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依据产品的特征被分为了不同的类型,这些开发类型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无论是资源消耗量还是开发风险等,都显著不同,所以需要区别对待。产品开发类型划分属于项目类型的划分,这是一种自然属性划分,与产品自身没有太大的关联。
影响产品开发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为开发资源的投入量(包括人力资源与开发资金)、开发的技术难度和市场的接受程度等。典型的产品开发类型分为五大类:全新产品开发、平台级产品开发、扩展(衍生)产品开发、维持型产品开发、独立产品开发。
1. 全新产品开发
全新产品开发是指企业开发一款全新且独特的产品,其英语描述为New to the world Product。该产品不一定是世界范围内全新的创造,但至少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全新产品,没有任何接近、相似或可借鉴的既有产品供参考。从这个描述中可见其开发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
全新产品开发对企业资源的消耗量极高,且具有极大的风险。因为此类产品往往面临当前技术不成熟、某些功能存在瓶颈、具有极高市场价值但窗口期极短等各种挑战。与之对应地,企业往往可以从成功的全新产品开发活动中获取非常高的收益,而且可能对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些全新产品开发不仅是行业技术上的突破,甚至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因为并非所有企业都愿意承担全新产品开发带来的风险,所以通常只有开拓型企业会积极在此类项目上投资。全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数量或者占企业所有产品开发项目的比例是较为常见的企业开发能力的指标之一。
与独立产品开发不同,全新产品后续可以类似于平台级产品,建立属于自己的产品平台,以扩展产品开发的收益。
2. 平台级产品开发
平台级产品特指企业内新产品平台(家族)中第一个产品。这类产品的开发难度低于全新产品开发。作为新产品平台的首个产品,一般也没有太多可借鉴的内部参考,但由于产品平台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关联,该产品也可能得到其他资源的支持。平台级产品开发是企业内部的常规开发活动,几乎所有类型的企业都会进行这类产品的开发。由于该产品开发消耗的资源仅次于全新产品开发,因此这类开发占企业所有产品开发项目的比例不会太高。
平台级产品开发可以由既有产品的经验或技术拓展过来,也可以通过外部对标获得相应的技术或知识来完成。作为平台家族内的第一个产品,该产品要充分考虑其架构设计的可拓展性,合理划分子系统与底层模块,以便后续该产品家族内其他产品的衍生开发。
平台级产品开发的时间较长,不亚于全新产品开发,所以同样面临巨大风险。企业会较为严格和谨慎地评审这类项目在各个开发节点上的交付质量。
3. 扩展(衍生)产品开发
扩展(衍生)产品开发是企业开拓市场、主动获取客户、创造新盈利点的重要主体活动。该类产品开发建立在全新产品开发或平台级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可利用现有平台的技术和经验,通过平台既有的模块重新组合成新的产品。在该产品开发过程中可以加入部分新的技术和模块来适应客户对该产品的需求,但产品开发团队需要控制新技术或新模块的比例。如果比例太高,那产品类型很可能转变为新的平台级产品或独立产品开发。
扩展(衍生)产品开发所需的资源相对于平台级产品开发会大幅减少。有些企业的实操经验显示,前期一个良好的平台级产品开发可以使后续的扩展(衍生)产品开发资源消耗降低70%~80%。多数扩展(衍生)产品开发应来自平台级产品开发活动的知识传承。
扩展(衍生)产品可以快速丰富企业的产品家族列表,并且满足客户的各种新需求,企业也由此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收益。无论是全新产品还是平台级产品,都应考虑如何通过扩展(衍生)产品来延续产品的生命周期。扩展(衍生)产品是企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对于多数企业,该类开发项目的数量应占企业所有产品开发项目的绝大多数。
4. 维持型产品开发
维持型产品开发,也称持续产品开发,是对现有产品的快速更新设计。在产品进入稳定的量产阶段后,多数产品开发团队会结束开发活动,并释放资源以支持其他开发活动。但客户或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依然没有停止,在很多产品上市很久之后,企业依然会收到客户的变更需求。虽然这些变更需求往往是很小的变化,但企业还是要应对这些需求。企业内部也可能出现变更的诉求。例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过程稳定性或产能等目的,运营团队可能改进某些设计来满足这些诉求。此时维持型产品开发随之诞生,开发团队将组建一个小型快速响应团队来进行专项研究或产品开发。这种开发团队可以是全职的或兼职的,取决于企业的规模与维持型产品开发的数量。有些企业采用开发终身制,即原产品开发团队应对产品后续的维持型产品开发负责。
维持型产品开发会对现有产品的某些设计或参数进行修改,通常不会影响该产品的定位或产品家族的归属。维持型产品开发的范围定义模糊,如果维持型产品开发的变更过大,就应重新建立项目并按扩展(衍生)产品开发或独立产品开发执行。
维持型产品开发是企业内部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其影响范围极广。根据一些企业的经验,该类产品开发可占企业全部产品开发的85%以上。该类产品开发过程烦琐,但是企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获取长期收益的主要保障。
5. 独立产品开发
独立产品开发是指该产品开发既不属于全新产品开发,也不属于任何产品平台或家族的产品开发。不难看出,这类产品的定位非常尴尬。它可能是其他企业优势产品的复制,也可能是企业自主开发的尝试品,还可能是被客户指定的特殊产品。原则上,独立产品开发不是企业产品开发的主要类型,企业也不应将主要资源和精力放在该类产品开发上。但该类产品开发往往与企业的临时战略有关,甚至不以营利为目的(针对该类产品开发)。例如,某企业为了某战略客户研发了某款特殊产品,目前该产品不属于企业内部任何一个产品平台,未来也不会成为企业的主要产品,但因为该产品,企业获得了该客户较高的满意度以及与其后续的合作意向,所以企业就可以开发该产品。该产品不会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而且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战略可能关联不紧密。从产品平台的角度来看,这类产品显得非常不合群,企业应严格控制这类产品开发的数量。
各产品开发对企业均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它们不应单独存在企业内。对于健康发展的成熟企业,企业内部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开发。表3-1是根据一些企业实践后获得的经验总结,显示了这些产品开发类型在企业内的比例和关系。
表3-1 产品开发类型之间的比较
从企业发展的时间线来看,多数企业在发展前期都会通过开发一些全新产品以构建企业的竞争力,或者开发一些独立产品以获得企业短期的现金流或建立客户关系。在度过企业发展的瓶颈期之后,企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时其重心会转移到多个全新产品开发和扩展(衍生)产品开发,并借此契机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建立更加稳固的业务模式。当从爆发阶段转变到稳定发展阶段时,企业将逐步少量建设新的产品平台并通过大量维持型产品开发来实现企业的长期收益。多数企业的发展轨迹服从经典的S曲线。图3-7显示了企业发展阶段与产品开发类型之间的典型关系。
图3-7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开发策略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的运营模式日益复杂和多样。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产品战略构建产品平台,并确定产品类型的比例和资源投入量。在此过程中,外部经验仅作为参考,其他企业的经验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