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要素之于“凛冬”的意义

环境:找到其中可适应的和可改变的部分

企业性质的改变(例如从国企到民企或者从外企到事业单位)、行业的改变、职业内容的改变,这些都是大事情,会对你的知识、技能积累和工作、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不是不能改变,但是务必慎重。在此之前,务必确认自己是否有为这样的改变做过什么准备工作。如果只是一时兴起,或者认为到了不得已而为之的地步才为之,大概率是不会成功的。

你以为已经不得已,但在现实环境里,你有没有真正去看过还有没有适应和改变的机会?你可不可以尝试去适应一人多职的压力?

你是否有能力去调整你所在的小团队,去适应企业所做的战略变革?

我看过有的工作团队因为成员相互之间培养出了感情,而不愿意接受小组被打散重组或是部分人需要离职的决定,结果选择同进退,仓促接受了另一个可以整队转移的机会。结果大有前途的好苗子也错失了机会,非常可惜。

不得已要与环境对决和硬扛之前,请务必理性思考一下:自己真的无法适应吗?自己真的不能接受那些并不与职业规划冲突的改变吗?

期望和目标:不变的是期望和目标,调整的是时间和路径

就5年左右的职业规划而言,设立的期望和目标,轻易不能改变。在就业的冬天,需要调整一下时间安排和实现的路径。原本希望在5年达成的目标,可以放宽到6年;原本希望达成目标的方式,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加以调整。

我认识两位HR经理——袁先生和谭小姐,目标都是若干年后成为HR总监,都遭遇了企业过冬的变故。袁先生被老板任命为行政人事经理,两个部门合并、减少人员。于是每个人都成了多面手,承担了原来两个甚至三个人的工作。他经过思考,承担了费时费力的企业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建设的组织工作及销售管理组织框架调整和制度建设的工作。他告诉自己:一个好的HR总监应该懂业务、懂企业架构和格局。眼下,他领着同样的薪酬和待遇却付出了更多,但是他相信一切在未来都会得到回报,不一定是老板给出的回报,而是自己成长所带来的格局和能力上的回报,即便不在这里也会在别处兑现。

谭小姐被老板要求操作裁员,她兢兢业业地做完了这件为难的事,各方都表示可以接受。而在老板要奖励她的时候,她最后一个裁掉了自己。因为在此过程中她看到了这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自己本性的很多对立面,所以她接受了一家大型企业平移职位、平移薪酬的聘用,牺牲了驾轻就熟的环境和工作强度,迎接了全新的挑战。她告诉自己:在成长为HR总监的过程中,大型企业的系统建设和管理经验是提高眼界的重要一环,而现在正是时候。

留守和跳槽,在冬季里都可以是好的应对方式。之后我会给出判断的标准和技巧。

资源和能力:书到用时方恨少,亲人挚友不嫌多

资源和能力的积累是所有职业发展的基础,是最重要的事。但是最重要的事往往都是不急的,而急事只是因为紧急,往往都不重要。我们太多的时间都用来应对急事,而重要的事虽然心里有数,但很容易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等到冬天来临,真正需要应付的时候却措手不及。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的那篇《寒号鸟》吗?

春、夏、秋的空余时间如果都是在和一些狐朋狗友厮混,到了冬天,有哪一位能给你提供支援帮助或者介绍新的机会?为什么没有去参加培训学习?为什么没有去有意识地结交一下前辈、大佬?有些钱花了能让你爽一天,有些钱花了不见底,甚至看起来就是花钱买罪受,但你明明知道什么才是正确且重要的,却依然选择了眼前的享受。

如果你之前没来得及好好建设自己的人脉关系,当务之急,是先慢慢看一遍你的通讯录和微信朋友圈,找出3个你内心认为非常牛或者能帮助到你的人,用最快的速度想尽办法去和他们见个面。不管是公务拜访、约喝茶、组饭局甚至蹭饭局,哪怕跑去他演讲的会场、踢球的球场堵门……用你最真诚的方式,向他咨询你的困境应对方法,寻求他的支持或指点。同样的事情你更应该做的,是约你的直接领导!如果所在单位更高层有能说得上几句话的,买杯咖啡聊几句也值得。

如果你之前没有好好完成学习和提升,眼下,先学习解决你手头工作最大困难的方法。如果是市场问题,就去学习数字化营销和自媒体渠道;如果是C端的销售问题,就去学习网红经济,是B端的就去学习会务销售和隐形门槛;做财务的如果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都是公司经营不善,那就从公司高层的角度,去想内部挖潜节支和外部拓展融资方式的学习之道,了解一下阿米巴组织和债股结合转换。先不要讲系统,从一个点开始慢慢延展到其他领域。也许你会问:学习了用不上怎么办?这完全可能。但这也是你眼下唯一的应对之道。一时用不上只是因为以前的积累不够,所有学习到的东西都会在某个时刻让你看到效果。

愿景:初心在哪里?何处是始终?

我们不断提升自己,与其说是要改变世界,不如说是不想让世界改变我们。

春天我们会为了成长更快而忘记初心,夏天我们会因为太忘乎所以而忘记初心,秋天我们在收获的时候忘记初心,冬天我们会因为存活而忘记初心。

有人说经常怀旧是一个人变老的表现,我从不这样认为。我从高中时就记得叔本华的一句话:“往昔犹如失却的伊甸园。”虽然当时不太懂,但越往人生深处走越能领略其中滋味。最美好的就是你初识这个世界的时刻,你最初想着要如何拥抱这个世界的愿景,你所有的人生体验都是从那个初心出发。如果兜兜转转了一生却发现早已找不到那个出发的地方,那么人生终将会画上悲凉的句号。

以上文字暴露了我骨子里的文艺。职场上,有时候那份初心、那点情怀会帮你做出一些当时不明所以、事后才了然于心的决定。在严冬里,更要问问自己:你真正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你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和可能的选择,或许当你回忆起高中和大学时光,回忆起刚入职场的那些年,回忆起曾令你无比愉悦的那些成就,它们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执行:冬天更要多跑跑才暖和

不要盲目地去分析大形势,更不要盲目地根据道听途说下结论、做改变。后面我会讲分析宏观、分析企业的方法,而那些方法并不是简单听听就能会的,需要试炼。所以你平时在朋友圈或许偶尔能看到真知灼见,但也有满天飞舞的胡说八道;有很多专家,但是更多的是伪专家。他们出台建议的方式其实和你并没有什么两样——到处搜罗信息然后剪剪贴贴,在这个充满了“冗杂噪音”的信息时代,做任何分析、形成任何结论都需要经过亲自调查和思考。

在此之前, 把你在冬天刚到的时候,正在做的那件事,用更多的力气、更好的方法做下去,就是过冬的法门之一。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冬天来得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早一些,2016年的监管新政就是第一场雪。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监管之下大浪淘沙,会让行业更好地发展;有人认为行业已死、大家散了吧;还有许多人纷纷转型,或者寻找大金融机构卖身投靠。谁的想法更正确?不好说,不同做法因人而异。

我认识两位业内人士,都是做后端数据维护和运营的,就是用技术手段给用户画像、贴标签,用各种维度对用户做信用背景评估。甲先生精明敏锐,擅长躲开“大坑”,当年就是从团购领域转到互联网金融行业,安然避险还涨了薪资。监管新政一出,他敏感地感觉到公司发展可能会受阻,但是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去哪里、该干什么,但总是觉得自己好像正在泰坦尼克号上,船随时会沉没,能早点上救生艇就上吧。于是他找了些以前的关系,去一家做企业ERP服务的公司上班,工作难度降低很多,也算稳定。

乙先生不知道企业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该怎么转型更好,既然都不知道,就安心把手头的事情继续做下去,反正公司也没有叫停这一块。他不知道很多事,只知道一件事:眼下数据管理和分析这件事是有价值的,自己职业的未来一定和这件事是相关的。公司业务的确流失得很严重,财务传来的消息是公司要倒了、要卖了,各个部门的人都在纷纷另谋生路,乙先生的直接领导也离职了。而乙先生和几位朴实而没想法的IT男们继续做着自己应做的事,在企业风雨飘摇之际竟然还完成了一些技术攻关。

最终的结果怎样?我会拿来当案例,自然是好结局。这家公司最终有人接盘,避免了清退出场的败局,而接盘的企业最看中的就是公司的客户及乙先生所在部门的技术。其他部门有裁员,而乙先生的部门却需要扩招,因为直接领导离职,由乙先生接替担任了技术总监。

有时间东跑西跑打探消息,有时间呼朋唤友喝酒排遣,不如安安心心先做好手头那件正确的事。很多人在碰到外部变故的时候,首先自己乱了方寸,心思浮动,行为迷惘,而我要告诉你的是:在没有明确的计划以前,继续执行以前的计划,并且花更多的心思做好它。你的每一点超出一般人的表现,在冬天时都表现得特别明显;当周围的潮水落下去,水底不动的那块石头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发展方向:别人曾经的错误对你来说是礼物

在外部环境变得不好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因为看不清楚外界的方向,进而怀疑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不是有问题。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经济领域,从来没有人事先就知道往前的方向是正确的。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科学,它是从以往已经发生的事情中,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而将一些规律性的原理提炼出来,成为一门学问。但是经济学不是数学和物理,数学公式和物理定律可以准确地告诉你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而经济学做不到,经济领域的事和太多变量相关,国内政治、国际关系、科技进步、社会变化、人类心理、文化演进等,甚至一个小小的事件就可能给经济领域带来极大的变数。预测方便面行业趋势的时候,有几个人会预见到高铁普及对其的影响?只有当行业数据出来以后,通过不同渠道销量的比对,才知道高铁提速降低了原本在铁路和公路运输上的方便面的需求。所以,再优秀的经济学家,也无法通过准确的预测在股市投资上赚大钱。

所以,职场人完全无须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怀疑自己的方向,对自己发展方向的把握,只来自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你对未来的规划和希望。

但是在冬天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其他人所犯的错误,就像经济学家在经济危机时总能找到特别多的理论和发现。

有家企业在资金链偏紧、业务发生困难的时候,总经理被老板辞退了。销售部门的负责人仗着销售是全公司的重中之重,趁机上位,半懂不懂地开始去管理其他职能部门。他自以为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很简单,横向学习不复杂,更致命的事情是:凡是发生管理冲突的场合,他永远以销售为先。过不了多久,爆发的结局可想而知,他非但没有成为综合管理者,连原有的销售管理岗也待不下去了。这个错误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教训,有两个当时也曾跃跃欲试想上位的部门负责人顿时清醒,接受了财务负责人代理公司总经理的临时决定,因为此时公司的管理核心是财务问题,而财务负责人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使命的临时性,并未全盘管控,企业在相对协作的氛围下开始共渡难关。

我们每个人都不容易认清自己,但是都很善于观察和发现别人的问题,而现在就是好好利用那些观察结论的时候。你把身边那些发展得好的人和那些你认为不怎么样的人拿来分析分析,尤其是那些你觉得应该不错但却搞得不咋样的人,他们犯的错就是你要小心避免的。

而我之前提到过的那个IT部的产品经理,喜欢上金融产品的研发固然发自他的内心,还有另一个理由是他见过太多IT产品经理一心只想往技术方向钻,对于产品需求方的专业不求甚解,所以有很多人在某个时间点都会被剥夺话语权,因为企业发展毕竟是由市场和用户主导的,一个完全不了解市场和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人不可能真正成为产品经理。所以他从过往的工作中认识到了“IT男会武术、谁也挡不住”的道理。

我没法告诉你什么发展方向是对的,即便我深入地了解了你,就像我在做职业规划咨询时了解的那些人那样,我也只能给出一个参考的意见,并且真的不能保证任何事。但是,你所看到的别人的错误是你的礼物,只要想一想这个错误是怎么发生的,你就可以让自己避免重蹈覆辙。

组织:是时候改组一下日程表了

气候变化的时候,你的工作内容也在变化,如果你决定了个人职业规划的调整并开始采取行动,首先该改组一下你的日程表了。我建议你在日程表上做四项调整。

第一,之前说过,找到3~5位你内心非常认可、事实上也非常成功的前辈或者师友,联络并安排一次见面,听取他们对环境的看法、对你的看法和建议。同时,约见一下你的现任或前任直接领导,如有机会能约见更高层级的领导更好,请他们给你提下意见和建议,也说说你的工作设想。这个日程要尽快安排,两三周内排好这个时间。

第二,把你的爱好和擅长的事情,逐渐变成一件专业的、能和现有职业内容关联起来的事,必要时还能成为一件可以获取收入的事。

我认识一个女生小刘,刚入职场一两年,想从金融项目的助理做起,学习和工作都很努力,但是很不巧,她的第一份工作就碰到了一家很快就倒闭了的公司。由于公司背景很差,很多同行老板也有迷信心理,加上毕竟资历太浅,没有很合适的工作机会,而能给出的职位都是公司前台和行政。她非常坚定地没有接受。为了能有一些收入,她经朋友介绍兼职帮几个学者和高管打理个人微信公众号,美化版式,调整字体,管理后台留言等,虽然收入不高,但能勉强维持生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小名人们对她的了解逐渐加深,转而把她推给了金融界的朋友,没过两个月,女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我简直怀疑当初这就是她曲线求职的方法啊!当然,她还在用业余时间继续打理着那些自媒体,不仅可以学习,又可以维系人脉,还能赚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根据规划,排出固定的学习时间。哪怕是线上的时间,都需要在日程表中固化。人的思维活跃度也受生物钟的影响,如果平时在某个时间你已经睡了,那么某一天突然用这个时间点来思考问题一定效率偏低;如果你在日程表上、每天的生物钟节点上排出固定的学习时间,那样学习效率便会事半功倍。

第四,跳脱舒适圈,坚持做一件有用的事情。例如,每天晨跑半小时,每天晚上做50个卷腹,每天中午背10个英语单词。事情不在于大,时间不在于长,这件事情给你带来的变化你需要很久才能看得到,但当你看到时你会感恩。就眼下而言,最有意义的是跳脱了舒适圈。在外部环境不好或者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人很容易去找些让自己舒适的事情来缓冲一下,比如喝喝酒、看看电影、聊聊天,我不反对偶尔调节一下生活,但是如果一直处于“外界让我不舒适、我要让自己舒适”的惯性里,是很容易产生惰性的。外界的环境你不能决定,你只有主动“逼自己进入不舒适的情境”,才能保持斗志和紧张感。

能力提升:补短板和拉长板

冬令进补,正当时节。

补什么?要么补上短板,要么拉足长板。

补短板,很容易理解,在你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时常给你带来困扰的、周边同事和领导对你最不认可的地方就是你工作的短板。我碰到很多学生都将问题归因在自己的个性上,我认为首先这就是一种托词,大多数问题不是由于个性,而是缺乏方法或者思维模式有缺陷。即便真的个性独特,也不是问题。“管理无定式”,任何个性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职场管理沟通方法,过于偏激的个性也有办法调整。

短板来自于你知识结构的不足,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事物;来自于工作方法的不足,例如沟通技巧;来自于思维模式的局限,例如不能建立多进程同步的思维模型、不能理解企业整体战略和自身局部关系等。冬天补短板,春天好发展!

长板理论

现在还有一种长板理论,颠覆了原来“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的短板”的理论,认为如果长板足够长,也是可以多装水的。尽管从数学上一算就能得出结论,多用的那些木料和多装的水相比是绝对不经济的,但是这个理念在现实中有其价值。尤其是在团队中,和普遍均衡的队员相比,也许更需要那些长板鲜明的伙伴加入。

三连问:

你的长板在哪里你自己知道吗?

你的长板有没有相当长的拉伸余地?

你的长板和你的内心爱好一致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毫不犹豫的三个“是”,我非常鼓励你去做。

有家创业企业,市场部的小顾特别擅长做PPT,她总是能找到发言者最得意的那个点,用最吸引眼球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整体色彩、调性特别像阿里巴巴、小米那些超级大气的幻灯片。她被老板和各级领导表扬以后特别得意,因为学历不高、颜值普通,这是她第一次得到那么多的肯定和鼓励,感到超级兴奋。然后,她就自费去深造学习PPT制作了,她还去阿里巴巴找同学介绍拜师……我觉得这条路她可以走下去,但是要随时警惕更简易的软件面世,所以要找时间将自己做PPT的高度再提升一下,从制作、美工提升到编剧、导演,层次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就眼下来说,我从旁观者角度看,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无论是对投资人、合作方还是用户群,PPT简直就是头号工程。所以这家公司就算裁到只剩一个员工,没准她都会被留下,给老板做个起死回生的PPT。

自我管理变革:不曾将我杀死的,都令我更强大

不管是外部环境、企业环境还是你的个人遭遇,只有在意职场的人才会对所有的事情上心。所谓的自我管理变革,就是在经历了那些纷纷扰扰,那些出乎你意料的事件,那些你没有想到的职场冰冷规则,那些你没有猜到的微末人心之后……你终将会拓宽眼界和格局。

那些你所仰慕和尊敬的人背后,都有过你看不到的冰河时期。他们熬了下来,才拥有了现在令你尊敬、仰慕的气场。一个人的自我管理变革,就是心态、思维模式、意识、气度和格局的变革。这些事都很难单单通过教育或者培训去拥有,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依靠自律、习惯,融入言行而得到,在突发变故时依靠的是对抗、坚忍和突破。

这个世界永远充满着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无法规避。可以通过经验和能力来管理的那部分叫作风险。风险可以管理,你不能消除但是可以找到应对的方法,例如保险公司通过概率应对风险,金融企业通过大数据法则应对风险。而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无法管理,只有通过积累的物质资本和关系资本去硬扛。一个卓越的职场人,他的气质来自于不断提升的管理风险的能力,他的思维和格局和那些从未见过风险、从未经历过失败的人是完全不同的。而他在那些无法管理的不确定性到来的时候,懂得用心态、用积累、用方法去应对,不求事事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当一切都过去了,境界又会不同。

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场人或者是中层管理干部,所谓的危机,说到底无非是降薪、调岗和失业。看清问题,看清自己,改变不了外界只能顺应,可以变革的是自我管理的模式和格局。但是一定要记得:你的初心、你的规划、你的变革是为了继续实现自我,而不是为了迎合!顺应的意思是顺势而为,包括了撤退、迂回,既不能玉碎,也不能投降。

经历过冬天,你与之前的你已经不同,所有杀不死你的,都将使你更强大。 D1HvOOmx6CVIxlwWyBcnEF+X61yTe+W/TkGrJ2aA0s7PuOl+fgLJApvSINw9yMI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