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11 移动互联网的新基建

引子

2011年,美国资本市场开始出现移动互联网概念的上市公司。但准确地说,这一年以移动互联网概念上市的网秦和之前的斯凯,都算不上被广泛认同的主流移动互联网公司,而应该属于2005年后中国无线互联网创业者中的佼佼者。它们是继腾讯、空中网后基于运营商SP增值业务杀出来的次新一代。

2010年前后,它们与360、人人网这样的PC互联网豪横势力一起杀入移动互联网的新江湖,进入了一个基于iOS和安卓系统构建的,更加开放透明、更少潜规则,以及更强调创意、更突出创新、更尊重用户价值的新世界。

有意思的是,虽然移动互联网这个新世界的构建者希望构筑一个和之前的无线互联网完全不同的、去中心化的世界,但在iOS和安卓系统早期,一切规则并不完善,“聪明”的中国人很快想出了“刷榜”和“黑卡”等钻空子的生意。2011年大获成功的,大都是那些在无线互联网领域和PC互联网领域有先发优势,同时知道怎么“巧取豪夺”的行业老兵。他们将旧世界的诸多玩法在移动互联网的新世界里加以改良,在一个供给完全不足的新世界里迅速吃到了红利、延续了辉煌,但也更快地“被雨打风吹去”。

2011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大举进行基建的一年,是SoLoMo 从概念到真正落地的一年。基于SoLoMo,陌生人社交、旅游社区、在线酒店预订等业务乘风而起。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的用户突破1亿人,虽然一个在2010年年底,一个在2011年年初,但中国移动互联网自2011年起进入了“不社交,不成活”的新阶段。

2011年,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登上历史舞台。这一年也是游戏发行、应用商店及浏览器开启平台化的一年,更是360与腾讯、小米围绕移动互联网入口大打出手的一年。

2011年,是地图成为战略制高点的一年。高德地图的横空出世和百度地图的步步紧逼,让LBS地图战场硝烟弥漫,而且阿里和腾讯都以自己的方式蠢蠢欲动。

2011年,是PC互联网流量见顶的一年,土豆的流血上市和之后引发的连环并购一直蔓延到2013年。这是一个时代自我了结前的抱团取暖。

如果精确地划分,那么2011年8月之前还处于中国移动互联网上半场这个创新周期的基建时间,到8月之后则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创新周期的“起承转合”之起步期。2011年8月之后,中国移动互联网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终于“龙抬头”,一跃而起,逐成滔天大浪。

手游的早春时节
360和网秦的上市炒红了“3·15”

2011年春天,有两家公司因为争夺谁先上市而炒红了一个节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两家公司,一家是360,另一家是网秦。

如前所述,3Q大战爆发的第二天,360启动了自己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程序,并于2011年3月30日晚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在360上市期间发生了一段故事:2011年3月15日,360向纽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而紧接着的3月16日,网秦也向纽交所递表。

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安全”,但泾渭分明。360主攻PC安全市场,而网秦的主战场在移动安全市场。但随着360在2010年收购了手机安全领域的第二大团队信安易,并在2010年10月推出移动端安全产品360手机卫士,两家公司的业务领域有了交集。信安易的创始人王伟在接受雷锋网的采访时称:“360移动安全团队其实就是360手机技术团队,当时360在移动端的唯一产品就是360手机卫士。”

网秦的说法是,自己是中国最大的移动安全公司,而360自称中国第二大客户端公司和中国最大的安全公司。在移动安全市场上,两家都声称自己是第一,只是网秦收费而360免费。常识告诉我们,两家定位听上去相似且都号称自己是手机安全头牌的公司,谁先上市谁就能赢得更多的主动权。

就在两家公司争先递表之时,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通过一段视频曝光网秦通过其入股的飞流有向用户的手机联机传送数据的行为,又用另一段视频讲述了网秦通过付费形式查杀病毒并获取收益的商业模式。这两段经过精心剪辑的视频一并指向网秦,形成了网秦先造毒再杀毒的外部认知,舆论一片哗然。

飞流的两位创始人倪县乐和杜木刚在第二天召开发布会,辩白飞流只是联机而没有传送病毒。不过这场发布会除了能挽回飞流的少许声誉,总体于事无补。网秦几经波折之后于2011年5月5日在美国上市,在经历了上市前被阻击,上市后破发、大涨、做空等一系列故事后,于2018年年底退市。

人人游戏和上海晨炎

吃到移动互联网早期红利的除了“网秦”们,还有人人网。

这一年,上市的360并不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最风光的,更风光的IPO是陈一舟的人人网。2011年4月,人人网在美国上市,并一跃成为BAT后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有意思的是,人人网在招股说明书中把自己描述成中国的“Facebook+Groupon+LinkedIn(领英)+Zynga”的超级组合。说成是Facebook,是因为人人网本身;说成是Groupon,是因为其有糯米网业务;与LinkedIn对应的是刚起步的职场社交软件经纬;但其中最名副其实、最扎实的业务,是与Zynga对应的人人游戏。

人人游戏的产品是2011年App Store游戏榜单上的常客。最好的时候,榜单前十的游戏里有八九个都是由人人游戏出品的。这并非因为人人游戏的产品能力超强,更多的是因为它大胆,或者说“钻空子式”的运营策略。

人人游戏的成立可以追溯到2006年,那时它还叫千橡游戏。隔年,它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首款页游《猫游记》。基于人人集团旗下红极一时的Web 2.0先锋社区猫扑所构筑的社交网络,《猫游记》帮助人人游戏进军了页游领域。但人人游戏真正步上轨道是在2008年,它在何川的带领下推出了国内首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 MMORPG)《天书奇谈》。由于人人游戏是国内第一批做页游的公司,当时市场上基本没有有力的竞争对手,再加上对MMORPG这个方向把握得准,《天书奇谈》很快实现了名利双收,人人游戏也因此壮大起来。

2011年,人人游戏推出了一款回合制策略游戏(Simulation Game, SLG)《乱世天下》,起初它的成绩并不突出。这时国内手机市场开始掀起一股汹涌的智能手机风潮,《乱世天下》的制作人郑英带领几个人将它移植到了iOS平台并上架App Store。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直接使用Adobe AIR移植的手游展现出了强大的吸金能力。

于是,尝到了甜头的人人游戏把所有运营中的页游全部通过Flash改成iOS平台手游。尽管当时Adobe AIR只是一个Beta版(测试版),但人人游戏的技术部门由于拥有页游研发的雄厚实力,很快就基于这个测试版完成了一套高效的移植工具,从而轻松、便捷地将现有页游移植到了移动平台。这样一来,人人游戏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都占据了领先地位。

App Store当时尚未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宽松的市场环境给人人游戏的营销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人人游戏不仅是国内第一批经营重度收费型手游的公司,也是第一批尝试“刷榜”这一捷径的公司。由于当时苹果对App Store的监管存在很多漏洞,因此“刷榜”的成效相当惊人。

除了众所周知的“刷榜”,人人游戏还有两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特殊操作。一个是推出“跨屏游戏”概念,也就是将一款产品同时在网页端和移动端运营,使用统一的服务器,然后通过异价的方式吸引用户直接到网页端充值,以免除App Store 30%的分成。另一个是通过更换游戏名称和图标来多次上架一款游戏,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入口。人人游戏因此大面积占领榜单,获得了天然的流量。

比人人游戏更早也更成体系地在App Store上形成霸榜效应的是上海晨炎。2005年,施炜亮创办了上海晨炎。在折腾三四年、发现此路不通后,施炜亮遇到App Store开放的机会,决意全仓而入。

上海晨炎是最早在苹果游戏上取得突破的中国公司。2010年,上海晨炎出品的游戏的下载量曾占苹果软件下载量的1%,其出品的游戏有近百款被苹果不同程度地推荐过。2010年2—3月,上海晨炎出品的“GameBox”在App Store全球几十个国家的付费游戏榜上都是第一名,在2010年度全球所有付费应用榜上名列第七。

上海晨炎同时是最早与A股打交道的手游公司。2010年12月23日,博瑞传播宣布以不超过4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上海晨炎100%的股份。这笔交易因各种原因最终未能达成,但施炜亮和上海晨炎一直活跃在中国的手游江湖里。

《捕鱼达人》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2011年是中国手游公司崭露头角的一年。如前所言,最早一批在App Store上赚到钱的手游公司,都是从运营商时代过来的无线游戏玩家和他们的朋友们。

2011年4月,在App Store的游戏畅销榜中,又出现了一款来自中国本土的游戏产品——触控的《捕鱼达人》。

《捕鱼达人》在2011年4月11日正式上架App Store,这是触控的第一款游戏。游戏上线20小时后,即登顶App Store免费榜。当时离触控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刚好一年,离创始人陈昊芝发站内信给后来的公司COO刘冠群约见面,也就16个月的时间。

2011年5月4日,由顽石互动开发的策略游戏《二战风云》正式上架App Store。这款2011年最赚钱的手游在上线不久时并没有抢眼的表现,但是已在默默积蓄力量。

顽石互动是一家老牌公司,早在2006年年底就已成立,主攻手游领域,其班底大都来自一家叫数位红的中国手游公司。知名游戏制作人吴刚在把数位红卖给盛大并度过两年锁定期后,于2009年年初将自己的V8软件公司与妻子的顽石互动合并并成立新的顽石互动,从妻子手里接过顽石互动CEO的职位。这家专注于手游的公司没有错过智能手机兴起的机会,同样也是最早一批进入iOS游戏领域的开发商。众所周知,陈昊芝做《捕鱼达人》的主意正是来自吴刚。

当时,顽石互动主推的是塞班系统上的K-JAVA游戏。2008年,它曾经发布过一款久负盛名的网络游戏《契约》。

而在顽石互动的《二战风云》快速登上App Store畅销榜的同时,来自成都Tap4Fun的《海岛帝国》亦位居前十。

关于Tap4Fun,如果对行业没有那么了解,可能以为这是一家国外的游戏公司,但并不是。

Tap4Fun发家于2011年春,创始人杨祥吉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此前在Gameloft成都公司做产品经理,自2008年起与张同杰、徐子瞻等一起创业,最开始做外包及基于Twitter的第三方阅读工具,在拿到经纬创投的天使投资后,才下定决心做手游。也许是在外企的工作经历使杨祥吉对海外市场更了解,从一开始,Tap4Fun就主打海外市场,推出的游戏从玩法到美术都更符合外国人的口味,主要是SLG。

Tap4Fun于2011年7月推出的第一款iOS游戏《海岛帝国》,是中国人在手机上制作的第一款也应该是全球最早发布的SLG之一。令人意外的是,这款游戏在国内市场上也一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年,它还发布了《银河帝国》和《王者帝国》,与《海岛帝国》一并,成为Tap4Fun为外人称道的“帝国三部曲”。《银河帝国》和《王者帝国》在2012年3月和4月分别登上过App Store美国区和中国区畅销榜(所有门类)头名。

2012年春,Tap4Fun和杨祥吉一时风光无二。直至今天,Tap4Fun也是中国SLG的头部厂商和中国手游出海的领军公司之一。

日后因出品《刀塔传奇》而月收入过亿元的莉莉丝游戏的CEO王信文,在转战海外市场时也曾上门请教过杨祥吉,杨祥吉倾囊相授。不料之后Tap4Fun的一个团队被挖到上海并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挖人者正是王信文。这家位于上海的新公司有了莉莉丝游戏的资金投入和Tap4Fun积累的经验,做出了《万国觉醒》这样的超级大作,很快帮助莉莉丝游戏跻身出海游戏公司的前列。杨祥吉与王信文一度成为路人,但后来王信文送了该公司的部分股份给杨祥吉,两人重归于好,也算一段佳话。

与Tap4Fun并称为“成都手游双子星”的数字天空也是在2011年春成立的,创始人王晟同样是中国手游元老之一。他早在2003年就创立了赫赫有名的手游公司联合众志,次年拿到了软银百万美元风险投资,这也是成都收到的第一笔针对手游的大额风险投资。王晟团队一度超过200人,办公场地超过1000平方米,但之后两年由于管理不善,公司倒闭。2011年开春,沉寂多年的王晟集结原班人马重新创办数字天空,于2012年3月和5月在App Store分别上线了两款三国题材iOS游戏《三国志Online》和《雄霸天地》。

这两款游戏在2012年一整年一直处于畅销榜排名高位。就在《雄霸天地》发布两个月后的2012年7月12日,数字天空又发布了另一款iOS游戏《龙之力量》,这款游戏成为年度现象级手游。不仅在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而且在东南亚、韩国、北美等国家和地区,这款游戏都占据了游戏榜单前列并长期霸榜。2012年下半年应该是数字天空在国内iOS游戏市场上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在游戏畅销榜前十里,它的游戏占据了三个名额。

与数字天空的王晟几乎同时入行、同为手游行业老行尊的艾格拉斯创始人王双义,也在2011年再度出发。王双义原本在日本老牌上市公司TCI(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任职,已做到部长层级(相当于副总)。见到日本手游蓬勃发展的景象,王双义在2003年“非典”时期从日本回国,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猛犸科技,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手游公司之一。

2005年年底,王双义把猛犸科技卖给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空中网。在空中网任职两年后,他于2008年二次创业。新公司一度欣欣向荣,拥有3款月收入过百万元的Java游戏,还在2009年年底获得经纬创投的A轮融资。但意料之外的事发生在2011年5月,这3款高收入游戏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突然同时营收折半。王双义意识到,智能手机已经在中国抬头,分流了功能手机的核心玩家,于是全力投入做苹果手机上的国内第一款重度大型多人在线(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MMO)游戏《英雄战魂》。这款游戏一经推出,就成为App Store游戏榜单上的常客。

2011年,中国游戏市场是一个多种游戏类型并举的市场。端游还很赚钱,但后进者机会寥寥;页游已经红海化,但还没有分出胜负;手游刚刚兴起,但机会有多大,各方看法不一。蓝港的王峰在2011年的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期间与本书作者说过一句经典的俏皮话:不想做手游的页游公司不是一家好端游公司。蓝港正是一家端游起家,正在页游厮杀,同时窥视手游的公司,从这句话背后可见王峰当时的纠结。蓝港最终靠着手游系列作品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iOS平台成为移植重点

2011年下半年,一些渴望新流量、新市场的页游公司也杀进了手游市场。

《胡莱三国》于2011年8月5日在iOS平台上线。一经发布,其排名快速提升,一个多月以后达到畅销榜第一,并在前三的位置保持了数月之久。作为早期在页游领域取得过不错成绩的游戏公司,胡莱游戏在移动平台上的尝试也是从页游移植开始的。

不久之后,胡莱游戏将第七大道的页游神作《神曲》移植到了移动平台上,并在海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向来对机会有超级嗅觉并以页游起家的昆仑万维,也在2011年11月发布了第一款iOS游戏《风云三国》,该游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2012年年初,它在香港和澳门等地获得了iOS双榜(付费榜和畅销榜)第一。

当时页游顶级头牌公司之一心动游戏,在2012年年初将它的页游大作《神仙道》移植到了iOS平台上。一方面,在页游领域积累的品牌号召力使这款移植作品在iOS平台上受到了玩家的热捧,很快登上畅销榜第一;另一方面,优秀的设计和运营也使得这款游戏在iOS平台上获得了和页游同样绵长的生命周期,以至于两年之后它还能通过运营活动重新回到畅销榜前十的位置。

虽然2012年后心动游戏进入低谷期,在发布《神仙道》移植版本之后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再也没有推出过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2013年和2014年分别发布的几款游戏均表现平平,多元化尝试也没有取得成功。不过它后来重新出发,依托端游IP RO做出了《仙境传说》这样的大作,并内部孵化出游戏垂直社区TapTap。2019年年底,心动游戏在香港上市,成为香港股市里市盈率最高的游戏公司。

和页游公司一起闻风而来、意图淘金的,还有诸多社交游戏公司。在经历过人人网、腾讯、Facebook等诸多平台的洗礼后,到2011年下半年,整个社交游戏市场也逐步红海化,一部分公司开始页游化,另一部分则手游化,动作最快的胡莱游戏两者一起做。

作为社交游戏先行者之一,乐元素没有错过移动游戏最初的机会(关于乐元素和社交游戏玩家的故事,可以查阅本书的前传《沸腾十五年》)。早先在Facebook和腾讯平台都受到欢迎的社交游戏《开心水族箱》,在2011年12月登上iOS平台,同样延续了社交游戏阶段的优异表现,进入了畅销榜前十。对于一款休闲游戏来说,哪怕当时App Store的收入规模远不及如今,这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可以想到,2014年王海宁和他乐元素的小伙伴们带着其王牌产品《开心消消乐》与腾讯代理的《糖果传奇》正面对抗并全身而退,与他们2012年前后在iOS端留下的美好印记大有关联。

2009年成立、在社交游戏领域不显山不露水的乐迪通,在2011年下半年发布了第一款iOS游戏《乐动达人2011》,这是它在iOS平台上的初次尝试。当时这款游戏没有获得很好的反响。两个月之后,乐迪通发布了《乐动达人之冬季恋歌》并下架了《乐动达人2011》。对于乐迪通来说,它在iOS平台上最有意义的尝试是于2012年5月15日上线的《三国来了》。和其前作《乐动达人》系列游戏表现迥然不同的是,这款游戏排名上升很快,并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稳居畅销榜前十。

这一年除了Tap4Fun,大部分中国手游成功产品都是移植之作——在塞班平台或页游平台上已经成功的作品,赌的是参与者对移动互联网的信心和团队的手速。在那个混沌刚刚散去、市场初兴的年代,对于不了解移动平台用户属性和习惯的厂商来说,将在原有平台上能够成功的那一套搬到手机上,无可厚非。毕竟,在那个内容还显得相对匮乏、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来自国外的英文游戏的年代,玩家们只能选择接受。

新浪微博: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面壁者”
微博伟业的开端

手游的火热让新浪微博也按捺不住了。2011年6月,俞佳奉命组建新浪微博的游戏团队,而在之前的6个月里,新浪微博官宣用户突破1亿人。这个数字远超其他同类产品,新浪微博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个用户数突破1亿人的国民产品。

新浪微博的故事是本书作者写作计划定下后,就决定要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它可以被视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面壁者”,它是实践也是实验,是事实也是隐喻,它不仅预示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更改变了社会与信息、人与信息,以及信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中国互联网在移动时代第一个也是长期重要的基础建设。它是过去10年里中国互联网人试图建立的第一座“巴别塔”。

新浪微博事业的开端源自对美国推特模式的模仿。新浪微博并不是推特模式的第一个模仿者,甚至算不上第一批。从2007年起,一批中国创业者就注意到了推特的崛起;2007—2009年,中国版的“微”博客服务也出现了,包括饭否、嘀咕、叽歪、做啥等一系列类推特产品。从这些极富草根色彩的名字中,不难看出它们的出身和创业者的年龄区段。

很遗憾,这些草根创业的早期类推特产品无一成功。虽然王兴的饭否很有知名度,但客观地说,是王兴之后的知名度带动了人们对饭否的关注。

有一种观点认为,早期独立微博的运营者无一成功,这和其发言尺度难以管控有一定的关系,新浪微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Beta版。在此,我们无法确认这个观点中到底有多少合理成分,但是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一款产品要想成为事实上的互联网基础信息设施,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是可控的。微博和推特特有的“中心化+点对面”传播形态,使其天生非常适合组织化的机构对外传递信息。这一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一样的。

在美国,推特一直是总统候选人、白宫、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其他政府职能机构及重要商业组织进行公众信息发布的标准渠道。

当然,和电视台既可以播放严肃的新闻联播也可以播放轻松的肥皂剧一样,以上这些信息,并不是说微博天生亲近时政,而应该反过来理解,即微博很适合中心化的信息传播,并因此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

陈彤在新浪的最后一座丰碑

新浪微博最初崛起的时候,并没有人特意设定它的推广方式和传播路径。但新浪微博的灵魂人物陈彤在本书作者拜访时很明确地表示,新浪微博最早的推广策略就注定了它的中心化色彩,尽管它的初衷(推特的原型产品)只是为了便于群组之间的沟通。

陈彤回忆说,早在博客时代,新浪就发起过以名人带动博客影响力的做法。以徐静蕾、韩寒为代表的一大批名人及专业人士相继在新浪网开博,开创了门户网站向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转型的先河。UGC极大地补充了此前门户依靠转载、整合加部分自采的新闻内容,大量用户原创内容的上传标志着新浪作为传统新闻门户的第一次转型成功。

因此,当2009年8月新浪开始大规模内测微博产品时,陈彤就采取了和博客时代类似的推广策略,即主动邀请明星和名人开微博,并对他们进行实名认证。陈彤领导的编辑团队再次成为该项战略的主力。

陈彤回忆说,在博客时代,新浪本来就拥有大量高端用户,但这些用户的绝对数量还是太少,相对来说是一个更垂直的群体。而微博要发动的,是更广泛的、有一定影响力和乐于表达的群体。陈彤因此发动了当时他能够指挥的所有人力——新浪采编部门的1000多号人,进行了大量“拉客‘加V’”活动。陈彤设定的标准是:“有影响力的人都要拉过来,媒体人都要拉过来,哪怕是媒体的实习生也要‘加V’,哪怕你们在一个饭局上看到七八个人听一个人讲话,也要把这样的人拉过来。因为我们需要的不再是预设议题式的传统媒体运作,而是要每个有影响力的人都乐于在这里分享、输出。这样,议题和热点就自然出现了,微博系统就自己运转起来了。”

陈彤不无骄傲地说:“因为我的部门都善于拉人,所以微博迅速成功(推广)了。首先要让媒体人对你形成依赖,因为媒体人‘嘴巴大’,喜欢传播,有传播欲,所以向他们推广是我的工作目标。等大家明白过来了,想做了,也做出测试版了,就已经过去了大半年。那会儿大势已去,拉人的时机就彻底过去了。”

陈彤还认为,微博本身从技术上说没有什么实现难度,因此推特当初在高层做出决策的几个月后就开始推出产品并大量占领市场了。而新浪对这样的产品也是很熟悉的,因为“BBS、博客、微博是一脉相承的东西,从产品上讲也是有关联的”,所以新浪做微博也非常顺手。

对新浪微博后来的发展,陈彤认为,新浪微博没有对鼻祖推特亦步亦趋,而是很快结合中国市场的特色进行了很多微创新,如转发可以带评论,推特起初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因此,陈彤的意见遭到了挑战,但性格火暴的他随即还以颜色,要求对方“你能不能闭嘴,我们不是做推特,我们是做微博,转发带评论多好,是最基本的真正的东西”。

陈彤认为,带链接、带图片,都是新浪微博最先提倡的,“推特原教旨主义者”对此颇有微词,但最后的结果是推特反而向新浪微博学习了这些细节,并且加以利用。陈彤为此颇感得意。

陈彤对新浪微博的定义是:“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产品,也是智能手机时代的第一个产品。”曾有早期的苹果粉去香港买iPhone,发现苹果手机都被抢光了,说是都被玩新浪微博的人买走了。

新浪微博的崛起也与2010年团购的红火密切相关。微播易创始人徐扬向《沸腾新十年》回忆说,团购网站是第一批集体涌进新浪微博寻找流量的商家。当时有个团购网站只愿意出3000元投放给4个个人号,结果几小时之后,网站打电话来说,不能再传播了,再传播就要“爆仓”了。但徐扬告诉网站负责人,这时候删掉链接已经没用了,因为链接已经被传播出去了。

此后,在新浪微博释放营销信息,成为千团大战的标配。

先天不足的腾讯微博与马化腾的三心二意

新浪微博的一炮走红让饭否等唏嘘不已,也使得其他门户跃跃欲试。从2010年起,和团购大战并行,围绕微博也发生了“微博战争”。主力军来自“旧时代”所谓的“四大门户”,即新浪、网易、搜狐和腾讯,其中以腾讯对抗新浪最为积极。

2010年4月1日,腾讯微博开始小规模内测;5月1日,腾讯开放用户邀请注册,这一天成为值得第一批使用腾讯微博的用户纪念的日子。

腾讯不惜代价全力推广腾讯微博。陈彤回忆说,当时在很多和腾讯微博有关的活动上,马化腾都亲自上阵担任推广或演讲嘉宾;而新浪在很多类似活动上,往往只派出了低一级的高管。他由此感慨“马化腾为腾讯微博真是太拼了”。

资源庞大、资金充足的腾讯微博在拉名人方面也不惜投入,它旨在发掘那些还没有开通微博的明星,如“飞人”刘翔。经过种种运作,2010年12月10日20时53分,刘翔的腾讯微博关注者突破800万人,超过推特第一名Lady Gaga近70万人,成为腾讯当时宣传的“全球第一微博”。此后,郎咸平、梁文道、李连杰、陆川、林俊杰、蔡依林等各类名人、明星,也纷纷入驻腾讯微博。

对于明星来说,微博类产品几乎就是为他们设计的。从内容发布的角度看,微博既随意又实时,可以表达爱国情怀,也可以秀容貌身材,还可以引爆各种套路式的话题,这一切对渴求影响力的明星来说都可谓天赐良机;从和粉丝互动的角度看,可以说在微博诞生之前,从未有一种工具可以让粉丝和明星之间既能有足够的互动又能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既能满足明星的表达欲又能让粉丝有足够的获得感。相比之下,多年前“超女”现象出现时,粉丝在百度贴吧跟帖“盖大楼”的方式,是多么原始啊。

但在明星的拉拢和互动上,新浪微博领先腾讯微博等对手的不只是一步。

最早有历史可查的、登录新浪微博的明星是李宇春。当时李宇春到新浪聊天室做客,顺便用手机发了一条新浪微博。这当然出自陈彤的策划。这条微博的评论和转发量过万,考虑到新浪微博在两个月后才迎来自己的第100万个用户,这相当于整个微博用户的1%~2%参与了李宇春这条微博的互动。这在今天是一个大到无法想象的数字。

真正意义上属于新浪微博“自己的明星”的,是有着“性感大嘴”的女明星姚晨。陈彤回忆说,当时为了推广新浪微博,他亲自给博客时代的“Top 10”名人都打了电话,邀请他们来新浪微博发声,结果是“我说微博欢迎你来,结果这帮人全都端着,全观望,只有姚晨来了,后来她是好几年的‘微博女王’。一个原因是姚晨正好赶上了那个时间,另一个原因是姚晨天生适合写微博。她的微博都是自己写的,特别勤奋。她拍戏的时候只要闲着没事儿就写,而且写的东西特别适合在微博上发,有文字功底,有思想,还有那种‘调调’,总之就是太适合了。”

姚晨在微博上的影响力非常可怕。开通微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就超过李开复、黄健翔、雷军等“精英大V”,跃居微博关注榜首位,彻底把微博从精英时代带到了明星时代。仅6个月的时间,姚晨就成为首个粉丝数量突破百万人的微博明星。2012年2月,“微博女王”的粉丝数量一举突破1700万人,姚晨更是坐稳了宝座。

对于网友来说,姚晨微博的可爱之处是足够真实。姚晨写的微博,多是记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像“平时咱们老给朋友发短信一样,虽然也许只是特别平常的事情”。她甚至反思说,自己平时过于内向,“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跟自己战斗,一直想克服这个毛病。其实内向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而不代表不想表达……微博正好满足了我的这种表达欲”。

我们换算了一下,姚晨在微博上影响力最大的时候,差不多每5个微博用户中就有1个是她的粉丝。换个角度比喻,就好比中国1/10的手机用户都是她的联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姚晨极强的示范效应,此后大大小小的明星再也不用陈彤去鼓动和拉拢了。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强大的影响力收益推动娱乐明星成为新浪微博的绝对主力。

陈彤认为,从影响力格局来说,大而不强的腾讯没法和有深厚媒体基因的新浪竞争;从名人和明星资源来说,新浪微博将近一年的先发优势,也使得大部分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 KOL)被其抢夺殆尽。陈彤给《沸腾新十年》举了一个例子,当时湖南一位知名作家出版新书,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都开了直播。新浪的用户直接和作家讨论书的内容、风格,而腾讯的用户则在纠缠“你是不是真的作者”之类的问题。陈彤认为更为关注时政和新闻的新浪微博用户更为成熟。

但是,腾讯毕竟是一个“庞然大物”,而且有QQ这种自带流量的国民级应用,QQ空间、滔滔等产品也具有强烈的类微博或者说类轻博客的色彩。因此,腾讯微博被认为是新浪微博强有力的竞争者。

腾讯一直用差异化的方式来做微博,给腾讯微博导入了更多的社交因素。而新浪以内容运营的方式来主导微博的发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见效快、热闹,但并非没有代价。代价就是,今天的新浪微博几乎成了一个少数中心化(无论是机构还是“大V”,无论是大号“大V”还是小号“大V”)发言者的平台,更多的用户从乐于发言变成了乐于游逛的看客。

但在具体执行上,腾讯微博没有坚决地把社交这个点走通。相比新浪微博,内容是腾讯微博的短板,社交则是它的长板。由于腾讯微博的基础用户数量庞大且流量源源不断,其实非常适合明星“大V”这种类型的UGC进驻。但腾讯微博虽然请了不少明星,却始终没有鲜明坚定地执行娱乐化和明星化策略。

这要归结于腾讯微博在组织结构上的先天不足。

腾讯微博的组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十分仓促。知名的社交研究者、媒体人徐志斌当时在腾讯网工作。他告诉《沸腾新十年》,自己当时接到的任务是,腾讯网的部分团队“成建制”地转入腾讯微博,负责运营、BD等方向,产品、技术等支持则来自其他事业群的团队。为了提升效率,腾讯成立了一个跨4个部门的项目组来推动腾讯微博的发展。

成立跨部门的项目组推动业务,在某种应激状态下可以视为是项目优先级高的象征。但令人尴尬的是,当微博战争进入马拉松阶段后,腾讯并没有解散这个临时性的组织结构,替换为更常规、更稳定的管理架构,而是一直维持着这个临时状态。这就使得微博项目难以获得持续的资源支持,跨部门沟通成本极高。腾讯微博的运营团队主要在北京,而技术等团队主要在深圳,两地协调十分困难。

这种组织结构的滞后与腾讯的高层决策者始终没有明确腾讯微博的战略优先级有关。

腾讯微博在腾讯体系内一直是一个战略优先级不明确的产品。有时候它因为马化腾亲自上台打气变得很重要,有时候又显得不那么重要。亲历者J认为,腾讯微博始终“妾身未分明”的原因是,马化腾本人对开放关系链的社交产品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主要建立在腾讯成功的基石产品QQ是非开放关系链社交的典范式成功的前提之上。换言之,马化腾本人可能更倾向于信赖非开放关系链的社交产品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而微博恰好不是这种形态。

事实也证明,腾讯正是在下一代非开放关系链社交产品微信中,找到了它下一个10年的基石性业务。这到底是证实了马化腾的预测,还是因为马化腾的执念才让历史这样发展的,已是一个很难得到证实的科技史难点。

相对于腾讯,网易和搜狐推出的微博的存在感就更低了。虽然它们也先后迈入了亿级用户量的门槛,但其转发、互动和造浪的指标均表现不佳。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这类基础设施有一个就够了。

微信和米聊:移动社交来了
米聊先发,但微信在语音上反转局面

现在要开始讲述沸腾新十年这个创新周期里另一个国民基建产品、社交之王——微信的故事了。

今天的微信已经是全球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但它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原创,多多少少借鉴了一款叫kik的产品。

2010年10月19日,一款叫“kik”的应用进驻App Store。它的功能极其简单:基于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直接和联系人用免费短信聊天。它当时不支持语音、图片和文件的发送,最大的价值创新是基于通讯录建立关系,以及短信走流量从而实现免费。

kik在短短15天内增加了150万个用户,这让诸多中国创业者为之疯狂。他们动手模仿的时间差只能用天来计算。

而人人网在kik这件事上,却没有跟进,这令人十分奇怪。

对此,时任人人网无线业务负责人的吴疆为《沸腾新十年》讲述了其中的原委。

人人网本质上还是PC互联网时代的工具,虽然很早就有无线部门,但主要做的是SP业务,在真正转向移动端的时候非常迟钝。在智能手机尚不普及的时候,人人网并没有做客户端,而是从WAP做起,但这种体验很不好。后来它跟进Facebook的做法,在移动端信息流上采用了HTML5方案,但再次因为手机性能不足而让体验大打折扣。

在某种程度上,人人网是被Facebook带到沟里了。用HTML5做过渡方案,甚至包括后来的Timeline(时间轴)的做法,人人网都是亦步亦趋地跟随Facebook,但这些做法Facebook自己也没有坚持下去,更不要说异国他乡的学徒了。

按照吴疆的说法,2011年年初,也就是微信与米聊刚起步的时候,人人网就打算做类似的IM客户端。但好巧不巧的是,有几个移动端开发人员离职,跟着许朝军去做点点了。由于人人网的主App还需要改进,于是团队只得先把通信产品放一放,等几个月后再想捡起来时,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时机。

在离职的那几个人中,有一个人叫程一笑,他后来做了一款产品叫“GIF快手”,这就是快手的前身。

在kik出现不到两个月之时,也就是2010年12月10日,米聊发布安卓版,12月23日发布iOS版。

据说,小米团队研发安卓版米聊仅用了一周时间。米聊的官方宣传标语是:“爱免费,更爱实时状态,比短信方便,不愁话费账单。新奇的沟通方式,我不是QQ,也不是飞信,我是米聊。”但这场移动IM大战的重要参与者、个信创始人方毅认为,米聊最大的优势不是短信免费,因为当时的电信资费已经很便宜,各种运营商的套餐都有短信赠送,所以免费不是米聊的核心价值。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把语音和图片功能加入IM里,这符合3G时代用户对通信更加多媒体化、多样化的需求。它将语音这种更便捷的信息载体和短信式的非实时沟通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场景,降低了使用门槛,可以说分到了3G时代的第一杯羹。

米聊用户从0到超过400万人,只用了两个月,这是米聊成长的黄金时间。雷军逢人就推荐米聊,很多圈内人也因为其有趣、好玩而主动推荐它。如果按照当时的态势发展下去,米聊很可能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上第一个用户超过1亿人的国民App。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2011年1月,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以下简称广研)迅速“跟进”推出微信,让整个移动IM市场开始双峰对峙。

一位微信早期员工描述了2010年年中腾讯广研的状态:“邮箱的布局已经相当完善,阅读空间也已到了强弩之末……团队要发展,但一时间不知道做什么好。”

2010年年中,广研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未来发展方向规划会议”,对于很多员工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作为QQ邮箱的主力团队,广研一直任务明确、工作饱满,“不用抬头看路,只用低头拉车”是一种常态。

在这次会议上,腾讯提出以邮箱为核心,一分为四,开发一个产品矩阵,包括邮箱、阅读、存储和记事本4个独立方向。而在这4个方向中,当时仅有邮箱已有客户端,其他3个都没有,但都做了开发相应客户端的规划。

从这个角度看,张小龙的团队对未来移动互联网的App化已经有了初步判断。但是,在这个会议上却未曾提出微信的概念。这佐证了微信虽然不是突如其来的,但多少受到了kik的启发。

当时广研在移动互联网方面人手严重不足,手机端开发团队的大部分人都是做塞班系统的,iOS和安卓平台的人才在市场上普遍稀缺。招不到人,最后只能拼凑——iOS团队是从公司其他部门转岗过来的,原本是做Windows客户端的;安卓团队是从塞班团队中抽出一个员工,并招了两个实习生开始干起来的。

所以,当时的四大产品只有记事本可以优先开发客户端,而且仅限于在iOS平台上试错。

对微信的开端,最真切的记录还是张小龙本人的说法:“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当时(2010年10月)我写了一封邮件给马化腾(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这件事情是真实的,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实的传说。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的另一个团队做另一个微信。”

具体的细节还包括,马化腾不仅赞成广研做一个类kik的应用,甚至直接赐名“微信”。

在广研内部,张小龙是有话语权的。因为这个团队基本上是由他一手组建的,很多人从毕业后就进入这个团队,对张小龙有天然的崇敬。所以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如果张小龙不是恰好有自己的地盘和子弟兵,而是像别的项目一样从公司其他部门抽调人手,他可能驾驭不了这个团队。因为腾讯内部的组织结构太复杂了。

在广研内部,张小龙当机立断——立即停止做了一个多月的记事本的iOS版开发,转而投入微信的开发中,很多代码和协议从邮箱的客户端项目里直接复用,目标只有一个——快。

邮箱团队给微信提供的不只是一个记事本的iOS版基础。当张小龙看到kik的成功并建议马化腾尝试做微信的时候,他正在完善一个叫“手中邮”的App,也就是QQ邮箱的移动版。这是当时广研唯一一个尝试从塞班、iOS和安卓3个角度开发App的项目。

微信早期员工陆树燊告诉《沸腾新十年》:“这个团队临时转向去开发IM工具,为了快速拿出第一版,他们尽可能地复用了原先QQ邮箱的整个后台协议和框架,所以其背后的通信协议采用的也是QQ邮箱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而不是通常IM工具所用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所以我们每发送一条微信消息,真的是通过微信后台向朋友发送一封微型邮件。”

就这样,基于手中邮临时组建的、只有10个人的微信团队,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启动了一个试错项目,并且还是针对3个平台(iOS、安卓、塞班)同时进行(但发布的时间有先后)的。

可以确认的是,在广研启动微信项目的前后,腾讯内部还有数个团队启动了类似项目。它们没有出头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是这些项目大多隶属于QQ产品线下的各个部门,因此很难“革自己的命”;第二是张小龙和广研的快速执行能力。这使得广研微信团队能够在几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只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第一个完成了产品开发,并于2011年1月21日在iOS平台上首先发布了微信1.0版本。

一位微信早期员工写道:“在2011年春节期间,当马化腾第一次使用微信并给出‘体验很赞’的评价时,微信团队的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受到马化腾夸奖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经过2011年的一个春节假期,即使在广研内部,继续使用微信1.0版本的员工也变得寥寥无几。这里面有3个原因。

1.那时候有苹果手机和安卓智能手机的人很少。

2.1.0 版本的微信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跨平台免费短信,但大部分人有各种免费的运营商短信包,这使得“省钱”作为一种需求并不旺盛。

3.它的功能太简单了,没有可玩性,而且有米聊在前。

所以,虽然功能非常相似,但微信并没有像kik或米聊那样在很短的时间里积累大量的用户。当时微信1.0的某个版本甚至在App Store上只得到1星评价。

在广研内部,更多的员工普遍不看好这个应用,理由大致是QQ会“杀死”所有的类kik应用——只要把它的手机客户端做得更好一点就行。当然,也有人在思考,为什么2003年就有了最早版本的手机QQ,马化腾却还要支持微信的研发?

其中可能有一个原因:腾讯当年的QQ和手Q背后不是一个团队,手Q在无线部门,QQ在IM部门(虽然后台都在IM部门)。手Q当年“活”得其实很滋润,它把重点方向定在了以MTK方案为主的功能手机和“山寨”手机上,而且团队相当分散(深圳、北京、成都、武汉、上海都有),内部合作效率低下。

这导致手Q的产品显得松散疲沓,里面塞进了新闻、WAP、游戏、市场等各种入口,通信功能反而被弱化。而且,手Q面对的是大量“山寨”手机市场,适配成了最艰苦的工作。但这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即由于充分满足了中低端用户打发时间的需求,手Q的用户基数极大,它其实是腾讯第一个有分量的移动(当时称为无线)业务,而且来自运营商源源不断的SP分成掩盖了手Q在发展方向上没有对准未来这一重大问题。很多人认为,手Q的迟钝、既得利益和方向错误给了微信机会。

和腾讯广研内外很多人所想不同的是,马化腾和张小龙对微信很热情——2011年开年第二天,马化腾亲自来到广研所在的南方通信大厦给微信团队打气。员工们回忆说:“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小龙已经把注意力完全转移到这款手机应用上了。”

网名“啃饼”的微信早期员工回忆,到了2011年2月底,后来担任微信技术总监的周颢(Harvey Zhou)突然找到他,直截了当地问:“要不要去微信做客户端?”然后又解释说:“去微信团队只是暂时的,如果产品做不成,还是要回阅读空间团队继续做的。”

“啃饼”当时很纠结,因为他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上刚刚找到感觉,不舍得放弃。但他也没有考虑太久,就决定去微信团队了。于是,2011年3月1日,微信iOS客户端有了第3个开发工程师,这个小团队的负责人给了他两本相关的技术书,让他在一周内看完,第二周参加开发。

2011年3月,微信接连发布了两个版本,其中包含非常重要的群功能。但由于用户数量太少,这个后来很重要的功能在当时没有产生什么反响。到了4月,微信1.0的第4个版本发布,这个版本使得直到今天还在沿用的4按键基础界面格局被确定下来:当时分别是微信、通讯录、找朋友和设置。

米聊的早期团队负责人曾多次表示:由于QQ给微信导入了关系链,这才使得米聊失去竞争力,甚至失去决一死战的决心。但这个说法更多的是米聊的自我安慰——其实导入QQ关系链对微信的数据爆发帮助有限。微信不仅在1.0版本(含各个子版本)时代就支持通讯录和导入QQ关系链,甚至把QQ邮箱联系人乃至企业域名邮箱联系人等多种关系链都放在了“找朋友”这个功能里,可以说用尽方法从存量中导流,但用户数据依旧不见起色。

微信和QQ的用户是不重合的,微信的用户在有了好用的移动端IM的情况下,是可以不再“勉为其难”地使用手Q的。因此,微信的目标不得不放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增量用户上,而不是挖QQ的存量。

真正让微信超越米聊的,是有语音功能的这个版本。

TalkBox失败,微信突进至陌生人社交

如果说在有语音功能之前的版本上,微信和米聊更多的是在参考kik产品模式的基础上做微创新,那么在做语音功能版本时,微信和米聊主要是向TalkBox学习和借鉴。

TalkBox的问世是典型的歪打正着式历史巧合。它是一款针对特殊人群设计的软件,创始人是香港人郭秉鑫。2010年年初,郭秉鑫的6人创业团队为了帮助开车不方便接听电话的人和盲人方便地收发语音形式的短信,从而开创了全球第一款语音IM应用TalkBox。经过一年左右的研发,TalkBox于2011年1月上线,上线仅3天,在App Store上的下载量就达100万次。TalkBox团队的运营负责人黄何给《沸腾新十年》讲过一件事,一位以色列的盲人用户给团队写信说:“你们这款产品就像我的眼睛一样,我终于可以用短信了!”

在TalkBox准备上线的那天,盛大资本的王刚和吴峰到香港找到郭秉鑫。当时郭秉鑫的团队在App Store上发布了一款3D仿真的赛车游戏,产品做得很惊艳,但没有让王刚和吴峰心动。正在王刚和吴峰准备礼貌性地告辞的时候,郭秉鑫掏出另一台手机给他俩演示了TalkBox。两人立马被打动,随即向陈天桥汇报。陈天桥听完汇报直接给两人下达指令:“‘立刻、马上、迅速’把这个案子给签了,搞不定不要回来。”王刚和吴峰求之不得,当场拍板投资2000万元。郭秉鑫喜出望外。

陈天桥对TalkBox很是看重。他的原话是,这是一个可以挑战QQ的机会。因为这个案子,王刚拿到了那年的总裁特别奖。陈天桥同时把市面上所有能投资的基于通讯录的社交产品,都投了一遍,共计13个之多,但即便这样,他还是觉得并不保险,又要求盛大创新院内部立项做一款语音产品。虽然陈天桥与当时负责开发这款产品的产品经理之间的职级差8档,但陈天桥还是亲自给这个产品经理写邮件指挥他该怎么做产品,甚至具体到按钮应该放左边还是右边这样的小问题,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写5封这样的关于该产品改进意见的邮件。

在本书作者看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以前的应用(如彩信)是否有一定的语音功能,TalkBox仍是典型的基于智能手机的传感器而产生的新应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发现,智能手机的每个传感器至少都能产生一类原发性创新,这就是新技术平台的魔力。

TalkBox创造了历史,但没有亲自改写历史。

这一次米聊照例很快跟进,于2011年3月上线了语音版本。但是当时米聊语音端的产品积累不够(YY的语音积累倒是足够,但和小米毕竟是两家公司),所以在具体技术实现上是用户先全部发完一段语音,再生成一个文件发到对应的服务器上,然后对应的服务器把该文件发到对方通信手机的服务器上,在对方应答的服务器上转换成语音呈现在对方的手机里。这个方式虽然实现的速度较快,服务器上的消耗也相对较少,但与TalkBox的分段传输相比在效率上差一个量级,响应速度也要慢不少。所以虽然在米聊开发出语音版本后对TalkBox有所影响,但TalkBox的用户数量依旧在涨,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万人。

但TalkBox在云端的存储能力不够。当时TalkBox的服务器放在日本亚马逊云平台上,从国内访问的速度不够快,这让它的用户量一直突破不了。这时除了腾讯和YY,谁也不具备服务器端千万级用户同时在线并发送信息的能力。

更致命的是,微信来了。2011年5月,微信上线有语音功能的新版本,也就是2.0版本。语音功能在立项之初被微信内部质疑过,一方面是因为之前1.0版本的各个子版本都在有条不紊地迭代中,另一方面是因为类似的功能QQ很早就做过,但一直不温不火。最后还是张小龙一锤定音,坚持要上。

微信决定做语音,还遇到过很多问题,如邮箱部门没有做多媒体模块的经验,而广研的人认为“如果等着公司相关部门支持语音需要的编解码能力,怕是一个月也未必搞得定”,这时一位iOS团队的员工自告奋勇去搞语音引擎。

张小龙和周颢认为,语音编解码的时间一定要做到在通话质量可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短,因为当年网速并没有现在这么快,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希望消耗用户太多的流量费用。所以微信提出做TalkBox的1/3流量,却要达到一样的声音品质的指标。

陆树燊认为,这体现了微信(邮箱)团队的经验和积淀——他们不放弃在任何一个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许多个这样的细节使得微信整体的体验流畅而又克制。

两天后,这位自告奋勇的iOS前端工程师写的语音编解码模块完成了。为了赶时间,他引入了一个开源模块并针对iOS做了适配。即使如此,他仍然认为“这是我在广研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类似的事情后来还发生在微信2.5版本的视频功能上。张小龙再次提出,要用WhatsApp的1/4流量做到类似的视频效果,同一位工程师(在旅途中)再次用3个通宵搞定了这件事。

伟大的事情往往是由关键几步决定的。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微信2.0语音版本终于在2011年5月10日发布了(这是第一个正式版本,之前的版本各中都加了Beta)。“啃饼”回忆说:“当我们看到用户数据一天天增长的时候,很久以来一直悬在团队头上的石头开始粉碎。”

接下来,微信开始实现对当时领先的米聊的快速超越。

张小龙在评审微信的功能时有一个习惯:不看原型图,不看设计稿,也不看Demo(演示模型),只体验前后台代码开发好的产品。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功能在呈现给用户之前有过N个方案,则前后端开发人员就已经开发过N个版本的代码。

张小龙的这个习惯非常独树一帜,对开发速度和质量的要求都非常高,还很考验开发团队对产品经理的信心和耐心——但是微信团队做到了。他们经常是昨天半夜开产品会,想出一个方案,今天半夜就能体验这个新方案,并且把它否决。

正是因为一直坚持这种做法,所以微信的每个功能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高度试错的,一经发布几乎不用修改。

相对来说,米聊其实更早推出了“动态”这个类朋友圈功能。但是它当时还处在以陌生人为主、熟人为辅的阶段,这个重点在于“唤醒熟人,建立社区,加强留存”的功能,在陌生人比较多的阶段,其内容质量一定是比较差的,包含了大量垃圾内容。

我们来看数据。微信发布2.0语音版本之前,只有400万个用户,米聊则有1000万个用户。但在语音功能出现后,微信实现了快速赶超。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张小龙很早就考虑到国内网络传输环境的问题,所以对音频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压缩,而米聊则没有做得这么细,所以在语音传输速度、等待时间和效果上,慢慢落后了。虽然当时微信团队根据米聊的账号分配算法估计了米聊的用户量,并和自己的用户增速相比,得到了相当乐观的预测,但是米聊在市场上仍有不错的口碑。微信、米聊和TalkBox曾经有一个短暂的齐头并进的阶段,当时很多网友都在谈论这3个应用谁的创意在前。善于市场营销的米聊利用了这一点——米聊在某个版本中增加了聊天中的涂鸦功能后,米聊的工程师在知乎发表文章,说“静等微信抄袭”。

微信的回击是猛烈的,那就是2011年8月初发布的2.5版本。这个版本的功能异常强大——除了上线视频功能,最大的惊喜莫过于上线“附近的人”功能。

可以这么说,语音版本奠定了微信的基础,但真正让外界感受到微信强大的,是“附近的人”这个功能。自此之后,微信一骑绝尘。

陌生人社交“三板斧”击败米聊

“附近的人”功能是在2011年8月3日发布的,这说明微信抓住了大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LBS社交(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服务)开始大行其道。用户发布地理位置并确认其他用户和自己的地理距离从可能变成现实,而这又直接带来了社交浪潮——人们能够分辨出那些离自己更近的、能够产生更多线下互动的其他人,这种能力释放了前所未有的社交刚需。

当然,更直观的是,使用“附近的人”会使很多人感叹:原来有这么多人在用微信啊!事实上,这一功能的出现使得微信用户以每天10万人的数量增加。相应地,米聊也上线了类似功能,但周围用户的数量和微信相比显得越来越少。

“附近的人”是微信发展史上的一个支流,即陌生人社交路线,这个功能带来了微信用户的快速增长。尝到甜头的微信开始继续加强陌生人社交的建设,这时候有人提出,可以把“漂流瓶”功能也加入微信中。

“漂流瓶”功能是相对低调的QQ邮箱中一个非常明星化的功能。2010年前后,在QQ邮箱用户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漂流瓶”功能的推出曾让其用户翻了一番——这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当陌生人社交开始展现对微信的强大推力时,微信团队选择添加这一经历过考验、创造过奇迹的功能,也就不足为怪了。

2011年10月1日国庆节,也是微信3.0版本推出的大日子。在这一版本中,不仅如期出现了“漂流瓶”功能,还出现了“摇一摇”功能。

微信“摇一摇”是一个随机交友应用,它的基础功能是通过摇手机,匹配同一时段同样触发该功能的微信用户,并为两者建立联系。它给用户的感觉是,用手机模仿了“冥冥之中妙不可言”的缘分,即完全是随机触发的。这一功能能够迅速地让两个陌生人产生建立联系的理由,从而增加用户间的互动和对微信的黏性,这看似儿戏,实则深谙用户心理。此后,微信“摇一摇”还增加了传图功能,可将电脑网页中的图片轻松传送到手机中。此外,还有“摇一摇”搜歌、“摇一摇”传图和书签功能等。

其实,“摇一摇”功能也是基于手机传感器的创新。实现这一功能的是一个叫陀螺仪传感器的芯片,它主要通过重力加速度感知手机的地理空间位移。

至此,微信在陌生人社交上的“三板斧”——“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都出现了,它们似乎对应着社交中的即时满足、因缘际会和随机寻乐。三大陌生人社交功能及语音、视频两大通信手段,自此合流成为微信起飞的第一级火箭。

至此,微信完全在产品层面完成了对米聊的压制。在用户体验上,微信流畅、简单,很少宕机或者退出;米聊的界面尽管漂亮、时尚,但稳定性和微信差了一个量级。

微信就此甩开了包括米聊在内的所有竞争对手。

“古惑仔”唐岩与陌生人社交的兴盛
陌生人社交天空里的奇思妙想

2011年8—10月,是微信快速崛起的3个月,也是陌生人社交如火如荼的3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新的陌生人社交App诞生。

其中,后来做得最大、最终成为陌生人社交代名词的,是唐岩创办的陌陌。

1979年,唐岩出生于湖南娄底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少年时期,唐岩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古惑仔”。娄底的厂矿区是他和伙伴们的聚集地,其头上因缝针留下的伤疤正是这段青春岁月留下的印记。

不过,他人眼中的“混混少年”最后还是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2000年大学毕业后,唐岩回老家做工程监理,但不安分的他常在娄底的BBS上写愤世嫉俗的青春小说。

唐岩的文章受到后来创办大象公会的黄章晋的赏识,在后者的推荐下,唐岩来到北京,进入网易担任编辑。凭借苦干和才华,10年后的2011年4月,唐岩升任总编辑。

但是由于同事方三文出去创办i美股(雪球的前身),此时的唐岩已经无心再做一个媒体人了,他开始操持开发陌陌的事。2011年8月4日,也就是微信上线“附近的人”功能的第二天,陌陌App上线。

陌陌在北京霄云中心一间10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成立,最开始的团队是唐岩在网易的旧部——网易前产品经理雷小亮与高级技术人员李志威,后来加入的是负责运营的王力,江湖人称“王老板”。唐岩在网易的前领导李甬成为陌陌的天使投资人——也是在这一年晚些时候,李甬带着网易门户的李鑫、帅科等人一起创办了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它最开始经营的是粉笔网,一段时间后,粉笔网被拆分出去,张小龙担任粉笔网的CEO。之后,小猿搜题成为这家公司的主打产品,今天则演化成在线教育公司猿辅导。

不过,雷小亮和李志威都没有开发过App,只能买来《iOS 30天速成》这样的教材,边看边写代码。真正的第一位移动互联网技术工程师,是他们在QQ群里贴小广告招来的。

尽管陌陌第一个版本的发布是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上线的第二天,但唐岩并不沮丧,相反有些兴奋。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强调,陌陌不怕微信,因为两者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径:“我认为将来在移动端一定会出现社交帝国。有两种创造方式,一种像微信,把线下关系搬到线上来;另一种从最开始就是移动端上的,基于移动网络重建社交关系。如果按照我理想中的产品去发展,这是一件足够大的事情。”

唐岩一开始就抛弃了从熟人切入的想法。可以为他的想法找到的佐证是,IM工具个信创始人方毅告诉《沸腾新十年》的一个数据:当年他们将云端备份功能集成于MTK手机(功能手机)并进行推广时,他惊讶地发现,功能手机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平均条目数仅27个。也就是说,广大中低端用户极度缺乏社交对象。

不过,陌陌想要赢下陌生人社交这个战场,显然不会这么容易。除了已经颇具规模的微信,在基于陌生人的移动社交领域内还有很多虎视眈眈的对手。

早在2010年7月就上线的兜兜友也算半个Foursquare的门徒。与街旁、切客等位置类应用不同的是,兜兜友选择从陌生人社交领域切入,但在发现机制上依然沿用地图式的LBS,因此它一直不温不火。微信“摇一摇”功能上线后,兜兜友迅速跟进。

同期,媒体人刘兴亮也杀入陌生人社交领域。因为他的影响力较大,所以他创办的闪聚曾经吸引了诸多眼球。

但更受关注的是,PC互联网时代十分出色的产品经理之一张剑福离职51.com后创办的jjdd.com(简简单单)。2011年5月网站上线,7月App上线,简简单单没有选择以主流的照片墙为入口,而是在首页展示了更多的个人资料、兴趣爱好和约会期望。张剑福认为,很多交友网站折戟的原因在于没能引导用户上传有效信息。

张剑福将目光瞄准了办公室白领和高校师生。他会在校园里摆一些可爱的公仔,然后向经过的女生介绍:“想知道自己有多美吗?我们做了一个App,你可以在这里照张相,我们帮你上传,然后就会有人给你打分。如果分数高,你就可以带走一个公仔。”但简简单单是一个介于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半吊子”产品,所以张剑福后来很快转向,创办了陌生人社交网站牛排。张剑福是中国视频认证的首创者,牛排也继承了这一点,强调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并配套付费约聊模式——可以把它理解成陌陌和世纪佳缘的混合体。这种略显复杂的产品设计让其很容易赚钱,但不容易迅速扩大用户规模。牛排最后无疾而终。张剑福后来又做了同城约会产品美丽约。对付费约会这件事,张剑福真的很有执念。

真正在产品上给陌陌压力的当属遇见。2011年10月上线的遇见,在气质上和陌陌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在产品设计上比起陌陌来又显得圆润一些。同样从LBS切入,陌陌是直接的点对点交友,而遇见则希望通过“圈子”帮助用户更好地互动,相当于做了一个移动端的群组。

在运营手法上,遇见也显得更加成熟。遇见是广州益玩内部孵化的项目,所以对外有两位创始人:一位是益玩的董事长潘晓旭,他是广州游戏圈的老人,精通运营;另一位具体操盘手是陈钢强,他是广州出色的产品经理之一,在2009年就做出了《夫妻宝典》这样登上过App Store榜单的“奇葩”产品。2011—2012年,正是潘晓旭和陈钢强精诚合作、亲密无间的两年,遇见的群组运营也借鉴了游戏运营的诸多思路。因为遇见有经济系统在其中支撑,所以群组通常遇到的很难长时间保持活跃的问题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那时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期,新用户源源不断,因此遇见很快在留存和变现上都超过了陌陌。

陌陌则在上线一年后的2.0版本中才加了群组功能。2.0版本的陌陌非常有针对性地把关系维度从“人”推进到了“群组”,这使得陌陌从点对点的单聊转为多对多的群聊,用户有了更多的互动和关系,而这些依然是基于地理位置生成的。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陌陌满足了男女点对点互动的需求,为何又要设计群组功能?分析者认为,群组功能可以迅速拉高陌陌的人气,并提高匹配的效率。中国人是含蓄的,双方互相关注后最大的可能是说一句“你好”,然后不知道下一句该说什么,最终互相“取关”。而群组起到了一个“场”的作用,人们在群组中“嗨聊”的同时其实是在互相观察、享受氛围、伺机出手。

增加并完善了基于位置和主题的群组功能后,陌陌的产品形态转向基于地点的邻里和兴趣社交,这和豆瓣小组有点像。后来,陌陌中陆续出现了几百万个群组,每个群组都固化了一群人,使之留在陌陌。当然,年龄段还是以18~35岁为主。

其实,陌陌最早是希望同时推出点对点和群组功能的,但这样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加上1.0版本即使没有上线群组功能,服务器仍然经常被挤爆,所以这个功能被放到了2.0版本中。不过后来唐岩复盘认为,这样的安排反而让陌陌的发展路径更显清晰。

唐岩认为,匹配效率决定一切

陌陌1.0版本主要解决的是陌生人社交之间的匹配效率问题。

其实,从PC上出现第一代社交工具开始,人们就试图实现自己与熟人圈之外的人的交往需求。但这个需求在既往的互联网应用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匹配效率。人的欲望可能是突然萌生的,但糟糕的匹配效率使之无法释放,这就是问题所在。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为陌生人社交提供新供给的想法成为可能。一次成功的约会必然是双方的基本诉求、时间、地点和感觉都合适的结果,陌陌的成功在于先通过手机功能实现了时间和地点匹配,并将其加入匹配条件中作为主要参数,从而提升了效率。

1.0版本上线后,唐岩要解决的就是冷启动的问题。最初他出于纯“理工男”的想法,和当时所有软件一样去91助手、威锋网和各种论坛上“尬推”,先介绍功能然后附带下载链接,但这种推广的效果很差。后来陌陌转战社交平台,在QQ空间、人人网和豆瓣上都留下了陌陌试图拉新的痕迹,但这样做的效果还是平平,且容易被平台封杀。

于是,陌陌团队开始反思:陌生人社交的主要驱动者是男性,配合者是女性,所以是否有足够多的女性用户,是男性用户能否纷至沓来的决定因素。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难解的循环,但是后来团队发现,还是在微博上拉新效率最高。因为微博上女性用户很多,早期的用户素质也不低。

特别重要的是,微博本身就是社交工具,在微博上的活跃度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社交倾向。有观察者认为,女性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是否活跃,取决于这里是否满足了她的社交需求,而女性的社交需求之一就是喜欢幻想。

于是,陌陌的推广方式一夜之间变了。它开始大量地和段子手、草根大号合作,“几乎穷尽了所有草根大号,后来还有不少‘大V’”,主要方法是讲各种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然后把陌陌植入其中。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关于距离的,文案大体如下。

男孩和女孩异地恋,陌陌显示两人的距离永远是1648km,女孩受不了提出分手。当晚,她发现两人的距离变成了1.1km,再刷,变成了0.9km……她恍然大悟,流着热泪打开了大门……

有一个搞笑的段子是“上厕所没带纸,用陌陌呼救,隔壁‘雷锋’递纸”。可以肯定的是,这是陌陌推广早期在微博上做的官方品牌宣传。在当时移动互联网并不发达、多数网民对智能应用不了解的情况下,它生动形象地普及了LBS的玩法和陌生人交友的场景,顺带植入了陌陌的品牌。

人们通过这些案例开始知道,有个软件叫作陌陌,知道通过陌陌可以看到周围的人,“不管是‘雷锋’还是仙女,都可以和他搭讪,哪怕是在厕所,都能找到隔壁蹲坑的”。

大量有些鄙俗但很搞笑的段子一时间在网上“横流”,吸引了不少用户。结合草根大号的微博推广方式,性价比非常高,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也就几角。于是,陌陌开始密集地在微博上做推广,除了调整推广内容,陌陌还会考虑自身用户群体的特性。比如,经过多次推广实践发现,晚间20点开始,陌陌在微博上的推广转化率会达到高峰。

一个到现在在知乎上还有无数用户参与的话题是:陌陌早期是否为了解决用户没有匹配对象而迅速卸载应用的问题,使用了机器人陪聊,抑或由员工“人工”扮演陪聊?这个问题没有得到陌陌官方的任何回应。不过2011年的陌陌不具备AI(人工智能)能力,即使有聊天机器人,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最多是概念罢了。

在今天看来,唐岩是完全正确的——我的产品不如你,但我的市场和运营比你强啊。唐岩当时只关心一点,那就是获取新增用户,其他都是次要的。

在打磨产品的过程中,唐岩刷掉了大量人们认为“社交软件应该做的事”。

很多社交软件打“真实社交”的招牌,搞头像验证、身份验证、身份证上传、毕业证上传,有人也建议唐岩加入这些功能。唐岩否定了,因为他觉得这不符合陌生人社交的特点,他认为“现实中哪有先验证再搭讪的”。

有人主张做大头像,加入一些高颜值用户,让画面变得漂亮,唐岩也否定了:“单纯从颜值来判断,这个维度太单一了,容易让产品走偏。”

甚至还有很多女性用户提出,能不能用星座、爱好等作为筛选条件,唐岩说:“这些都是旁枝末节,即使有个别意见是对的,我们也不该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

陌陌前运营副总裁郑毅写过一篇文章,回忆起当时经常发生的对话场景。

唐岩:“为什么我们在这里要加××功能?你们是怎么想的?”

其余人:……(心里吐槽:全世界所有的产品交互在这里都有××功能。)

唐岩:“说不出来就去掉。”

……

有意思的是,到3.0版本时,陌陌变成了最开始的遇见,遇见则变成了最开始的陌陌——遇见把之前的核心功能“圈子”降级,把找朋友的概念固定为产品核心,提供了“邂逅游戏”“全球焦点”“附近用户”等功能,方便用户找朋友;而陌陌则基于2.0的群组概念,重塑了一个LBS社区,添加了“留言板”“好友动态”等功能,对基于固定地点的群组进行补充。

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前所言,对陌陌的发展步骤,唐岩很早就定下了3步——第一步是人与人、点对点的沟通,第二步是群组,第三步是做内容的深层沉淀。

如果说陌陌的产品思路是一以贯之,那么遇见这么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遇见创始人之一陈钢强的悄然离开。大股东潘晓旭主导了遇见后续的改版,其核心思想是把遇见做成游戏业务的一个流量池。对手的自乱阵脚让陌陌不战而胜。陈钢强与潘晓旭分开后,自己去做了ShareSDK——一款给App用的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上的SDK,这款产品后来以数亿元的价格卖给了游族网络。

除了遇见,同在华南的KKtalk也在LBS交友上做了不少微创新。比如,它使用语音交友,这在当时不是每个团队都能实现的功能;又如,它允许用户自己在App上移动自己的位置,以便更好地交友。其创始人是中国最早的移动应用开发者罗伟东,合伙人王小导也混迹华强北多年,极接地气。强悍的技术实力和精细的运营策略让KKtalk曾经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也有团队不基于LBS进行陌生人社交,如深圳的对面。对面的创始人是“80后”广东梅州人周聪伟,他毕业于深圳大学,是赖霖枫的老乡、马化腾的师弟。按照周聪伟的描述,他是中国乃至全球最早做语音对讲类产品的人。2009年,他就在塞班手机和Windows Phone上做了一款针对特殊人群的语音对讲类产品。2010年年初,周聪伟在之前语音对讲类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款叫蚁信的产品——有点像语音微博,综合了发信息的功能,还带动态,但这款产品并不成功。于是,2010年年底,他把核心功能单独拿出来做了一款打通通讯录、代替短信的产品Vimi Messenger(以下简称Vimi)。这款产品上线后,周聪伟发现,同期的kik和自己的产品“神同步”。当时91助手的编辑看到Vimi后很惊讶,写了一篇名叫《这货不是企鹅》的文章放在首页。Vimi一上线也很火爆,很快就有了上百万个用户,尤其在海外大受欢迎,很多华人和留学生拿这款产品代替短信。但随后米聊、微信杀入,让周聪伟觉得没有机会,就选择了撤退。2011年下半年,陌生人社交重新热起来,周聪伟仔细分析了市面上的各种产品后选择从语音交友切入(这是他的老本行),但摒弃了LBS。周聪伟的认知是,中国人包括大部分亚洲人还是比较内敛的,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暴露自己的位置、想要在线下见面,于是就有了对面这款产品。对面在运营上很有特色,它当时在同类产品里留存率最高。周聪伟不仅是一位很有天分的产品经理,也是一个很好的商人,对面有很好的付费点设计,是为数不多的本身就赚钱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后来,周聪伟的抓娃娃机生意也做得很大。

其实陌生人社交还有一个细分品类,即陌生人电话社交。向随机匹配的陌生人打电话,这需要迈过的心理门槛远超左滑、右滑或者发个“你好”,但还是有比邻、Hello、热聊等切入了这个市场。其中,比邻最初仅有的功能是随机匹配电话聊天,配合微电影营销之后其获得了第一批100万个用户。但很快比邻就发现,让用户漫无目的地找人,无法直接实现其需求。“用户需要话题对胃口才能深入聊天,比如我在向你发出申请的时候说,我被老板骂了一顿,很郁闷,你同意了我的请求,说明你对这个话题也是感兴趣的。”

为了提升匹配度,在第二个版本中,比邻将同时在线的用户集中到一张表中,同时引入话题概念,如“睡前故事”“为你唱歌”等标签,此后还引入了群聊功能,动机和陌陌类似。但比邻没有结合LBS元素,它的团队似乎认为,用户只要能接通电话,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陌陌神器进入用户心中

在一些人眼里,陌生人社交只是一个委婉的说法,它最终指向哪里,似乎不言而喻。更糟糕的是,见网友遭劫持的新闻屡见不鲜,微信、陌陌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其中。

与此同时,马化腾从2011年下半年就开始“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关注微信的每一次迭代与用户数变化”。

不止一位微信早期员工告诉《沸腾新十年》,在2011年年底微信即将突破用户数1亿人的前夜,马化腾“私下”来到腾讯广研,参加了所谓的“微信小年会”和“微信大年会”。在“微信小年会”上,马化腾奖励了20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给微信团队,而在公开程度较高的“微信大年会”上,则奖励了微信团队一人一台MacBook Air,这一消息被迅速传到外部,成为当时年底晒年终奖的惯例报道中的一大亮点——马化腾对微信的态度也因此公开化。

2011年12月,微信第一次对外披露其相关数据:团队从10个人起步,现在是80个人;服务器数量现在有上千台;资金投入几亿元;总用户数为5000万人,其中有2000万个活跃用户,25~30岁用户超50%;用户主要分布在一线大城市,最多的用户是白领(24.2%)。

刚经历过3Q大战,腾讯可不希望第二次站到舆论的对立面上。唐岩却隔岸观火,心知肚明。开发陌陌的时候唐岩就说:“你们就做一个能知道大家都在哪里的‘QQ’。”他把这个过程想得很简单:男女双方在进行充分的沟通之后结识,成为男女朋友。

于是很自然地,陌陌和微信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微信做熟人关系,做通讯录好友,陌陌不做;微信以IM为核心,陌陌则强调发现,尤其是突出美女;张小龙认为的非主流,被唐岩当作立身之本。

但是,大家心目中的“神器”依然是微信。原因无他,微信和陌陌的用户体量有质的差距。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人,而此时陌陌不过千万人,这意味着在微信上能加到的好友数量是陌陌上的10倍。

这让微信很头大,也让陌陌很沮丧、很失望。

同样觉得失望的还有罗伟东。2012年年初,KKtalk虽然有近千万个用户,但罗伟东看到KKtalk与微信的距离越拉越大,毅然决然地就此转向,于是有了极光推送。有意思的是,另一位移动IM的玩家方毅也在2013年与合伙人沈剑一起做了个推。极光推送和个推都是基于手机推送工具发展起来的大数据营销平台。

陌陌的转机来得让人始料未及。

2012年4月,一个叫Mike隋(隋凯)的外国人一人分饰12个角色的搞笑视频在微博上疯狂传播。在视频中,陌陌被Mike隋推荐给想要认识中国女生的外国友人。随着这个视频被转发40多万次,陌陌一夜之间有了能和微信分庭抗礼的知名度。

据说,这个视频至少为陌陌带来200万个新用户,这让陌陌的名声彻底打响,甚至扩散到五六线城市。

有人撰文称,这是陌陌一次成功的视频营销策略。在外界看来,至少陌陌当时默认了这个头衔,从来没有予以辩驳,但当时唐岩个人在所有采访中都反复否定这件事。

此举也正中微信的下怀,微信是注定要成为全民应用的,负面的名头爱给谁给谁。

微信从此在熟人社交的路上狂奔,2012年接连推出朋友圈和公众号等产品。而陌陌也正是从那一年起背负恶名,直到今天仍未摆脱。

这个恶名让陌陌在和诸多陌生人社交App的竞争中抢占了一个很好的卡位,它基本上等同于陌生人社交的代名词了。陌生人社交赛道一直处于火热的状态,但不管哪个新的App杀进来,都在给陌陌带量。也就是说,陌陌吃掉了整个陌生人社交赛道的一大半红利。这让陌陌一直处于极度有利甚至几乎是躺赢的竞争位置。

与陌陌前后脚问世的友加一直很凶猛,也一直咬着陌陌,直到其上市前。友加的3个创始人都是“70后”,创始人之一邹岭是中国最早的商务社交网站若邻的创始人。2011年年初,邹岭偶遇了曾创办沃勤科技(后被MTK收购)的胡铸韬,邹岭提出做手机社交软件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邹岭又拉来自己大学宿舍上下铺的同学蒋明亮。蒋明亮也是一位行业老兵,加入友加前他在日本Livedoor旗下多来米中文网主管过无线增值业务。于是,3人一起创办了友加。2011年6月,友加的功能机版上线,同年9—10月,安卓版和iOS版相继上线,并提出了一个极其温情的口号:全世界陪你说话。

友加是陌生人社交里实力最强的(除陌陌外):产品的成熟度与遇见有一拼;运营策略上和对面一样充分把游戏策略运营到极致:和KKtalk一样将“LBS+语音交友”作为其竞争门槛;后期还引入秀场玩法,完全是升维攻击;推广上多管齐下,胡铸韬是从“山寨”手机的红海里杀出来的,产品一上线就在华为、中兴、天宇朗通、联想及一些贴牌手机里搞预装;它在品牌上也舍得投放,“90后”社交、三四线(小镇)青年等提法都引领一时;就连融资也和陌陌比着来,阵势上一点也不输。

但就是友加这样超级强悍的对手,也赶不上陌陌,更遑论其他产品了。原因很简单,整个陌生人社交行业只分陌陌和其他,友加再努力,也只是在“其他”里折腾。

也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负面标签会不会让陌陌的品牌形象受损,让用户期望发生变化,让社交氛围变糟,甚至吓跑很多新用户。

知乎达人徐怡然写过一个很经典的关于陌陌运营的回答,让我们来看一下大概内容。

徐怡然发现,陌陌的负面标签推广开来之后,却几乎没有副作用,甚至相比其他不承认负面标签的竞品而言氛围更好、更干净。

如此神奇的负负得正效应,陌陌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这个标签只作为段子戏谑宣传,从未出现在正式场合。这个度把握得非常好,既可默认也可否认。因此,也就有了一年多以后官方姗姗来迟的否认——当它不再需要之时。

其次,其产品内部的反垃圾和反色情措施是同类产品中力度最大的。

唐岩强调,其实陌陌是国内控制最严的平台,通过用户举报、关键词过滤等,陌陌封禁了近百万个账号。换句话说,打开陌陌,其实并没有不良信息扑面而来。正因为扛着负面大旗主动污名化用户,歪打正着激发了用户的自我保护心理,进而对用户的行为产生了警告和约束,最终反倒净化了氛围。

负责运营的王力还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为了避免女性用户受到过度打扰,陌陌成立了一个七八人的小团队,专门处理类似投诉。其大致比例是每300万条信息中会有2万条投诉,但有效投诉只有不到1万条。

反观其他几个同类App,氛围过于单一,有需要的用户不会天天刷,不需要的用户更不会天天刷,游戏运营化做得再好,也不过饮鸩止渴。

用一个当时经典的总结来说:男性玩陌陌是想试着约会,女性玩陌陌只是想验证自己的魅力,各获所需。

陌陌一度在这根红线上把握得非常精准,充分利用了噱头,不仅完美地避开了风险,甚至还用污名化的方式约束了用户,进而提高了活跃度。

这之后,陌陌还做了一件让对手们哭笑不得的事情,就是花大力气把自己正面化。

2013年5月草莓音乐节上,陌陌首次推出一段名为“我是陌陌分之一”的视频广告。通过摄影师编号223、说唱歌手呆宝静、社会观察员MC仁、文身师大飞、公益创业家安猪这5位个性迥异的角色独白,表达和而不同的人文理念,并将“我是陌陌分之一”作为陌陌的个性标签。

这被认为是陌陌自身的一次品牌升级。唐岩说,陌陌一直希望传递“社交是美好和健康的”这个概念,但被带偏了。这是明面上的话,实际上它这样做是为了让女性用户有更好的留存率。这些措施让陌陌成为当时对女性用户最友好的陌生人社交软件。

“互联网手机”时代来了
刷机开路的小米

如果按照黄金分割法,2011年8月是2010—2015年这个创新周期的黄金分割点。这纯属巧合,但我们惊奇地发现,2011年这一年的几乎所有大事都发生在8月。

2011年8月16日,雷军在北京798艺术区发布了小米第一代手机M1。

在M1诞生的前夜,中国市场上的手机格局大致是:iPhone是金字塔的塔尖,其次是各大知名厂商的安卓手机,底部则由MTK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各类小品牌和“山寨”手机组成,可以说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市场。

小米手机最初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这也是当年发布会的宣传语。雷军声称,小米手机将定位手机发烧友用户,并誓言“要做世界上最好的手机”。

小米的初代手机在CPU上采用高通1.5GHz双核处理器,是世界上首款1.5GHz双核处理器智能手机,其搭载的Scorpion双核引擎比其他1GHz单核处理器手机的性能提升了200%,和其他双核处理器智能手机相比性能也提升了25%。1GB RAM+4GB ROM容量,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在当时也是顶配了,这基本符合“发烧”的定义。

但即便从当时的视角来看,M1也并不完美,称不上“世界上最好的手机”,从硬件配置来看更说不上高端(高端和“发烧”是两个概念)。从外观来看,屏幕只有4英寸,边角略显圆胖的M1没有那么漂亮,在小米的对手看来,M1不过是一位刚入门的产品经理(雷军)带着一位没有话语权的设计师(刘德)与一位保守的工程师(周光平)合力打造的平平之作。但是当时,以1999元的价格提供这样的配置,从性能上可以直追3000~4000元档次的品牌安卓手机,从价格上可以力压千元左右但是功能远远不如它的杂牌手机,小米的市场定位可谓十分精准。

小米赶上了安卓生态从早期初创到爆发扩散的核心生态红利期,这个阶段的安卓手机因其较高的开放性和较低的价格成为许多用户购买智能手机的首选。但是,当时几乎没有针对中国用户习惯和消费能力进行定制化生产的安卓手机。

无论是摩托罗拉、HTC还是三星,本质上都对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爆发缺乏足够的敬畏和预见,所以它们的产品无论是价格还是功能,都对中国用户的不太友好。

相反,小米从刷机一路走来,一直遵循着“根据中国用户需求开发”“10万人的研发团队”等传播调性,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来迎合用户,加上出色的性价比,自此在数年之内几无对手。

小米创立的神来之笔,在于还没有生产手机之前就开始积累粉丝,用黎万强在《参与感》一书中提到的词来说,这叫“用户开发模式”。其实,这不仅是开发模式,更是营销模式,因为黎万强以前在金山负责设计,但到了小米,雷军让他负责营销。

黎万强研究了当时正红火的凡客和OPPO的营销模式,决定效仿凡客大打路牌广告。但雷军否定了这个方案,他告诉黎万强,他希望小米的营销有效而不花一分钱。于是,做社区媒体和搞粉丝经济就成了黎万强唯一的选择。

黎万强抛开了最初努力研究的凡客和OPPO的营销案例,改为分析谷歌Gmail的爆发,以及韩都衣舍和三只松鼠的走红。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以下3个因素导致口碑将成为小米乃至一切互联网品牌的核心。

1.信息从不对称转为对称。

2.信息传播速度暴增,范围扩大。

3.通过社会化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节点,每个人都可能是意见领袖。

黎万强因此总结,小米的营销本质一定是口碑营销,这套系统包括3个核心,即发动机、加速器和关系链。

发动机在这里指的是产品本身,产品不好,一切免谈。

所以,小米在优化MIUI时注重带来颠覆性的体验。在“2010变局也是开局之年”一章中,我们就讲过MIUI的突破性体验,如帧数优化。总之,在MIUI的体验赢得几个关键的口碑节点后,小米开始选择以微博为主渠道。这也是黎万强说的“前50万个粉丝是在论坛发酵的,从50万开始就靠微博了”。

黎万强反复强调,社会化营销的核心,就是让用户有足够的参与感,让用户觉得自己和品牌是朋友。其中的三大策略是“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大战术则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这个营销体系是有自己的核心的,其中最核心的当然是当时小米的100多位工程师,“核心的边缘”是论坛人工审核过的1000位“有极强专业水准的荣誉内测人员”,再外围是“10万个对产品功能改进非常热衷的开发版用户”,最外层是MIUI稳定版的用户。这构成了小米不断和用户互动的机制和架构。

其中,“1000位荣誉内测组”被戏称为“荣组儿”,他们每天都可以测试新的升级版本和功能,沉浸在参与的乐趣中,和早期的无线电爱好者一样不能自拔。小米后来统计,MIUI发布到第4年的时候,全球用户主动反馈的帖子已经有1亿个,这是世界上任何手机都不曾有的开发模式。

这种让用户充分参与的模式令人着迷,也就是黎万强口中的“参与感”。

这有点类似于后来的众筹——在产品还没有发布的时候,用户就加入了期待的队列。这为小米后来的井喷式发展奠定了广大的群众基础,“米粉”这个词也因此诞生。应该说,除了小米,中国乃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与它的用户之间能保持这样一种关系,苹果没有,华为也没有。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插曲是,米聊早期的推广是借助了MIUI的。作为当时最红的ROM, MIUI被预装或者刷机到无数的早期安卓智能手机上(2011年下半年这个比例是20%),这成为米聊不用花钱就能推广的最好的办法。但是2011年8月16日小米正式发布M1后,MIUI的这种优势就不存在了。因为很多敏感的手机厂商立刻意识到,再预装米聊无异于助推小米手机,于是米聊就成了被放弃预装的那颗棋子。

也许,如果米聊的用户增长达到了微信的程度,就不会有小米手机了。因为当时小米的资源不支持同时做两件如此重要的事情。但米聊败了,小米就回到了踏踏实实做手机的原点。

从一个品牌的成长来说,小米手机完全创造了一个奇迹。从早期通过MIUI培养核心用户,然后过渡到在微博上形成庞大的粉丝群体,再到逐步爆出定价和配置吸引粉丝的关注,可以说M1在问世之前,已经完全具备了一个爆发性消费事件的所有要素。这使得小米在非常低的营销预算的基础上,完全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爆发路线,使中国手机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互联网手机”这一品类。

这里的“互联网手机”,指的不是能够上网的手机,而是完全通过互联网实现粉丝聚集、高互动和强参与感、爆发性事件营销等一连串打法而产生的极具影响力的主流手机品牌。这对整个业界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看懂小米模式的周鸿祎找上华为

当时能看懂小米模式的人并不多,业界抢先看懂的是雷军“一生的宿敌”周鸿祎——你的敌人果然最懂你。周鸿祎告诉《沸腾新十年》:“这不就是免费理论在手机行业的应用嘛!”在周鸿祎看来,这些都是他在安全领域玩剩下的套路。

2011年下半年,周鸿祎频繁地往返深圳和北京两地。在当时华为互联网业务负责人朱波的引荐下,周鸿祎见到了华为终端业务的负责人余承东。

华为当时确定要进军消费者品牌,任正非也确定做高端的指导思想,但怎么做,以及要不要兼顾运营商和线下渠道,华为都还在“找北”。小米的横空出世让华为上下一片哗然。拿华为前终端首席战略官芮斌的话来说:小米来势汹汹,华为不能不接招。

于是,360和华为走到了一起。

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助推的变量,那就是点心在2011年年中买下了由苏光升创办的安卓优化大师,开始放弃做OS的路径。点心合伙人之一张伟华带着一伙人投奔了周鸿祎。张伟华曾经在天极和盛大待过,是行业老兵,在SP业务领域混迹多年,与各路手机厂商有着或深或浅的交情。在点心期间,他做的也是与各路手机厂商商讨和测试点心OS的工作,其中华为作为张磊的老东家,与点心的合作进展最深入。因此,张伟华也帮着周鸿祎推进了华为这条线。

按照张伟华对《沸腾新十年》所述,一起做特供机,华为是有诚意的,并讨论过合资创办公司的可能,但360不同意。360的算盘是打造一套社会化的营销体系,帮各个手机厂商卖手机,周鸿祎的计划是每个月帮一家手机厂商卖一款手机。所以360和华为一开始采用的是项目制的方式合作。

360特供机在打法上是克小米的。首先是性价比,比照着小米来,只有更便宜;其次,这些传统手机厂商本身是有品牌的,它在品牌上没有劣势;最后,周鸿祎也是营销高手,善于利用微博等工具借力打力,造势做局。

当然,360做360特供机不是光赚吆喝的,这些手机里得预装360的ROM或桌面等系统产品,相当于让手机厂商在线上平价卖手机,同时还预装自己的互联网产品。这实在是一步精心设计的好棋,也在2012年开春让小米陷入巨大的被动中。

2012年5月4日,周鸿祎在微博上称360要进军手机市场。他说,公司作为开放平台,未来不做硬件,而是会和国内外手机厂商合作推出多款零利润特供机。5月10日凌晨,余承东在微博中证实将与360合作推出智能手机,并称该手机的性价比将超过小米手机。两人一唱一和,360与华为联合做手机的事情就此天下皆知。

按照公开材料,第一款360特供机华为闪耀配置4.3英寸QHD(960像素×540像素)分辨率的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 IPS)屏幕,MTK 1GHz双核处理器,1GB RAM+4GB ROM,售价1499元,性价比直逼当时的小米手机。

360与华为推出特供机的消息一出,小米上下有些被动。

这个时候,小米M1刚刚度过产能爬坡期,开始上量。由于华为闪耀与M1在配置上相差无几,价格上更是便宜500元,M1的竞争力一下就被消减了。小米的首选是降价,但贸然降价,对之前的“米粉”怎么交代?以及降价后就一定有销量吗?这些灵魂问题招招拷问着雷军、黎万强和小米团队。

如前所言,小米开创了“互联网手机”这个品类,但360特供机处处针对小米,特别是与华为联合推出闪耀这“第一枪”,如果命中,对小米来说将相当致命。这是小米创立以来的第一个生死时刻。

幸运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华为并没有和360走下去。

一个急需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寻求突破,一个渴求在互联网营销上找到捷径,这样看似完美的“联姻”,谁也没有想到之后发生的一切会为其蒙上一层阴影。

可以说,周鸿祎发起的360手机与小米手机的PK,既是360与华为合作的开局,又是合作的变局。

与华为敲定特供机合作后不久,周鸿祎就率先发难,仗着这款特供机向小米手机频频“开炮”,根本无心顾及华为。没过多久,有关华为与360的合作或将流产的传闻纷至沓来,余承东也忍不住在微博上调侃:“看来有人不希望华为和360合作哈,老周(指周鸿祎)咋看?”但实际上,双方的合作已经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后来与360合作的TCL,在华为之前推出了型号为AK47的特供机,让360与华为的合作陷入僵局,甚至可以说面临破裂。虽然360通过微博回应称,与华为合作顺利,特供机闪耀将于8月销售,周鸿祎当即转发了该微博,但华为方面则回应称合作仍在商谈中。这令“特供机流产”的说法扑朔迷离。

根据腾讯科技的报道,360在回应的同时加紧了和华为就360特供机推出的谈判,不过由于其和小米的口水战及与TCL合作率先推出特供机的影响,华为内部的态度已非常明确,不会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出360特供机。

对于华为而言,从给运营商贴牌做手机到自己做华为品牌的手机,其本身的技术和经验毋庸置疑。华为更看重的是互联网式的营销策略,尤其是希望能够复制小米手机的成功,这也是它当初与360合作的初衷。但周鸿祎的表现让华为内部认为,周鸿祎只是想借华为的手打小米,并非帮助华为卖手机。

据说,余承东跟周鸿祎开完合作发布手机的发布会回去,就被任正非骂了一顿。因为两家的打法大相径庭,360是要高举高打、营销攻坚,华为是要先做后说、排好队伍往前拱。任正非骂余承东“说得太多”,周鸿祎说“我教不会一只老虎在沼泽里打架”。

比起华为,TCL、海尔等虽然是老牌,但社会影响力不够,产品也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虽然360之后与TCL、海尔各自合作推出了新款特供机,也都走了一些量,但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周鸿祎对手机是“真爱”,他在推特供机的同时,360围绕刷机市场也与腾讯兵戎相见。故事梗概是,腾讯抢在360之前投资了从深讯和出来的刷机大师,刷机大师创始成员文博带着团队又拿了360的钱,自立门户创建了刷机精灵。腾讯听闻后收购了刷机精灵,让360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个故事堪比刷机领域的《无间道》。

更多的创新开始出现
林志玲开启性感的LBS时代

2011年5月17日电信日,高德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高德地图App,这标志着地图这个移动互联网“基建三件套”的最后一个模块落定,中国的互联网SoLoMo时代从概念的云端降入凡尘,O2O和本地生活消费由空对空的LBS形态变成落地模式,进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

推动手机地图这个产业大跨越的,是一个叫郄建军的人。

2010年1月,郄建军进入高德,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他是移动通信和地图界的元老级人物,1993年加入摩托罗拉,参与推动了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Wi-Fi等技术在国内的首批商用。从2007年起,他在四维图新和Here地图的合资公司担任总经理,推动了导航地图在中国的大规模车载前装(出厂前预安装)和手机预装等。兼具手机和地图行业深厚背景的他被高德相中,高德专门成立了移动业务群,由他来主导。

在郄建军进入高德时,高德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移动产品,即高德导航(不是高德地图)。这个产品收费99元,一直在App Store收费软件榜上名列前茅,付费用户最多时有200万人。对于高德来说,传统的商对商(Business to Business, B2B)业务才是大头,如当时高德授权三星手机预装高德地图,每年收费1亿多元。

郄建军很直率地告诉《沸腾新十年》,自己进高德,就是冲着移动互联网浪潮来的。对手机通信和地图都精通的他已经模糊地感到,“地图应用应该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基石之一,高德公司只有朝移动互联网方向发展才有希望,要免费让用户使用地图和导航、让手机地图成为生活服务的流量入口,并且和当时已经形成气候的本地生活服务、O2O等构成生态”。这些想法使得郄建军在专注于2B/2C传统导航地图收费模式的高德里相当另类。

郄建军加入之前,高德手机地图产品是汇集了各种数据但不带导航功能的迷你地图,郄建军主导开发了高德地图这个产品,从醒目的蓝色纸飞机图标设计,到全图形界面及漂亮的地图渲染,这些高德地图至今沿用的鲜明特征,在一开始就规划了进去。最关键的是,推出了在线导航,而且完全免费。

地图行业的商业模式就是导航功能的收费,不论是车载前装还是手机预装。这个完全免费则直接“革”了地图行业的“命”,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这款产品一上线就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从此地图的免费模式深入人心,为地图App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一做法自然在公司内部和行业里引发激烈的反对。郄建军坚持认为“免费模式是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不但导航要免费,实时动态也要免费。这样才能让手机地图的用户价值最大化,用户量才能呈现爆发式增长,最终高德地图才能占据行业的龙头位置,新的商业模式才能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出来”。

改变行业的重大机会也在郄建军加入高德不久后从天而降——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原本中国的安卓手机都是默认装谷歌的GMS应用套装的,其中谷歌地图也是重要应用之一。但由于谷歌整体退出中国内地市场,谷歌地图自然也把服务器搬走了。中国的手机厂商感到该应用服务不能保证质量。郄建军敏锐地感知到重大机会的来临,一边迅速组织开发全新的高德地图App,一边迅速在中国的前几十名手机厂商及生态链上全面出击,用高德地图替换谷歌地图。这可以说是高德地图突破谷歌和百度在中国地图市场的垄断地位并迅速崛起的胜负手。

2011年这一年,高德地图的用户达到4000万人,相当于当年微博三成和微信五成的用户量。

关于高德地图和郄建军,还有一件事是大家津津乐道的,那就是引入了林志玲语音包。郄建军为此亲自带队去台湾,配合林志玲录制了3天。虽然当时林志玲感冒了,但她还是带病坚持完成了这次录制。这次合作虽然只付出了600万元,但从前不为人知的高德一下子就和最时尚、最性感的符号联系了起来。

高德地图通过手机厂商免费预装和市场运营等多种手段,很快在2011年起量。百度也随即意识到移动地图市场的重要性。百度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百度地图在PC端已经推广了很多年,在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后更是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用户的认知中其相当稳定。

此时的百度有充裕的现金流,在平均付费1.5元预装一台手机的加持下,百度地图也在移动端迅速起量,到2013年年底其总体规模和高德地图基本相当。

百度地图起势的这一年,也是“铁娘子”王梦秋在百度直接管产品的最后一段时间。王梦秋治下的百度产品部门狼性十足,一个项目分成两个团队做,做不好的就直接淘汰。

百度对高德冲击很大的另一点,是信息点(Point of Information, POI)的采集。高德地图的数据采集需要线上线下多次确认,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这也是高德收费的倚仗。而百度地图采取互联网打法,有比对就上,这样在速度上快很多,但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引发很多腐败问题。

同时,百度一直在用激烈的手段从高德挖人。2012年一年时间,百度地图部门从200人扩张到1000人,其中两三成来自高德。挖人最激烈时,百度人事部门专门在高德的办公楼旁设了一个点,不停地向楼里打电话。高德的管理层逐渐发现,包括自己在内,几乎所有高德的员工都收到过百度猎头的电话。最后,公司创始人成从武决定,把高德总机直拨分机号的功能关闭,所有找内部员工的电话必须通过总机人工转接。

另一个从高德不断挖人的公司是腾讯。腾讯地图的起源与其公司联合创始人、CTO张志东大有关联。2010年,腾讯进军团购,但因为自己的地图很多功能不全,如没有搜索功能,于是腾讯只能在团购网站中嵌入百度地图。有一天,这件事被张志东发现了,大骂为什么用百度地图而不用自己的产品,于是腾讯地图部门成立。腾讯研究院此时也正在孵化地图产品。在讨论这个产品的时候,大家觉得地图应该与搜索有关,于是被划到腾讯搜索业务SOSO下。也就是说,腾讯内部一下子有了两个地图团队。这两个地图团队互掐了半年,最后合并又融合了半年,啥也没干,时间就过去了,用了一年时间才终于理顺了工作。不料2012年5月又遇到腾讯组织结构调整,地图产品被划到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但MIG当时已经有QQ手机浏览器和QQ手机管家这两个产品,这就造成虽然腾讯高层很重视地图产品,但在MIG内部,地图团队的权重一直不高,吴军等人的离开更让其处于弱势。等腾讯地图终于找到“街景”这个“单点”破局的时候,已经是2013年,整个地图市场大局已定。不客气地说,腾讯地图的历史窗口期基本上是在腾讯内部管理架构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被耗掉的。

阿里也在2010年就认识到了地图的重要性。2010年8月,阿里花了3600万美元,收购了高德的竞争对手之一易图通60%的股份,王坚也成为易图通的董事。

王坚一直在推动易图通像高德一样做移动互联网转型,但收效甚微。最后王坚向马云建议,先投资高德进而全资收购高德。阿里眼见高德转身移动互联网十分成功,就将其全仓拿下。

不起眼的WiFi万能钥匙

2011年,除了高德地图,还诞生了一款同样属于基础建设的国民应用——WiFi万能钥匙。

WiFi万能钥匙的创意是由陈大年亲自提出的,但这个创意在盛大创新院里没有得到太多响应,始终没有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团队。最后陈大年说,“那我自己来做好了”。

大家熟悉的4G网络,是在2015年2月27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FDD-LTE牌照后,才真正进入普及期的。所以WiFi万能钥匙诞生的时代背景是,3G网络的速度不够快,4G网络刚刚开始普及但资费较高。

在手机套餐的流量普遍只有几百MB、超出部分1MB收费1元的时候,几乎每个人的手机上都配备了WiFi万能钥匙。它能够帮助用户自动获取周边的免费Wi-Fi热点信息并建立连接,简单说就是帮助用户“蹭网”。不需要密码,不需要付费,只要先打开自己的流量,再用WiFi万能钥匙随意连接一个Wi-Fi,就能上网了。

对自己的初衷,陈大年在接受《沸腾新十年》的采访时讲得很细。回忆起自己刚上网时把自己编写的上网计费软件共享的往昔,他在内心觉得,互联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他特别希望实现网络免费化,让更多上不起网、上网时间短的人能够上网,通过网络找到他们的机会,进而改变命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WiFi万能钥匙通过共享的方式,盘活了大量的闲置网络资源,用较少的基础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帮助人们免费上网。

WiFi万能钥匙并不是一个破解软件,它的解决方案是“分享”用户积累的密码。

在安卓系统中,有一个文件专门用来存储用户使用过的Wi-Fi密码,并且是明文、没有加密的。早期的WiFi万能钥匙会读取这个文件,将文件内容上传到连尚科技的服务器中,不断地收集和积累数据。

这个服务器上维护着一个Wi-Fi数据库,其中包含Wi-Fi名称、路由器MAC地址、Wi-Fi密码、位置等信息。用户需要连免费Wi-Fi时,WiFi万能钥匙将周围扫描到的Wi-Fi热点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在后台查询到密码后再返给App,供用户使用。

由于一台手机通常连接过十几个甚至几十个Wi-Fi,一旦用户安装了WiFi万能钥匙,这些连接过的Wi-Fi密码就都暴露了。其结果就是:越多人安装WiFi万能钥匙,就越容易获得密码。

尽管不断有人批评WiFi万能钥匙存在种种安全隐患,但用户的需求是很诚实的。以几年后的数据来看,这个产品做到了5亿个用户、月活2.3亿人、最高日新增用户200万人。按此计算,WiFi万能钥匙已经成为当时除微信和QQ外下载量最高的第三大移动互联网产品,而这个团队到2015年年初也只有36个人。

在篱笆网联合创始人、曾担任陈大年助理并帮助其管理过WiFi万能钥匙一段时间的徐湘涛看来,WiFi万能钥匙的原理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精细化的产品设计。比如,如果用户手机信号强度在20%以下,信号太弱,就不建议用户连接。

然而在众多安卓手机中,有的手机在设计上给出的信号强度显示本身就是不准确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团队对市面上能买到的上千台安卓手机的信号强度都做了测试,给出每台手机的参数值,并建立数据库提供给用户做参考。

WiFi万能钥匙还在上市初期阶段做了一些活动,如免费分享Wi-Fi可以得iPad等抽奖机制,以激励用户分享。

在用户留存率并不高的阶段,团队开始调查用户痛点。团队发现一个规律:某个地点突然出现一批新增用户,这往往是因为这个地点附近的某个Wi-Fi的主人向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热点。但这种个人或小机构分享的热点承载能力有限,真正有承载能力的是移动或电信布设的公共热点。于是,陈大年开始每个月花费几百万元采购运营商Wi-Fi免费给用户使用,以增加无处不在的热点服务。

当时还有一些专门给小商家装Wi-Fi的公司(这个行业现在基本消亡),WiFi万能钥匙就和这些公司合作。这些公司发现,很多用户第一次使用Wi-Fi时,给了密码也不会连,因此经常抱怨;而加入WiFi万能钥匙后等于向所有用户公开了密码,这样只要用户会打开WiFi万能钥匙,就能联网。这又让WiFi万能钥匙增加了无数“小白”用户。

当连接成功率达70%时,用户定格在了5亿人。此刻,腾讯、美团、阿里都杀入了免费连Wi-Fi的赛道,这对它们来说是用一点投入换取大量用户数据的好机会。

WiFi万能钥匙应对的做法是,请那些比较热心的用户连上热点以后帮忙完善热点信息,如热点属于哪个商家,是酒店还是餐厅,以及位置、名称等基本信息。这种做法有点像早期的Foursquare,是手动的。但由于用户基数庞大,仅仅如此,发展两年后的WiFi万能钥匙就建立了超过10亿个热点精准坐标。

蚂蜂窝带火旅游分享UGC

2011年8月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陈大年当年刚上互联网就认识的老友、上海热线的副总经理陈伟,遇到了自己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师弟、计算机系研究生夏之晟和黄天赐。两人找上陈伟,是因为他们仰慕陈伟在盛大网络担任运营总监(2005年陈大年邀请陈伟加入盛大)的过往,想和他讨论一起做手游。但在游戏圈混迹多年的陈伟直接否决了这个建议,而是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建议他们一起做移动端的旅游分享UGC项目,也就是后来的在路上。

最开始,陈伟自己出钱并担任CEO,夏之晟担任CTO。担任CMO(首席营销官)的浦明辉有德国留学经历,曾经背包环游20多个国家,在极负盛名的第一代驴友网站绿野户外网担任过市场总监。这是一支很完整的团队。

2012年1月19日,在路上的PC端网站和App同时上线,上线之初就同步推出了iOS和安卓客户端。

在路上创办之初恰逢2012年春节,陈伟的团队在产品上线前就在微博上进行宣传。在他们看来,前期的微博营销和预热是春节期间产品用户突破10万人的关键所在。另外,他们还接触了各类媒体和沙龙,以多种方式提高曝光率。一年下来,在路上对外宣称用户达到500万人,并拿到了红点创投领投的A轮融资。

在路上的功能设计颇为不凡,用户不仅可以在旅途中随时记载图文信息,系统还会按照图文记录的时间进行位置排列。等旅行结束,呈现在网络上的就是一份很清晰的依据时间轴排列的图文游记。这种做法很有高级感。

陈伟把在路上的总体功能大致分为两块:一块是提供给暂时没有出游计划、但是有旅行欲望的年轻人,他们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很多人的旅行直播;另一块则是提供给正在出游的人群,让他们边走边记录,也可以在微博上做直播。后者的概念可谓惊艳,要知道,当时还没有朋友圈这种“晒图神器”。

对此,陈伟说,旅游App是一种美好愿望的载体,即使只读攻略,用户也仿佛置身旅途之中。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用户一“入境”就有大量的酒店和民宿广告来打扰,用户自然会感到厌恶,甚至会怀疑攻略内容是不是在做营销。相反,如果用户对目的地有了足够的兴趣,真的想策划一次旅行,不失时机地推出这些信息,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当时,在路上重点发展国外游,推行一种叫“Local Deal”(本地交易)的设想,也就是随着游客地理位置的移动——特别是出国,推荐当地商户和服务。这是一套以UGC为导入、以LBS为支撑、以在线旅游平台(Online Travel Agency, OTA)为落地的闭环打法。浦明辉向《沸腾新十年》感慨,如果这套打法坚持下去,可以和当时已经在做POI、和大型OTA对接的蚂蜂窝(后更名为“马蜂窝”)走错位竞争的路子。

在路上一直关注甚至对标蚂蜂窝。后者早诞生了6年,其在旅游爱好者方面的积淀和对长篇大型攻略的大数据化,让在路上羡慕不已。所以在路上一方面牵手《孤独星球》杂志,以弥补自己创立时间太短、积累太少的短板,另一方面推出了迷你攻略这样的产品,更方便移动用户使用。

在陈伟看来,蚂蜂窝、穷游一类有PC互联网时代印记的产品是“前辈”,但只有在路上是满足了出游中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分享需求的产品,它更轻也更移动。这是他的创业初衷。

有意思的是,虽然在路上对标蚂蜂窝,但蚂蜂窝在2011年选择了与在路上完全相反的策略。

2011年夏天,蚂蜂窝拿到了由今日资本领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这对于成立只有5年、商业化只有1年的陈罡和吕刚团队来说,是个美妙的开头。

蚂蜂窝的创始人陈罡选定攻略作为蚂蜂窝的主打产品,即通过前端社区海量用户的UGC数据,形成旅游攻略,再通过结构化的数据,帮助用户做出旅途中的消费决策。

这些攻略和当时散发在各个论坛上的游记的区别在于,它们是格式化的。

首先,它沉淀出了一种从签证、出关、交通,再到住宿、餐饮、购物一应俱全的百科全书式的模板。然而,这些模板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蚂蜂窝提供的旅游攻略和路书,内容整合自上百万个注册用户的游记信息。对同一个目的地,不同的人可以贡献不同领域的内容。也可以说,一个人的旅途有无数个已经去过的旅行家在帮助他指引方向。

另一点很重要的是,蚂蜂窝的内容是随时更新的,很具实时参考价值。

陈罡说,蚂蜂窝没有设置版主,本质上不把社交网络看作论坛。版主是为了管理,而社交网站可以设置机制,用产品和规则来管理。人工管理是非常低效的方法。

大家今天看到的蚂蜂窝首页的攻略叫作“蜂首”,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网站和平台的一个重要特点:把最好的位置全部留给能产生高质量内容的用户。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自己分享的攻略能上蚂蜂窝的首页,是一件无比有成就感的事。因此,大家会精心地挑选和修饰自己的照片。

“蜂首”都是打分评定出来的。能上“蜂首”的攻略,一定有非常多的用户参与互动。在众多帖子里,蚂蜂窝会做排期。因此,很多用户上“蜂首”之后会马上截屏,发布到他的UGC里去。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

蚂蜂窝的后台是开放的,很多旅游爱好者会修改或更新里面的内容;而网站方会定时地检查这些更新内容,最终在制作攻略PDF时进行人工审核并拍板。

在App上马的次序上,蚂蜂窝也与在路上大有不同。它选择先做矩阵,再做主App。蚂蜂窝的第一款应用叫作旅行翻译官,命名的时候团队内部对此也有很多争论:它是不是应该叫蚂蜂窝翻译官?是不是应该先开发旅游攻略方面的主App?但是最后,团队选择了做旅行翻译官。

此后,蚂蜂窝将业务分散到各个App中,包括语言翻译工具——旅行翻译官、游记查阅工具——旅游攻略、旅游记录与社交工具——游记、记录和分享工具——嗡嗡、预订工具——蚂蜂窝自由行。其中,旅游攻略就是蚂蜂窝旅游主App的前身,最初的旅游攻略只做攻略的展示与下载。

吕刚和陈罡认为,旅游的用户需求非常复杂,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里,用户的核心需求不同——分享型用户希望能和一群人物以类聚,创造高质量内容,并且希望在分享的时候能源源不断地感受到其他人的欣赏与赞赏;对于找攻略、找信息的用户来说,分享型用户的需求和他们完全不同,这就导致不同用户的核心应用场景完全不一样。这也是蚂蜂窝做这么多移动产品的原因。

从2011年起,蚂蜂窝用4年时间推出了几十款App,积累了5000多万个用户,其中4000多万个用户来自移动端。这说明它的移动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

旅游分享UGC在2011年前后小小地火了一把,但事后看来,这真的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市场。这个市场的第一个突出问题是产品彼此间的差异太小,如面包旅行和蝉游记,几款游记社交类App的功能大同小异。用户在使用这些App的时候,可能仅会在细节上发现不同——比如,在路上可以将游记分享到人人网、新浪微博等,而面包旅行不支持分享到人人网,蝉游记则能分享到豆瓣,但必须生成整个游记,不能发送单条记录;又如,在路上不仅可以添加航班信息,还有火车信息,面包旅行却只能添加航班信息……

除了这些细节差异,这类产品总体是严重同质化的。而它们同质化的问题又导致了第二个问题——它们在缺乏商业模式方面也是同质化的。

看上去,很多旅游分享UGC都有想象空间——面包旅行和在路上天然具有移动基因。面包旅行通过收购旅行社,走自有产品变现路线;在路上主打目的地市场;穷游专注于出境游;蚂蜂窝则通过技术实现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并拥有大量用户,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想象空间距离变成钱,还有千山万水要走。一款旅游App的核心内容是游记和攻略,它们都来自用户。但其他人绝对没有为这些内容付费的意愿,网站并不能拿这些内容盈利。而游记社交类App想盈利,要么自己做产品,要么多半只能靠推广合作商家的产品。

一方面,以UGC为主的内容不仅打出了与传统OTA不同的玩法,UGC模式更激发了用户的创造和分享热情,使平台汇聚了高忠诚度的用户,最终形成了一个活跃的旅游社区,与长于吸引流量的大玩家有了可以交互连接的可能。但另一方面,这种模式最终没有变成实实在在的模式。用户对优质内容的喜爱、精准的高黏性用户,以及社交流量的价值,并没有为其切入预订、购票、营销等变现途径,从而没有为赚到真金白银提供保障。

其中,蚂蜂窝的实力最强,商业化的动作也最快。在运行数年后,蚂蜂窝开始反切OTA,上线国际酒店预订平台。

陈罡认为,和普通OTA用户通过阅读之前住客的点评来判断如何消费不同,蚂蜂窝实际上是利用大量积淀的内容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酒店攻略。他认为蚂蜂窝的酒店攻略实际上是用大数据的方法,总结了用户对曾经住过的地方的理解和评价,包括对整个城市的特色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再根据旅行者的需求划分区域并进行推荐。“帮助你根据旅行的需求寻找酒店,而不仅仅是价格。”

第二件事是确保用户评价的真实性。“我们不是卖家模式,不推销,我们是让你看清楚真正适合你的酒店在什么地方。找到那个酒店之后,蚂蜂窝再通过酒店预订收取佣金。”

陈罡向《沸腾新十年》多次强调,蚂蜂窝是技术公司,而且和OTA是合作而非竞争关系。“我们觉得能用蚂蜂窝的UGC数据和挖掘技术,帮大家把‘找到合适的酒店’这件很重要的事情做好。之后我们会跟OTA对接。查攻略的用户要出行、要消费,我们就和当地的景点、特价酒店这样一些资源进行对接,这也就产生了今天的蚂蜂窝自由行。”

今夜酒店特价的邓天卓愿赌服输

2011年,针对特价酒店,也有人开始了尝试。

2011年9月,由新蛋前员工邓天卓和任鑫共同创办的今夜酒店特价上线3天,下载量就上升到App Store中国区应用下载总排行榜第二名,拿下了10万个用户。

邓天卓向《沸腾新十年》回忆说:“这就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携程那时候还没有App,各大酒店也没有。手机上预订酒店的消费行为刚兴起,受到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追捧。但他们无处消费,我们几乎是唯一可以用的App。”

今夜酒店特价的商业模式也很清晰——与酒店签订协议,将每晚6点后的尾房特价销售。它也是较早利用微博营销的公司之一,当时的微博刚起步两年,正处于爆发式的用户增长阶段,为移动应用的运营推广提供了最佳的平台。邓天卓说,当时通过微博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只要2~3角。

应该说,没有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就不会产生今夜酒店特价这样的应用。因为它的本质是实时搜索、实时计算、实时预订。这和它的商业模式有关——类似登机前去机场碰运气买特价票,只有在正常的销售时段内实在无法卖出的房源,酒店才会打折甚至打狠折出售。这就导致了供给端的某种不可预测性——你不可能提前很久“预订”剩余房源,虽然粗略的预测是可以实现的,但这绝不精准。

今夜酒店特价的特点就在于“今夜”两字,每晚6点后才放出房源,消费者根据距离、星级、价格、酒店风格等,实时搜索并预订,只需要付白天网络预订价格的一半。就这样,消费者可以以接近经济型酒店的低廉价格享受更舒适的一夜。

邓天卓回忆说,今夜酒店特价在巅峰时期,流量也不过是携程的1/20,却把携程搞得人心惶惶,“我们和携程隔着一条马路,每天中午请携程的高管或部门负责人吃饭,打探各种内部消息:人际关系、大家怎么看我们、怎么中伤我们——每天就干这事”。

双方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携程将和今夜酒店特价合作的酒店从携程下架或屏蔽,这种事实上二选一的做法对于根基薄弱的后者来说是致命的。

其实,邓天卓自己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他告诉《沸腾新十年》,今夜酒店特价其实是一个无法做大的生意,因为它本质上是帮酒店处理剩余房源。但如果消费者可以从这里订到便宜的房间,就不会光顾挂出正常价格的酒店。所以酒店对这款产品是有保留的欢迎、有选择的拒绝,这使得它只能是携程这类主渠道的补充,绝对无法成长为“参天巨树”。

邓天卓最终选择把今夜酒店特价卖掉,愿赌服输。

视频网站的上市年和其中的暗与黑
优酷、土豆的合并

不是每个人都愿赌服输的,土豆的王微就选择了和命运抗争。

2011年8月3日凌晨4点,土豆的上市团队核心成员聚集在香港中环的一间办公室里。王微缩在办公室一个极小的电话亭里,正在进行一个已经长达3小时的通话。对方一直让他改变上市时间,王微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确认要在这个时间上市,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公众号“鹿鸣财经”的李杰写道:“王微没想到曾经和古永锵争夺行业老大地位的自己,会再也追不上优酷。王微什么都比古永锵早——创业早、产品上线早、上市申请早,唯独在上市时间上慢了一步。一步错,步步错,于是优酷成了世界上第一家独立上市的视频网站,市值30亿美元,而土豆的市值仅7亿美元。”

一步错,步步错,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土豆上市的2011年8月之前,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导致整个中概股受到重创。

2011年5月11日,雅虎在提交给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经营业绩详细报告(10-Q)中指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支付宝的所有权被转移到了马云控股的一家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帮助支付宝获得在中国境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阿里巴巴集团随即发表声明解释,其早在2009年7月的董事会上就已跟股东讨论并确认了将支付宝70%的股权转入一家独立的中国公司的事,而后又在2010年8月再次转让剩余的30%的股权。

从表面上看,这件事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管理层为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获得支付许可证的企业必须100%内资的政策规定,而将支付宝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从外资控股变为100%内资控股的公司,并终止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协议控制,但在雅虎的股东看来,这是对他们利益的损害,因此他们纷纷起诉。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非常不巧,距离浑水做空嘉汉林业仅隔一周。受此影响,中概股在2011年下半年十分“悲催”。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土豆流血上市。

勉强上市后的土豆表现并不如人意。如前所言,自2010年开始,中国视频领域进入全面版权化时代。2010年,新《三国》的网络首播版权卖出了15万元/集;2011年9月,《浮沉》成为第一部单集版权破百万元的电视剧,网络单集版权价格迈入百万级别;接下来更疯狂的是,有消息称腾讯视频为购得《宫锁珠帘》的网络独家版权,开出了185万元/集的天价。

王微不太认可买剧这种模式。王微骨子里颇有原创情结,对简单粗暴的Hulu模式 ,曾倡导“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的他是排斥的。但中国原创视频市场的现状,使得不买剧的直观结果就是用户流失。由于在买剧上不坚决或者说实力有限,上市后土豆的股价持续低迷,从发行价的29元跌至10元,市值缩水2/3。

土豆的低迷表现给了爱奇艺重新追上它的机会。在爱奇艺看来,土豆的模式和版权库都不够吸引人,但其2亿个用户和UGC氛围是巨大的资源。只要吃下土豆,爱奇艺就能立刻从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向优酷发起挑战的最有力竞争者。

然而,百度在收购土豆的路上并不顺利。此前的2009年12月,爱奇艺开局时得到了美国私募公司普罗维登斯5000万美元的注资。但普罗维登斯和百度在收购土豆上的意见并不一致,这导致爱奇艺对土豆的竞购失败。

即使是百度,对此事的态度也不够坚决。虽然早在土豆上市之前,百度就曾和土豆谈过收购或入股。由于当时土豆还在和优酷PK,所以它对百度的进入并不排斥,甚至“给百度报出的价格远低于后来与优酷合并时的估值”。双方的谈判团队甚至已经拟订了方案——爱奇艺与土豆合并,王微出任新公司董事会主席,龚宇出任CEO。如果此方案成功,新公司将立即成为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领头羊。

可当这个方案摆到李彦宏面前时,他并不十分坚决,以至于百度团队对土豆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据说李彦宏后来检讨,承认此事“当时有所延宕,应该早点下决心”。

比起百度的犹豫,在求购土豆上,优酷则表现出异常的果断和决绝。

2012年2月的第一周,优酷和土豆投资方正式接触。优酷方股东成为基金创始人李世默与土豆方股东纪源资本的符绩勋,开始电话讨论双方合并的潜在可能性。符绩勋表示愿意进一步谈判,双方一致同意见面。

2012年2月16日,优酷CEO古永锵、CFO刘德乐、成为基金创始人李世默与土豆方的符绩勋会面,就优酷和土豆换股合并事项进行初步讨论;3月10日,双方财务顾问和律师事务所达成最终协议。

2012年8月20日上午,优酷、土豆合并方案在香港召开的双方股东大会上批准通过,优酷土豆集团正式成立。

合并,是一种十分客气的说法,对于市值28.49亿美元的优酷同市值只有4.36亿美元的土豆,这更像前者对后者的收购。但按照双方合并交易额为10.4亿美元来计算,土豆拿到了180%的溢价,这也展现了古永锵的必得之心。

古永锵的三处阴影

怎么评价古永锵,是一个问题。古永锵的老同事说起他来,都对其交口称赞,夸其为人宽厚、待人得体、出手大方、乐善好施,以及是一个好Banker(银行家)。

但至少有3件事让古永锵的名声受损。或许,要在这个混沌甚至有些黑暗的中国互联网视频江湖里呼风唤雨、独占鳌头,换了谁都很难全身而退。

第一件,是改变版权分摊的财务规则,导致马上要上市的迅雷不得不跟着改变财务规则。而根据新的财务规则,迅雷一下子变成亏损,这让之前流传的迅雷是“中国率先盈利的视频网站”的故事不得不重讲,市场也没有给它符合创始人邹胜龙预期的市值。心高气傲的邹胜龙一怒之下推迟了迅雷IPO。两年后的2014年,迅雷终于IPO成功,但这个时候的迅雷,早已物是人非,两位创始人邹胜龙和程浩也在上市后两三年内离开。

当然,迅雷的衰败也不能全怪古永锵,在对手上市前施展这样的财计无可厚非。但老部下卢梵溪进监狱的事情,的确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专业导演出身的卢梵溪,曾先后担任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总制片人等,并先后发起并监制了《老男孩》微电影,以及《万万没想到》《名侦探狄仁杰》等知名自制内容,此外还成功策划了歌曲《小苹果》,将其推广成为“国民神曲”。他创立并壮大了负责优酷原创和自制视频内容的团队,团队从只有他一个人发展为逾百人的规模。但在2016年2月,他因涉嫌贪腐突然被警方带走,这一事件也被各种《阿里反腐记录》类报道广为传播。

一份流传甚广的内部通报显示,优酷土豆集团对该事件是这样描述的。

前员工卢梵溪在职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已经被警方带走配合调查。卢梵溪在多年的工作中,对公司的发展有着不可否认的贡献,对此事的发生,公司管理层表示震惊、遗憾和痛心。此事突破了公司的底线,触及法律,任何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法不容情,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严格自律。

但这两件事比起土豆上市受阻事件,则是小巫见大巫。中国互联网业界甚至由此产生了著名的“土豆法则”。

在2005—2010年这个创新周期内,中国互联网视频领域群星璀璨。但毫无疑问,优酷和土豆一直占据着视频网站流量的前两位,二者的流量和收入只有个位数的差距。

作为都在流血“烧钱”的视频网站老大、老二,优酷和土豆几乎在同一时段开始申请上市,只不过一个目标是纽交所,另一个是纳斯达克。当时国内舆论关注的焦点是两家谁先上市,因为谁先上市谁就大概率能吃掉对方,成为整个市场格局的领导者。

1973年的王微是福州人,后来去美国留学,先后担任过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和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的高管。后来因为想“生活得有意思些”,他开始创业并创办土豆。2006年,在上海的一次聚会中,他遇到了东方卫视十位美女主持人之一的杨蕾。杨蕾爱好写作,曾开过专栏,出过散文书。2007年,两人结婚。

这是一次十分“互联网”的婚姻。和很多人一样,王微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名下没有任何资产的人,所以一年后两人分手,杨蕾净身出户。

本来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然而就在2010年11月土豆赴美上市之际,杨蕾突然提出诉讼,要求分割土豆38%的股份。这笔账是这么算出来的——王微持有土豆95%的股份,在这部分股份中,有76%涉及夫妻共同财产。杨蕾遂提起诉讼,对这部分股份的一半予以权利主张,法院随后冻结了该公司38%的股份进行保全,禁止转让。

杨蕾后来对媒体说,自己真的不是故意阻碍土豆上市的,只是律师告诉她,这是她获得婚姻财产的最好机会。杨蕾申请了财产保全,进而法院冻结了王微名下3家公司的股份,其中包括其所持有的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95%的股份。

王微离婚的消息悉数在第一时间传到美国证监会。为此,土豆的上市申请被迫推迟。2010年12月,土豆的竞争对手优酷在纽交所挂牌,成为全球首家在美独立上市的视频网站,首日股价大涨,与12.8美元的发行价相比涨幅达160%,市值30亿美元。

被刺激的爱奇艺开启整合模式

优酷与土豆的合并直接刺激爱奇艺加速推进对PPS的并购。“优土”定局时,一直尝试拿下土豆的龚宇对朋友感叹:“不合并,整个行业太分散了,暗无天日。”

华兴资本的包凡则继续支持龚宇寻找收购标的,收购PPS就是两人在上海喝酒聊天时聊出来的。理由是PPS和爱奇艺差异很大,两者互补性很强。爱奇艺聚焦纯影视,PPS则在综艺、直播、体育、资讯等方面都有布局,两者的合并会推动爱奇艺打开综合视频网站方面的格局。

龚宇当时就对这个建议拍案叫好,但在实际操作中,爱奇艺和PPS的并购谈判一波三折。

据知名财经作家李志刚的记载,2012年5月,包凡在北京安排汤和松、龚宇与PPS大股东、联创策源总裁冯波见面,同时还安排龚宇和PPS总裁徐伟峰接触。这次接触的结果是,爱奇艺和PPS签了一个协议,双方以不涉及现金交易的方式合并,并以合并后的态势帮助双方共同融资。

这时,一个新的、大胆的并购方案又被提出来,那就是PPTV(现称PP视频)大股东、软银创始人孙正义的方案。孙正义向百度提出投资爱奇艺4亿美元,由爱奇艺合并PPTV。

2011年年初,从微软加入PPTV接替创始人姚欣担任CEO的陶闯,用流利的英语和磅礴的激情给孙正义讲了一个未来PPTV要做全球的卫星电视网络、“干掉”新闻集团的大故事,当场获得孙正义的肯定。软银随即“扔下”2.5亿美元的投资,换来PPTV 35%的股份。这2.5亿美元中有7000万美元是买老股东的股份,因此单就这轮融资的估值来论,PPTV虽然没有达到10亿美元,但也很接近了。当时,IPO普遍以10亿美元为单位,因此这也是当年全球最大的未上市融资案了。

软银打包PPTV,对爱奇艺来说不是什么坏事。龚宇觉得可以,汤和松和百度方面也觉得没问题,但普罗维登斯不置可否。这让软银、爱奇艺和PPTV的三边资本运作变得复杂起来。

与此同时,PPS总裁徐伟峰在与爱奇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也在孙正义的邀请下“三心二意”地去了一趟日本,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徐伟峰当时给孙正义的承诺是,可以接受投资,但是不能被强行并购。对此,孙正义口头同意,并且向PPS的账户打了3000万美元以表诚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正义一边提出和百度在PPTV一案上联手,一边又私下和PPS“暗通款曲”,客观上一举两得——既使得百度三心二意,暂时放下对PPS的心思,又把百度的注意力转到了PPTV上。但无论是收购PPS还是收购PPTV,都得先解决普罗维登斯的问题。于是,2012年11月,百度宣布回购普罗维登斯所持有的爱奇艺股份,爱奇艺变成了百度的独立子公司。

另一边,孙正义也遇到了PPS的抵抗。虽然他前期抛出的诱饵钓住了PPS的胃口,但后来提出的方案——让PPS被PPTV并购,却受到PPS高层的一致反对。PPS创始团队认为,无论是从战略合作价值还是从感情上考虑,都很难认为PPS被PPTV拿下是一个好的选择。最后,孙正义对PPS的“暗送秋波”,以PPS拒绝孙正义的融资并购方案及把3000万美元转换为优先股的提议而告终。

简单说来,当时中国的视频领域可以分为优酷和土豆、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派,以及PPS、PPTV这样的P2P客户端派。其中,由张洪禹和雷亮创立于2005年的PPS,最早的定位是网络电视台,后来发展为“全球第一家集P2P直播和点播于一身的网络电视软件”。

而PPLive(PPTV网络电视)这款在线视频应用的第一个版本诞生于华中科技大学,是由姚欣于2004年12月在大学宿舍里写出来的。2005年,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姚欣休学创办了聚力传媒,专注于网络电视领域的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运营。

那么,为什么孙正义提出将PPS和PPTV整合、打造一个更强的客户端巨头的提议会被PPS拒绝呢?一方面,两者的模式高度接近,技术手段也接近,用户重合度很高,但又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资金不太充裕,缺少互补的优势;另一方面,两方长期竞争,一直在较劲,客观上也缺乏融合的氛围。

2012年12月,百度重新启动与PPS的谈判。2013年春节期间,汤和松与冯波都在美国,前者找到后者,说百度收购PPS的事还要继续。龚宇和徐伟峰商量好各自的意愿和整合方案,分别告诉股东。

在这次谈判中,龚宇与汤和松合作得很愉快。龚宇只负责业务层面的整合方案,而资本层面及具体的合同条款由汤和松与PPS的投资方、创业团队谈。这样明确分工后,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包凡曾特别强调:“百度有这么大的信心来做视频,是这件事成功的前提。汤和松团队的效率比较高,春节后两个月就把这事办了下来。”

除了汤和松的效率,龚宇的个人魅力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龚宇的特点是人缘好、性格厚道、关心下属,有熟悉他的媒体记者说,他曾经送过近百个同事《育婴指南》一类的书,确是“暖男”。从大面上说,龚宇为人谦退、不好权谋,PPS的一干大佬都认同他是出面组局的最佳人选。

另一个细节是,百度最后敲定3.7亿美元的出价只是收购PPS的视频业务部分,占PPS收入1/3的游戏业务将独立运营。有人认为,这并不是百度对游戏业务没有兴趣,主要是收购金额如果超过4亿美元,或会受到商务部的反垄断调查。

2013年5月,百度以3.7亿美元收购PPS,爱奇艺与PPS正式合并。

而几乎同时,苏宁宣布联合弘毅投资以4.2亿美元战略投资PPTV。其中,苏宁出资2.5亿美元,占PPTV总股份的44%,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弘毅投资出资1.7亿美元,占PPTV总股份的29.9%。虽然对外宣称这是一次美元投资,但真实目的是苏宁和弘毅投资帮PPTV拆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VIE)回国内。

对上了暗号的B站

最后,还要说一下B站创始人徐逸与现在的B站执行董事长陈睿之间的碰面。

根据《中国企业家》的记载,穿着睡衣的徐逸和穿着西装的陈睿第一次见面是在2011年春天的某晚,在杭州一个毛坯房似的别墅里。陈睿问的第一句话是:“你选择bilibili这个名字,是因为《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里的‘炮姐’吗?”

《某科学的超电磁炮》是那时刚刚火起来的一部动画片,bilibili是主角“炮姐”使用超能力时发出的电流声。因为徐逸喜欢“炮姐”,于是干脆把网站的名字从MikuFans改成了bilibili。

陈睿这句话仿佛在和徐逸对暗号,因为若不是纯正二次元圈子里的人,很难想到bilibili这个名字的梗。这句话相当于陈睿在对徐逸说:确认下眼神,彼此都是二次元世界里的人。尽管那时的他们一个是寄身民房的草根创业者,一个是出入高档写字楼的职业经理人。陈睿就此成为B站的天使投资人,3年后猎豹上市,陈睿转身成为B站的执行董事长,并带领B站于2018年春天在美国上市。

谁也不曾想到,日后改变长视频战局的不是华尔街也不是BAT,而是这两个人于2011年的这次会面。

2011年真是一个处处都漾着春意和生机的年份。 yleOBkoCjl8l34HXG7cOEkgJdc5DQgglSFWCD33j45uLcHK62rOJBey4MtqN6u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