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陶工艺

关于陶器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说法是,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贮藏食物和烧煮食物都需要容器。人们尝试着用柳、藤等植物枝条编成筐篮,可是谷粒总会从那些筐篮的空隙中漏掉。人们又尝试着用泥巴糊在筐篮上,短暂地解决容器的泄漏问题。也有人说因为要贮水,人们就用黏土和泥塑成器形,晾干后使用,但这种容器极易碎裂,并不理想。在一次偶然的火灾过后,人们发现经过火烧的泥土容器,变得坚硬质密,不易破碎,陶器便由此产生了。发明用火、熟悉泥质等,都为陶器的早期制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其中,火种的保留与火的利用对早期工艺美术来说至关重要。陶器生产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只会利用天然材料制造工具的局面,达到了利用“人造材料”为自己服务的境界,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

黏土掺上水后的可塑性,大约在一万多年前就已经被古人类所认知。陶器首先出现在古埃及与欧洲。我国较早的陶器见于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和8800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以及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如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和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早期陶器都是手制的,器壁厚薄不均,造型简单,种类有钵、壶、罐、盘等。有不加任何装饰的素面陶,也有装饰比较简单的刻划、印压装饰陶,陶器的表面有绳纹、划纹、剔刺纹等,如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夹粗砂灰陶绳纹圜底罐》,内外均饰有绳纹。裴李岗还出土几件陶塑羊头和猪头。磁山还发现一片画红色曲折纹的彩陶,说明此时的陶器已不是刚刚产生的陶器,也就是说制陶工艺在中国至少也有近万年历史。接着就是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等诸文化,这段时期陶艺迅速发展,出现了彩绘陶器,陶器既实用又美观,可以将其称为是原始艺术和原始科技的完美结合,其种类之丰富,造型之奇巧,装饰之精细,均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石雕人头》(邯郸市博物馆藏)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文化,出土于河北武安。

河姆渡文化:

1973年11月至1974年1月期间,在浙江省杭州湾以南余姚县河姆渡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据考古学家验证,第四层距今6900~6700年左右。这个地层出土文物除了十余万片陶片外,可复原的陶器、木器和骨器就达千件以上。

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我国长江流域文化并不晚于黄河流域文化,而基本上是在同一时期,长江流域文化和黄河流域文化同时揭开了我国工艺美术的首页。

这件《陶猪》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的作品,高4.5厘米,长6.3厘米。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它是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出土器物中,包括玉器、骨器、石器和陶器,尤以彩陶最为突出。因此,仰韶文化一般也称为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这一系统的文化遗址在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宁夏及河北等地均有发现。当世界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蒙昧状态时,我国中原地区正处在母系氏族制的繁荣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精美的彩陶。彩陶是指在陶坯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是具有热烈明快格调的陶器。

彩陶的造型品种繁多,如汲水用的尖底瓶、葫芦瓶,饮水用的钵、碗、杯,蒸煮食物用的鬲、鼎,盛储食物用的盆、罐、瓮等。当时的人们按不同用途而确定陶制品的基本造型,轮廓线普遍浑圆饱满,很少有挺拔刚劲的折线。装饰纹多为动植物纹、几何图纹。仰韶文化的造型(包括雕塑人像),着重塑造大的体面,注意造型的整体感。

彩陶的材质多以淘洗过的黏土为主。小型器皿直接成型,大型器皿则用泥条盘筑成形,在陶坯未干时,把表面打磨光亮,风干后用赤铁矿和氧化锰作为红色黑色颜料,在器皿上描绘图案。陶器在窑中烧成后变成土红色,花纹成黑色、深红色或紫黑色,这也正是原始彩陶的色彩风格。

仰韶文化彩陶可分成早、中、晚三期。早期以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中期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晚期以马家窑型为代表。

半坡型:以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彩陶为代表。半坡型陶器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村,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瓶、长颈瓶,另外还有圆底盆、折腹盆、罐类,造型风格厚重朴实。

半坡彩陶纹饰的形象非常可爱,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鹿纹、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两种或三种纹样组合的纹样,表现了早期人类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

半坡彩陶纹饰以几何图形为主,几何形常用直线、波线和折线等几种基本线条组成,具有一种纯朴和稚拙的情趣。但纹饰中具有历史意义且艺术性最强的是动植物纹饰。以鱼纹为最生动而且普遍。鱼纹装饰约十余种,有一种人面形和鱼形在一起的花纹格外突出。彩陶图案大都形象生动、手法简练、纹样变化单纯且特征鲜明。半坡彩陶的纹饰多用黑色绘成,晚期黑彩多近紫色。

这件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出土的《人面鱼纹盆》口径39.5厘米,高16.5厘米,属于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

《人面鱼纹盆》,充分体现了这个时期彩陶艺术的水平。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葬习俗,即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地下。这个陶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图案,对称分布。一组是两条图案化的鱼,寥寥数笔,但鱼形生动。另一组为人面鱼纹图案,构思奇特,简洁生动。人面为圆形,头顶三角形高冠,口衔双鱼,双耳部各绘一条鱼,作鱼衔人耳状,整个图形充满了奇幻、稚拙的感觉。

《鹳鸟叼鱼缸》,也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杰作。这件物品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也是盛放尸骨的葬具。它的造型古朴,装饰图案很有特色。图上有一只体型高大的鹳鸟,口中叼着一条明显体型较小的鱼。旁边还立有一只较大的石斧。这幅图案也许有什么宗教含义,但今人从中对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有准确的了解。

《菱形鱼纹折腹圆底钵》,图案设计则更为巧妙,表现出极高的绘图艺术水平。图案中间是一正面游来的鱼头形象,其两边各绘有一条向中间游来的鱼。这两条鱼的鱼头恰巧又是中间鱼头的组成部分,其构思之奇巧,令人惊叹。旁边的两条鱼形体,装饰图案均不相同,使整个图案具有非常生动的艺术美。

此外,宝鸡出土的《鸡啄鱼陶壶》,也是当时的精美之作。

《人头壶》,属仰韶文化半坡型陶器精品,高23厘米,底径6.3厘米,1953年陕西洛南县出土,现由西安半坡博物馆收藏。《人头壶》为泥质红陶,既是生活实用器皿,又是陶塑艺术品。该壶为人头葫芦身形,平底,壶背有口,可盛水。人头为少女形象,仰头浅笑,神态安详。刻画手法细腻传神,甚为感人。

陶塑人头或人面,最古老的一件是发现于河南密县莪沟北岗遗址。在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也发现了可能是老年女性的面部塑像。

庙底沟型:以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彩陶上主要绘几何图案,通常以圆点、勾叶、弧线、三角等组成二方连续花纹,纹饰的组合富有弧线的美,装饰在器皿膨胀圆大的腹部上,显得造型丰满,又有圆转流畅的感觉。在叶纹、网纹、斜线、弧线等组织中,常用一种圆点作为穿插装饰,具有较强的对比作用。庙底沟型彩陶花纹一般都画在器皿外部,除少数用红彩外,其他多为黑彩,有时罩有红白陶衣,色彩效果更好。

庙底沟型彩陶数量较多,时间约为距今6000~5000年前,典型陶器有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等。造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其代表性作品有《三垂弧线圆点彩陶碗》,装饰线条活泼流畅,色彩对比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一组国内从未发现过的异形陶器,其中有两件外形似铲、口部呈箕形的陶器和一个长30多厘米、宽4.5厘米的条形盘。

这件《人头形彩陶瓶》属仰韶文化,少女双耳通透,可以用来穿系细绳。这是早期堆塑、镂雕的原始形态。

在陶塑艺术上,庙底沟型较半坡型有了很大的进步,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彩陶瓶》,是一种杰作。瓶高31.8厘米,瓶口为堆塑的青年女子头像。瓜子脸,眉清目秀,额前有整齐的留海,披发。瓶身以优美的弧线为轮廓,上面绘有优美流畅的几何图形。整个器皿就像一位身着花袄的妙龄少女,其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有机结合,使整个作品生气勃勃,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马家窑型:以甘肃临洮县马家窑出土彩陶为代表,影响范围北至宁夏,南达四川,西至青海,属于晚期仰韶文化,后来被单独称为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型彩陶反映出当时的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型彩陶的风格,但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其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马家窑型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彩、红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彩、红彩并用绘制花纹。制作工艺上的发达是马家窑型彩陶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中,马家窑型彩陶比例是最高的,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这些彩陶装饰多用旋纹,流利生动,与半坡型彩陶和庙底沟型彩陶相比,显得更为精致美观,是仰韶文化制陶的精华。

马家窑型彩陶造型完美,纹饰严谨,具有鲜明特色。花纹全为黑色,用粗细相等、排列均匀的线条组成同心圆、涡状纹、水波纹等,装饰面积较大,往往遍布器物内外,线条起伏流畅,与器物形体结合巧妙自然,有满、平、匀的装饰美。

《彩陶盆》,是马家窑型彩陶早期的代表作品,制造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900年,高11.8厘米。马家窑型早期的彩陶多为橙黄、橙红陶,绘黑彩。其制作比较精致细腻,工艺精湛、娴熟,构思巧妙。其纹样多用黑线构成复杂的花纹,以长短线和弧线构成的几何图案为主,装饰纹样以螺旋纹最出色,动感强烈,富有生命力。彩绘幅面很大,气势磅礴。内彩比其他类型要多,常施绘于浅腹的盆、钵、碗等。

这件《涡旋纹彩陶瓮》(公元前2500~前2000),高48厘米,是由庙底沟型彩陶发展和分化出来的。其出土于甘肃省临夏县,表面线条极富韵律之美,被称为中国的“彩陶之王”

这件带有锯齿形图案的《彩陶双耳壶》(前2500~前2000前,高36厘米),是典型的半山型陶器。

半山型:最先发现于宁夏大奥河东侧的半山地区,距今约4000年。它制作精细,体态横宽,最有特色的是长颈和短颈有折沿的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壶,形象丰满浑厚,曲直相映,是我国古代工艺史上最成功的造型之一。纹饰有方格纹、锯齿纹及波浪纹等,用笔流畅,构图严谨和谐。半山型装饰是彩陶工艺中最精美的,是彩陶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其杰作有《连弧纹彩陶壶》,从造型到装饰均十分完美,无可挑剔。

马厂型:这种类型的彩陶是另一种艺术风格的彩陶,发现于青海省乐都县马厂沿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里。分布地区可达河西走廊西端,距今约4135~3750年左右。马厂型彩陶器形基本上与半山型彩陶相同。彩绘图案有同心圈纹、平行线纹、回纹、勾连纹等,装饰图案多在上半部,以粗弧形线为骨架,内填精细的几何纹,虚实、疏密有致,对比强烈。但马厂型彩陶与半山型彩陶相比,制作上略显粗糙,其最有特色的是《舞蹈纹彩陶盆》。

这件《彩陶罐》上的纹样象征着人的四肢和手指,红色线条代表了血的颜色,整个陶罐显得豪放而庄重,这不难看出当时工匠的技能何等熟稔。

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都属于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后来都属于马家窑文化。

辽宁喀左出土的《陶裸体女像》(红山文化,残高5.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是一裸体妇女像,同时同地出土有两件裸妇像,被认为是当时生殖崇拜的产物。

1973年初,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一件彩陶盆,它的精美之处在于它的装饰纹样。在盆的内部腹径最大的地方绘有三圈弦纹,可能用来表现河水。三道弦纹之上有一道较粗的横线,像是表示河岸。再向上就是三组舞蹈人物,被勾叶纹和带状纹相隔。各组舞人牵手共舞,服饰统一,动作相同,头饰(也可能为发辫)和尾饰均朝同一方向,好像是在举行祭祀黄河的宗教仪式,也有可能是在黄河边集体起舞庆祝丰收,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安详、欢乐的意境。这样完整地表现人物和明显地描绘人类特定活动的图画,在彩陶盆上还是第一次发现。这种舞蹈或许表现原始巫术活动,或许是劳动之余的游戏歌舞,为人们留下了难得的原始生活画面。彩陶盆的装饰意匠别出心裁,舞蹈队列在盆的内壁上部,如果将盆中盛上水,舞蹈群则和池中倒影相映成趣。

除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我国东北部、北部地区陶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在辽宁西部山区发现距今约5000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出土了一批极其珍贵的文物。有母系氏族社会的象征物——陶质妇女裸体小塑像,在我国是第一次见到。还有陶质无头的孕妇形象,残体高约5厘米,被推断为“生育神”或“农业神”。

1995年,在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宗日遗址发现了一件《双人抬物纹彩陶盆》和一件不同于1973年大通县出土舞蹈纹的《舞蹈纹彩陶盆》。前者图案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后者构图生动,线条洗练,服饰新颖,动态鲜活,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考古判断制作于公元前3300年至前2050年,基本上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期。说明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很早就在青藏高原上生活并达到了很高的文明程度。

这件《舞蹈纹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卷唇平底。其主题纹样由三列相同的舞蹈场面组成。场面欢快热烈,描绘简略稚拙,却又清晰动人。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5000年。1952年,在山东藤县岗上村首次发现,地域分布是在黄河下游、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发现时间与马家窑文化相重但稍长。

大汶口文化出土陶器的特点是:以素面灰陶、红陶为主,少量彩陶,晚期出现较多的白陶。器形多样,有鼎、豆、壶、罐、杯(筒形、单把、高柄、高脚)和各种造型的。装饰图案以几何纹为主,有波状线、折线、菱形纹、方格纹,还有旋纹、堆纹和篮纹、花瓣纹。此外,有的陶器上还有日、月、星星、山峰的形象图案,还有石斧、石锛等工具的描绘,前者可能有一定的宗教象征意义,后者则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这件《八角星纹彩陶豆》,1978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口颈26厘米,足径14.5厘米,通高28.4厘米;泥质红陶。这是一件典型的大汶口文化彩陶器。

《刻符陶尊》,高60厘米,是一件盛酒的祭器。装饰简朴,中部有一条弦纹,上部刻有类似大树的图案。

《玄武提梁壶》,不仅造型别致,而且还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对于后世的“四神”观念的产生应该有很大的影响。

陶鬶(guī),是古代陶制炊事用具,有三个空心的足,最早见于大汶口文化遗址,其最初的造型很像一只昂首的大鸟。

《白陶鬶》,高14.8厘米,胎壁较薄,质地却很坚硬,说明当时的制陶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

大汶口文化的工匠们还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了一些造型新颖、实用性很强的动物形陶鬶。

《红陶兽型鬶》,长22.4厘米,高21.6厘米,1959年在泰安市大汶口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这是一件盛酒容器,属于夹砂红陶,表面磨光。造型若狗若羊,脊背装提梁,水或酒从尾部注入,张开的嘴部则为壶嘴,巧妙而实用。其奇特的造型,反映了先民的原始崇拜,是新石器时代陶塑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它那高高昂起的头,翻翘的鼻子,撅着的尾巴,以及由此所显露出的整体动态感,无不透露着自然、纯真的生命意趣。它既有圆腹保证容量,又有粗颈可使水流通畅,同时四足稳稳当当地站立,是一件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优秀作品。

大汶口文化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制陶技术上,后期出现了慢轮制器工艺。

大汶口文化时期,艺术家们制作出一批既模拟动物形态又具有实用功能的陶器。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年。1928年最先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最突出而有代表性的艺术品是黑陶。

黑陶是在烧造过程中采用渗碳工艺制成的黑色陶器。具体做法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地加水,让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让大量的炭粉慢慢渗入陶器之中,产生出表里墨黑、光亮如漆的黑陶器。黑陶不重色彩,专以造型见长,其时制陶工艺已普遍使用轮旋制作技术,轮制使得器形浑圆工整,器壁均匀、光亮。黑陶造型规整、单纯,外轮廓线转折处棱角分明,挺拔秀丽,和彩陶的圆浑深厚,形成独特的风格。

黑陶纹饰较简单,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在某些部位上加绳纹、划纹和方格纹等,也有以镂空作为装饰的。黑陶的精致品,器壁仅0.1~0.2厘米厚,被考古界称为“蛋壳陶”。“蛋壳陶”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原始社会陶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其代表作为《蛋壳黑陶高柄杯》。

这件《高足镂空黑陶杯》,高20.7厘米,口径9.4厘米,制作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也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饮酒器。制造此类器物,对原料和技术要求都相当严格。器物胎质最薄处仅为0.2毫米,如此精美的酒器,让现代人惊叹不已!

《蛋壳黑陶高柄杯》,通高19.5厘米,口径4.7厘米,1973年在山东日照东海峪出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造型细高,有喇叭形口,深腹,圆底,下加细长柄,柄中部凸起一段作鼓腹状,表面布满竖向细小镂孔,整齐匀和,柄下端为圈足形座,腹部饰有弦纹。造型端庄秀美,制作精巧,杯身最薄处不足0.5毫米。通体透着珍珠般的黑色光泽,质感细腻温润,散发着高雅气质和诱人的魅力,堪称绝代之作。

龙山文化的代表作还有《三足黑陶鼎》,高16厘米,口径26.6厘米,表面乌黑发亮,大口圆唇,直腹圆底,底部有敦实的三个鼎足,足上有圆形镂孔,腹部有凸出的一条弦纹。这件器物光泽莹润,造型厚朴端庄,装饰朴素美观,是龙山黑陶的优秀之作。

属龙山文化的《陶鸟》(高3.4~4.8厘米,荆州地区博物馆藏),于湖北天门邓家湾出土。

除上述各类文化类型的陶制品外,那些非实用的陶塑动物,更具有原始艺术的特色。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有一只陶塑猪,它拱背长吻,带有明显的野猪特征。河南陕县用捏塑手法做成的鸱头,除去尖尖的喙配有两只大大的眼睛,再没有多余的塑造了,然而它仍然有形有神,生动之中带着几分稚气。

最大量、最出色的动物陶塑作品,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遗址告发现的。

石家河位于湖北省天门市境内,1987年,石家河考古队在该遗址群中的邓家湾遗址中,发掘出了数千件陶塑作品。

石家河出土的动物陶塑均为捏塑而成,以家禽和家畜为主。狗的数量最多,其姿态各异,或立或坐,有的奔跑,有的狂吠,有的怡然自得,有的警觉机敏。有腰圆体肥、憨态可掬的猪,有双角弯曲、双目炯炯的羊,还有鸡、鸭、鸟、鱼、兔子、猴子、猫头鹰、大象、猫头鹰……简直就是一座动物园。所有的动物在造型上都朴实无华、线条简练,但又特征突出、生动传神。通过这些陶塑,还可以让我们想象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可以知道当时不仅有渔猎业,种植业也应较为发这,因此家庭饲养业才如此繁荣。 iJrurWpDeL96QtBzRz+XBlgqDPQ4F66Y1VX8uqhrQn4nSzzsrD9C8JbK8nMJvtH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