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资本”,不做“成本”

职场经济学所要说的第一个观念就是: 你是企业的资本,而不是成本。

如果你还是老脑筋,把自己看成是企业的成本,那么你的价值就由两件事情所决定:你的老板愿意为你的工作内容支付多少钱,以及替换你来完成工作内容需要多少钱。由于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任何老板对于你的支付意愿都是不断降低的;而可以用来替换你的,无论是机器、人工智能还是职场新人,其代价也一定是不断降低的。也就是说,作为成本的你,几乎不会有符合你美好预期的收入增长空间和个人发展前景。

那么,如果把自己看成企业的资本呢?成本与资本的本质区别在于:作为成本的你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承担岗位职责而存在的,成本是消耗品;而资本是用于产生效益的资源,作为资本的你是为了创造价值而存在的。

有的销售员以达成业绩指标为唯一目标。有的销售员则会考虑拓展新的市场、降低销售成本、主动反馈客户意见。前者是成本,后者是资本。

有的财务以账务不出差错、钱账安全为唯一目标。有的财务会研究合理避税的方法、寻找新的理财方式让现金增值、联系新的资金渠道降低财务费用。前者是成本,后者是资本。

有的HR以完成招聘、办好用工退工手续和薪资管理、协助做好考评为工作目标,这样看起来已经有不少的工作内容了。但还有的HR会研究行业现状并参加各种会议、结识人脉以便降低猎头费用、提高招聘效率,会根据企业现状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还会主动学习各种新的员工激励模式以提供给老板参考……前者是成本,后者是资本。

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企业的资本,你就会像管理一家公司一样来管理自己的职场。为什么说你自己也是一家公司?因为你对工作是有投入的。你的基本工作时间,以及各种为了学习和交流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就是你的投入。有投入就要考虑产出、收益。在你的产出和收益中,有形的部分是你的薪酬、奖金;更重要的是无形的部分——你的综合能力、阅历和素养。这些会转化为你的个人资产、个人商誉,以及新的可投入的资本,从而给你的未来带来持续收益。

把自己当作企业来经营时,你在心里就要时刻盘算好个人的投入和产出。当你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创造增量价值的时候,客观上老板是直接获益的一方,但是你的获益更是实实在在的。月薪1万元不是你的身价,随时能找到月薪1万元的工作才是你的身价。“小职员”们的1万元月薪很难继续上涨,没准儿越拿越少,保不齐哪一天失业了连工作都不好找;而把自己当成资本来经营的你,贡献的价值或许已经超越了1万元月薪,聪明的老板会想办法激励你继续贡献。就算这个老板不上道,你也有跳槽去找其他老板拿远远超过1万元月薪的资本。

作为成本,一定会被摁在一条基准线的下面使劲儿压榨;而作为资本,在经济学上有“估值=净利润×PE倍数”的计算公式,在职场经济学中,评估职场人的个人价值也将遵循这个公式:

估值=(贡献+综合竞争力)×发展系数

贡献,是指有形的工作业绩,通过指标和考评可以量化地得出结论,即是否达到或超过了老板的预期。作为销售,达成了业绩指标的多少比例;作为技术开发人员,达成了研发目标的什么进度;作为管理人员,是否达成了老板的期望和企业战略的预期……从这些中都可以得出量化的估值。

综合竞争力,是指你已经表现出的超越普通人的部分,你的不可替代性,你在沟通情商、管理技巧和学习能力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附加能力。

而发展系数,则更多会看你尚未在既有贡献中完全表现出来的潜力,例如你对新市场的敏感、你对新模式的财务管控技能,这些决定了你在未来是否有可能作出更大的贡献。单个职场人的管理成本会随着时间而降低并趋于稳定,因为新进员工的发展伴随着试错、磨合从而需要更高的管理成本,所以如果员工能在企业长期效力并且不断发展,对企业来说是最经济的局面。因此企业管理者会对职场人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发展系数除了看潜力,还有对忠诚度的判断。

举例来讲,如果你当年的贡献估值超出了预期10%,你还被认为具备着20%的超越其他人的附加能力,而你的发展系数绝对不会低于10%。所以,(110%+20%)×110%=143%,相信我,下一步你升职加薪40%以上是大概率事件!而同样作出当年贡献110%的另一个人,如果全部是靠勤奋苦干,已经拼尽全力,甚至透支,在他身上不能看到任何超越他人的附加能力,也看不到发展前景,我认为加薪10%已经是非常良心的奖励了。如果我作为一个运用经济学思维到看起来有点“无良”的管理者,我可能只会给他加薪5%,因为这个员工的发展系数可能会是负值,我觉得他很可能难以保持这样的产出。

我所见过的大多数职场人都遵循二八定律的分布,80%是成本型员工,在不构成附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情况下,大多数都很难获得加薪、升职,即便能提高一下收入待遇大概也就是过个一两年加个5%、10%。即便你每两年都能加薪10%,从毕业进入职场的10万元年薪,经过10年以后也不过就是16万多一点。何况现实中大概率还不一定能保持如此,而且也不一定每次都有10%的幅度,即便打拼10年以后达到了16万年薪,我猜也很少有人会凭借这个数字获得经济上的成功的感觉。

另外20%的人基本上都能在两三年里获得50%以上的估值增长,而这件事在企业运行中已经不能通过普通加薪来实现,所以多数会依靠管理层级上的晋升和技术职级上的提高,这就是职场上成功者的路径。 U0pEGJvWcvOtvdonyUE5j1EwrNuL18zbm/zsmCccxvz/IlZeDPtyk1hlc3JtuB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