旧”并不仅限于一人一事。它是社会变迁带来的各种矛盾在学术界的反映,简言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较王国维早30多年出生的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学者。他早年曾大力倡导“西学”,于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思想和科学观念方面,筚路蓝缕之功终不可没。但至晚年,这样一个斗士竟也对西方的科学、政制失望之极,复转向中国传统文化。他在给门生的信中说:“鄙人行年将近古稀,窃尝究观哲理,以为耐久无弊,尚是孔子之书。《四书》《五经》,固是最富矿藏,唯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挥淘炼而已。”这分明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另一种说法。当时,经历了这种转变的学人恐怕不在少数。

何以如此呢?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兵舰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向以老大自居的“天朝大国”窘相毕露,数千年积弊暴露无遗。中国人痛感于国家贫弱,国难当头,遂起而研习“西学”,以为开启民智、富国强兵的救国之道。一时间,“新学”风靡,人心向洋。但是,改良终未成功,革命打破了旧秩序,而新的立足点却未寻得,平衡顿失。这便是一代学人的苦恼。深自反省,严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间尝深思世变,以为物必待极而后反,前者举国谙于政理,为共和幸福种种美言夸辞所炫,故不惜破坏旧法从之。今之民国已六年矣,而时事如此,更复数年,势必令人人亲受痛苦,而恶共和与一切自由平等之论如蛇蝎,而后起反古之思。” (《严幾道与熊纯如书札节钞》,《学衡》十三期,转引自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第45页) 自大距盲信仅一步之差。从死读经书,侈谈华夷,到“为共和幸福种种美言夸辞所炫”,尽弃“旧法”,盲趋“西学”,不过咫尺间事,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然而,果真只是由于目睹西方政制种种弊端才生出“反古之思”吗?且不说把中国政治的窳败归咎于“新学”的影响是士大夫们的偏见,对“西学”的失望也并非产生“反古之思”最重要的原因。

19世纪的西学东渐,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副产品。因此,中国人的接受“西学”,出自对历史的自觉意识者少,而于民族危亡之际,图求生存,不得不为的消极因素居多。所以,后来由“西学”再返归“国粹”,也是两种文化之间冲突至于不可调和的产物。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间充满曲折变故,亦不乏与各种文化势力的冲突、融合。那么,何以唯独中西文化的冲突在当时是不可调和的呢?答曰:前此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征服者,文化的发达远逊于被征服者,因是辄为当地文明所同化。但是,19世纪的入侵者所代表的,不仅是“船坚炮利”或“奇技淫巧”,还是一种高度发展了的文化,即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它保留了古希腊的民主共和传统,吸收了古罗马的个人本位观念;它务实而充满进取精神,把无穷的精力用来征服周围的世界。追求“无限”、生死以之的浮士德就是这种精神的人格化。同样的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在中国被视为雕虫小技,在西方世界却被尽可能应用于战争、航海、商业和扩张。这不是偶然的。近代资产阶级的崛起,把上述进取精神同对利润的追逐结合在一起,变成一种没有止境的占有欲和统治欲。与此相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恬淡自足的中庸哲学。儒家积极的道德实践和老庄消极的避世哲学被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尊古崇圣的保守传统和洁身自好的消极哲学。由宋明始,这一古老的文明便日益表现出老化和惰性。它固执而缺乏热情,满足于现状而又沾沾自喜,一副龙钟老态,在历史的旅途上蹒跚而行。可笑的是,面临外侮,它依旧抱残守缺,妄自尊大,直到被人打破大门,在自家庭院里横行无忌,才赶忙起来办学堂、造船舰,以为只要“师夷长技”,便终可“制夷”。甲午之战粉碎了洋务派的迷梦。中国人方始懂得,只有坚船利炮是不够的。物质之后尚有精神,不学西人的文明制度怕是不行的。于是,方有严复的大量译著,康、梁的变法维新。但是,欲吸取“西学”之长,使之有益于中国社会,非彻底改造旧有文化不可。然而,当时能真正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褊狭,基于对两种制度、两种文化的深刻认识,以自觉意识改造旧文化的究竟能有几人?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是传统的变法模式,与旧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学生和助手,名噪一时的变法领袖梁启超,最后也沦为保皇派,退回书斋。早年投身于启蒙的学人,或如严复、刘师培等,进了“筹安会”,忙不迭地去拍袁氏皇帝的马屁,或如罗振玉辈,结交遗老,效命清廷,终于沦为汉奸,为国人所不齿。至于本文开始提到的王国维,虽在学术研究诸多领域均有建树,终以不惑之年,拖着一根长辫,自沉于昆明湖,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惋惜和一个难解的谜。

谈论历史人物,难免评其得失,但并无苛求前人之意。说这些人的悲剧是因其阶级立场所致,也许不错。但我们通常说的历史局限性不正是指一种特定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吗?任何时代,任何国度,处于两种文化剧烈冲突夹缝中的人,必定面临种种痛苦的抉择。清末民初一代学人的悲剧就在于,虽已面对新的外来文化的严重挑战,却无法摆脱传统的羁束,更无力改造旧文化以适应新潮流,只能在夹缝中惶惶奔走,终而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旧文化的殉葬品。这一历史的教训足以使后人掩卷深思。

1984年11月3日于北京
原载《读书》1985年1月号 7LDy3CyE8y5kFVkLzpV9LWmmlxP1/0jNjfiNUtfydiO+hieVMo8HIB00tbBw7h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