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故乡:此心安处
——苏轼的他乡和“吾乡”

故乡之于我们,是亲人,是方言,是食物,是街巷,是山川河流,是寒来暑往;是熟悉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少年离家时道过的再见,是人生迟暮时落叶归根的大地。

古人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每逢临别时,执手相看泪眼。“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 对如今的我们来说,四海为家早已不稀奇。许多人从十八岁离开故乡读书开始,工作、恋爱、成家,在别的城市安家落户。我们对他乡的了解甚至远远超过故乡。

那么在当下,当辗转不定成为人生常态,故乡之于我们,又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他乡与故乡的关系呢?

别急,先来听一个故事。

1086年,苏轼与好友王巩 久别重逢。王巩曾被贬谪到广西宾州待了好几年,处境艰苦。被贬时,他的一个叫柔奴 的歌姬也毅然随行。如今北归,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柔奴为他们表演歌舞助兴。

苏轼问柔奴:“岭南的日子,应该过得不好吧?”

柔奴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子,说出这么有智慧且充满力量的话,这打动了苏轼。他填了一首词送给柔奴,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说的“此心安处”,也就是我们所热爱的那个世界。苏轼漂泊一辈子,他情感的故乡既在他的出生地,又超越了出生地,他走到了没有任何边界的更广阔的地方。

苏轼一生都热爱故乡四川眉山,这是生养他的膏腴之地。到凤翔为官时,他看到当地山色少绿,尘土飞扬,非常怀念故乡的山水。他还喜欢海棠。在宋朝,四川盛产海棠。被贬湖北黄州时,苏轼曾在定惠院之东意外发现了一株盛开的海棠,于是这位大诗人感动得流下泪水,想抚摸它,又不敢触碰,因他把这株他乡海棠看作故乡的亲人,怕花朵像雪花一样飘落。

对故乡的爱,也融合在苏轼对家族、父母和妻子的爱里。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是眉州人,十六岁嫁给他,去世时年仅二十七岁。苏轼把她的灵柩运回眉山,葬在自己父母的身边。十年后,在密州任职时,他梦见妻子,梦见眉山温馨的家,于是写下了动人心魄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么真挚的感情,不因时空和死亡而被阻隔。送王弗灵柩回去以后,苏轼再也没有回到故乡去,一直到六十六岁生命完结。他再也没有机会走在故乡碧绿的蜀江边,踏上眉山的石板路,回到熟悉的家园,敲开童年的大门。

苏轼面临两难:他一方面想自由地思考,自由地生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参加科举从政。他离开故乡,经历宦海的沉浮,这几乎是每一个有理想的士大夫唯一的选择。苏轼对自己的期待很大,“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 。他的确才华横溢,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要实现梦想太难了。苏轼天性率直,易真情流露,以这样的性格在一个虚伪的官僚社会里是很难生存的,这也注定了他后来的悲剧。

有时候被贬,有时候是工作调动,苏轼频繁迁徙,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开封、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常州……每个地方多则几年,少则几月,苏轼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但奇妙的是,苏轼一生漂泊,却能随遇而安。他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在任何地方都能扎下根来,伸展开自己的枝叶,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初到杭州上任,苏轼就觉得似乎前生来过。在杭州,他找到像故乡一样熟悉的东西。他在《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4] 一诗中写:

前生我已到杭州,

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

一庵闲地且相留。

在杭州,苏轼也发现了比故乡更好的东西,他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五)》 [5] 中写道: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在杭州当通判的三年,小儿子苏过 出生了。而与苏轼患难与共的爱妾王朝云 ,本是杭州的歌伎,也是在这个时候成为苏轼的人生伴侣。

西湖的美使苏轼沉醉,但他不得不走,因为身不由己。兜兜转转,他又回到杭州当知州,疏浚西湖,为百姓谋福利。有人说,没有苏轼,杭州会失去一半的精魂。话虽有些夸张,但恰恰体现了这位四川诗人对“他乡”杭州的热爱。

而苏轼的这种故乡情结,也帮助他走出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困境。

被贬黄州,是苏轼生命里最痛苦的经历。因为对朝廷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有不同意见,他被打压、逮捕,差点因之死去。刚到黄州的苏轼,已经四十五岁了。虽然捡得一条性命,但政治生命恐怕到头了。这对想在仕途上一展抱负的苏轼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在黄州时,苏轼的生活也成问题。没有地方住,暂住在一处寺庙里。但苏轼仍不能忘怀百姓。有一次听说民间流行溺婴的恶俗,当地父母养不起孩子,把刚生下来的婴儿尤其是女婴,按住浸在水里淹死。苏轼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他写信给鄂州知州朱寿昌 ,希望政府能禁止这个陋俗。

同时,苏轼忙碌奔波,与朋友组织了一个民间慈善团体“育儿会”,向本地富户募捐,每户每年出钱十千,买米买物,访问贫家,给予实际的救济,免除他们养不起孩子的后顾之忧。苏轼自己虽然囊中羞涩,也带头认捐了十千。在苏轼等人的努力下,当地溺婴的风俗慢慢改变。

后来,苏轼要离开黄州了,黄州的百姓、朋友都来送行。苏轼感动万分,临行时写下一首《满庭芳·归去来兮》 [6]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苏轼仍然想念着万里之外的眉山老家,但眼前的黄州也是他住过多年的地方。他的新宅在这里建成,他的孩子在这里成长,就连说话都带上了黄州的口音。为官一方,黄州的父老乡亲十分喜欢这位被贬谪而来的团练副使 ,这几年的相处中,他们把他当成亲人。临行前,黄州人带着酒食,前来挽留苏轼。

皇命在身,苏轼不得不走,但苏轼用他的爱,赢得了黄州人的尊敬。也因此,黄州人把苏轼看作一位“我们”的诗人。

新冠疫情的暴发,以武汉乃至湖北最为严重。那些远方的人都在为武汉加油,为湖北加油。来自世界各地的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被送往湖北,在一批日本捐赠的口罩包装箱上贴着温暖的汉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7] 在这个时候,在很多人眼里,那是“我们的湖北,我们的武汉”。

作为一个人,如果认可自己属于人类这个集合,他会跨越国家、种族、地区,带着更多的同情和爱去拥抱和帮助苦难中的人。而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去成为每一个人,我们就会多出无数故乡,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将不再流浪。

苏轼人生最后一次被贬,是去海南的儋州。

辗转到儋州的苏轼已经六十二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人了。当时的海南山高水远,物产匮乏,“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苏轼觉得自己大概会埋骨于此。

刚到儋州,地方长官同情苏轼,让他暂住在官舍里。谁料,苏轼的政敌知道这事后大发雷霆,不仅惩罚了地方长官,还把苏轼赶出官舍。

无处可去的苏轼,就和儿子苏过住在一片桄榔林里。此时的他仍然自得其乐、超然物外,在一封写给朋友的信里说道:“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他将生命比作一条长河,随缘委命,随遇而安。

怀着这种以顺处逆的达观心态,苏轼又开始盖房子。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桄榔林里盖了五间茅屋,命名为桄榔庵,他还开垦了一个菜园,挖了粪坑,修了水渠。恰如他在《和陶西田获早稻》一诗中所说:“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 [8]

就这样,凭借逆境求生的惊人毅力,苏轼带头劝学、劝农,让海南人不要迷信巫术,减少屠牛现象,将牛抢救下来耕地务农。苏轼还以年老之力,带头挖水井,让当地人喝上卫生的饮用水。如今,苏轼留下的一些水井仍在发挥着作用。

苏轼还兴办学校,给当地居民讲学,传播中原文化。办学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学子。其中,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 ,海南第一位进士符确 ,都是苏轼的得意门生。从此,海南逐渐形成了学习中原先进文化的风气。

苏轼和当地的黎族人民打成一片,再次完全融入了他乡海南的乡村生活。在《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9] 中,他这样描述:

半醒半醉问诸黎,

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

家在牛栏西复西。

总角黎家三小童,

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

溪边自有舞雩风。

访友归来,酒意未醒,苏轼想回家,却不认识路,只好沿着有牛粪的路走,因为知道自己的家就在牛栏的西边。苏轼说:“不要感到自己是浪迹天涯、身行万里的旅客,小溪的边上也可以乘风纳凉,就好像孔子的弟子曾点,在舞雩 台上迎风乘凉,然后唱着歌回家一样。”

苏轼没有什么可以被剥夺的了。每一条路都通往故乡,每一条路都是苏轼的回家路。

1100年,苏轼得遇大赦,得以北归。1101年8月24日(农历七月二十八),他在常州平静地死去。

采欢轩

[1]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出自唐朝李白的诗作《送友人》。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著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送友人》全诗及白话译文如下: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郭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河水围绕着送别的东城。

我们在此地道别,你就像蓬草随风远去,踏上万里征途。

我今后看见天上的浮云就会想起你这游子,你看到落日当会想起与故人我的情谊。

频频挥手,自此作别,连鞍下的马儿也为我们发出阵阵悲鸣。

全词及白话译文如下: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经常羡慕人世间如玉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垂爱他,使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赞那佳人才华横溢,能作曲亦能歌唱,那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风起时,如雪片飞过炎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蛮荒之地归来,看起来却更显年轻。你微微一笑,笑容里犹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怕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内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词及白话译文如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我们一生一死,已离别十年。纵然不去想念,却终究难以忘怀。千里之外,远在家乡的那座孤坟啊,到处漂泊的我无处可以诉说内心的凄凉。纵然你我现在相逢,恐怕你也认不出我,因为我早已是满面灰尘,两鬓如霜。

夜里,我又迷迷糊糊梦到自己回到了家乡,你正好坐在窗前梳妆打扮。你我相对却默默无言,只是泪落千行。我想那明月正照耀的长着矮小松树的坟墓里,你也定是因为思念我而痛断了柔肠。

[3]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出自《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这首词作于1074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兄弟情深,任杭州通判期间,他非常想念在山东济南为官的弟弟。为离弟弟近一些,他向朝廷请求到离济南较近的密州任职,得到准许改任密州知州。这首词便作于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全词及白话译文如下: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孤寂的旅舍灯光清冷,村外荒野里,鸡鸣不已,惊扰了旅人的残梦。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晨光熹微中,晨霜一片晶莹。云雾笼罩山峦,色彩斑斓,仿佛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交相辉映。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似我这般,难得有欢愉的心境。我独自低吟,征鞍上,悄无声息,许多往事涌上心头。

当年我们风华正茂,同时客居京城,如同陆机、陆云兄弟,他们初到京城也是那么年轻。下笔千言在手,万卷诗书在胸,自以为辅佐圣上成为尧舜,这等功业指日可待。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应由自己权衡。不妨闲处袖手,笑看风云。所幸你我身体都还健康,可以在悠闲游乐中度过余生,在酒杯里寻醉,慰藉心灵。

[4]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全诗及白话译文如下: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苏轼

前生我已到杭州,

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

一庵闲地且相留。

我在前世就来过杭州,所以这次来,我有故地重游之感。

我还想归隐洞霄宫,在这一庵闲地里多多停留。

[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五)》全诗及白话译文如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五)

苏轼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不能隐居山林,那就暂且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时间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一般优美的湖光山色。

[6] 《满庭芳·归去来兮》全词及白话译文如下:

满庭芳·归去来兮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一日,我即将离开黄州、改任汝州之际,告别了雪堂的两三友邻,与江东来的好友李仲览见了面,写了此文留作纪念。

归去啊,归去,我的归宿在哪里?我的家乡在万里之外的岷峨。我年近五十,百年将过半,剩下的日子也已不多。过去几年,两个闰年都在黄州度过。膝下的孩子,也满口是吴楚方言。山中热情的朋友都在社日这天摆上佳肴美酒,纷纷劝我留下,终老于黄州的东坡。

面对友人的情谊,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为什么人生一世,要辗转奔波,往来如梭?我要去悠闲地欣赏洛水,感受那里清凉的秋风、明净的碧波。雪堂前的柳树还小,请为我细心看护,不要让人随意攀折。再转告我江南的父老乡亲,要记得时时替我晾晒打鱼穿的渔蓑。

[7]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盛唐时期日本长屋亲王写的一首汉诗《绣袈裟衣缘》,被《全唐诗》收录。长屋亲王曾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上十六字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据说鉴真大师看后,大受感动,由此六次东渡日本,历经劫难,弘扬佛法,终不言悔,谱写了中日关系感人的一幕。全诗及白话译文如下:

绣袈裟衣缘

长屋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山川河流风光。然而,我们生活在共同的天空之下,即便相距万里,不同国度的人,也可以共享共见。

让我们共修佛法,结来世善缘。

[8] “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出自《和陶西田获早稻》,全诗及白话译文如下:

和陶西田获早稻

苏轼

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

晨兴洒扫罢,饱食不自安。

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

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

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

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

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

尚恨不持锄,未免骍我颜。

此心苟未降,何适不间关。

休去复歇去,菜食何所叹。

我那三个蓬头散发的黎族土著仆人,谁说他们懒散虚伪呢?他们一早就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吃饱了没有活干还不安心。

他们愿意帮助我打理园圃和田地,让我有游览观赏的地方。

劳动虽然辛苦,可是并不感觉劳累。白天劳动,不知不觉,夜晚就来了。

韭菜争着向春天报到,晚秋的大白菜也从寒冷的地里长出。

在人世间没有所谓最纯正的味道,所有的美好都是从艰难的生活里孕育而来。

早知道这田园生活有这么多快乐,我就不会走上仕途。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真正地回归田园,拿着锄头去做一个农夫,我感到脸红和羞愧。

只要一个人保持高尚的心灵,不降低它,到哪里,干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去就不去,歇息就歇息,对粗茶淡饭没有什么好叹息的。

[9]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选二)正文及白话译文如下: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

苏轼

半醒半醉问诸黎,

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

家在牛栏西复西。

半醉半醒间去访问黎族的朋友,归去时误入竹刺藤梢,迷失了方向。沿着有牛粪的路走,因为我记得自己的家是在牛栏的西面。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

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

溪边自有舞雩风。

三四个扎着小辫的黎族儿童,口中吹着葱叶,迎送着我这个略带醉意的老翁。不必对万里贬谪生涯过于在意,小溪的边上也可以乘风纳凉,就像曾点在舞雩台上做过的那样。 ZE4a71zYlfMDBaswuty3GiM9VbhXSoOvhL+Zq8TFtqzNqlvhvw7j82fGlmEhioA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