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较多,现代研究通常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家庭因素。离异的单亲家庭、混合家庭、未婚生育、无家可归、失业、酗酒和暴力等是影响当今青少年的一些家庭问题,经历此类问题的少年很有可能作出社会无法容忍的行为。研究表明,家庭冲突和婚姻适应不良比家庭结构破裂更容易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出生顺序在中间的子女比最大或最小的子女更容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来自大家庭的子女比小家庭有更多的违法犯罪倾向,但这更多可能是因为父母无力满足这些孩子的情感和经济需求,而与出生顺序或家庭规模无关。有违法犯罪的兄弟姐妹或父母的未成年人比没有的更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兄弟姐妹可能会从其他家庭成员那里学习违法犯罪行为。经历家庭拒斥的儿童比未经历过的更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被拒斥程度越重的儿童越容易参与违法犯罪行为。贫困也可能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加产生影响。缺乏母亲的监督、父亲(母亲)反复无常(严厉)的管教、父母拒斥和缺乏亲子依恋等似乎是导致严重和持续犯罪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家庭中不利因素越多,未成年人的犯罪率越高。也就是说,家庭内部的多种风险因素比单一因素更容易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另外,在家庭环境中不得不提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行为与态度的塑造有深远影响的两个问题:忽视和儿童虐待。“忽视”这个词通常指忽视儿童或少年的生理、情感或道德需要。当一个孩子可用以下语句来描述时,其身体、情感、智力成长和福利都处于危险境地:营养不良,衣不蔽体,很脏,没有适当的住所或睡眠安排;无人监督,无人照料;生病,缺乏必要的医疗护理;否认有被爱、被需要、安全感、有价值感的正常体验(情感忽视);没有正常上学;被剥削,过度劳累。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受到虐待或忽视会导致未成年时期被捕的可能性增加59%,成年后被捕的可能性增加29%,因暴力犯罪被捕的可能性增加30%;受虐待的儿童在首次被捕时年龄更小,罪行几乎是一般人的两倍,被捕次数也更多;身体虐待和被忽视(相对于性虐待)的儿童最有可能日后因为暴力犯罪而被捕。
第二,校园因素。有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大多数主要理论都认为,学校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因素之一。霸凌、学业失败、在校社会地位低、辍学、不良交往等都是常被提起的相关因素。当未成年违法者从前在学校表现不佳时,他们就会搞破坏、辍学或被停学——所有这些都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越轨行为。有些孩子很难取得学业成就,于是这些年轻人就转向实施犯罪,以弥补他们的地位挫败感、失落感和低自尊感。儿童通过接触他人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犯罪行为——儿童可能会认为犯罪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因为他们所接触的人对这种行为的定义是积极的。学校教育中也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学校的教育实践如果偏离素质教育的办学目标,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甚至唯一任务,这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发展到逃学、辍学、退学。另外,如果学校的心理教育缺失,在性教育方面过于保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懂得、不善于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特点开展教学和思想工作,而是采用简单的说教、训斥,甚至罚款、体罚、变相体罚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方法来管理学生;或者歧视后进生,冷嘲热讽,甚至采取劝退、开除等形式将后进生推向社会,就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与对立。极端情况下,那些受到过伤害的学生甚至会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报复并由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如果存在学校管理的缺陷,比如管理不善、纪律松弛的学校,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那么学生极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偏差行为。学校如果忽视对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只注重应试教育,则会加大学生的被害倾向。而这些受到过伤害的学生,又容易产生报复心理,模仿犯罪人的手法对校园中低年级的同学实施敲诈勒索甚至抢劫财物。
第三,个体性因素。未成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等也是影响其犯罪的原因。当代生物学主义认为,产生犯罪行为的是遗传特征和社会条件的结合。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行为有影响。有证据表明,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学习障碍与参与犯罪行为之间有联系。也有人支持由于营养不良、过敏和接触铅等物质而导致的体内化学物质失衡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有关。但是这种联系非常微弱,尽管不良的饮食和维生素缺乏可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情绪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会卷入违法犯罪行为。心理学主义更关注人格的情感构成。早在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了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比较有影响力的三个见解:(1)儿童尚未学会控制本我的原始驱动力(原始本能和原始动力),他们很难区分社会可接受的行为和社会不可接受的行为;(2)儿童必须学会控制他们的性冲动和攻击冲动,这会使孩子们必须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紧张;(3)儿童在5岁时的情感经历会影响他的余生。童年期经历的情感创伤,包括无意识的负罪感,很可能导致终生的心理问题。其他的心理学家已经将精神分析的观点应用于少年违法者的情境研究中,其中一些研究如下:由于家庭关系的冲突性,少年违法者对父母有很大的怨恨,会把他们的怨恨转移到其他权威人物身上;幼儿时期自我发展紊乱,可能会导致反社会人格特征的发展,如自私、冲动和不负责任等。顽固不化的少年违法者有时候被称为精神病态者,也被称为反社会者。反社会者更容易有违法犯罪行为。分析表明,反社会人格具有以下特征:敌意、自我为中心、充满恶意、嫉妒和对他人漠不关心。反社会人格往往缺乏野心、毅力和动机,具有非传统和非正统的价值观与信念(如责任心低),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另外,未成年人犯罪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不良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