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为何要建设校园法治教育专门队伍?应如何进行人员选拔?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青少年违法犯罪,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变革时期的一些因素外,学校、家长和学生普遍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的培养,也是原因之一。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品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薄弱,法治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造成许多学生不知法、不懂法,在缺乏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和认识行为性质的情况下,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革命接班人,青少年时期又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可塑性极强。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学生懂法、用法、守法。

学校在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法治教育对建设法治国家具有现实长远的意义,必须认真抓好。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开展校园法治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大纲》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对法治教育给予充分重视,组建团队专项负责校园法治教育工作。由于校园法治教育人员的水平和素养将直接关乎校园法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工作成果,因此必须设置科学的遴选标准来组建一支专业的校园普法队伍。在组建、选拔校园法治教育专门队伍时,应当尽可能地挑选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职人员,也可以从司法和执法机关、法学教育、法律服务机构或第三方教育机构等单位邀请或聘请法治副校长、校外法治辅导员对本校教职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然后组织专项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择优选取。

未成年人不同学段的法治教学内容应统筹安排、层次递进。因此,为便于教育管理众多学生,校园法治教育队伍内部组织架构可以再向下细分,设置小学低年级组(1—2年级)、小学高年级组(3—6年级)、初中组(7—9年级)和高中组(高一至高三年级)。各组教职工法治教育培训的内容,应依据其所在组法治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时,为鼓励支持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工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有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为贯彻落实上述法律精神,学校也应定期对校园法治教育成果进行考评,评选杰出校园法治教育工作组或杰出工作人员,并予以奖励表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教职员工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也就是说,预防犯罪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学龄特点有针对性设置,相应地,预防犯罪教育工作的评选标准就应根据所负责年级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小学低年级组的校园法治教育成效可以通过考察本校1—2年级学生对以下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1)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2)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3)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4)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5)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6)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小学高年级组的校园法治教育成效可以通过考察本校3—6年级学生对以下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1)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2)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3)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4)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5)初步认知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6)初步了解司法制度,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作用。(7)知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初中组的校园法治教育成效可以通过考察本校7—9年级学生对以下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1)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2)了解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了解合同和违约责任,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初步了解物权的概念,加深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了解有关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原则,认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民事侵权行为(校园伤害事故等)。了解劳动权利及其保障原则,以及教育、社会保险等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3)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4)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知,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5)初步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高中组的校园法治教育成效可以通过考察本校高一至高三年级学生对以下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理解法的特征与作用,法治的内涵与精神,初步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加深对宪法的地位、功能和价值的认识,明晰宪法原则,深入理解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基本制度,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认知,加深对重要法治原则的理解,了解选举制度和重要法律规定,认知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了解宪法实施及其监督的程序与机制。(2)理解民事活动的基本法律原则和核心概念,了解物权的法律概念与基本规则,树立尊重所有权的观念,进一步了解合同订立与履行的法律规则,深化对诚信原则的认识。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和法律规则。简要了解侵权责任的原则、概念。全面认知家庭、婚姻、教育、劳动、继承等与学生个人成长相关的法律关系。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法律中的重要规则,认知和理解政府行政管理的法治原则,建立权力受法律制约,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理解法律的运行规则,了解犯罪构成以及罪刑法定等基本原则。了解保障人权的重要性及其含义,理解法治与权利保障的关系。(3)认知民事、行政、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深化守法意识。了解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对正当程序原则的认识,树立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与职能,理解法官、检察官对维护司法公正的价值。了解律师的资格条件、业务范围和权利义务,理解律师维护社会正义的价值。(4)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签署加入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等主要国际公约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作为普法工作的一线阵地,各学校应当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凝聚各方力量,切实加强校园法治教育工作,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促进国家法治进程贡献力量。 jhq8Kaie8fvrr44ZQIHSY6Ww+JPuMPJ7gRnfOQ2OyuwR8g+XbdeZh6ViJzsmjSx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