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动起来才有出路

有些人会说,问题是现在已经濒临冬季了,在春、夏、秋季没有积累人脉,也没发掘出一些新的机会,更没好好学习,那么眼下有什么方法可以暂且安稳过冬呢?

如果一个职场人真的外无救兵、内无资本,到了冬天可以采用的招数真的不多。但具备多年职场高管经历的我,还是能支出几招来的。

第一招,埋头做事,跑到倒数第二。

外部情况不佳,公司裁员和内部调整看来无可避免,此时的情况就好比一只凶猛的大熊出现在大家面前,当大家都扭头奔跑的时候,你的目标是争夺冠军吗?原谅我说得直白一些,要是你有这样的职场水平早就被提拔了,或者早就跳槽高就了。所以你的目标是:跑赢最慢的那个,往前追一个,再往前追一个……直到到达安全的位置。

凡是在公司内部要做调整的时候,到处打探消息、传播流言的,全是层级中等偏下的那一群人。真正水平高的人都很淡定,因为对他们来说,不管怎样调整,自己的利益都不会被侵犯,再不济自己也有保证利益的方法和其他选择。所以如果你是末尾的那些人,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你一直以来都没有做好的事情:专注耕种业绩,跑到安全位置。把你的工作做到极致,去弥补资源和方法的缺失,努力寻求每一点突破和成绩。如果你能在一片疾风骤雨中打出一点亮光,哪怕是很小的成就,在危机中也会显得分外夺目。这点小亮光不仅会是你冬天里的护身符,还可能是你开春后的绝佳起点。

第二招,抱大腿,跟随强队闯难关。

你的工作内容不那么重要,你的职位不那么关键,你的成长未必是公司必需的财富,这一切都让你惴惴不安。可是春、夏、秋季时不够努力,到了冬天一时三刻也无从改变,那就只有去“抱大腿”了。你可以找到公司最核心的部门中正在承担最重要工作的团队,或是承载着未来机会的项目组,尝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或让你加入。不过这至少需要你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还需要你能找到和对方业务的关联度,并且需要你和对方领导者有良好的关系。如果你成功了的话,那么你的工作内容会因为团队而变得重要,职位会因为团队而变得安稳,个人成长也和这个团队联系到了一起。当然你必须付出足够多的时间来加强你的工作能力,适应团队的氛围,不能辜负这个接纳你的团队。这样,你不仅安然过了冬,也为春天的复苏发展做了准备。

有一家数据科技服务公司,原来有好几条业务线,包括电商和银行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最红火的时候增设了一个事业部,专门为各个P2P平台提供服务,这个事业部的员工一度多达数十人。但是从2016年开始,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一片哀鸿,不要说新合同,老合同都遭遇大量毁约。公司被迫准备砍掉这条业务线。作为一个对数据科技未来非常有兴趣、有信心,也对公司非常认可的员工,你有什么办法?Z先生带了两名核心员工去找银行板块的老大,希望能加入他们的团队。他说了两条理由:第一,虽然很多P2P平台垮了,但是很多资产并不坏,可以平移到银行板块;第二,虽然P2P平台垮了,但是市场需求还在,银行业务可能会扩大,所以,我们对你有价值。谈妥以后,Z先生和那两名员工加入了银行事业部,而原事业部的其他普通员工却开始了到处投简历的日子。

你也许要质问我:你的同情心呢?可我要告诉你:职场不是为任何一个个人而设的,它是一个整体,在无数情况下会有无数的变化,不是每一次变化都会照顾到每一个人。竞争并不因同情心的存在而消失,它时刻都在。当你代表那些其他员工质问我没有同情心,表示Z先生怎么不管别人死活的时候,我只想问一句:Z先生看到的事,其他员工为什么没有看到?Z先生为什么选择带着这两名核心员工而没有带着其他人,这些员工的差距在哪里?

第三招,塑造个人职业品牌形象。

一个人如果要想在职场走得远,个人职业品牌形象非常重要。因为在漫长的职场道路上,一直跟随着你的只有三样东西:心态和思维、知识和技能、品牌和口碑。在长长的路上你会碰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机会,而心态和思维、知识和技能这两样东西在刚接触时别人是不会了解的,他们只是听说。他们听说的是什么?就是你的品牌和口碑。拜信息社会所赐,你的品牌和口碑其实会流传到比你自己能想象到的更远的地方,只是你不一定知道。试想一下,当你到一家心仪的企业应聘的时候,面试你的HR总监说:“你前任的前任的那家公司的HR经理正好是我同学,他说你的人际关系极差,一直完不成指标还推卸责任给其他人。”这将是件多么可怕的事!

你可能会说,这大冬天的,建立职业品牌形象还来得及吗,有什么用呢?你说对了一半,这件事的确更适合在春暖花开和阳光明媚的时候做,但建立职业品牌形象在冬季依旧有用。

人的职业品牌形象由无数个小标签组成,怎样的人就会有怎样的标签,千万不要“装”。人才没有定式,但是造假和虚伪一定是否决项。有几个标签,我不知道你是否具备,但如果你真的是这样的人,冬季是贴上这些标签最好的机会。至于如何贴,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请主动承担最复杂、最难的工作。既然全面入冬了,最复杂、最难的工作完成得如何,显然不被寄予最高期望,但是主动的态度非常难得。承担下来或者参与进去后,请大胆使用你所有的技能,不管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这都是最好的炼金石。像这样试炼自己的好机会并不多,如果最后工作成绩不理想,至少你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如果成绩还可以,你会得到一枚“勇于承担、任劳任怨”的标签;如果成绩很不错,那么恭喜你,你会因为一向低调却能力出众而得到“堪当大任”的高评价标签!

第二,可以在自己能够保住KPI的情况下,多关心和帮助相关部门及核心人员。对你来说,你的KPI除非能跳到100~120分,否则是80分还是83分区别并不大,但在冬季,你要加3分也可能会面临内部竞争。但是你对于其他部门,尤其是冰点部门的一点理解、一点友善、一点主动支持,都会加强“情商”和“团队精神”这两枚标签。还是重申一下,千万不要“装”,我不希望你把我的意见当作那些所谓的“办公室兵法”。

第三,可以要求自己完全保持春天时的节奏和夏天时的笑容,依然很有朝气地和同事开会,依然很正常地向老板汇报,而且不妨多汇报。做好该做的事,好像冬天从没有来过一样。如果你的工作质量和业绩也能保持,你会收获“处变不惊、职业性强”的标签;当然要是你的工作结果一塌糊涂,还是少表现为好,不然标签就会是“又傻又二加没脑子”。

不妨想想自己身上还有什么特别的标签和好的标签,如果有,冬天也是个不错的展示时机。到处都在“水落”,你便很容易“石出”。另外,标签所确立的个人品牌也是在冬天得以留下,甚至会令你升职的重要砝码。

第四,这是最普通却最重要的一点。想老板所想,行老板之先。

如果你平时非常注意观察市场和行当的动向,观察企业的几个重要方面的状况,又会认真地听老板在不同场合讲的话,认真地研究公司每一份通知、报告和战略,那么你对于企业当前遭遇冬天的原因的理解应该和老板是差不多的。所以你大概就能了解老板会在哪些方面加强管理、进行改革。

我在职场上最早的引路人——某国企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高经理,他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一是研究公司各种数据,对照外部各种政策;二是研究公司领导在不同会议上的讲话和要求,甚至一些流转文件上的批示都看得很仔细。我对他说,这些不都只有一两句话嘛。他说,一两个字的差别也能看出态度。另外我也常被他问:今天发生了一件事儿,你怎么看?证监会刚出的那个文件你怎么理解?一开始我给出的最多的答案是“还没看呢”,但后来我也养成了习惯,每天晚上都会翻看信息汇总和财经网页新闻,现在演变成临睡前刷大事要闻和微信朋友圈。他提的问题和他要求我去理解的那些批示、通知、文件,都让我逐渐接触和领会了职场思维和管理的要领。

回到刚开始的话题——如何在毫无前期准备的情况下过冬。我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公司大领导说起某一件事,然后指挥某部门应该如何做。有一个人的回答总是:这个事儿我们注意到了并且理解公司的意见,我们已经做了哪些,还有哪些回去会布置落实。

如果都是这样的职场水平,大家心里早有预判并且做好了应对准备,谁还需要关心企业正处于什么季节,而自己会有什么危险呢?

如果你在冬季里展示出了这样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或许就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总的来说,不管什么招数,你既然留下了或者想留下,就不能蒙混度日,必须有所行动。

冬天会冻死的,是那些停下来的人。冷的话,跑一跑就不冷了。

往哪里跑?如果你不能找到完全正确的方向,那么就往肯定不会错的方向跑去。

只要事情不错,做起来总会有好处、有收获,不在眼前,就在未来;不在此地,也会在别处。所有在冬天的付出,都会在春天获得惊喜的回报。

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以引进外资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提振制造业的动力,因此有大量从事市场调研和注册咨询的公司,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提供市场资讯、注册、租地及人才雇佣等全方位的服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纷纷发现了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并且积极进入,这期间中外业务一直不曾间断。而在1998年,所有和外资引进有关的服务业都遭遇了寒冬,日、韩、泰等亚洲国家企业受创尤其严重。加上那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遭遇经济危机,所有人都有点懵,没有人看得清什么是金融危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转机。

所有人都在寻找出路。有的从业者选择了加入因为咨询工作而熟悉的外资公司,改变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从咨询顾问变成了企业行政、HR或市场部职员;有的从业者选择转向为内资企业服务,毕竟当时很多本土企业也在逐渐向外企学习,开始采用市场调研等国际企业的经营举措;还有的人选择继续在这个行业坚持,但转向专攻欧美等轻灾区企业;也有的在研究开发老客户的第二次服务;还有很多人在看不清前景的情况下,选择了转行。

当时的从业者大多数都是毕业4~6年的年轻人,基本都不具备较高职业地位和精准的职业规划,他们的很多选择都是出于本能和经验性的直觉。但有几件事,凭直觉就知道是不能缺少的。第一是语言优势,当时大多数从事外资咨询行业的都是外语系毕业或者精通外语的大学生,外语技能属于职业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第二是对不同国家外资企业的国家背景、民族文化及管理优势的理解,这是过去职业生涯的重要积累;第三是继续精研国内市场态势和政策动向,就算没有任何回报也要保持职业素质,而且聪明的人确信,国家一定会想办法改变这样的情况的。而那些办法就在政策当中,一旦形势转暖,自己就大有可为。

1999年,经济危机过去,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广泛延伸,市场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到21世纪时,我回过头看当时那些熟悉的朋友,凡是坚持做那几件事没有间断的人,几乎都实现了职业生涯的晋升。而那些彻底改变职业轨迹的人之中,只有一个人找对了行当,发展不错。其他的人几乎都停留在1997年的水平,因为他们不是浪费了3年的时间,就是浪费了之前那几年的积累。

很多人在看不清前路或是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会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日日哀怨,与人吐糟;还有很多人会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命不好,或者走错了路,然后在冲动之下匆忙调整,放弃了很多重要的东西。而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冷静回顾过往,把那些最值得珍视的职业经验和积累保存下来,把手头那些正确的事情做下去,坚信它们有朝一日必能带来巨大的价值。

你一定猜不到我在公司配股无望,证券市场“跌跌不休”的日子里在做些什么——和各家券商投行人员见面聊天“务虚”,然后回头恶补对于法规和二级市场技术分析的知识短板。因为之前我的职业发展速度快过了我的知识和能力积累的速度,我的内核是虚的,必须借此机会把它填满。后来我离开了上市公司圈子,也没再担任董事会秘书,这些事情并没有直接显现出某种效果,但是却让我成了投资领域某几个板块的专家级的人才。 NW2VRAsC7SwZQ1r1fNIm+smrC0n9Gzxu4UpUHRF32zstLtUdp0vyVrVGLspMJe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