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地影响过,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古埃及的雕塑。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的雕塑兴盛起来,并且形成了人类雕塑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期。古埃及人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相信“灵魂永生”,认为在肉体死后,灵魂不灭,只要尸体保存得好,灵魂便可以得到永生。于是,在人死后,他们将尸体制成干尸,存入地下墓室永久保存,但是这一形式不能被人们时时看到,于是他们又想出一个办法:在地表以上为死者做雕像。这样,灵魂与雕塑可以完美地合二为一,从而完美地表达了对生的追求。古埃及人还相信人死后依然能享受到生前的一切,包括继续使唤那些侍候他们的奴隶仆从,所以在埃及陵墓中,除了死者的雕像、死者生前活动的浮雕外,还有大批殉葬奴仆的小雕像和描写奴隶或社会下层民众生活的浮雕构图。小雕像不因循守旧,人物形象比较自然生动。
这尊狮身人面像出自埃及坦尼斯,是公元前2000年的遗物。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除陵墓雕刻外,埃及雕刻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其形体为正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形似“金”字,故名金字塔。在今开罗近郊有胡夫(海欧普斯)金字塔、哈佛拉(海佛林)金字塔和孟卡拉(米克林)金字塔。其中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庞大、最著名的雕刻。它庄严、雄伟、浑厚、稳固,犹如不可动摇的大山。狮身人面像高20米,长50多米,仅面孔就高达5米,在造型上服从于“正面律”程式,似乎是一个狮身人面,带着头巾的国王。
埃及雕刻普遍遵守“正面律”,即人物不论站着还是坐着,都处在静止中,而且面部总是庄严平静地对着观众。立像从头顶经胸腰直到脚跟都在一条垂直线上。直立的男人体,左脚向前,重心落在脚掌上。坐像总是促膝并足而坐。
而且,古埃及人不要求艺术有创新,如果哪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接近过去时代的作品,那么这个艺术家会被称为至高无上的艺术家,因此,在其后的三千多年里,古埃及的艺术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古埃及其他的作品为什么几乎千篇一律。
可以说,古埃及雕塑的总特征是追求正面律、壮丽、宏伟、稳定、规范,甚至还含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但艺术形式和表现程式缺少变化。这种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埃及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种封闭状况,它的周围是海洋、沙漠、高山,仅东面有苏伊士地峡与亚洲相通,与外界的隔绝造成了艺术发展上的单一。
不管怎么说,埃及雕刻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可以令全人类为之骄傲的杰作,达到了如此卓越的成就,在西方雕塑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