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常常会疏忽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关注。除了因为大多数人每天都陷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忙碌中,也可能因为很多人觉得“行业趋势”似乎是个老板才需要关心的“宏观”话题,而自己只是个小职员,没必要关心那么多!

这正是我将这个主题放在本书开篇的原因。因为我相信,在透明化、互动性如此高,新生事物迭代如此快速的当今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或者应该忽略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果你看不清楚未来时尚产业的发展趋势,你也不会明白买手这个职业在现今与未来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你不能明白这个变化,你也无法认知做一个有职场生命力的买手,需要具备什么技能。

另外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互联网兴起之前,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几乎都在步西方时尚产业的后尘。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怎么做,只要去看看西方品牌是怎么做的,西方在流行什么,然后照着模仿即可。但是,互联网革命将中国时尚产业与西方时尚产业几乎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面对这个新生事物,我们需要共同探索如何在互联网浪潮下生存与发展!因为缺少了参考对象,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未来发展的趋势,才不会被快速淘汰。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整个时尚行业究竟有哪些大的发展趋势?

一、从“产品为王”到“用户为王”

“用户”“流量”几乎是现在所有零售业都会用到的高频关键词。虽然,零售的本质——“人、货、场的匹配”至今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但是对“用户”的关注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从“产品为王”到“用户为王”并不是说“产品不重要了!”事实上,自从有买卖开始,产品本身一直都是核心要素!毕竟,没有人会长期购买一个不靠谱的产品。从“产品为王”到“用户为王”导致了更多的对商业模式的颠覆。

在“产品为王”时代,我们考虑的都是如何专心将产品做好。我们所有的商业谋略,都是为了做出用户需要的产品,然后把它们卖给用户。在这种思考模式下,我们研发的都是单一导向的产品。比如,当我们是个服装品牌时,我们考虑的仅是如何做好服装,通常我们不会考虑再去做培训、媒体或者广告等。

而“用户为王”下的思考模式则是: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我就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

比如,如果我的服装品牌拥有50万会员。在“产品”时代,大家所思考的仅是如何做好自己的服装,以优质的服装服务好会员。而在“用户”时代,当我拥有了50万买我服装的用户,我可以再拓展自己的服务,比如“穿搭培训”。我可以边教这些用户如何穿搭,同时把自己的衣服也卖出去。这样延伸一段时间后,也许可以成立一个穿搭培训公司。或者,把自己品牌的公众号变成一个媒体号,既然品牌拥有那么多用户,完全可以拓展媒体广告业务。

所以,在“用户为王”时代,我的商业范畴就从“卖衣服”,到同步“做培训”,再到“做媒体广告”。在“产品为王”的时代,我们是很难突破这个商业思考界限的。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种突破违背了我们传统接受的教育“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其实两者的专注核心点不一样,一个核心点是“(服装)产品”,一个核心点是“用户”。在前面给大家分享的案例中,每一个延伸业务与现有业务都是有关联的,它不是完全脱离现有业务的全新拓展。

二、从“跨界”到“无界”

这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第二个趋势。因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原本我们不可能接触的领域,也正变得触手可及,最终,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个趋势具体体现在时尚产业有以下几点:

1.时尚风格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以前看时尚T台秀、杂志大片或者品牌画册,我们大多数时候可以立刻判断出这些服装的风格,比如优雅的、性感的、朋克的……我们通常也会立刻判断出某套/款衣服适合什么场景,比如办公室、商务宴会、日常约会等等。

但是今天我们再看时装秀、广告大片或者品牌画册,我们会发现不总是能立刻定义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风格?或者适合怎样一种的场景!或者说,“混合的风格”就是流行。比如:原来只会出现在职场的西服与原本只会出现在舞会上的纱裙与原本只会出现在运动场上的球鞋的搭配,是今日典型的流行款。

男女装性别界限感也日趋模糊。现在很多“潮牌”卖的都是中性装。甚至,男生现在涂口红、上面膜也不是什么新闻。也许男生穿裙装与高跟鞋也指日可待吧!而女性除了好穿大一号的男生装外,削短发,追男生,也一样很流行。这些都是潮流风格跨界的例子。

2.销售渠道从跨界到无缝对接:单渠道——多渠道——全渠道——新零售

从“跨界”到“无界”的另一个表现是销售渠道的变化。

零售业的销售渠道经历了从早期的“单一渠道”(百货商场),到“多渠道”(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街边店、电商平台等),到今日的“新零售”。虽然“新零售”的定义似乎有很多争议,但在我看来,“新零售”就是一种无界零售(后面会有更详细的解释)。

由于本书主要针对资深买手,所以这里不再赘述一般行业人士都能理解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街铺”“电商平台”等渠道的明细。这里主要解释以下3个相对比较新型的渠道:社交商业渠道、快闪店与沙龙秀。由于社交商业渠道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将它放在最后讲解。

(1)快闪店(Pop-up store)

快闪店从形式上来说就是临时搭建的店铺。这种店铺通常面积不会太大,装修也比较简约。它最早出现是带有艺术品位的,比如有的高端品牌会在一个车库、艺术空间或者游艇上做一个快闪店。快闪店通常用于新品发布、新品测试、品牌宣传,也有的会用于高端品牌的特卖会。这种比较讲究格调的快闪店有利于提升顾客的体验感。 [1]

快闪店最大的好处是投资小,场地灵活。属于通过相对小的投入就可以获得顾客对新品的反馈并增加与顾客互动体验感的模式。其实以前百货商场一直都有的临时特卖场也是这种类型的店铺。只不过“特卖场”听上去比较低端,而且也不像快闪店那么讲究所谓的格调及体验感。但从销售而言,两者并没有本质差异。

(2)衣箱秀(Trunk show)

“衣箱秀”是一种设计师带着自己的设计作品直接面对顾客的形式。独立设计师自己开店(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比较昂贵。而衣箱秀就是一种小投入但回报相对比较高的模式。

衣箱秀的形式也比较多样。总体而言,就是设计师在一个艺术、设计氛围相对比较浓厚的空间里(可以是画廊、酒店等。现在国内也专门有这种临时艺术空间出租)举办一个小型的服装展览秀。秀的形式可以是模特展示,也可以是通过人台或者挂杆陈列的静态展示。有的设计师因为预算有限,请不起模特,也没有人台,他们就将自己的画册图片贴到墙面上,服装则以挂杆形式呈现。

衣箱秀通常都会配备小点心、酒水等,为来访者营造一个比较轻松又亲密的环境。

通常衣箱秀的流程是这样的:

➢设计师先通过PPT介绍自己的设计灵感来源,介绍每款产品的设计与工艺。

➢如果条件允许,开始是模特走秀的环节。或者就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顾客可以直接试穿所有衣服,相互评价。最后决定是否要购买或定制。

➢沙龙秀也可以邀请买手店买手及公关公司,同步拓展批发业务。

受邀请的客人从哪里来?

➢通常是设计师平时积累的客人名单以及通过朋友口碑邀请。

➢通过专业的公关公司及showroom邀请。

一般衣箱秀时间在3~7天。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设计师的预算及客人规模。

对于设计师来说,这种形式最大的好处是,投入小且灵活,能与顾客亲密接触。这也是很多小众设计师很在意的,他们希望能直接与自己的顾客对话,了解他们的需求。而对于顾客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顾客能近距离接触设计师,了解潮流资讯,认识更多同类朋友。这种带有社交属性的社交模式也符合当下“社交商业”的特征。

当然其缺点就是不适合大规模拓展。但是对于一个小众设计师,如果可以到各个时尚之都以这种形式拓展新顾客,还是一种性价比比较高的模式。

(3)社交商业渠道

所谓“社交商业渠道”,就是以“社交化”的形式进行商业交易。在我们了解“社交化”商业前,我们先来看下“社交营销”与“传统营销”究竟有何区别。因为有了“营销(流量)”才会有“商业化”的基础。以下是我基于自己的经验对两者区别的总结:

a.传统营销基于“企业”品牌;社交营销基于“个人”品牌

刷下微博我们会发现,高粉量都是个人而非品牌官网。比如,马云的粉丝量是2 488万;而阿里巴巴官网的粉丝量则是83万 。在我看来,马云是60、70后里最懂社交商业的人物。要知道,他们的许多同龄人都不玩社交媒体的,甚至至今许多人认为玩社交媒体很浪费时间。也许许多人还没意识到,社交媒体其实已经发展成一种商业模式,而非仅仅是个人吃喝玩乐的工具。

网红们也正是抓住了这个社交时代的“个人”化特征,早期通过晒个人生活、工作的图片或者主题内容聚集了一批粉丝,最后得以将这些粉丝流量转化为现金流。

社交化营销基于“个人”品牌并非说企业官方品牌就无法生存了,而是说,营销的玩法改变了。它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沟通方式上,也就是接下来的b点。

b.传统营销很“正统”;社交营销要“好玩”“够娱乐”“够互动”。

每当我们说起“企业官方媒体”,大家容易联想到的是“正统”“严肃”“权威”。但是在社交化时代,企业如果依然这样正襟危坐,那么基本上就很难在社交媒体上获得用户关注。当今社交化的形式要“好玩”“够娱乐”“萌”。你的内容依然可以很正规,但是形式上可以很轻松、甚至有些自我娱乐与调侃。

比如,全国最大的互联网服饰品牌及平台韩都衣舍曾经出了一组关于“气死前任攻略”的海报。海报上是这样写的:

气死前任攻略

现任蓝盆友是土豪驾豪车从前任渣男面前飘过!

变成前任的老板娘!

找个比前任更高更帅的蓝盆友!

……

这个海报明显比一本正经做“失恋”故事的文案更能吸引青年人。

“互动”感是社交营销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它与传统营销的区别。传统营销时代,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基本只能靠线下活动,或者在店铺进行。这种受时空限制的方式能带给顾客的互动感是非常有限的。而社交媒体极大地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也因此,与用户之间保持互动是社交化商业的一个主要特征。

c.传统营销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社交营销的内容更趋向于多元化

传统营销时代,营销形式主要有三大类:广告、(线下)活动、公共关系(PR)。社交商业时代,这三个形式依然存在,但是在内容上非常多元化。大家可能曾接触过这样的术语——“内容营销”,意思就是靠营销内容取胜。

传统时代的营销策略主要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无论是广告(我们俗称的“硬广”),还是产品推介,基本都是直白的王婆卖瓜形式。但是在社交商业时代,这种直白的卖货形式已经很难获得人心(虽然这种形式依然存在)。

社交营销内容一个重要特色是以“教育”形式吸引用户流量与转化率。

比如,服装企业不再仅仅在自己的公众号推送产品介绍,还会教顾客如何穿搭衣服;彩妆公司不再仅仅卖彩妆,还会教用户如何化妆,在这个过程中,再“顺势”推介自己的彩妆产品。

d.传统营销有了产品才做营销;社交营销没有产品也可以营销

在传统营销时代,我们通常有了产品才会做营销推广。即使作为新品发布活动的预热,通常这个预热阶段也不会离开发布日期太远。而在社交化营销时代,即使没有产品,也可以营销。因为你可以提前积累自己的用户,也就是俗称的“粉丝”。等粉丝量达到一定规模,你的产品上市,即可设法转化为销售。

这也是俗称的“粉丝”经济,或者“流量”经济。社交商业时代,聚集“流量”/“粉丝”是第一步的。而这个聚集方式主要就靠前述的内容营销。

假如你是一个想创业的服装设计师。在传统营销时代,只有你把自己作品创作为成衣后,才会想着去哪里卖它们以及如何卖。但是在社交化商业时代,即使你只是有个创业的点子,你就可以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圈粉。从你的创业点子开始,你每天工作中的想法、困难、疑惑,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与粉丝们沟通。这些点点滴滴的内容就构成了你日常在社交平台上沟通的内容。它们并不需要刻意被创作。

对于玩社交媒体的人而言,发布“真诚”“真实”“及时”的内容比所谓的“完美”更为重要。在我教学过程中,有的学员认为应该将产品做完美了再上线。所以,如果自己的创业想法还不成熟,或者自己还不满意产品,就不能上线。这就又要谈到我之前与大家谈过的“互动感”的问题。在社交时代,粉丝已经不单单是你的跟随者,他们也可以是与你一起成长的朋友。让他们参与到你的工作中,其实既是一种社交也是一种商业策略。也许你的创业点子不完美,你可以请粉丝们帮你改善到完美啊!也许你的产品不够完美,你可以请粉丝给你提供反馈与意见啊!能在产品上市前获得更多人的反馈,岂非更好?当然,如果你的粉丝真的给你提供了有效建议,请一定要记住给他们些务实的回报——比如,发个红包之类的。

比如本书上市前,我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封面草图,请大家帮我选择哪个封面设计更好?其实这时我的书还没写完。但这个举动其一对我来说是完成封面设计的任务,并且我希望未来本书的读者们一起参与到这个选择来,帮我做出更好的选择;其二也是我与粉丝互动的机会。最后事实证明,大家写的反馈都很中肯,对我的帮助很大!作为回报,我则会赠送书给为封面提供了有效建议的读者。

也有的人,特别是设计师担心提前分享自己的产品或者点子,会被抄袭或者复制。其实我个人一直认为,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产品,如果它是很容易被抄袭的,那么说明这件事情或者这个产品本身的价值也不高。即使上市前不被复制,上市后依然很快会被人抄袭,这种时间差可能只有一两天。所以无论是否提前分享,都很难与抄袭者拼速度。其次,那些会购买抄袭者产品的人,可能也并不是你的目标客户群。比如你做的一件衣服用的是300元的材料,而抄袭你的人用的是30元的仿制材料,那么这些买低价产品的人也并不会买你用300元材料开发的产品。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一些好的对策,美国公司Betabrand就是让用户与粉丝众筹,一起参与设计开发、制作及售卖产品,参加众筹的用户未来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来购买该平台出售的产品。

e.传统营销,“推广”与“销售”是分开的;社交营销,“推广”与“销售”是一体化的

传统营销中,“销售”与“推广”是分开的。在这个模式里,销售是负责赚钱的;而推广则是负责花钱的。在社交时代,“推广”与“销售”的功能则趋向于一体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即是推广,可以通过简单地加一个店铺链接转换到销售。这就是“推广”与“销售”一体化的概念。我个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市场部/营销部不仅要会花钱,也要会赚钱。

f.传统营销,机构是销售代理人;社交营销,人人都是销售代理人

在传统营销中,一般销售工作都是通过机构、公司完成的。而在社交营销中,人人都是顾客,同时人人也是销售代理人。一个最明显的案例,我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就是看到朋友圈卖产品或者推荐某个商家,无论他们是以硬广告还是软广告形式,无论是有意销售还是纯粹的推荐,都会给观者留下印象。比如,我们在某个餐馆享用了一顿美餐,在朋友圈分享一下,可能立刻朋友圈就有人问:“是哪里?”“多少钱?”。也许餐馆并没有给你任何销售佣金或者好处,你只是觉得他们的菜品确实好,无形中也就帮餐馆推广了一次。这种推广的效果往往比商家的硬广更好,社交商业就是利用朋友圈彼此信任这个特征,以“社群”“微信朋友圈”等形式渗透到每个人。

当然,这种渗透频率与形式非常重要。过度营销只会适得其反,很可能最终弄丢了很多朋友。只有依赖靠谱的人品推荐靠谱的产品,才可能在朋友圈得以长期生存。

基于“人人都可以是销售代理人”的原理,一些企业鼓励所有员工担当起传播企业品牌的任务。想象一下,假如一个企业有100位员工,每个员工微信朋友圈有500位好友,那么至少一次也有5万人次的曝光。对于大型企业,比如有3 000位员工,则可能意味着150万人次的曝光。而这些都几乎是零成本的曝光。大家现在去实体店买东西,很可能也会碰到导购主动要求加微信的情况,加微信就是为了保持彼此的黏性。微商的模式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当然,如何激励员工自愿、真诚地在朋友圈分享是很重要的,最起码应该要给员工销售提成或者其他现金/物质方面的奖励。其次产品确实要好,让员工信服,不然,可能就是对员工朋友圈的伤害了。

在了解了社交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后,我们再来看看社交化商业有哪些渠道。

a.微店

无论是基于微信小程序还是有赞平台的小店,本质上都是基于社交模式的轻体量店铺。对于卖家而言,它最大的便利是轻体量,不需要做太多的投入就可以轻松开店。但是无论是微信小程序还是有赞平台,都无法直接提供流量。换句话说,流量还是需要靠商家自己去其他地方(广告、朋友圈、社群等)获得。

b.社群

社群销售渠道初期都是在微信上建立的群。比如,一个微信群可以有500人。如果能建立200个群,那就是10万人的社群。如果每个月平均有15%的转换率,客单价在500元,每个月的销售收入则大约是750万元。

当然,去建立200个社群本身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除了靠口碑,更需要靠与其他社群的合作,甚至花钱购买流量。

对于现在已经遭遇流量瓶颈的电商用户,其实可以考虑如何将线上顾客转化为更有黏性的社群。社群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买卖双方的沟通便利性。

社群运营最大的挑战是维持其长期的活跃度。本书读者当中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进过一些社群。大部分社群建立一段时间后,有效内容就越来越少,慢慢社群就呈被冷落的状态了。这就是社群运营者需要考量的问题。在我看来,如果社群销售的产品比较单一,而且长期只是在卖产品,基本都很难维持活跃度。因此,在做社群运营时,要预先考量好这个社群除了卖货(需要品类丰富),还能为用户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服务。

社群运营也有弊端。如果碰到一个蛮不讲理的顾客,可能他/她的发言或者对商家的评价会影响其他人对商家的看法。其次,社群很容易被其他社群抢人,当然这些问题在其他渠道同样存在,只是在社群里这样做的成本与门槛更低。但无论怎样,最主要还是考验社群运营的能力。

社群做大了也可以自己开发社群APP,形成自己封闭的生态圈。

c.社区

基于社区做销售的模式更适合低价、高消费频次的产品,比如食品、日常生活用品等。购买顾客通常是妈妈们。虽然现在有些超市也有送货上门的服务,但是许多妈妈更喜欢货比三家,知道今天哪家有更多选择,价格更适宜。而社区就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主要是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源,帮个人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社区与社群营销最大的区别是物理距离。社区主要销售给在近距离范围内的家庭。因此,以日用品销售为主。

d.直播

直播从刚开始乱象丛生到今天,已经在慢慢走向正规。以前直播主要靠个人运营,现在直播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杭州已经建立了许多直播基地。直播基地除了为主播提供直播空间,也会为他们做一系列的相关培训,并为他们开发/寻找适合的货源。同时直播基地可以从相关直播平台获得更多的流量。虽然主播是风水轮流转,但是直播基地相对就比较稳定。

不过现在社交化商业渠道主要销售的还是低价产品。相对传统模式来说,无论是销售策略、产品品质还是售后服务还有很多有待提升的空间。但是它们确实已经成为不可被忽略的主流渠道了。

最后,让我们再来了解下究竟何为“新零售”,以及新零售将如何影响我们的企业运营方式?

(4)新零售

如上所述,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渠道及平台加在一起,一个顾客约可以通过30余个入口买东西。如果企业后台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系统,一定会造成各个渠道数据的混乱(比如库存数据的不准确)。因此,无论顾客从哪个入口进入购买产品,从顾客端体会到一种无缝对接的服务很重要。这种就是从顾客角度所理解的新零售。这个对企业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企业管理、运营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新零售的实施既需要硬件条件(信息系统、智能设备等),更需要软能力(人员素质、企业协调等)。我并不认为新零售改变了零售的本质(即“人、货、场的匹配”),但是它确实可以大大提高“人、货、场的匹配”的效率。原因是高科技允许商家能够更便利、更有效及更精准地收集几乎所有与消费者相关的消费数据。在传统时代,我们实体店铺的POS系统原则上只能收集到顾客购买记录,但是它无法记录“非交易数据”。所谓“非交易数据”指的是顾客从入店到购买之间的过程数据;以及如果顾客没有购买,也就没有任何数据。这正是线上店铺击败传统线下店铺的一个原因,线上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数据几乎是可以被全程记录的,但线下就没有这个条件。但现在依靠高科技设备(RFID射频识别技术、表情识别仪、智能试衣镜、智能仓储货架等),消费者从入店,到行走路线,看、摸衣服、试穿等,都可以得到记录。从而更加有利于商家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找到其消费或者不消费的原因,做出更适合顾客需求的产品。

不过硬件条件只要有钱总是容易实现的。更难以实现的是新零售对软能力的要求。

新零售对软能力的要求,首先是要求企业学会从“人工决策”转向“数据决策”。

很多人误以为所谓的“智能化”“数字化”,就是加强IT信息系统的投入。殊不知,在本质上,它是要求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众所周知,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基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只是最近几年开始追求“智能化”与“数字化”,在人才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劳动密集型的属性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劳动密集型的基础决定了整体服装业的人才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比如金融、制药、专业人士(律师、医生)、互联网业等要低许多。坦率说,在过去近4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纺织服装领域并不算是高度拼智商与能力的时代。它更主要靠的是机遇,创业者的直觉、经验、勤奋与勇气。

直觉与经验曾经帮我们第一代甚至第二代企业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与此同时,企业与企业家们需要看到,今日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已发生了巨变。首先我们面对的数据量与信息量已是数十数百倍于10年前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开发的产品数量,以前也许一年开发几百或者上千个SKU就够了,而今天,一年开发的SKU至少有两三千甚至到上万款。以前每1~2个月上次新款,现在几乎每1~2周上次新款。这种产品上新频率、款量以及销量已经让我们很难单纯靠人脑去记忆与分析数据。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靠老板一个人的脑袋决策,肯定已是力不从心了。

而当下的现实又是怎样呢?“智能化”与“数字化”并非仅仅建立强大的IT系统就可以了,它要求企业学会依靠数据来科学、客观地分析业务现状并依据数据来高效地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个合理的决定)。然而,在国内,我们还有很多企业主连基本的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就不要说依赖于数据来做决策了。

因此,新零售首先需要的是企业自上而下对企业决策方式的改变。在当下,企业必须学会借助于数据来做决策,而非再依靠某个人的头脑来决策。举例来说,美国的Stitch fix网站,就是通过数据及算法来智能为用户提供“订阅式”穿搭服务。所谓“订阅式”服务就是用户只要缴纳一定的会费(订阅服务费),就可以每个月收到一次由商家推荐的、已经搭配好的服饰系列产品。顾客只要根据自己需要留下所需服装(需要另外支付产品费用),其他的直接退回即可。这种服务比较适合那些工作非常忙碌,或者懒得自己思考每次要买什么衣服的人。

三、从“追求物质”转向“追求精神”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类产品。在时尚业的几个具体表现是:

1.逛店不再仅仅是购物,体验感很重要

体验感指人们对一件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方面所体会到的直观感受。如果大家现在去逛店铺,一定会发现商家越来越注重整体的空间设计,店内与顾客互动装置、道具或者设备的配置等,这些都是注重“体验感”的表现。

另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店铺产品品类更加丰富,比如从“服装店”转为“生活方式店”。原来只是卖衣服的店铺,正在慢慢拓展为多品类的“生活方式店”,除了卖衣服,还卖文具、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发廊、音乐厅、书店等。其实这种模式早在20多年前就出现在欧洲了。

2.定制流行时

“定制”本身并非新需求。众所周知,在成衣出现以前,服装都是通过定制完成的。但是今天的“定制”已经远非100年前的“定制”了。那时候的定制耗时巨长,不符合当下的速度。现在的定制更确切地说是“半定制”,也就是在成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局部的调整(比如长度、领型、尺寸等)。比如NikeID就是一个线上半定制的模式,用户可以选择logo色彩、鞋面色彩,可以签上自己的名字等,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与买一双成品鞋子相差不大,拿到成品鞋需要等候30天左右。

对这种半定制服务的需求体现了消费者日趋个性化的诉求。也算是一种从追求单纯物质享受转到追求精神层面享受的表现。

3.可持续时尚

究竟什么是“可持续时尚”?它的定义即使在学术界也众说纷纭。不过总的来说,可持续时尚主要是指产品在设计、制作、销售、消费四个阶段中,能考量它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它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减少浪费

如果大家没有去过垃圾填埋场、加工厂或者企业仓库,可能都很难想象纺织服装业的浪费程度究竟有多大。做过衣服的人都知道,在面料裁剪过程中,有20%~30%的面料会成为废料。这些废料日积月累,可以成为庞大的纺织废料。而导致浪费最大的源头是企业库存,服装一旦成为库存,除了会占用企业现金流,还会长期占用企业仓储空间,使得新货品无处可放。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媒体报道企业最终不得不烧掉库存,以尽量摆脱这种累赘。

减少浪费的方法一种是“零浪费裁剪技术”。这种减少浪费的方式是在设计、裁剪阶段就充分考虑如何充分利用面料本身的特性与面积来做衣服,尽量减少废料的产生。

还有一种减少浪费的方法是利用废布头做一些枕垫、配饰等小件物品,尽量充分利用好被废弃的面料。

减少浪费还有一种形式是做循环利用,比如通过改造(二次设计)二手衣或者库存衣服来延长衣服的穿着寿命。

(2)新型可持续材料研发

可持续时尚从根本上而言还是要从改变纤维材料开始。毕竟,上述的收集碎布料、改造二手衣或库存衣服本身也很耗费成本。就拿家家都有的旧衣服来说,旧衣服从收集,到整理、分类、清洗,再次被循环使用,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成本。这个成本甚至超过了买新面料做新衣服的成本。因此其可行性并不是很强。

在新型材料的研发上,纺织科学家主要朝以下几方面努力着:

a.尽量使用本就被废弃的材料或者可以自然生长的植物

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棉花与涤纶都是需要消耗巨大能源的。前者耗水, 后者则是从石油中合成提炼的。 两者都是有限的自然资源。长此以往,必定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科学家早就开始考虑从一些原本被废弃的材料(比如鱼鳞、蜘蛛网、可乐瓶等)中提取可以制成纤维丝的原料成分;或者从一些可以自然生长而不需要人工种植的植物中提炼制成纤维丝的原料成分。

b.有机种植、养殖的材料

比如有机棉、有机羊毛。这些都是指没有使用农药、化肥,而且在没有被污染过的土地上种植或者养殖的。

c.可循环使用材料

面料被使用后可以重新回收再生成新的纤维丝。

(3)对人文环境的关怀

在纺织服装业,对人文环境的关怀主要体现在对流水线工人、手工艺人的关怀,以及是否能为他们提供有尊严的劳动环境及待遇。

在第二章,我们还会继续介绍现在的消费趋势。其中一点就是小部分先知先觉的消费者已经不仅仅只是关心买衣服的价格,他们也关注这些衣服是如何做出来的(什么样的工厂?衣服最终会去向哪里?是否会被浪费?等)。同时我们也会介绍些国外案例,他们是如何随着这样消费趋势的出现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

事实上,奢侈品巨头LVHM与开云集团,体育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以及快时尚Zara与H&M很早就开始布局可持续时尚战略,并且在近几年加快了这方面业务的进展。

[1] 关于快闪店更多资料,建议阅读由Schüller,Sophie与Jud,Bianca Viola合写的“ The Revolution of Brick-and-Mortar-Retail : Pop-Up Stores a Taxonomy ”, Marketing Review St. Gallen, 2018年1月刊,60~68页。 hSCuvKQXKokvjmebi2tQR2gThQ8HnRsNwWZkQZFdtk/pg7zQF/XodBdf+L8wpf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